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GR/IR原理1,采购的an incoming invoice当被过帐时,必须参照(refer to)(1). a purchase order(2). a good receipt(没收货就没有the good receipt)2,invoice verification被过账的结果发票校验时:Dr:GR/IR科目 (在途物资, 收到某张订单的发票)Cr:应付帐款(the vendor ac_count is credited.)3,goods receipt被过账的结果收货时: Dr:存货 (存货暂估入账)Cr:GR/IR科目 (应付暂估, 收到某张订单的货物)4,当一个订单的货物和发票都结算完毕时,该订单的GR/IR科目余额应为零。5,GR/IR是个过渡性科目,用于记录在途物资和应付暂估,为什么要如此做呢,是为了出财务报表。因为GR/IR非资产也非负债科目(期末出报表时必清零,下一期初转回).通常定义两个也可一个科目(在途物资-到资产,对那写BNG(Billing No Goods)的,应付暂估-到负债,对那些GNB(Goods No Billing)的),SAP会自动产生会计凭证并通常是月结后第一天又冲回来.而且通常GR/IR科目会做open item management, 自己慢慢体会吧. 6,月结时,如果某张订单的GR/IR科目有借方余额,转入在途物资,只是月结用,月结后又要转回来的本月末月结时:Dr:在途物资(资产类)Cr:GR/IR科目次月初转回时:Dr:GR/IR科目Cr:在途物资7,月结时,如果某张订单的GR/IR科目有贷方余额,转入应付暂估,只是月结用,月结后又要转回来的本月末月结时:Dr:GR/IR科目Cr:应付暂估(负债类)次月初转回时:Dr:应付暂估Cr:GR/IR科目月结时,做在途物资和应付暂估。 计算同一GR/IR科目,同一应付帐款统驭科目数据的合计结果: 借方余额计算值(票到货未到) = 同一订单中的借方合计 - 同一订单中可清帐的行项目余额贷方余额计算值(货到票未到) = 同一订单中的贷方合计 - 同一订单中可清帐的行项目余额本月底记帐 借方余额计算值:Dr:在途物资Cr:GR/IR换算调整贷方余额计算值Dr:GR/IR换算调整 Cr:应付暂估 下月初冲销借方余额计算值Dr:GR/IR换算调整 Cr:在途物资贷方余额计算值Dr:应付暂估Cr:GR/IR换算调整8,SAP FI/CO在途物资,应付暂估的例子:一般企业不应做BNG(Billing no goods),然而在SAP中是先做BNG时回自动对应到GR/IR的,等你收货后会自动清掉. 比如PO qty 100, price 10 total 1000,不同的企业配置可能不同. 1.如是新PO, 没做任何收货,一般你是先MIRO不了(如果vendor主数据是GR based inv. verification)的,因没有reference doc, 如此Po的相关Item已经收货了,可先做发票校验. 各企业可能会有所不同. 2.如果以前收了10个, 比如MIGO产生的mat doc是4500000111. dr: material 100 + cr:Gr/IR 100 - miro时你对reference doc 为4500000111的校验, 比如发票上是100. 将qty change 成100, amount 1000. 产生的会计凭证是: dr: GR/IR 1000 +(自动产生GR/IR 1000) Cr:AP 1000- 等你再收90的时候. MIGO: Dr:material 900 Cr:GR/IR 900 不就自动清了吗? SAP FICO在途物资,应付暂估 1.OBYP: BNG, GNB2.设置几个会计科目: GR/IR adjustment,在途物资,应付暂估对GNB( goods receive but no billing-invoicing),资产(材料)增加了但未付款,其实是应付暂估对BNG(通常企业MIRO要求vendor invoice, vendor 送货单和我们的收货单对照-通常就是打印MIGO产生的material document统一才确定AP,当然PO price change且已经 MIGO,会不统一,所以BNG -billing no goods receive不大会出现),将是你的在途物资(确定了AP但没到货).为什么要这样?因为GR/IR是一个中间科目,对GNB其实是将来的负债,对BNG是潜在资产,做balance sheet不能将GR/IR带去,所以有这样的做法. Auto clear GR/IR .根据OBYP设置的会计科目自动产生凭证,月结后下月开帐后立即自动调整回来。注释:SAP起源于Systems Applications and Products in Data Processing。SAP既是公司名称,又是其产品企业管理解决方案的软件名称。SAP是目前全世界排名第一的ERP软件。