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反射 平面镜练习题(含答案).doc_第1页
光的反射 平面镜练习题(含答案).doc_第2页
光的反射 平面镜练习题(含答案).doc_第3页
光的反射 平面镜练习题(含答案).doc_第4页
光的反射 平面镜练习题(含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光的反射 平面镜练习题(含答案)1、如图所示, 激光液面控制仪的原理是: 一束激光以入射角I照射液面, 承接反射光斑的PQ处用光电管接收变成电讯号, 电讯号输入控制系统用以控制液面高度. 如果发现光斑在PQ处侧移了s距离, 求液面上升的高度h.2、在墙上挂着一个50cm高的平面镜, 人站在离镜2m远处. 如果人的头部不动, 他在镜中能够看见自己后面离镜4m远的墙上多高一段范围(假定墙足够大)? 如果人向镜移近1m, 这时他在镜中又能看到多大范围?3、 图中,AB表示一直立的平面镜,P1、P2是一水平放置的宽米尺,MN是屏,a、b为屏上的一条透光直缝,AB、P1P2、MN三者互相平行。某人眼睛贴在米尺上的小孔S上,可通过平面镜看到米尺的一部分刻度,请在图上用三角板作图求出可看到的部分,并在P1P2上用表示出来。4、如图所示,任意一条光线射向夹角为的两平面镜的相对镜面上,相继经两镜面反射后,最后射出线与最初入射线的方向间夹角应为( )(A) (B)2 (C)3 (D)45、在平面镜M前放甲、乙两支蜡烛, 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不在镜的正前方, 所以甲不能经平面镜成像(B) 甲、乙都能经平面镜成虚像(C) 平面镜越大, 乙经平面镜所成的像越小(D) 乙距平面镜越远, 它经平面镜所成的像越小6、卡文迪许扭秤是用来测定万有引力恒量的重要仪器,为了观察悬挂的石英丝发生的微小扭转形变,卡文迪许采用了光放大的原理下图中悬挂在石英丝下端的T形架的竖直杆上装一块小平面镜M,M可将由光源S射来的光线反射到弧形的刻度尺上(圆弧的圆心即在M处)已知尺距M为2m,若反射光斑在尺在移动2cm,则平面镜M转过的角度是_rad7、下图在AB表示一直立的平面镜,P1P2是水平放置的米尺(有刻度的一面朝着平面镜),MN是屏,三者互相平行屏MN上的ab表示一条竖直的缝(即a、b之间是透光的),某人眼睛紧贴米尺上的小孔S(其位置见图)可通过平面镜看到米尺的一部分刻度试在本题的图上用三角板作图求出可看到的部位,并在P1P2上把这部分涂以标志 8、如下图所示,M为水平放置的一块平面镜,AB为平面镜上方一个短尺,PQ为一条跟镜面垂直的竖线由于平面镜上某区间贴着不透光的纸,使人眼放在竖线的S1至S2之间均不能通过平面镜看到短尺,请用作图的方法找到平面镜上的这个区间,用符号 表示9、一条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如果使该光线的入射角增加10,则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间的夹角将增加_度10、一条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如果使该入射光线与镜面间的夹角增加10,则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间的夹角将_度11、一个物体在放在两个反射面间成60角的平面镜之间,向镜中看去,能看到物体的像有_个若将上述两镜面间的夹角调整为(为360的n分之一,其中n为正整数),能看到物体在镜中的像有_个12、如下图所示,已知入射光线AB和反射光线CD分别跟水平线MN的角度关系,则所用平面镜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_度13、甲、乙2支蜡烛放在平面镜M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都能经平面镜成虚像(B)甲不在镜的正前方,所以甲不能经平面镜成像(C)平面镜越大,乙经平面镜所成的像越大(D)乙距平面镜越远,它经平面镜所成的像越小14、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xoy上,人眼位于坐标点(3,0)上,一块平面镜水平放置,介于坐标(0,3)和(-1,3)之间.今有一发光点P从坐标原点沿x轴负方向运动,此过程中P点在下列哪个区间运动时,人眼可以从平南镜中观察到P点的像( )(A)0 -1区间 (B)-1 -3区间(C)-3 -5区间 (D)-5 -区间15、如图所示,两条平行光线射向夹角为45的两平面镜.其中一条入射光线与平面镜间的夹角为,则两条经镜面反射的光线之间的夹角应为( )(A)45 (B)90 (C)135(D)因未知,无法确定16、如图所示,a、b、c三条光线能交于一点S,形成会聚光束.