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下第三章20072013浙江省中考试题精选一、选择题1、(2007丽-6)炎热的夏天,人站在树阴下比站在房屋的阴影下感觉更凉爽,是由于植物的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传粉作用 d.蒸腾作用2、(2008衢-18)某研究人员正在对某种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进行研究,研究过程如下:他解剖其茎,制作茎切片,发现茎运输物质的通道结构有两种,如图中的a、b所示;他认为结构a可能为植物运送水分和无机盐,结构b可能为植物输送有机物;他想将结构a封闭,植物会萎蔫而死亡;他想切断此植物的结构b,一段时间后,在切口的上方会出现瘤状物。则下面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为“推论”,为“实验”b.为“推论”,为“实验”c.为“假说”,为“推论”d.为“假说”,为“实验”3、(2010金华-6)樟树是金华市的市树。某校门口有一棵古樟树,树心已经朽烂成一个大洞,变成了一棵空心树。可是,这棵古樟树在大家的保护下还是照样枝繁叶茂、开花结果。由此推断,朽烂掉的树心是这棵古樟树的 ( ) a全部韧皮部 b部分韧皮部 c全部木质部 d.部分本质部4、(2010绍兴-10)下列使用盐水情况和盐水所起的主要作用不能对应的是 ( )选项使用盐水情况盐水主要作用a在制泡菜时,用盐水浸泡蔬菜维持细胞正常形态b受伤时,用0.9的盐水清洗伤口消毒c人在高温作业后,要喝些淡盐水维持无机盐代谢平衡d患急性肠胃炎时,要及时注射生理盐水维持水分代谢平衡5、(2012杭州-8)对湖泊出现的“水华”现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生活污水不经处理排入湖泊,容易引发藻类过度繁殖 b湖水温度升高是引起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因素 c藻类植物过度繁殖,会破坏湖泊原有生态系统 d藻类植物过度繁殖可导致鱼虾死亡6、(2012宁波-16)一定温度下,有一杯食盐水,杯底尚有少量食盐固体不能溶解。现将新鲜的萝卜块放入其中,放置一段时间。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原食盐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b萝卜块质量一定减少水珠第3题图 c杯中的食盐固体一定全部溶解 d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7、(2012湖州-3)地球所有的水资源都汇集到一起也只能形成一滴直径约1384千米的水珠,如图。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地球公民应尽之责,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填湖造房 b分类处理生活污水c直接排放工业废水 d过量施用农药化肥8、(2012金华-18)“兰溪白枇杷”(如图)是金华的品牌水果。要获得优质高产的第18题图白枇杷,需经过幼苗移栽、嫁接和科学管理等过程。下列是白枇杷种植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和原因分析,其中有错误的是 ( )a带土移栽幼苗能防止根毛受损,提高成活率b合理密植能让植株充分接受光照,提高总产量c移栽时剪去幼苗所有叶片能减弱蒸腾失水,提高成活率d以白枇杷枝或芽为接穗进行嫁接能保持白枇杷的优良性状,加快繁殖速度,9、(2013金丽-13)我市西瓜以品种齐全、味美质优而闻名,是很好的消暑佳品。在西瓜生长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西瓜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b光合作用始终强于呼吸作用 c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主要用于蒸腾作用 d根能从肥沃的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水、无机盐和有机物10、(2013宁波-14)如图所示,将丝瓜茎靠近基部处切断,可发现“水”会从切面处不断缓缓地向外冒,并可持续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内 ( ) a植物的根细胞已经丧失呼吸作用 b根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 c“水”主要从切面的筛管处冒出 d根系吸水对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动没有影响二、简答题11、(2010义乌-30)一粒种子改变整个世界!