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新沂市棋盘中学高二历史《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教案.doc_第1页
江苏省新沂市棋盘中学高二历史《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教案.doc_第2页
江苏省新沂市棋盘中学高二历史《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教案.doc_第3页
江苏省新沂市棋盘中学高二历史《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教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新沂市棋盘中学高二历史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教案1、知识与技能:知道汉代儒学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创办太学等手段,逐步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认识汉代儒学“大一统”的精神的价值2、过程与方法:用资料分析法理解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用阅读分析法理解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认识仁政思想对稳定社会、发展经济有积极作用;通过汉代教育体系的建立认识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重视教育对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教学重点: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汉武帝重视儒学的具体措施。教学难点: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对比法。教具使用:共案部分个案部分教学过程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课前:1布置学生预习及时了解学生预习情况,认真准备课堂教学内容。2课标要求:知道汉代儒学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创办太学等手段,逐步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认识汉代儒学“大一统”的精神的价值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有关内容明确课程标准完成预习题:课中:1. 作业点评:2自主合作探究【新课指导】学生分组完成当堂练习一、汉武帝的“贤良对策”1、背景:儒学的坎坷历程 蔚然大宗遭到打击逐渐复苏西汉前期对人才的重视:汉高祖和汉文帝曾下令招贤鼎盛时期的社会问题:边境不宁,王国势力依旧威胁中央,阶级矛盾激化2、经过: 3、作用发掘了有力推动了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1、 董仲舒的历史地位: 2、 儒学体系的形成: 3、 主要思想:(1) 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 ”和“ ”主张(2) 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 ”、“ ”、“ ”(3) 针对土地兼并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 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4) 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 ”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 汉武帝全面肯定新儒学的措施(1) 起用 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2) 兴办 (3) 在各郡设立学校,初步建立 。(4) 成为教科书,教育为儒家所垄断结果 思考一 归纳: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特点:把道家、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而形成具有时代特色) 内容:a.“春秋大一统”的思想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b.“君权神授”和“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思想c.“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影响:为汉武帝所采纳,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考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为什么被汉武帝所采纳?1、汉武帝时期,北方和南方边境不宁、王国势力威胁中央、 土地兼并、阶级矛盾激化,这些要求加强中央集权2、董仲舒的新儒学(儒学的自我调节与发展)符合中央集权的要求吸收大一统的思想 (根本原因)思考三 想一想,汉武帝既然“独尊儒术”,为什么在他统治思想中又杂糅了一些其他学派的思想? 课后:1【问题探究】如何正确认识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2下一节预习(见导学案)学生讨论预习下节课内容板书设计教学札记高 二 年级第二学期 历史 学科 总第 课时导学案 课题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使用时间: 主备人: 张磊 一、学习目标: 知道汉代儒学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创办太学等手段,逐步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认识汉代儒学“大一统”的精神的价值二、知识构成:(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含义是什么?(2)归纳董仲舒的历史地位、生平及贡献(3)归纳汉武帝尊儒的措施(4)归纳西汉的儒学教育状况?(5)独尊儒术的结果? (6)汉代儒学为什么能成为正统思想?三、学法和自检:【感悟思考】儒家思想是怎样成为正统思想的?自孔子创立了儒家思想之后,经过孟子、荀子的总结和改造,体系更加完善,也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到了汉代为了适应汉武帝“大一统”的需要,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被汉武帝采纳并付诸实施,从此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正统思想。【难点突破】董仲舒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概述:“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看法,你认为这对我国后世有什么影响?四、达标检测1、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中央集权的强化 思想控制的加强 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a b c d2、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新儒家思想根本在于a 其宣扬的仁政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b 它适应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的需要c 它吸收了各派学说,适应了不同阶层的要求d 汉武帝对原先的儒家思想不满3、(2004上海4)汉武帝问策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引自汉书董仲舒传)董的对策a指出了汉武帝的弱点 b违背了汉武帝初衷 c触犯了汉武帝忌讳 d迎合了汉武帝意愿4、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内容是a“天人感应”与“君权神授”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d“无为而治”,与民休息5、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据此西汉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主要区别a神化封建统治 b宣扬仁政 c为统治者服务d反对苛政刑杀 6、儒家学说到了汉代有了新的发展,这个新的发展是主张a人定胜天 b贵贱有序 c君权神授 d实行仁政7、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焚书坑儒”的根本着眼点是a压制知识分子 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c完善法律机制 d区别对待古代文化8、汉代儒学和先秦儒学的关系是a完全更新 b因循守旧 c继承和发展 d外在形式的变化9、天人感应说从本质上讲是一种a民本思想 b限制王权思想 c君权神授思想 d阴阳五行思想10、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中对最高统治者具有警示作用的是a春秋大一统 b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c仁政 d三纲五常11、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最主要是由于a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发挥b儒家思想是西汉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c汉武帝重用信奉儒学的人d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12、战国秦汉时期,思想界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所反映的根本问题是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c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加强1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思想之间的关系是a用政治上的统一保证思想上的统一b用君权神授的思想来巩固统一c用思想上的统一为巩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d儒家思想逐步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14、汉武帝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