今在S点前任置一块与3条光线所在平面垂直的平面镜,将3条线截住,那么( )(A)3条光线的反射光可能交于一点、也可能不交于一点(B)3条反射光线一定不交于一点(C)3条反射光线一定交于镜前一点(D)3条反射光线的延长线交于镜后一点17、一个光源从地面上沿竖直方向将一细束平行光向上投射到一片和光线垂直的平面镜上平面镜与地面的距离为3m,如果把平面镜绕水平方向且通过入射点的轴线转过30角,则地面上将在距离光源_m处得一光斑。18、下图中的平面镜ABBC,物体和眼睛E所在的位置已经确定,试用作图法准确画出用眼看像的光路19、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位于主轴上的点光源距透镜12cm,则像点与透镜的距离是_cm;若使透镜在垂直于主轴方向作简谐振动,像点的振幅为24cm,则透镜的振幅为_20、图中,A、B为互相垂直的平面镜,点光源S能成三个虚像,若遮住A、B镜面的某部分,则只能成两个虚像,至少应遮住哪部分,用作图法画出,并用标明此部分。21、长L=0.5m的平面镜竖直挂在墙上,人高1.6m,他站在镜前最多能看到自身_m长的部分的像,看到这部分像的长短跟人与镜间的距离的关系是_。22、两平面镜M1与M2互成角,如图所示,入射光线AB射到M1上后发生第一次反射,在M2上发生第二次反射。若保持角不变,使平面镜M1和M2一起以B为轴沿纸面转过一个小角,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23、一个点光源S通过平面镜成像图.设光源不动,平面镜以速率v沿OS方向向光源平移,镜面与OS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则光源的像S(图中未画出)( )(A)以速率v平行于OS向右运动(B) 以速率v垂直于OS向下运动(C)以速率 v 沿SS连线向S运动(D)以速率v 沿SS连线向S运动24、在图中,BC为一障物,BC正上方有一平面镜M,画出观察者眼睛在A点通过平面镜M能看到BC右边地面上哪部分的像。25、如图所示,从光源发出的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经反射在正对着平面镜m处的墙上A处有一光斑。若使光斑向上移动1m至B处,平面镜应以O点为轴转过的角度是( )(A)5 (B)10 (C)15 (D)2026、如图,一点光源S通过平面镜成像于S,平面镜与OS方向夹角为45,保持光源S不动,使平面镜以匀速率v沿OS方向向光源平移,则光源的像S将( )(A)以速率v平行于OS方向向右移动(B)以速率v垂直于OS方向向下移动(C)以速率v沿SS连线向S移动(D)以速率v/2沿SS连线向S移动27、如图所示, 一个固定的平面镜M, 当点光源S以速率v沿水平方向SO向平面镜靠近时, 光源S的像的移动速率是_, 方向为_.28、如图所示,在圆筒的中心放一平面镜,点光源S1发生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其反射在筒壁上呈一光斑S2,当平面镜绕以圆筒轴以角速度匀速转动时,光斑S2转动的角速度为_,光斑S2在平面镜中的像S2转动的角速度为_。29、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看自己的像,人和平面镜各以速率v和u相向匀速运动,则人看见自己的像向自己靠拢的速率为_。30、下图所示是一潜望镜壳体的侧视图MN为光线的入口在上方AB处已放置一块与纸面垂直的平面镜,它和纸面垂直的竖直面之间的夹角为45眼睛在观察孔S外观察,在CD(与竖直面的夹角也是45)处放置一块平面镜今要使观察到的视场不受CD处的平面镜的限制,则平面镜CD至少要有多大?要求直接在图上用作图法画出 31、如下图所示,平面镜M固定不动,当物体A以速度v朝着平面镜移动时,其像移动的速度大小为_;当物体不动,平面镜朝着物体以速度v移动时,像的速度大小为_(均以地面为参照物)32、为用下图中的平面镜MM观察物体AB完整的像,试用作图法准确画出眼睛应在的范围33、平面镜M与N互相平行、镜面相对、距离为L将一点光源放在两镜之间,通过两镜面反射成像,共能在两镜中形成_个点光源的像如果该点光源距M镜3L4,经过前3次反射所成的像的位置分别与M镜的距离是_, _,_,_,_,_34、在图中,S是位于两互相平行的平面镜M和N之间的点光源.固定镜M和光源S,令镜N以速度v向S平移,在此过程中,两镜内最靠近镜面的S的4个像中,有( ).(A)两个像速度大小为2v(B)三个像速度大小为2v(C)两个像速度方向与v相同(D)三个像速度方向与v相同35、如图所示,两个平面镜互成直角,入射光线AB经过两次反射后的反射光线为CD。今以两平面镜的交线为轴,将镜转动 10。,两平面镜仍保持直角。在入射光线AB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经过两次反射后,反射光线为CD,则CD与CD( )(A) 不相交,同向平行 (B) 不相交,反向平行(C) 相交成20。角 (D) 相交成40。角36、图所示AB为一直立的平面镜,P1P2是水平放置的米尺(有刻度的一面朝着平面镜),MN是屏,三者互相平行。屏MN上的 ab 表示一条竖直的缝(即 a 、b 之间是透光的),某人眼睛紧贴米尺上的小孔S(其位置见图),可通过平面镜看到米尺的一部分刻度。