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白鹭洲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1).doc_第1页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1).doc_第2页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1).doc_第3页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1).doc_第4页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白鹭洲中学高二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8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33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仙袂(mi) 霰雪(xin) 地坼(ch) 和稀泥(hu) b玉簟(din) 栖隐(q) 羁旅(j) 潜力股(qin) c剡溪(shn) 纤夫(qin) 果脯(p) 捣衣砧(zhn) d荠麦(j) 皓腕(wn) 驰骋(chng)青枫浦(p)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绸缪 孤鸿 珍羞 滞留b城阕 棹约 凝睇 鸾佩c涕泗 青暝 寂寥 铜钲d踯躅 鹧鸪 豆蔻 聒噪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某市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经济建设要注重环境保护, 该市的环境保护仍然严重滞后。 建立国家荣典制度表彰雕刻艺术家,设立雕刻文化艺术基金鼓励创造精品, 解决雕刻文化改革中的社会保障问题。 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 ,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a坦陈 从而 灵心慧性 b坦陈 进而 灵心慧性 c坦承 从而 妙手偶得 d坦承 进而 妙手偶得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国家跨入改革发展新时期的大背景下,基层青年在想什么、做什么,他们有什么样的期盼与梦想?为此,本报自今日起推出“我的2013”栏目,讲述他们的故事。b一旦“玉兔”进入休眠,将会断绝与地面的一切联系。“对唤醒再担心也没用,因为地面无能为力,只有玉兔自主苏醒了,才能恢复和地面的联系”,29岁的嫦娥三号巡视器主管设计师薛博说。c孔子(前景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d据调查,2013年农民工年人均粮食需求比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分别高119.14和51.04公斤,人均日消费粮食增加20%;动态预测显示,到2030年,中国至少有2亿农民移入城镇,粮食供求矛盾将日益加剧。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12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 b我国在今年继续出台促进市场发展的一系列激励政策、调控政策和财政政策,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c“留守儿童”自从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积极行动,将关心留守儿童成长作为新一年度工作重点。d12月26日,从省新农村建设办公室传来好消息:明年,我省各级政府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总量将达17亿元,集中抓好以8000个自然村“五新一好”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6-8题。(每小题3分,共9分)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随着汉语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节奏。二二节奏的四言诗是诗歌的早期形式,随着诗经时代的结束而趋于僵化。此后的四言诗,如曹操短歌行那样的佳作实在不多。中国诗歌主要的形式是二三节奏的五言和四三节奏的七言。四言诗一句分成均等的两半,节奏呆板。五七言前后相差一个音节,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活泼。所以五七言取代了四言而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为什么七言没有继续加长,发展为九言呢?我想这是因为一句诗七个音节已经达到读起来不至于呼吸急促的最大限度,加长到九言读起来呼吸急促。这样的诗行不容易建立起来。在音节变化的同时,格律也在逐渐严密化。中国诗歌是从自由体(古诗)走向格律体(近体诗),但格律体确立之后自由体仍不衰退,而是和格律体并存着,各有其特长。就一个诗人来说固然有的擅长自由体,有的擅长格律体,但两方面的训练都是具备的。在自由体与格律体之间始终没有分成派别。它们互相补充各擅其能,共同促使中国诗歌的繁荣发展。从深层考察,诗歌的发展乃是性情与声色两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从重性情到重声色,是中国诗歌史的第一个转变,这个转变发生在晋和宋(南北朝时期的宋)之际,具体地说是在陶谢之间。这恰好也正是近体诗的各种技巧被自觉加以运用的时候。明代的陆时雍说:“诗至于宋,古之终而律之始也。体制一变,便觉声色俱开。谢灵运鬼斧默运,其梓庆之鑢乎。”具体地说,这个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从重写意转到重摹象,从启示性的语言转向写实性的语言。文心雕龙明诗篇说:“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指出了转变后的状况。