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瑗了解.doc_第1页
胡瑗了解.doc_第2页
胡瑗了解.doc_第3页
胡瑗了解.doc_第4页
胡瑗了解.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胡瑗小时候学习很刻苦,并且自负不凡,天资过人,七岁时便能写一手好文章,十三岁时能通读五经。虽然家庭生活及学习条件差,但他求学之志不减寸分,常以圣人、贤人要求自己,成为乡里引人瞩目的才子。当时,就有人对他的父亲说:“此子乃伟器,非常儿也。胡瑗(993-1059),字翼之,江苏如皋市南乡胡家庄人。祖籍陕西安定堡,学者称安定先生。20岁北上泰山,苦读十年。学成后南归,在吴中设坛讲学。宋景祐二年(1035)被聘在苏州郡学教授,期间,范仲淹荐瑷去开封以白衣对崇政殿,授秘书省校书郎,参与更定雅乐,研究钟律、钟磬等乐器。康定元年(1040)受湖州太守滕宗谅之聘来湖主持州学,住在月河燕居堂(今月河街道)。据史料记载,早在南宋宝庆二年(1226年)泰州就在泰山左侧建安定书院,是江苏省内最古老的书院之一。最初,泰州奉祀胡瑗的祠堂就在安定书院内,清初才在书院中自成院落。高远而博大,精深而亲切,古老而鲜活,泰州诸多遗存中,安定书院最为厚重,最有智性,又最具怀古追圣的震撼。胡安定书院、胡公祠,峙立在泰州城西泰山南麓省泰中校园内。胡瑗因世居陕西路安定堡,故称“安定先生”。景佑初,由范仲淹推荐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后以兴学育才为己任,先后为苏州、湖州府学教授和太学直讲。胡缓的一生不追求功名利禄,不追求荣华富贵,而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教育事业,他想通过教育扭转当时浅薄浮化的社会风气,他想通过教育来安邦治国,这些愿望通过他一生的不懈努力都已实现了。他以顽强的精神和意志而忘我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