试在本题的图上用三角板作图求出可看到的部位,并在P1P2上把这部分涂以标志。37、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4 m处的人,沿着与平面镜垂直的方向走向平面镜,若此人行走的速率为0.5m/s且保持匀速运动,则像向镜面移动的速率以及经过2s钟人与像间的距离分别为( )(A)0.125m/s 4m (B)0.25m/s 6.5m(C)0.5m/s 6m (D)1.0m/s 5m38、两个平面镜垂直相交于棱L.如图所示为入射光线a经过2次反射的光路.反射光线依次是b和c.以棱L为轴,使两平面镜都逆时针转一个小角度.入射光线a仍按原方向入射,这时反射光线依次为b和c,则可知( ).(A)b与b夹角为(B)b与b夹角为(C)c与c夹角为(D)c与c平行39、一个点光源通过平面镜成像, 如图所示.设光源不动, 平面镜以速度v沿OS方向向光源平移, 镜面与OS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 则光源的像S ( )(A) 以速率v平行于OS向右运动(B) 以速率v垂直于OS向下运动(C) 以速率沿SS连线向S运动(D) 以速率v沿SS连线向S运动40、如图所示, 平面镜L的前面放一线状物体ab, 人的眼睛在镜前的A点, 当人向镜内观看时, 要想看不到ab的虚像, 问至少要遮住L的哪一部分?41、如图所示, 从光源发出的光, 垂直射到平面镜上, 反射光在正对着平面镜m处的墙上形成光斑. 若要使光斑向上移动1m, 平面镜应以O点为轴转过的角度是( )(A) 5 (B) 10 (C) 15 (D) 20 (E) 30翰林汇42、如图所示, 电线杆AE前有一水池BC, 某人站在D点, 用做图法画出此人通过水面看到电线杆的部分.43、一木棒与水平方向成60角, 为使木棒与其在平面镜中的像互相垂直, 平面镜与水平面应成_角.44、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有一辆小车,车后竖直放置一面小平面镜A。在与平面镜正对的墙上有一个点光源S,S发出的光经过平面镜反射后恰好在它的正上方产生一个光斑。现小车以速度v0向远离墙的方向(怀墙垂直)作匀速直线运动,则墙上光斑的运动情况是( )(A)静止不动(B)作匀速直线运动(C)作匀变速直线运动(D)作变加速运动45、在相对的两个平面镜M和N之间,有一个点光源S。当平面镜N以水平速率v向S靠近时,最靠近两个平面镜的四个像中,像速情况为( )(A)有两个像的像速为2 v (B)有三个像的像速为2 v (C)有两个像的像速方向指向S (D)有三个像的像速方向指向S46、在图中,S为点光源。它的左侧L1=1米处竖直放置一平面镜M,它的右侧L2=1米处竖直放置一直径为6厘米的圆形小遮光板N,距点光源S为L3=3米处有一个竖直光屏P。在光屏上小圆板的本影直径为_厘米,半影的外径为_厘米。47、离墙4m的地方竖直放置一平面镜,使镜面正对着墙,一束水平光线垂直照射在镜面上,经过反射后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光斑,若将镜面后倾15角,则墙上的光斑移动的距离等于 .48、如图所示,在地面上有一光源S,竖直向上发出一束平行光,经高为2m的平面镜M反射后,照射到地面上与S相距2m的A点,现要使S发出的光能水平地射向墙壁,则平面镜应绕O转过的角度 .49、一个身高1.6m的人,眼睛在头顶下方6cm处.当他站立在地板上要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全射像,平面镜的长度至少是 ,平面镜上边框离地板的高度等于 ,下边框离地板的高度等于 .50、如图所示,平面镜S1与S2的镜面互相垂直,入射光线AB射到镜面S1后经过S1和S2二次反射后的出射光线为C(D)今保持入射光线AB的方向不变,把S1和S2绕顶点O一起转过一个很小的角度,入射光线AB经过二次反射后的出射光线为EF,那么光线CD与EF的关系是(A)光线CD与EF的交角为;(B)光线CD与EF的交角为2;(C)光线CD与EF的交角为4;(D)光线CD与EF相互平行.51、图是入射光线a经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镜反射的光路图,O为入射点,b为出射光线,c为反射光线。现使两平面镜绕过O点且垂直于纸面的轴顺时针方向转过一个小角,则( )52、如图所示,S为静止的点光源,M为与水平成角的平面镜。若平面镜沿水平方向作振幅为A的简谐振动,则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虚像S的运动情况是( ) 53、如图所示,靠近点光源S有一个质点A,在其前方的竖直屏上有它的影P。现将质点A向着屏水平抛出,空气阻力不计,当质点在空中运动时,影P在屏上的运动情况是( )54、如图所示,MN为通过透镜光心与主轴垂直的直线,物体经透镜成的像为AB,物体的一端A点。试用作图法求物体的另一端点B。 