从陶到谢的转变,反映了两代诗风的嬗递。正如沈德潜所说:“诗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转关也。”(说诗晬语)重声色的阶段从南朝的宋延续到初唐,一方面丰富了表现技巧,另一方面也建立起严密的格律,到盛唐,性情与声色完美地统一起来,遂达到了诗歌的高潮。但是性情与声色的统一毕竟不能维持多久。盛唐半个世纪一过,二者便又开始分离。重性情的,声色不足;求声色的,性情不完。此后二者统一的诗作虽然不少,但能以二者的统一维持一个时代的再也没有了。中国诗歌史总的看来是辉煌灿烂的,但其顶峰也不过只有这么一个盛唐,半个世纪而已。6.下列对中国诗歌自身“调节功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调节功能”是指历久不衰的中国诗歌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求变的一种特性。b其语言形式的调节功能体现在不断形成新的诗句节奏:五七言取代了四言。c语言形式的调节功能还体现在格律的逐渐严密化:格律体取代了自由体。d调节功能还体现在性情与声色的交互作用,从而使中国诗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7下列理解,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晋宋之间,诗歌转变主要表现在从重写意到重摹象,从启示性语言转向写实性语言两个方面。b明代的陆时雍和文心雕龙明诗篇都指出了两代诗风的嬗递发生在陶渊明和谢灵运之间。c中国诗歌没有从五言七言发展到九言,是因为五言七言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更为活泼的缘故。d随着人们对诗经兴趣的降低,诗经的时代结束了,人们由此感觉到二二节奏的四言诗越来越僵化。8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中国诗歌能历久不衰,是因为人们在诗歌创作中总是保持探索求新的自身调节的状态。b中国诗歌的发展是从自由体走向格律体,后来出现各种技巧被自觉运用的重声色也就不足为奇了。c古诗与近体诗的长期并存,说明在中国诗歌史上对诗歌语言形式层面的追求意义不大。d从诗歌的发展来看,性情与声色两者只有完美统一起来,才能真正成就诗歌的灿烂辉煌。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每小题3分,共9分)书吴、潘二子事清顾炎武苏之吴江有吴炎、潘柽章二子,皆高才,当国变后,年皆二十以上,并弃其诸生,以诗文自豪。既而曰:“此不足传也,当成一代史书,以继迁、固之后。”于是购得实录,复旁搜人家所藏文集奏疏,怀纸吮笔,早夜矻矻。其所手书,盈床满箧,而其才足以发之。及数年而有闻,予乃亟与之交。会湖州庄氏难作。庄名廷鑨。目双盲,不甚通晓古今。以史迁有“左丘失明,乃著国语”之说,奋欲著书。廷鑨招致宾客,日夜编辑为明书。廷鑨死,其父胤城流涕曰:“吾三子皆已析产,独仲子死无后,吾哀其志,当先刻其书而后为之置嗣。”遂梓行之。慕吴、潘盛名,引以为重,列诸参阅姓名中。书凡百余帙,颇有忌讳语,本前人诋斥之辞未经删削者。庄氏既巨富,浙人得其书,往往持而恐吓之,得所欲以去。归安令吴之荣者,以赃系狱,遇赦得出。有吏教之买此书,恐吓庄氏。庄氏欲应之,或曰:“踵此而来,尽子之财不足以给,不如以一讼绝之。”遂谢之荣。之荣告诸大吏,大吏佑庄氏,不直之荣。之荣入京师,摘忌讳语,密奏之。四大臣大怒,遣官至杭,执庄生之父及其兄廷钺及弟侄等,并列名于书者十八人,皆论死。其刻书鬻书,并知府、推官之不发觉者,亦坐之。发廷鑨之墓,焚其骨,籍没其家产。所杀七十余人,而吴、潘二子与其难。当鞫讯时,或有改辞以求脱者。吴子独慷慨大骂,官不能堪,至拳踢仆地。潘子以有母故,不骂亦不辨。其平居孝友笃厚,以古人自处,则两人同也。予之适越过潘子时,余甥徐公肃新状元及第。潘子规余慎无以甥贵稍贬其节,余谢不敢。二子少余十余岁,而予视为畏友,以此也。方庄生作书时,属客延予一至其家。予薄其人不学,竟去,以是不列名,获免于难。二子所著书若干卷,未脱稿,又假予所蓄书千余卷,尽亡。予不忍二子之好学笃行而不传于后也,故书之。且其人实史才,非庄生者流也。(选自顾炎武诗文选译,有删节)9.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予乃亟与之交 亟:经常b. 遂谢之荣谢:感谢c. 官不能堪堪:忍受d. 予之适越过潘子时 过:拜访10.下列四组中,全部属于“庄氏难作”原因的一组是( )复旁搜人家所藏文集奏疏书凡百余帙,颇有忌讳语浙人得其书,往往持而恐吓之 摘忌讳语,密奏之四大臣大怒所杀七十余a. b. c. d.11.下列文章对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吴炎、潘柽章两人都是优秀人才,明亡后他们放弃了科举之路,以写作诗文而自豪。b. 吴炎、潘柽章认为只有写出一代史书才能流传后世,因此参与编辑庄廷鑨的明书。c. 潘柽章被捕后没有想吴炎那样慷慨陈词,痛骂不绝,主要是因为担心连累母亲。d. 作者详叙了吴炎、潘柽章两人蒙难的原因和经过,表达了对他们的同情与怀念之情。第ii卷(非选择题,共117分)四(34分)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其所手书,盈床满箧,而其才足以发之。译:(2)其刻书鬻书,并知府、推官之不发觉者,亦坐之。译:(3)方庄生作书时,属客延予一至其家。译:1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沧浪亭怀贯之苏舜钦沧浪独步亦无悰,聊上危台四望中。秋色入林红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珑。酒徒飘落风前燕,诗社凋零霜后桐。君又暂来还径往,醉吟谁复伴衰翁。(1)本诗颈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其作用。(4分) (2)诗中第四句“日光穿竹翠玲珑”,有人认为这句景色描写实在妙极,但也有人认为改作“日光穿竹翠朦胧”更好,你觉得哪种更好?请说明理由。(4分) 14、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8分)(1)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2) ,灵之来兮如云。