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南菁中学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江苏省无锡南菁中学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江苏省无锡南菁中学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江苏省无锡南菁中学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江苏省无锡南菁中学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锡南菁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七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和答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不要搞错试题序号。2本科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0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1.音字互填(4分)b益 眼花lio乱 x利 摇摇欲坠 2.根据课文默写(8分) ,自将磨洗认前朝。 潮平两岸阔, 。 , 江春入旧年。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 ,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3. 解释下面文言文加点字的意思。(4分)吾忘持度 鞭数十 徐喷以烟 遽契其舟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分)a在多元文化的今天,我们一定要学会发扬和继承民族的优良传统。b为了防止森林火灾不再蔓延,当地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c我们的报刊、电视、网络和宣传媒体,更有责任做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d近几年,他记录下来的文字大约有600页。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语文课上,王老师咬文嚼字,引经据典,深受同学喜爱。b老师几句点评,使我茅塞顿开:“啊,这篇文章原来还有这么深刻的内涵。”c班主任事无巨细,每件事都要过问,真是锱铢必较。d少年时代总有人觉得时间如白驹过隙,有的是弥补的时候,转眼却已是青年。6补入下面文段中横线上最恰当的一句是( )(2分) 著名心算家阿伯特卡米洛从来没有失算过。这一天他做表演时,有人上台给他出来道题:“一辆载着283名旅客的火车驶进车站,有87人下车,65人上车;下一站又下去49人,上来112人;再下一站又下去37人,上来96人;再再下一站又下去74人,上来69人,再再下一站又下去17人,上来23人”那人刚说完,心算大师便不屑地答道:“小儿科!告诉你,火车上一共还有”“不,”那人拦住他说,“我是请你算出列车一共停了多少站口。”卡米洛呆住了,这组简单的加减法成了他的“滑铁卢”。 由此可见, ,天才也难免遗憾。 a. 心怀骄傲,目空一切 b. 不听完题目,心急抢答 c. 不能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势 d. 不能放低姿态,冷静思考 二、阅读与欣赏(共32分)(一)(4分)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 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 天涯一望断人肠。7.阅读上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对以上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首句既未点题意,也不言别情,却说荆吴两地相连,以此来宽慰友人。 b. 第三句以问句的形式,写出诗人对友人今后生活的担忧,表达了对朋友殷切的关心。 c. 第四句“断人肠”,点明别情,余味深长,言有尽而意无穷。 d. 这首送别诗,情景交融,辞藻华丽,色彩绚烂,写得颇具神韵。“君去春江正渺茫”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2分) 答: (二)(10分)王烈传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也。少师事陈寔,以义行称。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曰:“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烈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或问其故,烈曰:“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后有老父遗剑于路,行道一人见而守之,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而问其姓名,以事告烈。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诸有争讼曲直,将质于烈,或至涂而反,或望庐而还。其以德感人若此。【注释】太原:郡、国名,今太原市西南。 陈寔(sh):字仲弓,颍川许县(今河南许昌东)人。初为县吏,曾入太学就读,后任太丘长。 端:古布帛长度单位。 涂:通“途”,道路。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4分)或问其故( ) 盗惧吾闻其过( )是有耻恶之心( ) 或至涂而反( )9选出与“烈闻而使人谢之”中“之”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a是吾剑之所从坠 b至之市c故时有物外之趣 d趋之别院10. 翻译下列句子。(2分)后有老父遗剑于路,行道一人见而守之。译: 1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盗牛者”是个怎样的人?(2分)答: (三)(4分)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还辨得出五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教师朗读着,进入了角色,那探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1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内容,并说说这些事情对作者的影响。(2分) 答: 13.