另有,计算机用语SAP,同时也是Stable Abstractions Principle(稳定抽象原则)的简称。SAP R/3系统模块FI 应收、应付、总帐、合并、投资、基金、现金等; CO 利润及成本中心,产品成本、项目会计、获利分析等; AM 固定资产、技术资产、投资控制等; SD 销售计划、询价报价、订单管理、运输发货、发票等; MM 采购、库房管理、库存管理、MRP、供应商评价等; PP 工厂数据、生产计划、MRP、能力计划、成本核算等; QM 质量计划、质量检测、质量控制、质量文档等; PM 维护及检测计划、单据处理、历史数据、报告分析等; HR 薪资、差旅、工时、招聘、发展计划、人事成本等; PS 项目计划、预算、能力计划、资源管理、结果分析等; WF 工作定义、流程管理、电子邮件、信息传送自动化等; PI SAP与其他系统的集成; IS 针对不同行业提供特殊应用。 基础部分:R/3系统内核、数据库、支持各类平台的接口、ABAP/4工具语言, NetWeaver 等GR/IR 英文全称是Goods Receipt/Invoice Receipt,和中国的物资采购|材料采购科目类似,看看国内对类似科目的相关描述:原企业会计制度设置“物资采购”会计科目核算企业购入材料、商品等的采购成本,无论企业采用实际成本还是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商品的日常核算,均可以使用本科目。1.对于工业企业可以将本科目改为“材料采购”科目来进行材料的日常核算.。2.对于商品流通企业因采购商品而在期末发生的在途商品,以及采用实际成本核算材料、商品的企业,可以将本科目改为“在途物资”科目核算.。3.新准则似乎取消了“物资采购”科目的使用,并明确区分了“材料采购”和“在途物资”两个科目的核算内容。其中,“材料采购”科目核算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而购入材料的采购成本,本科目应当按照供应单位和物资品种进行明细核算;“在途物资”科目核算企业采用实际成本(或进价)进行材料(或商品)日常核算,货款已付尚未验收入库的购入材料或商品的采购成本,本科目应当按照供应单位进行明细核算。一GR/IR科目配置1设置GR/IR科目(Tcode: OBYC-WRX)在OBYC-WRX中设置该科目通常就E文就叫”GR/IR”,中文名称国内有用”材料采购”或直接使用”应付帐款-应付暂估”科目,直接使用“应付帐款-应付暂估”科目的企业通常是不允许票到货未到的业务发生,确定应付帐款是非常谨慎的,毕竟将钱从腰包掏出去是件难受的事情,所以一般要求起码3单(3单通常指供应商的送货单,企业的收货单和供应商发票,或更多单)匹配,如果不是垄断性的强势供应商货未到先送发票过来门都没有。期末国内是要求GR/IR科目(材料采购)科目在月末重分类到”在途物资”和” 应付帐款-应付暂估”科目分别列在资产负债表的在资产和负债两边,采用的Tcode:F.19进行分类,做F.19的企业通常同时会有”票到货未到”和”货到票未到”的业务。如果企业是基本不存在”票到货未到”的业务,GR/IR科目就是“应付帐款-应付暂估”,实际上F.19重分类也就没有必要折腾,如果这样GR/IR直接就挂负债项。特别地,在跨国集团项目中,由于涉及多个会计科目表,可以使用增强LMR1M002(Tcode:SMOD|CMOD)增强GR/IR科目。2.设置GR/IR调整科目(Tcode:OBYP|OBL1)OBYP中GR/IR调整科目配置一般推荐的配置方法是使用4科目, 其中调整科目专门设置一个中间科目比如叫”GR/IR调整”,GNB(货到票未到)|BNG(票到货未到)分别调整到” 应付帐款-应付暂估 ”和”在途物资”,和”GR/IR”科目本身共涉及4个科目,这样,在做F.19对系统读取所有的GR/IR数据处理后后产生的凭证如下:Dr:GR/IR调整 Cr: 应付帐款-应付暂估 (货到票未到)Dr:在途物资 Cr: GR/IR调整 (票到货未到)强调:对于”货到票未到”业务,ERP将GR/IR科目重分类到” 应付帐款-应付暂估”是汇总数,并不区分供应商,这样应付帐款帐龄明细就缺少这块,通常需要认为编写程序抓去数据。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F.19时GR/IR重分类不直接使用GR/IR科目,有专门的GR/IR分析报表的企业这样做比较合适,这就是GR/IR科目的月末重分类。注意:重分类分录在下月初会冲回,满足了资产负债表的需求。下面介绍一种OBYC配置GR/IR科目的实例,如图1。 GR/IR? alt= hspace=5 src=/qz.q//images/www_mykingdee_com/sapguru/GNBBNG.gif align=baseline border=0 real_src=/images/www_mykingdee_com/sapguru/GNBBNG.gif图1中科目:2121970000(应付帐款-应付暂估),1205000000(在途物资)。