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经过多年的努力,利用野生稻培育出了具有许多优良性状的“超级杂交水稻”,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水稻的产量。(1)野生稻与“超级杂交稻”之间的这种性状上的差异体现了生物的 _ _ ;(2)若在可控制关照、温度和空气成分的大棚内栽培水稻,为了提高产量,可采取哪些措施? _ _ _ _ _;a.适当增加棚内二氧化碳含量 b.适当增加光照时间 c.适当增加棚内氧气含量 d.适当降低夜间棚内温度(3)水稻在生长过程中,根毛细胞对各种无机盐的吸收量不同,这种起控制细胞与外界之间物质交换作用的哪一种细胞结构? _ _ _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液泡12、(2010嘉兴-26)自2009年8月起,云南遭遇了60年未遇的三季持续干旱,广西、贵州局部地区也遭遇50年来罕见的极端干旱,导致数百万人受灾,几千亩农田受旱。在科学兴趣小组活动时,同学们谈论到了干旱与农作物的问题,请你参与讨论并作回答。(1)农作物在缺水初期叶片气孔会自动关闭,以减弱 作用。(2)西南干旱地区农民采用“水田旱种”进行抗旱保收成,在水田种上大葱、玉米等耐旱作物。从生物进化角度看,耐旱作物能够生存是 的结果。(3)耐旱作物在形态结构上具有适应干旱的一系列特点。下表四种植物叶片中,最适应干旱环境的是 。(选填编号)叶片表面积/mm2体积/mm3表皮厚度/uma2926414b1446324c3016215d5931211313、(2010杭州-23)请你利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适时松土有利于大豆幼苗生长,主要原因是促进了幼苗 ,从而为幼苗的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等生命活动提供了更多的能量。 (2)某同学为使青菜长得快,每天在菜地上施肥,结果适得其反,许多青菜萎蔫而死口主要原因是 。 (3)目前杭州郊区的菜农常用温室大棚生产蔬菜,若要提高温室大棚蔬菜的产量,你认为可以采取什么措施?(写出一条即可) 。(4)要蒋大量的新鲜水稻种子贮藏较长时间,最简便有效的是: (5)要在葡萄园种植具有“果大昧甜”等优良性状的a品种葡萄,果农没有选择a品种葡萄的种子在园中进行播种,而是直接剪取a品种葡萄的枝条进行扦插。你认为他这样做的优点是 。xy蓝墨水红墨水甲 乙第28题图(6)扦插时,某果农先将葡萄枝条的插入端置于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浸泡一下,再将枝条插入土壤中。他认为这样做能提高扦插枝条的成活率,理由是 。14、(2011衢州-28)小李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中各加入等量的蓝墨水和红墨水,将芹菜的叶柄从基部沿中间切开,分别插入两个烧杯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左侧的叶片显现出蓝色,右侧的叶片显现出红色。请分析回答:在y处将叶柄横切,观察到横切面上有许多的红点,这些红点出现的部位就是导管所在的位置,说明导管的作用是 ;若在x处将叶柄横切,横切面上看到的现象是 (选填一项); a左边蓝点多红点少,右边红点多蓝点少 b周围的一圈是蓝点,中间是红点 c蓝点和红点混合,均匀分布d左边是蓝点,右边是红点小李同学继续进行下列实验:在甲、乙两烧杯中加入等量的红墨水,将两烧杯放在温度较高的同一地方,但只在乙烧杯中插入新鲜的芹菜。一段时间后,液面下降较快的是 烧杯,该烧杯液面下降较快主要是由于叶片发生了 作用。15、(2012宁波-25)下表为某市三条内河和自来水水温、ph、溶解氧、氨一氮、高锰酸盐指数等五项常规指标的测定数据及国家类水标准。 采样地点 水温() ph溶解氧(mgl)氨一氮(mg/l)高锰酸盐指数(mgl) 甲河197629254949115776 乙河190594490233428243 丙河186603882409115332 自来水1806311019601491420类水标准693l6(1)与国家类水标准对比, 河中所有的 指标都合格;(2)在相同的条件下,用三条河的河水分别培养泥鳅,在不同处理时间段河水对泥鳅红细胞某项指标的影 响率如图。