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患者的饮食注意.doc_第1页
癫痫患者的饮食注意.doc_第2页
癫痫患者的饮食注意.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据国内外研究表明:在人的日常饮食中,一些食物对于癫痫的发作有一定影响。其中一些偏于碱性的食物可以诱发癫痫发作,一些偏于酸性的食物则可以抑制癫痫发作。而中医古籍神农本草经、普济方等都有提及用鸡蛋治疗痫证,所以对于癫痫患者来说,科学合理的饮食,不仅可以供给患者足够的营养,而且对病情的控制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具体做法如下:1.多进酸食少食盐 酸性食物提供给人体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B6等,有利于神经递质的合成,从而弥补癫痫患者,特别是原发性癫痫患者的一些神经递质的缺乏,减少癫痫的发作。传统食物中酸性食物大致有:花生、核桃、猪肉、牛肉、鸡、鸭、鹅、鱼、虾、蛋类等等。癫痫患者可以据此适当调整自己的食谱,合理搭配。另外有研究表明:癫痫的发作是由于神经过度放电所致,而当人体短时间内过量地摄入食盐后,高浓度的钠盐可致神经元过度放电,从而诱发癫痫,故人们常津津乐道的“少盐多醋”的养生之道,对癫痫患者依然适用。2.多进食豆类,谷类食物 有研究表明,豆类食物和谷类食物(如黄豆、扁豆、小麦等)富含微量元素锰,而有调查显示:1/3癫痫儿童血清锰低于正常儿童,曾有一个15岁患儿其血清锰比正常儿童少一半,所以多进食豆类及谷类食物,可补充癫痫患者锰的摄取不足。另据研究表明:正常大脑细胞存在一定量的磷酸酶物质,但癫痫患者的大脑中严重缺乏这种酶,而豆芽中富含硝基磷酸酶物质,故进食豆芽能补充磷酸酶不足而缓解病情。3.控制饮水 有学者认为:“间脑是人体水液调节中枢,大量液体进入体内,会增加间脑的负担。从而诱发癫痫。”而且有些癫痫患者往往在憋尿的过程中,突然发病,大概也因为过量饮水后造成膀胱过度充盈,从而产生较强的电冲动,诱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4.食物保健 食物保健是中医康复的方法之一,具有营养和药物治疗的双重作用,辩证地使用药膳可有利癫痫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兹介绍几种方法如下: (1)萝卜1000g,白胡椒20g,猪头一个加水适量煲熟,加调味品,每月12次进食。 (2)大枣30g,白胡椒15g,冰糖50g,浮小麦10g,水煎服,隔日1剂,分2次进食。 (3)黄瓜藤60g(剪短)加水3杯,煎取2杯,分2次,口服。 (4)松子炖羊脑:羊脑1具,枸杞子30g,加水少许,入沙锅,文火炖1小时,分2次服,每月数次。癫痫是一组临床综合征,以在长期病程中有反复发作的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一时性脑功能失常为特征。有原发性癫痫和继发性癫痫两大类,前者多在儿童期发病,可能与遗传有关;后者常继发于各种疾病,如脑外伤、脑肿瘤、脑炎、脑寄生虫、产伤、脑发育不全、脑积水等都可以引起,占癫痫病例的大多数。在日常生活中,患者的饮食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癫痫患者饮食原则上与常人无别,尽可能做到食品多样化,多吃富有营养、易于消化的食物,如面食、豆类、瘦肉、鸡蛋、鱼、牛奶等,尤其应多食用豆类、新鲜蔬菜、水果、乳制品,这些含高蛋白质和含磷脂丰富的食品,有助于脑功能的恢复和减少发作次数。少吃一些膏粱肥厚的食品,鹅肉、羊肉更应少吃;对一些刺激性很大的食物,如辣椒、葱、蒜,也以少吃为好,否则,不利于疾病的康复。另外,还要注意饮食有节,克服偏食、异食、暴饮、暴食、饥饿不均等习惯,尤其是儿童,饮食过量往往可以诱发癫痫发作。 平时可多吃酸性食物。科学研究表明,食物对原发性癫痫有一定的影响,碱性食物能诱发癫痫,酸性食物则能抑制癫痫发作(指原发性癫痫)。因此,患者平时宜吃酸性食物,如花生、核桃、猪肉、牛肉、鱼、虾、蛋类等。但继发癫痫用酸性食物治疗则无效,必须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才能减少或避免癫痫的发作。要控制水和盐的摄入。癫痫易在体内积蓄水分过多的情况下发病,这是为什么呢?近年医学研究,认为癫痫发作是从脑中心间脑这个部位开始的,刺激间脑即可引起癫痫发作。间脑是人体水液的调节中枢,大量的液体食物和盐分进入体内,会加重间脑负担,从而导致癫痫发作。所以,癫痫病人应尽量少吃水和盐,包括果汁、可乐、西瓜、咸菜、咸鱼、咸肉等。 烟酒可使神经兴奋性增高,诱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