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表示将扩大与中国航天合作 共同开发大型项目.docx_第1页
俄表示将扩大与中国航天合作 共同开发大型项目.docx_第2页
俄表示将扩大与中国航天合作 共同开发大型项目.docx_第3页
俄表示将扩大与中国航天合作 共同开发大型项目.docx_第4页
俄表示将扩大与中国航天合作 共同开发大型项目.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俄表示将扩大与中国航天合作 共同开发大型项目俄罗斯联邦航天署副署长萨韦利耶夫11日在莫斯科表示,俄罗斯与中国将扩展航天领域合作,共同开发大型航天项目。萨韦利耶夫在当天举行的国际载人航天日纪念活动上表示,在航天领域,俄中双方已于去年商定将扩展协作,目前正在完善合作方案,两国将合作进行数个大型航天科研项目。谈及与美国的合作,萨韦利耶夫表示,目前美国宣布的制裁并未给两国航天合作带来任何损失,俄联邦航天署与美国航天局各领域合作均未中断。2011年4月第65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4月12日定为国际载人航天日,以纪念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宇宙飞船首次飞入太空。俄罗斯焦点新闻外的俄罗斯专刊英文网10月20日文章,原题:太空竞赛,中国会超过俄罗斯吗? 据2011年的公开数据,中国出口了价值30亿美元的高科技(包括航空航天领域)产品。俄罗斯的相应数字是11亿美元。这是否意味着,中国正快速赶上俄罗斯,成为航空航天业的领头羊?根据正式公布的统计数字,2012年有24颗地球观测卫星(分属13个不同国家和组织)发射入轨。自2007年以来,中国第四次成为发射遥感卫星最多的国家发射了8颗遥感卫星。中国大大超过俄罗斯,后者只发射了3颗。俄罗斯计划在2020年前为本国提供雷达、光学和其他遥感卫星,并不再购买外国卫星的数据。俄罗斯联邦航天署顾问瓦列里扎伊奇科称,俄计划大幅增加遥感卫星数量从4颗增至26颗。数据只反映俄罗斯航天的一部分。毕竟还有载人航天器,俄罗斯在该领域的领袖地位好像一如既往地无可挑战,然而事实就是事实。事实一:中国从首次载人航天到航天员在轨活动比苏联快一年。首批苏联航天员于1971年登上“礼炮一号”太空站,这是加加林飞天10年之后。而中国航天员登上天宫一号是在2012年,是中国首次载人航天9年后。事实二:中国神舟飞船的设计被认为是基于苏联的“联盟”号。不过,中国对飞船进行了根本性重新设计和改造,可以说,中国拥有自己的载人飞船。特别是神舟飞船在航天员返回地球时,可以释放轨道舱,其他航天员留在太空,在当做自动化实验室的其他舱内工作。“学生”与“老师”的另一个根本不同,是神舟飞船更佳的动力-重量比及大得多的内部空间。事实三:毫无疑问,长期的轨道空间站是俄罗斯载人航天的骄傲。不过,国际空间站的重头是可多次使用的美式航天器。当然,从轨道太空站数量讲,中国仍远落后于俄罗斯。但数量与经验一样,是可以逐渐获得的。重要的是先进技术,它在两国太空行业所占比重十分关键。2012年,全球研发经费中国占14.2%,仅次于美国(31.1%)和欧洲国家(总共占24.1%)。俄罗斯仅为1.9%。与此同时,中国领导人继续推进告别世界“装配线”的路线,欲将中国打造为全球高科技产品研发与生产的前哨基地。一些邻国,特别是日本,已经在抱怨本国大批科学家出走中国。时间是无情的。今天,中国的太空项目在质量上已与俄罗斯旗鼓相当。而在数量上,“学生”仍远落后于“老师”。但中国渴望成为太空第一强国,加上中国稳定、现代的科学技术政策,这些因素将有助于中国迅速缩小差距。 美国实施卫星捕捉实验(资料图)西方对中国卫星的发展时常有一些牵强的猜测。美国媒体本月11日宣称,中国最新发射的一系列卫星在太空中进行复杂的机动变轨,可能是测试太空捕捉能力,也可能是在发展反卫星技术,“没有人真正知道中国在干什么”。对此,一名中国专家表示,卫星相互靠拢、对接活动并不罕见,美国、日本等多国都进行过相关试验,外界无须乱猜。美媒称中国卫星“神秘接近”美国全国广播公司11日称,一组3颗神秘卫星最近的举动引发专家对中国太空项目意图的猜测,“没有人真正知道中国人在干什么,所有一切都只是推测”。报道称,中国“试验七号”“创新三号”和“实践十五号”卫星于7月20日一同被发射升空。之后“试验七号”突然更换运行轨道,靠近另一颗卫星“创新三号”。太空政策分析人士玛西娅史密斯说:“此后试验七号令人吃惊地与另一颗卫星实践七号会合。”一位熟悉卫星侦察报告的官员消息称,这3颗卫星发射于7月20日,他认为,这3颗卫星是一个整体系统,一些观测近地空间卫星的研究人员最先在个人博客中公布了中国卫星演习的信息。