55、站在平面镜前4m的人, 沿着与平面镜的镜面垂直的方向匀速走向平面镜, 若此人行走速度为0.5m/s, 经过2s的时间, 人对自己虚像的距离和行走时人对自己的虚像的速度分别是( )(A) 6m、2m/s (B) 6m、1m/s (C) 5m、0.5m/s (D) 4m、0.25m/s56、两个平面镜M和N相距5cm, 镜面相对平行放置, 它们之间有一点光源S, 距M镜2cm, 点光源S在两平面镜内可成_个虚像, 其中离平面镜最近的四个虚像中, 距M镜最近的为_cm, 最远的为_cm.57、在图中, S为点光源, N为遮光板, M为平面镜, 用作图法画出由S发出光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P点的光线, 并用斜线标出在遮光板右侧能从平面镜中看到点光源像的范围.58、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有平面镜对光的反射才遵循反射定律(B) 漫反射也遵循反射定律(C) 镜面反射出的光束是会聚光束(D) 发散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 仍是发散光束.59、如图所示, 两块平面镜互相垂直放置, AB是一条入射光线, 经两个平面镜反射后沿CD方向射出. 若使光线AB的入射角减小一个较小的角度, 则最后的反射光线CD的方向( )(A) 不变 (B) 逆时针转过角 (C) 顺时针转过角 (D)顺时针转过2角60、如图所示, 半径为R的半圆形屏幕S处有一狭缝, 圆形幕圆心O处有一平面镜M. 现有一束光从S射到平面镜M上. 若平面镜M绕O点以角速度转动, 反射光在屏幕上的亮斑的移动速率为_.61、在一正方形墙壁对面4m处有一竖直悬挂的平面镜, 站在镜前1m处, 刚好能看到墙壁的整体像, 墙壁边长为平面镜边长的_倍.62、一人正对竖直的平面镜站立,人的身体宽为a,两眼相距为b。欲使自己无论闭上左眼或右眼都能用另一只眼睛从镜子中看到自己的整个身体宽,镜子的宽度至少应为 ( )(A) (B)b (C) (a+b) (D) (a-b)63、如图所示,A和B为相距3m的两堵墙壁,在墙壁A上挂一个边长为0.5m的正方形平面镜,一个人站在离镜面1m处的P点,保持眼睛视线不变,通过平面镜能看到墙壁B的部分墙面,求这部分墙面的面积是多少?64、一个高为1.7m的人,在路灯下匀速前进,在某时刻影子的长为1.2m,如果前进方向是顺着影子的,并且前进1m时,影子的长变为1.7m,则路灯的高度等于 m,人头的影子的运动是 运动.65、如图所示,在圆筒中心放一个平面镜,光源S向圆筒中心发射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在筒壁上呈现光斑S.如果圆筒的半径是R,则当平面镜绕中心轴线以角速度匀速转动时,光斑将(A)以角速度绕中心轴线作圆周运动;(B)以角速度2绕中心轴线作圆周运动;(C)以线速度R绕中心轴线作圆周运动;(D)以周期T绕中心轴线作圆周运动.66、如图所示,MN是一块平面镜,S为一点光源,设光源S固定不动,平面镜沿OS方向以速度匀速平移,在移动过程中,平面镜与OS之间的夹角始终为30.则点光源S的像S(图中未画出来)将(A)以速度平行于OS向右运动;(B)以速度垂直于OS向下运动;(C)以速度沿SS向S运动; (D)以速度沿SS向S运动.67、如图所示,两个平面镜S1和S2的夹角为,在跟两个平面镜垂直的平面内有一条光线射到镜S1上,经过两个镜面反射以后出射光线为C(D)若不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将两个平面镜同时以O为轴转过一个很小的角,这时的出射光线为CD,则CD和CD的关系为(A)光线CD和CD的夹角为;(B)光线CD和CD的夹角为2;(C)光线CD和CD的夹角为4;(D)光线CD和CD相互平行.68、如图所示,各图中M表示平面镜,试用作图法画出各图中光源S或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并用斜线表明能看到完整像的范围.翰林汇 翰林汇 69、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看自己的像,当人和平面镜分别以速度和u相向匀速运动时,则人在镜中的像向人靠拢的速度大小为(A)u+;(B)u-;(C)2(u+);(D)2(u-)70、如图所示,边长为a的正方形平面镜,悬挂在一堵墙壁前,墙面很大,平面镜与墙面平行,相距为b的墙上有一小孔,人通过小孔从平面镜中看到的墙面的面积等于(A)a2;(B)ab;(C)2a2;(D)4a2.C71、入射光线跟反射光线的夹角为80,则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是(A)30;(B)60;(C)40;(D)50.72、如图所示,MN是一块平面镜,S为点光源,A、B、C是三个不同的位置,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在A、B、C三个位置都可以看到镜中的像S;(B)人在A、B两个位置可以看到镜中的像S;(C)人在A、C两个位置可以看到镜中的像S;(D)人在B位置可以看到镜中的像S.73、关于平面镜成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面镜成的像一定是与物体同样大小的虚像;(B)像到镜面的距离一定等于物到镜面的距离;(C)像运动的速度一定与物体运动的速度相等;(D)人在镜前举起右手,镜中的像一定同时举起右手.74、阳光与水平面成40角,为了使阳光经过平面镜反射后能照亮井底,置于井口的平面镜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应等于 .75、地面上光源S竖直向上射出一束平行光,投射到一个平面镜上,镜面与水平面成30角,光线在镜面上的入射点离地面3m高,反射光射到地面上的光斑离开光源的距离等于 .76、在一些精密的仪器中,常利用光的反射测量物体转过的微小角度,如图所示,S是光源,M是固定在待测物体上的小平面镜,L是以镜面上O点为圆心的圆弧形刻度尺,它的半径r40cm,一束光线通过狭缝P射到M上的O点反射后,在刻度尺上形成光斑a,当M随物体转过一个微小角度时,光斑移到a,若aa弧长为2.6cm,则物体转过的角度 .77、如图所示,光源发出的平行光束垂直照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经反射后在正对着平面镜跟平面镜相距m的墙壁的A处显示一个光斑.若射到平面镜上的光束不变,要使墙上的光斑从A处向上移动1m到B处,则平面镜以O点为轴时的转动方向与转过的角度应是(A)顺时针转过15;(B)顺时针转过30; (C)逆时针转过15;(D)逆时针转过30.79、一点光源放在两块互成角度为的平面镜A和B的前方,欲使点光源和它在这两块平面镜里的像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则两平面镜之间的夹角 .80、某人脸宽16cm,两眼的光心相距6cm,则他所用的平面镜的宽度至少等于 ,方可看到全部脸孔的像.81、a、b、c三条光线交于P点,如果在P点前任意放一块平面镜MN, 使三条光线都能照在镜面上, 如图所示, 则( )(A) 三条光线的反射光线一定不交于一点(B) 三条光线的反射光线一定交于一点, 该点到MN的距离与P点到MN的距离相等.(C) 三条光线的反射光线一定交于一点, 该点到MN的距离大于P点到MN的距离相等.(D) 三条光线的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一点.82、如图所示, 站在平面镜前4m处的人, 沿着与镜面垂直的方向匀速率走向平面镜. 若此人行走速度为0.5m/s, 则2s末, 人相对于自己虚像的速度和人与自己虚像的距离是( )(A) 0m 、4m (B) 0.25m/s 、5m (C) 1m/s 、6m (D) 2m/s 、8m83、如图所示, 两个平面镜互相垂直, 在它们的反射面内有一个发光体S, 经过两个平面镜的反射, 总共能成_个像.84、采用下面哪些方法,一定能通过悬挂在竖直墙上的平面镜看到自已的全身像: (A)增大观察者与平面镜间的距离; (B)采用长度大于身高一半的镜片; (C)采用长度等于身高一半的镜片且镜的上缘应跟自已头顶等高; (D)采用长度等于身高一半的镜片,但应悬挂到适当的高度。 ( )85、如图所示,平面镜MN前放有一个物体AB。试用作图法求出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并标明在什么范围内可通过平面镜看到AB的完整的像。86、图中,AC和CB是两块相交的平面镜,S是镜前放置的一个点光源。用作图法求出在什么范围内可以同时看到两个虚像。87、身高1.8m的人站在一块竖直的平面镜前,要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平面镜的长度和镜面下缘离地面的高度分别是(眼在头顶下0.1m)(A)0.9m和0.85m (B)1.7m和0.1m(C)0.9m和0.8m (D)1.8m和088、如图所示,A、B为站在竖直悬挂的平面镜前的两个人(俯视)。第三个人应站在何处,才能看到这两个人的像恰好重叠(A)AB连线的中点(B)AB线上,B的外侧处(C)通过AB的光线的反射光线的途径上(D)上述三个位置都能看到89、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A)像位于镜后,是正立的虚像(B)镜后的像距等于镜前的物距(C)像的大小跟物的大小相等(D)像的颜色与物体的颜色相同(E)如果把物体移近镜面,则像逐渐变大90、一束光线在一竖直平面中沿与地面成40角方向传播。为了使它在同一竖直平面中沿水平方向传播,须放一个平面镜以改变光路。