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第一中学高中语文《苏武传》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4(1).doc_第1页
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第一中学高中语文《苏武传》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4(1).doc_第2页
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第一中学高中语文《苏武传》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4(1).doc_第3页
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第一中学高中语文《苏武传》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4(1).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第一中学高中语文苏武传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4【教学重难点】1、积累文言常用词,继续培养文言文语感。2、在学习小说技巧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其特征,借鉴写法。【教学方法】诵读、提问、讲解、质疑。【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孔子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确,艰难困苦中最能见出一个人的品性,沧海横流中方显出一个英雄的本色。面对人生穷途危难是卑躬屈膝还是傲骨在腰,这是一个涉及心灵的选择。在这样的选择前,志士仁人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今天,就让我们心怀虔诚走近一位古人,他就是大汉苏武。(板书苏武传)关于气节的名句 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4、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5、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禹) 6、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7、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8、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题画竹石)二、了解相关文学常识1、了解作者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家庭- 父亲:班彪弟弟:班超(投笔从戎)妹妹:班昭(续写汉书)作品- 史书:汉书辞赋:两都赋2、汉书作者-东汉班固撰写,班固去世后,由其妹班昭和同乡马续完成。性质-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内容-记录了汉高祖元年(前206)至王莽新地皇四年(23)共230年的历史,共100篇,分为十二帝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对比史记和汉书:史记(司马迁)-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班固) -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史记:本纪 世家 列传 表 书纪传体汉书:本纪 列传 表 志三、朗读课文,熟悉内容。鉴于学生的文言文朗读能力较弱,课堂自读或教读非常必要。朗读中重点注意把握:1、通过朗读课文,看看谁能够概括地讲述课文的故事来。2、理清课文的基本思路。a、学生标出课文结构层次,指出划分层次的依据。b、同桌间讨论,概括层次意。板书(1-2)苏武身世,出使背景苏 1.(3-4)扣留自杀义不受辱武 备受艰辛 2.(5)恐吓威武不屈 利诱富贵不淫传 坚守气节 3.(6)逼迫贫贱不移 4.(7-8)劝降私情不动(9-10)匈汉和亲,苏武得返3、给每段拟出最佳小标题要求:小标题要准确概括情节变化,并尽量展现人物性格特点,同时注意语言的通顺凝练。小标题(仅供参考,答案不限):1.初使匈奴,单于受礼。2.缑王谋反,祸及汉使。3.舍生取义,以死明志。4.卫律劝降,威武不屈。5.饮雪吞毡,此志不渝。6.李陵劝降,忠贞如一。7.武帝驾崩,恸哭数月。8.汉匈和亲,请还苏武。9.历尽艰难,发白归汉。四、分段讲解每段内容、重点字、词、句式。(学生质疑,师释疑)师总结重点字、词、句。第一段重点词句:1、武字子卿,少以父任 (介词,表原因,因为)2、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对男子长辈的尊称)(行:辈份)3、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使动用法,使归)4、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介词,以身份,表示动作进行时的身份 定语后置)5、置币遗单于 (用作礼物的玉、马、皮、帛等)(赠送)第二段重点词句:1、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刚好,正,副词)省略句,“谋反”后省“于” 状语后置句2、以货物与常 (把)(财物)古今异义第三段重点词句:1、其一人夜亡 (在夜里,名词作状语)(逃跑)2、虞常生得 (被活捉)3、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话) (告诉)4、事如此,此必及我。 (连累)5、见犯乃死,重负国。 (才) (更加) (对不起)6、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假使)(使动用法,使投降)第四段重点词句:1、舆归营 (用车子送,名词作动词)2、单于壮其节 (以为壮,意动用法)第五段重点词句:1、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 (逐渐痊愈)(告知)2、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会:共同)(定罪)(趁)3、本无谋 (没有参加谋划)4、拥众数万,马畜弥山 (满) 定语后置5、空以身膏草野 (名词作动词,滋润)6、君因我降 (顺着)7、女为人臣子 (通“汝”)8、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通“叛)(宾语前置,以何见女)(状语后置)9、反欲斗两主 (使动用法,使争斗)10、头县北阙 (通“悬”)11、若知我不降明 (你)第六段重点词句:1、白单于 (告诉)2、天雨雪 (名词作动词,下)3、匈奴以为神 (把当作)4、羝乳乃得归 (名词作动词,生育)(才)5、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隔离)(别的)6、掘野鼠去草实 (去:通“弆(),收藏。)7、杖汉节牧羊 (名词作动词,手中拿着)8、檠弓弩 (名词作动词,校正)9、武复穷厄 (困苦)第七段重点词句:1、武使匈奴明年 (第二年)2、不敢求武 (访问)3、故使陵来说足下 (劝说)4、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 (通“无”,)(“现”)宾语前置5、扶辇下除 (台阶)6、子卿尚复谁为乎? (还) 宾主前置7、皆为陛下所成就 (提拔)8、兄弟亲近 (成为皇帝亲近之臣)第八段重点词句:1、子卿壹听陵言 (副词,一定,务必)2、自分已死久矣 (料定)3、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通“襟”,“袂”)第九段重点词句:1、汉求武等 (寻求)2、得夜见汉使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3、如惠语以让单于 (责备)4、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道歉)(确实活着)第十段重点词句:1、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通“已”)(共)2、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在)3、始以强壮出,及还 (当初)官职的任免升降 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译为“授官职”。如:于是辞相印不拜。 2、除。拜官授职。如:予除右臣相兼枢密使。 (举、辟、授) 3、擢。提升官职。 4、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升级:迁生、迁授、迁叙 (调、徙、转、改、放、出) 降级:迁削、迁谪、左迁。 平级转调:转迁、迁官、迁调。 5、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 6、黜。与“罢、免、夺”就是免去官职。 7、去。解除职务 8、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五、读课文作赏析 (一)由故事导入文本 今天的通讯非常方便快捷,那在汉唐的时候,人们是如何联系呢? 捎信(柳毅传书唐传奇);自己去; 有没有特别的方式?飞鸽、鸿雁传书。(我们想象与爱情有关,本文是什么意思) 请大家说说“鸿雁传书”的故事 (请两位同学说)大雁脚上系着书信,说苏武等人在北海,希望汉王解救他们。 师:“鸿雁传书”是真的吗? 不,“教”(教使者说)。 问1:单于这么容易上当? 匈奴诡(欺骗)在先,现在受到让(责),只有承认(惊:吃惊;谢:道歉) 问2:齐读最后一句。十九年,须发尽白,“人生不过百年,十九年何其太长”。说明匈奴是有意扣留苏武,他们在匈奴遇上什么事了? 缑(gu)王等人谋反,祸及汉使,招降苏武。 (二)面临人生重大变故时的选择 师:苏武为何不留在匈奴? “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负:对不起)”。(齐读) 问1:为何认为是“负”? 手下人勾结匈奴叛乱 作为汉使,任务未完成,有愧于国家 处理不好会引发两国的矛盾 师:怎样做才会不负国? 自杀(板书:杀) 问1:在这场意外变故中,请找出与“杀”意思相近的字? 杀、自刺(杀)、欲击(砍)、拟人(砍)(读“欲自杀武不动”) 师:这“杀、砍”,我们可以理解为面临的死亡,不同的人是如何看待这个死亡的? 自杀共止之(危难时刻不能没有主心骨:精神力量) 自刺卫律惊(出乎意料、叛徒的不解:应降) 欲击胜请降(贪生怕死) 拟人武不动(视死如归) 问2:卫律并不要真的杀死苏武,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威逼利诱。不投降就杀死你,投降就有富贵,总之,不能归汉。苏武在危难之时,认为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不投降也不怕死。用孟子的话说,就是: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板书:降) 问3:那“贫贱不能移”做到了吗?找出相应的动词: 幽(禁闭):啮雪咽旃 徙(流放、迁移):掘野鼠去草实、杖(执)节牧羊,卧起操持(板书:牧) (读“乃出尽落”)这些动词(也是细节描写):写出孤独、贫困、寂寞,更写出苏武不屈的气节。 问4:旄节:竹制,长8尺,竿头用牦牛尾做装饰,一串有3个。为何“卧起操持”这个掉了毛的“汉节”呢? 冰天雪地中的苏武持汉节、伴冷月、听笳声、念故土、思亲人。生与死的选择,仅是短暂的一瞬间,而独处北海,备受摧残,那才是遥遥无期的消磨意志的酷刑。所以,汉节:是信念、意志、气节的象征。在遭受艰苦环境折磨时,它是精神上的寄托。 (三)执著的信念 师:苏武之所以不愿投降,又能在艰苦的环境中“杖节牧羊”,就因为他心里想着祖国,希望有朝一日能归汉,试问他回去能过得幸福吗? 不一定,从昔日好友李陵之口可知: 首先,看家里的情况: 兄弟惨死亲人已失 史料记载,除男孩未亡外,李陵说的都是实情,苏武付出的不仅仅是自己,牺牲掉的是整个家族。现在他就没了牵挂,那么投降又有富贵,不也是一种人生选择吗?历史上降将做出成就的例子也不少,如管仲、魏征、杨业等。 再看,李陵劝降的理由: 信义安所见乎?(偏远之地,信义没人知道) 人生如朝露(人生短暂) 法令亡常(假定归汉,可能难免一死) (齐读这三句)所以李陵的话对苏武是个严峻的考验,苏武是如何回答的:常愿肝脑涂地。一、作为个体“本无谋”,我是清白的。二、作为汉使,代表国家,维护的是国家的荣誉和利益。虽然个人有委屈,君王有过失,都不是我背叛祖国的理由。苏武就用一个字来称呼昔日好友而表明自己的立场“王”。所以你是王、是叛徒可耻;我是汉使、是义士壮(钦佩)。这下了不得,李陵本来是劝降,结果被苏武劝哭,一个“泣”字表明负疚感动。因此,以国家利益为重,以民族气节为重,矢志不渝,苏武得到了天下人对他的敬仰,不光是同胞也赢得了匈奴人的尊敬。 师:假定“鸿雁传书”是真的,是什么让我们世代感动呢? 节(完成板书) 六、总结全文师:班固评论说:孔子称“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