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4.2 问题与对策(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4.2 问题与对策(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4.2 问题与对策(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高中地理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4.2 问题与对策(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4页
高中地理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4.2 问题与对策(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时2问题与对策 三问题与对策 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问题1 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腹地 产业基础 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 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问题2 城中村成为城市发展隐患 握手楼 深圳楼房密度大 城中村 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问题3 下图是 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 读图完成16 17题 16 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a 地下水位上升b 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c 蒸发量增加d 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d 下图是 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 读图完成16 17题 17 城市建设后 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生活用水量增加b 植被覆盖率增加 c 降水下渗量减少d 城市热岛效应 c 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对策 对策1 产业结构调整 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市为基地 发展石化 钢铁 汽车 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 以此推动地区的产业升级 对策2 构建大珠三角城市群 泛珠三角 经济圈 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在积极努力 加强相互分工与合作 构建以香港 广州 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对策3 加强规划与管理 制定城市发展规划 活动 长三角地区城市的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根据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从社会经济方面 简要分析甲 乙 丙三城市对外开放区位优势的主要差异 甲城市 哈尔滨 陆上对外交通便捷 靠近能源基地 工业基础好 乙城市 广州 海运便利 经济技术实力雄厚 思想观念开放 著名侨乡 毗邻港澳 丙城市 拉萨 旅游资源独特 民族政策优惠 交通条件显著改善 生态城市建设是促进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下图表示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三条道路 k1表示生态环境质量安全警戒线 k2表示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警戒线 读图回答5 6题 5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最不可取的道路是a k2线b ac曲线c ad曲线d ab曲线 d 城市化的进程大幅改变了原有的水文生态 学者在进行城市化 下水道普及率以及径流量的相关分析研究时 将三者之间关系归纳如下图 回答8 9题 8 根据材料分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相同的径流量下 城市化程度愈高 下水道的普及率愈低 相同的城市化程度之下 下水道普及率愈低 径流量愈大 下水道普及率与径流量呈现负相关 相同的下水道普及率之下 城市化程度愈高 径流量愈大a b c d c 9 依据该模式推论 某都市1970年时都市化程度20 下水道普及率40 2000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