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昆山市锦溪中学八年级地理上册《2.2 气候(第3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江苏省昆山市锦溪中学八年级地理上册《2.2 气候(第3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江苏省昆山市锦溪中学八年级地理上册《2.2 气候(第3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江苏省昆山市锦溪中学八年级地理上册《2.2 气候(第3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气候教学目标: 1、掌握我国气温与降水的分布规律。2、知道我国的主要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分布。3、知道我国气候的两大特征;对比了解冬、夏季风的特点;能够在中国气候图上填写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教学重点、难点: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教学方法与手段:读图分析、观察对比等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前两课时,我们已了解了我国气温的南北差异、降水的空间差异及我国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划分与分布。那么,从气温和降水两个主要因素来看,我国气候有什么特征呢?为何会形成这样的气候特征?这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何关系?它们各有什么优越性呢?同学们带着以上四个问题自学课文。讲授新课指导自学: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浏览课文一至两遍。提问:我国气候有哪些特征?(学生: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样)那么,什么是季风?季风与季风气候是一回事吗?(学生:不是)设问:那么我国的季风气候是如何形成的呢?板书:季风气候显著引导学生观察冬季风的形成图、夏季风的形成图,回忆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哪些?冬(或夏)季风从大陆吹向海洋,还是从海洋吹向大陆,为什么?提问: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除了受纬度位置的影响,还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学生:冬季风)为什么?(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补充小结)总结:综上所述,我国东部广大地区之所以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除了纬度位置的影响外,还有海陆位置的影响。过渡:夏季风来自海洋,能带来丰富的水汽,因而为我国降水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可见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是湿润的夏季风带来的。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降水类型是锋面雨,锋面雨是如何形成的?它的推移有何规律?请同学们反复地阅读一下课本p39的有关材料。提问:1.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降水类型是什么?它主要是由什么风带来的?(学生:锋面雨、夏季风)2.梅雨和伏旱出现在我国什么地区?(学生:长江中下游地区)请同学们观察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再与我国的温度带分布图我国的干湿地区分布图对照,了解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不同气候特点、分界线。提问:(1)什么叫季风区、非季风区?(2).习惯上,我们把自东北向西南的哪些山脉,作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自然分界线?(学生: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同学们把这些分界处山脉的名称填注在图2.21的适当位置(注意:竖写自上而下;横写自左向右)。(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气候特点有何不同?教师小结: 1.季风区是指受夏季风影响很明显,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夏季的地区;非季风区则是指受海洋影响小,受地形等因素的制约,夏季风很难到达,降水较少,全年都比较干旱的内陆地区。引导讨论:我国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有哪些影响?投影出示:我国不同的气候类型提问:你能发现什么呢?能否看出我国还有一个什么重要的气候特征? (教师板书:气候复杂多样)这个气候特征的形成与哪些因素的影响有关呢?(学生: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等)引导学生观察投影图2.26和图中四个地点漠河、海口、吐鲁番、五道梁的气温曲线变化图和降水柱状图,分析各地的气候特点,进而判断它们各属于我国哪一种气候类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搞清我国各气候类型的特点。课堂活动:1、思考如何因地制宜地利用我国复杂的气候资源。2、我国的气候复杂多样,这对我国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请你举例说明。课堂小结:我们在第二节中学了哪些主要知识?布置作业:课时训练提问:我国气候有哪些特征?(学生: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样)那么,什么是季风?季风与季风气候是一回事吗?(学生:不是)提问:1.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降水类型是什么?它主要是由什么风带来的?(学生:锋面雨、夏季风)2.梅雨和伏旱出现在我国什么地区?(学生:长江中下游地区)教师小结:季风是指一年内盛行风向随季节变换而有显著变化的风。季风气候则是指一年内因盛行不同风向的季风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教师讲授:我国的季风气候很容易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如,冬季风活动强烈,就会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