两位国文老师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有什么不同?他们对“我”的影响分别是什么?(2分)答: (四)(14分)浇花 张丽钧 阳台上的双色杜鹃开花了,终日里,妖娆的红色与雅洁的白色争艳,静静的阳台显得喧嚷起来。 妈妈提来喷壶,哼着歌儿给花浇水。她在看花儿的时候,眼里漾着笑,她相信花儿们能读懂她这份好感,她还相信花儿会在她的笑容里开的更欢她用清水、微笑和歌声来浇花。 儿子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拎了喷壶来给花儿浇水呵呵,小小一个男孩子,竟也如此懂得怜香! 一天,妈妈仔细端详她的花儿,发现植株的旁侧生着几株株装的杂草。她笑了,在心理对那杂草说:“几天没搭理你们,偷偷长这么高了?想跟我的杜鹃抢春光,你们的资质差了点!”这样想着,俯下身子,拔除了那杂草。 儿子回到家来,兴冲冲的拎了喷壶,又要给花儿浇水。但他跑到阳台上,却忍不住哭叫起来:“妈妈,妈妈,我的花儿哪里去了?” 听到哭闹,妈妈一愣,心想莫非杜鹃插翅飞走了?待她跑来,却发现杜鹃举着笑脸,开得好好的。妈妈于是说:“儿子,这花儿不是在这儿吗?” 儿子哭得更厉害了:“呜呜那是你的花儿!我的花儿没有了!” 妈妈见儿子绝望的指着原先长草的地方,顿时就明白了。说:“儿子,那哪儿是花呀?那是草,是妨碍花儿生长的草!妈妈把它拔掉了。” 不想儿子却说:“我天天叫我的花儿,它都开了两朵了!呜呜” 妈妈疑惑地把那几株杂草从垃圾桶里翻捡出来,发现那蔫蔫的叫不上来的植物确实开着两朵比叶片颜色稍浅的绿色小花儿。妈妈心想:原来这样不起眼的植物在孩子心中也是花儿,我怎么没有意识到呢?她的心温柔的动了一下,俯下身子抱起孩子。 “对不起,妈妈不该拔掉你的花儿。儿子,你真可爱!妈妈要替这两朵小小的花儿好好谢谢你,谢谢你眼里有他们,谢谢你一直为它们浇水;妈妈还要替妈妈的花儿谢谢你,因为你在为你的花儿浇水的时候,妈妈的花儿也占了光!“ 后来,妈妈惊讶地发现,这个世界上被忽略的花儿可真多!柳树把自己的花儿编成一个个结实的绿色小穗,杨树用褐色的花儿模拟虫子逗人,狗尾草的花儿就是毛茸茸的一条“狗尾”,连蒺藜都顶着柔软精致的小花儿与春风逗弄上帝爱他的花园,大概,他也会用清水、微笑和歌声来浇花吧?并且,他会和孩子一样,不会忽略掉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一株植物的一株浅笑14.请用简洁的语言在下面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2分)杜鹃花开了,妈妈和儿子为“花儿”浇水 妈妈发现世界上被她忽略的花儿可真多。15.联系上下文,请你依次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花儿”的不同含义。(3分)(1)妈妈还要替妈妈的花儿谢谢你,因为你在为你的小花儿浇水的时候,妈妈的花儿也沾了光。(2)后来,妈妈惊讶地发现,这个世界上原先被她忽略的花儿可真多!答: 16.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句:(3分)答: 17.文章开头描写杜鹃花盛开的景象,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分)答: 18.选文第段写后来妈妈惊讶地发现,这一发现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4分)答: 三、名著阅读共6分19“身材高高的,非常匀称,只是背已驼了,浑身上下穿得干干净净,粽子大的小脚,拄着拐杖,一头银发。”这句话描述的是草房子里的哪个人物( )(2分) a纸月的外婆 b秦大奶奶 c邱二妈 d桑桑的妈妈20草房子中的少年成长经历让人感叹,尤其是细马和杜小康,请你仔细地回忆与这两个人相关的故事,从生活环境、生活经历、生活态度、性格特点等方面比较这两个人的异同。(提示:异同点各要答出两点)(4分)答:同: 异: 四、作文(40分)21.题目:这事真让我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事情,这些事情或让你高兴、欣慰,或让你伤心、沮丧,或让你失望、后悔请依据上述提示(不限于此范围),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6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 (1)文体限于记叙文,请写出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3)卷面整洁,字迹清楚。无锡南菁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初一语文答卷 2013年10月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1.音字互填(4分) 2.根据课文默写(8分) , , 3. 解释下面文言文加点字的意思。(4分) 4. ( ) (2分) 5( )(2分)6( )(2分) 二、阅读与欣赏(共32分) (一)(4分)7. ( )(2分)(2分) 答: (二)(10分)8.(4分)或 过 是 反 9( )(2分)10.(2分)译: 11.(2分)答: (三)(4分)12. (2分) 答: 13. (2分)答: (四)(14分)14. (2分) 答: 15.(3分)答: 16.(3分)答: 17.(2分)答: 18.(4分)答: 三、名著阅读(共6分)19( )(2分)20(4分)答:同: 异: 无锡南菁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初一语文参考答案 2013年10月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13 略 4. d(2分) 5. b(2分) 6.c (2分) 二、阅读与欣赏(共32分)(一)(4分)7. d(2分) (2分)“渺茫”:形容春江烟波浩淼,雨雾蒙蒙(1分);诗人心中迷茫,怅然若失(1分)。 (二)(10分)8(2分) 有的人 过失 这 同“返”,返回9(2分)d10(2分)后来有个老汉在路上丢了一把剑,一个过路人见到后就守候在剑旁11(2分)知错能改、有羞耻之心、善良。从他守候遗剑等待老人来寻之事,可见他已弃恶从善。(意近即可)(三)(4分)12(2分)回忆初中读书时听国文老师讲课而怡情明理,激起课外阅读兴趣的情景。13(2分)第一位教师教授的辛弃疾的词,“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培养了我的爱国情怀;第二位老师教授的是田汉的新诗,朗读时“进入了角色,那探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使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四)(14分)14(2分)妈妈拔掉了杂草,儿子伤心地哭了。 妈妈明白了儿子的“花儿”,表示了歉意和感谢15(3分)双色杜鹃花 几株杂草 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