(屈原湘夫人)(3)未老莫还乡, 。 (韦庄菩萨蛮)(4)熊咆龙吟殷岩泉, 。云青青兮欲雨,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5) ,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6) ,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15、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探春提议凑份子给平儿过生日,众人射覆、行令、划拳,玩了个热闹。结果史湘云醉倒在青石板上;宝、黛于花下说话,黛玉为贾府后手不接忧虑,宝玉却说再后手不接也少不了他和黛玉两人的。(红楼梦)b流浪人得知爱斯梅拉达被判处死刑,非常愤怒,他们一路冲向法院,包围巴黎圣母院。加西莫多因为是聋子,误以为他们是来追捕她的敌人,在教堂顶上抛下建筑材料,造成流浪人的大量伤亡。(巴黎圣母院) c陈姨太等人打着维护家族荣誉的招牌,耍尽了花招。他们先是闹“鬼”,吓死老太爷,接着强迫瑞珏到城外分娩,害死了瑞珏;他们知道是战争导致商场被毁,却逼着觉新赔偿股票损失,并且在老太爷尸骨未寒时大闹分家。(家)d大卫科波菲尔在寄宿学校撒伦书院深受校长喜爱;但生日时母亲去世,后父把大卫送去当童工,房东夫妇又欠债入狱。大卫历尽艰辛,最后只能找到了姨婆贝西小姐。(大卫科波菲尔)16、请概述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的情节。(3分) 五、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7-20题。(共18分)母 亲莫 言 我五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 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一群孩子围着村里的粮食保管员学狗叫。保管员说,谁学得最像,豆饼就赏赐给谁。我也是那些学狗叫的孩子中的一个。大家都学得很像。保管员便把那块豆饼远远地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这情景被我父亲看到眼里。回家后,父亲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也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对我说:嘴巴就是一个过道,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都是一样的,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人应该有骨气!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因为我知道山珍海味和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并不一样!但我也感到了他们的话里有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也是人的风度。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 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也正是文学的灵魂。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7文章第段,母亲捶打野菜情景的描写很有特点,试分析文章从那些方面作了描写?(4分)18第段中,画曲线句子“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在行文上有何作用?(4分) 19本文题目为“母亲”,但文中又用了不少文字写了父亲和爷爷,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原因?(6分) 20下列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本文通过回忆母亲在苦难日子里顽强生活的勇气与信念及对我的启悟与激励,表现了母亲的坚韧、勤劳、朴实与伟大,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的由衷感激和尊敬。b文章第二段“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体现了母亲不逃避困难和不幸,乐观顽强地面对困难的坚毅品质,让我敬佩。c本文教育人们无论多么艰难也要活下去,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行为那是可以理解和可行的。d作者认为许多像母亲一样的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e文章写了爷爷、父亲都“严厉地批评了我”,目的是为了反衬母亲对自己教育的缺失,在那些艰苦的岁月里,母亲只顾用自己的勤劳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无暇顾及我。六、语言综合运用(15分)电影私人订制让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迅速走红,其影片结尾更令人深思:“私人定制”公司的员工在“世界道歉日”到来之际,分别对着被雾霾遮蔽的太阳、被污染的河水、因挖煤下陷的草场、因砍伐萎缩的树林道歉。请你选择其中一个对象以“,我向你道歉”为开头写一段话。要求:(1)运用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 (2)运用比喻和排比两种修辞方法。(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4)不少于200字。七、(50分)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2014年春节期间,央视关于“家风”的讨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这个高速运转的时代,我们的价值观不断被推翻又重建,却忽视了几千年以来已被证明成功的东西。