分析该图可知, 河的河水对 泥鳅红细胞的某项指标影响最大;(3)河水中溶解氧下降可能产生的后果(写出其中一 种): 。三、探究题16、(2008台-31)为了探究酸雨(ph5.6的降水)对农作物幼苗生长的影响,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挑选了籽粒饱满、大小一致的1000粒绿豆种子,随机均分10组,置于10种不同的ph环境中,在25恒温箱中培养。1周后测定绿豆幼苗的株高,结果如表所示。 (1)小明同学认为实验中观察1000颗种子的萌发与生长太麻烦了。能否将1000颗种子改为10颗种子进行实验?判断并说明理由。 。(2)据表中数据,在如图方格纸中画出绿豆幼查株高与ph环境的曲线图。(注意:用光滑的曲线表示)。(3)据图表可知,酸雨对绿豆幼苗的生长具有 作用。17、(09浙丽-33)中央电视台曾介绍段儒斌发明的微生物催腐剂(含腐生细菌),微生物催腐剂的推广使用有助于解决由焚烧秸秆、稻草带来的环境污染、土地肥力下降等问题。小明为探究腐生细菌对植物落叶的分解作用,将经过灭菌处理的落叶分成甲、乙、丙三组,按下表设计,浇上等量的蒸馏水,放在无菌环境条件下进行培养,并得到如下实验现象: 组别腐生细菌温度/实验现象甲无25第25天落叶还没变化乙有25第25天落叶完全腐烂丙有35第18天落叶完全腐烂 (1)该实验的假设是 ; (2)实验时,甲、乙、丙三组所取的落叶应满足的条件是 ; (3)从实验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18、(2011杭州-33)在同一地方,夏天大树树荫下的气温要比阳光直晒下的气温明显低,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几位同学有不同意见:小王认为主要是树叶不断散发出大量的水分,有降温的作用;小李认为主要是树叶挡住了太阳光的辐射,所以树荫下的气温降低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王认为主要是“树叶不断散发出大量的水分,有降温的作用”的科学原理是 (2)、小方认为造成树荫下的气温要比阳光直晒下的气温低,除了小王和小李说的原因外,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还有一个较重要原因,你认为这个原因是 (3)、小李针对自己的猜想,设计以下的实验来加以验证: 在同一地点选择间隔适当距离,阳光照射、周边环境一样,树种、大小、长势、树形都相同的两棵树,分别编号为a,b。 在b树全部树叶的正反两面喷上一层极薄无色无害不溶于水的透明膜,阻止树叶水分蒸发。(透明膜经过一段时间后,会自动分解)在无风晴天的中午实验地点进行测量,同时测定离地1.5米高处的三个点的气温。 这三个点的气温分别是: 下的气温(t1)、 下的气温(t2)、 下的气温(t3)。测温时,其中两支温度计放置地点除离地高度相同外,还应离 的距离相同。若不考虑小方说的造成树荫下气温低的原因,要证明小李的猜想是正确的,测量得到的数据(t1、t2、t3)之间的温差关系式应是 19、(2011义乌-33)为了探究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速率和叶面积大小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表示含染液表示含不染液第33题图【实验步骤】(1)取两组树龄相同、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植物枝条,分别留下6张和3张叶片。(2)把枝条放入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3)1小时后,把枝条洗净,并在两组枝条的等高位置切出相应的切片。【实验现象】如图所示。(横切面中出现红色染液部分表明有水分经过)【实验结论】植物运输水分的速率和叶面积大小的关系是 。【分析应用】(1)横切面中的红色染液存在于木质部的 中。(2)叶面积越大,气孔越多,是 作用越强的原因之一。(3)根据实验结论,在移栽植物时,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第32题图栽培容器超声波雾化头营养液电源插头雾化管20、(2012湖州-32)如图是“气雾立体栽培”装置,以人工创造植物根系环境取代土壤环境,可有效解决传统土壤栽培中难以解决的水分、空气和养分供应问题,深受眼下爱上阳台“微农业”的居民欢迎。某同学为了研究“气雾能否解决根部空气供应问题”,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一:选取两只同样的烧杯,编号甲、乙。