其中“统驭科目”表示OBYC-WRX中设置的“GR/IR”科目,“调整科目“是中间科目,”目标科目“为调整后的目标科目,前面说过,采用4科目比较方便,而图1中实际上只用了2个科目,GR/IR科目和调整科目设置的都是”应付帐款-应付暂估“科目,这种设置通常假设的是企业一般不允许”票到货未到“的业务,即使有此等业务,比如某些垄断供应商你得叫他大爷排好长对才能买到货, 企业也可走”预付请求和预付帐款流程“。注:GR/IR中间科目实际上除了用在正常的材料采购交易上,对于成本中心的费用采购,服务采购等也使用该中间科目。二选择基于收货的发票校验通常,企业是收到供应商货物并成功质检后才进行发票校验(Tcode:MIRO),MIRO要求供应商的送货单,仓库的收货单和供应商发票相匹配才确定应付,此时,可以在供应商主数据的采购数据-控制数据-基于收货的发票校验选上此标志,意味着一定要收货才能发票校验,系统可设置错误消息禁止”票到货未到”的业务。 后勤模块提供了相当数量的用户控制消息,现在只要将M8 081/504设置的消息类别设置为”E”就禁止了”票到货未到”业务。三GR/IR科目查询和清帐(Tcode:MB5S|F.13|MR11|MR11SHOW)MB5S:GR/IR余额分析F.13:自动清帐,清帐即国内所谓的”核销”, 请参考详细清参考本书期末清帐付款小节,清帐通常可以根据PO+PO Item号自动清帐,这功能有时也非常不好使。MR11|MR11SHOW:原则上,GR/IR在收货和发票校验时应该在数量和金额上完全Match,但是差异通常也是难于避免的,从而产生所谓的量差和价差。比如,运送的货物如果是液体,会有水分蒸发带来的差异,挂在容器壁上的损失;某炼油工厂采购原油时可能采购订单上数量暂时是1500吨,企业收货时计量为1499.05吨,商检报告为1499.03吨,供应商发票上1500.05吨等,这些差异量差可使用MR11清掉,过帐在”材料采购差异”科目。 出现价格差异也很常见,企业以1.2元/个的价格收进1000个某原料,由于价格上涨/下跌原因,发票上可能是1.25或1.15元,由此产生价格差异。还有一些特殊情况,收货100个,入库检验没问题,在生产过程中发生10个质量问题,于是供应商同意只开90个的发票,也可使用MR11整一整。四GR/IR处理的不同方式国内对类GR/IR采用了另一种方式,将材料采购入库核算分成3种情况,大致如下:1. 货票当期全到2. 票到货未到不做任何处理,等货物真正入库才进行钩稽核销。3. 货到票未到在存货核算系统中,分外购入库核算和存货暂估入帐两种方式,暂估计方式又分两种:手工暂估和使用计划价/最新出入库价暂估。暂估入帐处理方法分:单到冲回和月初一次冲回,单到冲回业务流程相对清楚,对帐方便,但会计制度上是要求使用月初冲回的,两种方式已经确定,不得随意修改。现在对比国内外GR/IR处理的设计思路:1 国外ERP统一使用GR/IR中间科目,在材料入库和发票校验时除非确实有量差,原则上要求两者数量,如果数量相等,系统会绝对将GR/IR清平在各货币类别自动清平,为了说明情况,列一个表格:采购入库和发票校验业务场景:采购入库:采购价10元/个,数量1000个,假设使用了USD做附加本位币,USD/RMB=7.6入库凭证:Dr:原料10000(RMB) 1315.79USD Cr:GR/IR 10000(RMB) 1315.79USD发票校验情形一:汇率变化: USD/RMB=7.5,发票上数量1000.发票凭证对应的会计凭证:Dr: GR/IR 10000(RMB) 1315.79(USD)汇兑损失 0(RMB) 17.54 (USD)Cr: 10000(RMB) 1333.33(USD)汇兑损失这行有点意思,RMB为0,却有USD数,因为系统一定保证清平GR/IR科目.发票校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期货从业资格证考试新闻及答案解析
- 未来五年散射通信终端机市场需求变化趋势与商业创新机遇分析研究报告
- 未来五年新形势下特种硅铁行业顺势崛起战略制定与实施分析研究报告
- 未来五年感应移相器及同步器市场需求变化趋势与商业创新机遇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年初级会计备考《经济法基础》题库及答案
- 未来五年柴油机零件市场需求变化趋势与商业创新机遇分析研究报告
- 养老服务用户满意度提升方案
- 幼儿园消防安全教育与培训方案
- 消防控制室设备选型与配置方案
- 教学反馈与课程调整方案
- 第2课卓越的工程
- 机械论文题目(精选参考题目140个),论文题目
- 高级药理学-第三篇-药物代谢动力学总论课件
- 一年级《生命安全教育》 全册教案
- (完整版)荷兰进食行为问卷
- 保健食品GMP质量体系GMP总目录
- 细菌内毒素检查4.试剂卡片技术
- 安全用电、用电安全培训ppt课件
- 钢筋工安全教育培训
- 电缆保护性拆除方案
- 工程现场踏勘情况记录表(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