此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应是( )(A)20 (B)40 (C)50 (D)7091、电影银幕使用白色的表面粗糙的材料制成,这是因为(A)白色银幕反光好,粗糙表面能形成漫反射;(B)白色银幕反光好,粗糙表面能形成镜面反射;(C)白色银幕能反射一切颜色的光,粗糙表面能形成慢反射;(D)白色银幕能反射一切颜色的光,粗糙表面能形成镜面反射.92、如图所示,半径R1m的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在距地面2m的上方放置一个与地面平行的平面镜MN,在圆柱体左侧的地上有一点光源S,圆柱体右侧地面AB部分没有光线照射到,若已知S与B的距离为4m,则AB的宽度等于 .93、人立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当人以速度走近平面镜时,人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将 ,像向平面镜靠拢的速度大小为 ,像相对人的速度大小为 .94、阳光跟水平方向成60角.要想使阳光水平地射入窗户,放在窗外的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应是 或 (用锐角表示).95、如图所示,MN为平面镜,试根据中由同一点光源发出的两条光线的反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和光源S.96、人站在平面镜前, 关于他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正确说法是( )(A) 一块长为身长一半的平面镜, 不管怎样放置都能看到他的全身像(B) 若人以速度v背离平面镜运动, 则人看到他的像也以速度v向相反的方向运动(C) 人在平面镜前任意的地方都能在平面镜的另一侧成像(D) 人在平面镜前任意的地方都能看到自己的像97、在平面镜前放一支铅笔, 如果要使铅笔与它的像垂直, 铅笔应该和镜面成_度角, 当铅笔跟平面镜成角, 笔和像之间的夹角应为_.98、如图所示,是实际景物的俯视图,平面镜AB宽1米,在镜的右前方站着一个人甲,另一人乙沿着镜面的中垂线走近平面镜,若欲使甲乙能互相看到对方在镜中的虚像,则乙与镜面的最大距离是:99、某人身高160厘米,肩宽48厘米,两眼中心距离8厘米。欲购一穿衣镜,要求试用时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此平面镜的长度不能少于_厘米,宽度不能少于_厘米。若他的眼心离头顶的竖直高度为10厘米,买镜时按最小长度取材,则在安装时此平面镜的下沿离地面的高度应为_厘米。100、物体AB在平面镜里成一个虚像, 如果用一个不透光的薄板将平面镜的下半部分挡住, 关于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像的位置不变, 在镜中像变小了(B) 像的位置不变, 在镜中只有物体上半部分的像(C) 像的大小与位置均不发生变化(D) 像的大小 与位置都发生变化101、物体AB在平面镜里成一个虚像, 如果用一个不透光的薄板将平面镜的下半部分挡住, 关于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像的位置不变, 在镜中像变小了(B) 像的位置不变, 在镜中只有物体上半部分的像(C) 像的大小与位置均不发生变化(D) 像的大小 与位置都发生变化102、一根长为L的直薄木条上有两个观察小孔,观察孔间距离为d,恰好是一个人的两眼间宽度,当木条水平放置时,此人想通过这两个孔看见木条在平面镜中完整的像,那么选用的平面镜的宽度至少应是:(A)L2; (B)d2; (C)(Ld)2; (D)(Ld)2103、如图所示,平面镜MN以3弧度秒的角速度绕垂直于纸面的,且过O点的轴转动,AB为一段圆弧形屏幕,它的圆心在O点,张角为60。现在一束来自频闪光源的细平行光线,从一个固定方向射向平面镜的O点上,当光源每秒闪12次时,镜每转一周屏幕AB上出现的光点数最大可能是:(A)3个; (B)6个; (C)12个; (D)24个104、关于光的反射,正确的说法是(A)反射定律只适用于镜面反射(B)漫反射不遵循反射定律(C)如果甲从平面镜中看到乙的眼睛,乙也能看到甲的眼睛(D)反射角是指反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105、如图所示,S为静止的点光源,M为与竖直方向成角的平面镜,若平面镜在水平方向做振幅为A的简谐振动(平动),则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虚像点S的运动情况是(A)在水平方向上做振幅为2Acos的简谐振动(B)在SS连线上做振幅为2Acos的简谐振动(C)在SS连线上做振幅为4Acos的简谐振动(D)不做简谐振动106、一束与水平成20夹角的平行光,由平面镜反射后成水平平行光束继续向前传播,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是(A) 10 (B)20 (C)40 (D)80107、两平面镜间夹角为,一细光束被两平面镜反射后方向偏转90,则等于(A)135 (B)120 (C)60 (D)45108、两平面镜间夹角为,一细光束被两平面镜反射后方向偏转90,则等于(A)135 (B)120 (C)60 (D)45109、如图所示,MN表示平面镜,A和B表示站在镜前的两个人(图为俯视图),现有第三个人,通过平面镜看到A和B两个人的像恰好重叠在一起,则第三个人的位置在(A)AB连线的中点;(B)AB连线上,在B的外侧处;(C)AB连线作入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的传播途径上;(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110、光线斜射到平面镜时,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60角.