步骤二:量取足量的按照适宜比例调配的营养液,分成二等份。一份营养液直接加入甲烧杯中,另一份通过雾化方式加入乙烧杯中。步骤三: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加热两个烧杯,比较两个烧杯中产生的气泡数量。(1)甲在实验中起 作用。(2)如果气雾能解决空气供应问题,则预期的实验结果是 。(3)营养液中溶解的空气较多时,可促进根系的 ,为生命活动提供充足的能量。21、(2012宁波-30)一天,小科偶然发现月季茎折断一半后仍能成活(如图甲)。小科想探究月季茎折断后什么情况下还能成活。通过查资料知道,月季茎有韧皮部和木质部,水和无机盐能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向上输送,有机物能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向下输送。木质部和韧皮部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经思考,小科提出如下猜想:月季茎折断后还能成活可能与折断的位置有关。 为了验证小科的猜想,可将生理状况相似的20株月季分成五组,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处理方法和位置如图乙、图丙所示。云母片能阻断物质的运输。)组别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处理方法a处韧皮部环割b处韧皮部环割a处木质部切断并插入云母片(不影响韧皮部功能)b处木质部切断并插入云母片(不影响韧皮部功能)不作处理(1)月季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 ,当细胞液的浓度 周围土壤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 (2)若按以上信息判断,一段时间后月季植株一定死亡的实验组有 (填组别)。22、(2013杭州-38)请阅读下面的文章,并据此回答问题: 科学家在研究大气中co2的浓度变化会对地球的平均气温造成什么影响的问题时,采用的研究途径之一是:研究古气候大气中co2的浓度变化和当时大气平均温度的变化关系。(1)、有种方法是测量浅海贝类化石中硼、钙元素含量的比例。因为这个比例高低和这些贝类生长时的海水酸碱度有关,而海水酸碱度又和大气中co2的浓度有关。将得到的有关数据和通过其它研究途径得到的同时期大气平均温度对比,即可得到同时期大气平均温度与大气中co2的浓度的对应关系。海水酸碱度和大气中co2的浓度有关的科学原理是 。请在下列坐标图中,标出坐标轴的含义,并大致表示大气中co2的浓度对海水酸碱度(用海水ph表示,海水略呈弱碱性)的影响关系。(2)、科学家也通过另外途径研究古气候时co2的浓度变化与当时大气平均温度的关系。 如比较古代植物叶片化石及近现代植物标本,发现很多地区较多同种近现代植物叶片单位面积上气孔数目减少。从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考虑,造成这种变化的可能原因是: 、 ( )(请写出两种)。(3)、在生物圈中,你认为当前影响大气中co2浓度变化的主要直接因素是: 、 (请写出两点)。23、(2013衢州-33) 小叶同学在研究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单位面积气孔数目)时,采用了以下三种方案进行实验。 方案一:用显微镜观察同一张蚕豆叶片的上、下表皮装片。 方案二:把新鲜的蚕豆叶片浸没在60左右的热水中(如图所示),观察叶片两面的气泡数目。 方案三:在一株生长旺盛的蚕豆植株上选取一片蚕豆叶,用滤纸把它上、下表皮的水分吸干,将两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遇水会变红)相对应地贴在叶片上、下表皮的表面,并用回形针将其固定,观察贴在叶片上、下表皮上的滤纸,哪一张先变色,哪一张的颜色深一些。 (1)采用方案_可以观察到叶片的保卫细胞。 (2)方案二中观察到_现象,说明叶片下表皮气孔密度比上表皮大。 (3)小叶采用方案三进行实验,贴上滤纸后经过较长时间,发现两张蓝色滤纸颜色都变为一样红。小叶同学认为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同样多,与方案二实验结论不一致。于是去问老师,老师询问了小叶的实验过程后,指出小叶用方案三所做实验的结论不可靠。 你认为老师这样判断的是_。参考答案:1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