据他们的消息,其中一颗卫星8月16日降低了自己的运行轨道约150公里,随后它改变方向,并向另一颗卫星靠近。据悉,这两颗卫星距离只有100米。英国射电天文学家鲍勃克里斯蒂专门追踪俄罗斯和中国卫星,他撰文称,在中国今年7月发射3颗卫星后不久,已知其中一颗装备一个机械臂,用于捕捉其他卫星,“这个工具可能预示着武器注定要登上中国最大空间站,后者预期在2020年或此后不久发射”。美国忧思科学家联盟全球安全研究中国项目主管格雷戈里顾克冈表示,3颗卫星升空时,中国媒体专门讨论“空间碎片观测”“机械手臂操作”以及测试“空间维护技术”。他说:“这暗示该使命一个可能的项目是试验性收集空间碎片。”美国“探索频道”网站称,未经说明的卫星进入轨道运动、讳莫如深的有效载荷、测试潜在的反卫星技术和没有官方解释,这听起来像下一场詹姆斯邦德冒险的剧情。但这不是007电影,而是让西方感到吃惊的中国卫星。报道称,从表面意义来看,中国可能正致力于发展和平地减少空间碎片技术,也许“试验七号”奇怪的移动显示出轨道碎片回收技术的发展。驳妄言太空变轨技术很正常美国智库传统基金会中国安全事务研究员成斌认为,最近发射的神秘性符合中国模式,两颗中国卫星相互靠近存在各种可能,从没有危害的对接、补充燃料和修理,到恶意的反卫星试验。他强调,中国下定决心要确立太空优势,这是中国考虑的“在信息化条件下打赢局部战争”的一部分,即使中国呼吁加强与美国的军事接触,但他们仍然“不透明”,差不多已回绝在太空军事问题上同美国合作。因此,在扩大太空能力的同时,中国可能同样对军事能力感兴趣。还有人由此推测,中国正在测试可能的反卫星技术。美国智库史汀生中心空间安全项目负责人迈克尔克雷庞表示,中国和美国正在进行卫星紧密靠近试验,这两个国家都已证明具备反卫星能力。太空政策分析人士史密斯称,2007年中国的反卫星试验很成功,目标卫星被摧毁,但也导致产生超过3000块空间碎片。“探索频道”网站称,在军事战略中,太空是终极“高地”,所以中国“挑衅性”举动明显产生大量担忧,这毫无疑问也是美国进行反卫星试验的动机。2008年,美国反卫星试验以失控的USA-193卫星为目标,成功击落了它,而且没有造成过多的轨道碎片。迈克尔克雷庞说:“主要大国可以加强破坏卫星的竞争,它们也可以形成默契抑制竞争,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做出了明智的选择,中国也能选择。”对西方的“担心”,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中国专家11日告诉环球时报,即便按照美国媒体的描述,中国卫星进行的太空变轨和相互靠拢也不值得大惊小怪。他解释说,卫星在太空中相互靠近进行技术验证很常见,例如日本的两颗卫星就曾相互靠拢,最终成功实现交会对接。美国也曾利用两颗靠拢的卫星进行在轨加注燃料试验。这名专家还说,至于西方所谓“担心中国利用这些技术发展反卫星能力”更是牵强。例如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正在研究通过同步轨道卫星的机械臂将处于地球轨道已经失去工作能力的报废卫星相关零部件回收,这也可看作是一种反卫星能力。按照西方这种逻辑,是否更应该为美国军方的做法拉响警报?美国航天飞机和国际空间站(资料图)俄专家赞中国太空成就耀目据报道,俄罗斯之声电台网站近日发表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谢尔盖卢贾宁文章,题为“中国正成为太空超级大国”,文中表示,近来中国迅速变成可与美俄一较高下的太空强国。文章表示,毋庸置疑,中国取得太空突破应归功于一是经济与技术能力改革的成功,二是领导人强烈的政治意愿。中国对在太空领域争当冠军的渴求程度如今远远超过了美国和俄罗斯。太空领导权对中国而言不仅意味着落实军事和科技任务,还是大地缘政治格局的一部分。除此之外,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的目标是实现“中国梦”。这包括意欲在不久的未来成为太空领导者的中国太空计划。不难推测,当中国在太空领域超过美俄的时候,就能说一个全新的超级大国已经立足于世界。苏联俄罗斯的太空之路迄今已经走了52年(19612013年),中国才刚上路10年(20032013年)。但在质量指标上,目前中国大致上可与俄罗斯相提并论。换言之,苏联要用5至7年做完的事,中国一年半到两年就做到了。中国每一次载人航天项目都标志着其太空计划进入一个新阶段。不难理解,走前人开辟出来的路会轻松不少。中国人积极借鉴苏联俄罗斯和美国的技术经验。一些专家称,中国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与仿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