则入射角等于 .若平面镜转过90角,则反射光线将转过 .111、如图所示,两个平面镜S1和S2之间的夹角为,构成一个反射器,在跟两镜面垂直的平面内有一条光线射到镜S1上,经过两个镜面反射以后射出,则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 . 112、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小球,当平面镜跟水平桌面之间的夹角等于 时,小球沿水平桌面向平面镜移动时,从平面镜中观察到的小球的像沿着竖直方向向下移动.113、如图所示,平面镜AB水平放置,入射光线PO与AB夹角为30,当AB转过20角至AB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角等于50;(B)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80; (C)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40;(D)反射光线与AB的夹角为60. 114、如图所示,平面镜AB水平放置,入射光线PO与AB夹角为30,当AB转过20角至AB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角等于50;(B)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80; (C)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40;(D)反射光线与AB的夹角为60.116、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镜面反射中,反射光向着一个方向,其他方向上一定没有反射光线;(B)在镜面反射中,若反射面是平面,入射光是平行光,反射光一定仍是平行光;(C)在漫反射中,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反射定律;(D)在漫反射中,只有部分光线遵循反射定律.117、如图所示,在平面镜MN的上方有一发光点S,试画出从S点发出经过平面镜反射后通过P点的光线. 118、如图所示,两个平面M和N互相垂直放置,S为点光源,试画出从S发出的经过两个平面镜反射后通过P点的光线. 119、在地面上有一个光源S,发射竖直向上的平行光束,现在要利用这个光源来照亮地面上与光源相距2m处的物体,则放置在光源上方2m处的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应为多大?120、图是用来测量金属杆受热膨胀伸长量l的实验装置示图.M是附在直角支架Mab的平面镜,直角支架可以a点为轴转动,当金属杆伸长时,b点就抬高,镜面M将向逆时针方向转过一个很小的角度,AB为直尺,C处有望远镜,金属杆加热前,从望远镜中看到直尺上的P点,金属杆加热后,从望远镜中看到直尺上的Q点,设PQ相距为d,直尺AB与平面镜的水平距离为D,ab间距为,求金属杆受热膨胀的伸长量l.121、一只电灯(可视为点光源)挂在房间中央离地板h2.5m高处,房间高H4m,地板上在电灯的正下方放着一个直径为d10cm的圆形平面镜,则光从平面镜反射到天花板上形成的光斑的直径是多少?122、如图所示,两块互相平行竖直放置的平面镜A和B,相距3m.在距平面镜B2m的C点放一烛焰,在B镜中观察到的许多烛焰的像中,离B镜镜面最近的两个像之间的距离是 (A)2m;(B)3m;(C)4m;(D)6m.123、平面镜反射一束光,如果镜面绕过入射点且垂直于入射线和法线所决定的平面的轴转动角,则反射光线将(A)保持原来的位置 (B)转过角 (C)转过2角 (D)转过4角124、一束光线与水平成40角射来,欲使光线沿水平方向传播,所放平面镜与水平面成( )(A)20 (B)40 (C)50 (D)70125、如下图所示,平面镜P平行地面放置,地面上有木块A,在木块左侧地面上有一点电源S,试作图表示出点电光源S发光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木板右侧地被照亮的区域(用M、N表示)126、如图,OM为很薄的双面镜的截面图,两反光层之间夹有一层不透光物质,S为固定的点光源。