“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时代已成为过去,“考名牌大学,找到理想工作”只不过是功利短视之举。猛然间才发现,我们的教育过于依赖学校而忽略了家庭,过于重视外在而忽略了内心,过于追求物质而冷落了幸福感。其中一个根源,在于多数人忘记了祖宗给我们的谆谆教诲。为什么一些“富二代”嚣张跋扈,除了败家就是祸害社会?为什么许多权倾一时的官员错把“贪”字写成“贫”?更值得我们担忧的一个问题是,几千万缺少父母教育的留守儿童,会有怎样一个未来?古人云:“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一个拥有优秀家训传统并贯彻良好的家族,可以令其子孙后代人皆君子淑女,人才辈出,香火永续。根据你对上文的理解,以“不可丢弃的家训”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要求:立意自定。 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白鹭洲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参考答案1b(a地坼ch 和稀泥hu c纤夫qin 果脯f d皓腕wn 驰骋chng)2d(a珍馐,b绰约 鸾珮 c青冥)3c(坦陈:重在陈述。坦承:重在承认。根据语境,应为“坦承”。从而:连词,重在表目的和因果关系。进而:连词,表示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重在递进关系。从语境看,是表示因果关系。妙手偶得: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得到的灵感或作品。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得:偶然得到。妙手:技术高超的人。灵心慧性:强调聪颖的天资。从语境看,此处更强调偶然得到佳作。)4.d(a第二个逗号改问号 b最后一个“,”改为“。”,并放在引号内 c括号的内容是解释“陬邑”的,应紧随其后)5.d(a介词“关于”与宾语搭配不当,改为“对于”;b语序不当,把 “一系列”放入“促进”前;c 偷换主语)6c(“格律体取代了自由体”有误)7a(b文心雕龙只指出转变后的状况; c原因表述有误; d项“对诗经兴趣的降低”理解有误)8c(不能因为二者并列而否定对语言形式追求而产生的二者互补,共同促进中国诗歌繁荣发展的意义)9b(谢:拒绝。)10d(说的是吴、潘二人,与庄氏无关浙人获得满足未告发庄氏是结果)11b(吴炎、潘柽章二人未参与编辑庄廷鑨的明书。)12(1)他们亲手所写的书稿,堆满了床,装满了书箱,他们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手”“ 箧”“ 发”各1分。句意1分。)(2)那些刻书、卖书的人,以及没有发觉的知府、推官,也都受牵连定了罪。(“其”“鬻”“坐”各1分。句意1分。)(3)当庄廷鑨编书时,(他)嘱咐门客邀请我到了他家一次。(“方”“属”“延”各1分。句意1分。)13(1)颈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酒友离散,如同秋风中的燕子;诗社亦已凋零,正像霜后梧桐。(1分)颈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眼前景象的萧条之意,(1分)更加重了对昔日朋友的怀念之情。(1分)(2)a“日光穿竹翠玲珑”好。(1分)日光穿过竹林,翠绿的竹子越发玲珑可爱,在这么惬意的红林翠竹间,本来正宜会集朋友把酒吟诗,但酒友不在,诗社亦凋,(1分)以乐景写哀情,(1分)自然地引起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1分)b“日光穿竹翠朦胧”好。(1分)日光穿过竹林,竹子原本翠绿的颜色因耀眼的阳光变得模糊,与上句“深秋的金红色在林中也黯淡了许多”相照应,描绘了一幅清冷的画面,(1分)借景抒情,(1分)以抒发思念友人的寂寥之情。(1分)14、(1)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2)九嶷缤兮并迎(3)还乡须断肠 (4)栗深林兮惊层巅 水澹澹兮生烟(5)楼船夜雪瓜洲渡 (6)三顾频烦天下计15、d(大卫受到校长的歧视。)16、董卓手下大将华雄打败十八路联军先锋孙坚并在阵前连续斩杀联军两员大将,引起联军恐慌,这时,关羽请求出战,却被袁术以其地位低而呵斥并欲将其赶出大帐,但曹操见其英勇,非常赏识,亲自为其斟了一杯热酒为其出战助威,但关羽说等斩了华雄再来喝酒,当关羽斩下华雄的首级回到帐中时,酒尚温。17、从听觉、视觉、嗅觉方面描写母亲捶打野菜的情景,构成了一幅有动作、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劳动场面。(4分,意思对即可)18(1)结构上照应前文“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时期”,引出下文我对母亲的担忧(2分)(2)内容上体现生活的艰难、人性的脆弱,反衬母亲的坚强。(2分)19(1)从内容上,为了更好地全面地揭示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丰富了文章内容;如果不写父亲、爷爷,内容就显得单薄。(2)从人物形象上,母亲和父亲、爷爷相互映衬补充,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3)从主旨上看,我的母亲教育我,人要忍受苦难,不屈不挠地活下去;我的父亲和爷爷又教育我,人要有尊严地活着,互为补充,文章有厚重感。(每点2分)20c e(c“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行为那是可以理解和可行的”错。e“目的是为了反衬母亲对自己教育的缺失无暇顾及我”错。)21、略22、略参考译文:江苏吴江有吴炎和潘柽章两人,他们都是优秀人才。明朝灭亡后,他们年纪都已二十多岁了。他们一起放弃了科举之路,以写作诗文自豪。不久他们说:“这还不足以留传后世,应当写出一代史书,来继承司马迁、班固的事业。”于是他们买来实录,又广泛搜集人们所收藏的文集奏疏,埋头写作,起早熬夜,辛劳不已。他们亲手所写的书稿,堆满了床,装满了书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