开始时,S与MO在同一直线上,当M以的角速度绕O点匀速逆时针转动时,则关于点光源的像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做直线运动(B)做变速圆周运动(C)做匀速圆周运动,圆心在O点,且角速度为2(D)做匀速圆周运动,圆心在O点,角速度大于2(E)做非圆周的曲线运动127、两个平面镜互成直角,入射光线AB经过两次反射后的反射光线为CD,如图,今以两平面镜的交线为轴,将镜转动10,两平面镜仍保持直角,在入射光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经过两次反射,反射光线为CD,则CD与CD(A)不相交,同向平行(B)不相交,反向平行(C)相交成20角(D)相交成40角128、如图所示,平面镜沿水平方向以速率v向固定光源S平动,则S在镜中的像S(图中未画出)移动的速度是(A)v水平向右(B)v不平向右(C)v/2沿SS连线指向S(D)v沿SS连线指向S129、一人站在平面镜前5m远地方,沿着与镜面垂直的方向,以1.0m/s2的加速度,由静止匀加速靠近平面镜,经过2s,则人相对自己虚像的速度及人与自己虚像的距离是(A)4m/s,3m (B)4m/s,6m(C)2m/s,3m (D)2m/s,6m130、在镜前100cm处恰能看见一个物体全部映入平面镜内,如果竖直放置的平面镜高12cm,映入镜内的物体的像在镜后50cm处,该物体的高度为 ( )(A)18cm (B)12 cm (C)9 cm (D)6 cm131、关于平面镜成虚像的叙述,正确的是:(A)虚像总是倒立的;(B)虚像是可以用照相机所拍摄的;(C)虚像可以在屏上出现;(D)人眼看到的虚像,是因为从虚像发出的光射入人眼的视网神经缘故132、一点光源S放在平面镜前,镜不动,S以速度v沿OS方向向左平移,则光源S在镜中的像将:(如图所示) (A)以速率2v平行于OS向右运动; (B)以速率v垂直于OS向下运动; (C)以速率v沿与镜垂直的方向向S运动; (D)以速率v向O点运动。 ( )133、房间中天花板上有顶灯MN, 竖直墙壁上悬挂平面镜AB, 如图所示. 试在图中画出MN经平面镜成像MN, 且确定在房间中通过平面镜能看到MN的范围, 在图中用斜影线表示.134、一束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的镜面时,入射角等于 ,如果光线与平面镜面的夹角是30时,入射角等于 .135、如图所示,MN表示平面镜,试根据图中的反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及光源S.136、有两块互成60角的平面镜A和B,在其间放置一个点光源S,那么光源S在两平面镜中的像共有(A)2个;(B)3个;(C)4个;(D)5个.137、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英文字母F在镜中的像也是F;(B)如果甲同学能在镜中看到乙同学的全身像,那么乙同学一定也能看到甲同学在镜中的全身像;(C)人向镜面靠近时像的大小不变;(D)平面镜不动时,人和像运动的速度大小一定相等.138、如图所示,平面镜M与墙AB平行,一束光线垂直墙面方向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平面镜O点到墙的距离为h,若平面镜绕O点垂直纸面以角速度匀速转动,当M转过角时,反射光线照到墙上亮点为P,求此时P点沿墙的运动速度.139、如图所示,一点光源通过平面镜MN成像,光源不动,平面镜以速度v沿OS方向向S运动,则光源的像S1(图中未画出来)将会:(A)以速率v平行于OS向右运动;(B)以速率v垂直于OS向下运动;(C)以速率2v沿S1S边向S运动;(D)以速率v沿S1S连线向S运动140、图中AB表示一直立的平面镜,P1、P2是水平放置的米尺(有刻度的一面朝着平面镜),MN是屏,三者互相平行,屏MN上的ab表示一条竖直的缝(即a、b之间透光的),某人眼睛紧贴米尺上的小孔S(其位置见图),可通过平面镜看到米尺的一部分刻度,试在本题的图上用三角板作图求出可看到的部位,并在P1P2上把这部分涂以标志。141、如图所示。O点为点光源,ABCD为放在地面上的遮光物,MN为固定在天花板上的平面镜。画出遮光物右侧地面上被光源O照到的范围。142、深度h120cm的水中水平放置一块平面镜M,水面上浮有一个小物体P,它经平面镜成一个象P,从正上方看这个像P在水面下多少厘米处?水的折射率为.143、如图所示,S为静止的点光源,M为与竖直方向成角的平面镜,若平面镜在水平方向作振幅为A的简谐振动,则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S的运动情况是(A)在水平方向上作振幅为2Acos的简谐振动;(B)在SS连线上作振幅为2Acos的简谐振动;(C)在水平方向上作振幅为4Acos的简谐振动; (D)在SS连线上作振幅为4Acos的简谐振动.144、光的反射遵循如下的规律: 光线跟 光线和 在同一平面上, 光线和 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角等于 角.145、一个人以速率v向平面镜靠近,则此人看到镜中自已的像向自已靠近的速度大小应是: (A)c; (B)2v; (C)v/2; (D)3/2v。 ( )14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