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082008 年年 冬交会冬交会 宣传资料汇编宣传资料汇编 海南省农业厅 2008 年 11 月 28 日 1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冬交会十年冬交会十年 1 1 椰风海韵迎佳宾椰风海韵迎佳宾 瓜果飘香酬远客瓜果飘香酬远客 2 2 第二章第二章 建省建省 2020 年和农村改革年和农村改革 3030 年农业发展成效年农业发展成效 1212 建省办经济特区建省办经济特区 2020 年农业发展成效年农业发展成效 1313 海南农村改革三十年回顾与展望海南农村改革三十年回顾与展望 1919 第三章第三章 蓬勃发展的海南热带特色农业蓬勃发展的海南热带特色农业 2929 近五年海南省农业发展情况近五年海南省农业发展情况 3030 热带优势特色农业热带优势特色农业 4040 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 4545 无公害产品 绿色食品无公害产品 绿色食品 5050 农产品出口出岛农产品出口出岛 5252 田头冷库建设田头冷库建设 铺就海南农产品远征路铺就海南农产品远征路 5555 南繁南繁 种业种业 硅谷硅谷 5757 走高科技农业之路 为农民插上科技翅膀走高科技农业之路 为农民插上科技翅膀 6060 农业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6464 给农民插上科技翅膀给农民插上科技翅膀 6969 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产品出口出岛的生命线农产品出口出岛的生命线 8484 2 农村沼气农村沼气 点亮生态循环农业点亮生态循环农业 8989 无疫区无疫区 健康岛的金字招牌健康岛的金字招牌 9393 发展农业机械化 服务热带高效发展农业机械化 服务热带高效农农业业 9595 支农惠农支农惠农 农民增收的引擎农民增收的引擎 9999 琼台农业合作琼台农业合作 海南农业对外开放的窗口海南农业对外开放的窗口 100100 实施重点生态工程实施重点生态工程 推进林业产业发展推进林业产业发展 104104 海南农垦 实施品牌战略海南农垦 实施品牌战略 发展特色农业发展特色农业 110110 第四章第四章 农业龙头企业典型农业龙头企业典型 115115 海南温氏 海南温氏 公司公司 农户农户 模式带领儋州农户走上致富路模式带领儋州农户走上致富路 116116 海南永青海南永青 用工业理念创品牌农业用工业理念创品牌农业 121121 海南万钟海南万钟 标准农业的典范标准农业的典范 125125 1 第一章第一章 冬交会十年冬交会十年 2 椰风海韵迎佳宾椰风海韵迎佳宾 瓜果飘香酬远客瓜果飘香酬远客 历届冬交会回顾历届冬交会回顾 十年沧桑 十年收获 从 1998 年举办第一届海口 全 国 冬季农副产品交易会 简称冬交会 以来 弹指一挥 间 冬交会已走过了十年历程 并将迎来 11 岁的生日 这 是海南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十年间 历经五位省委 书记 三位省长 一棒接一棒 冬交会在冬季农业崛起中 诞生 在积累经验中成长 在不断探索中创新 在市场拓 展中走向国际 冬交会的主题 举办方式 内容不断推陈 出新 规模不断扩大 届届有特色 年年有亮点 从区域 性的交易会逐渐变成国际性盛会 从农产品展示 宣传逐 渐变成真正的交流订货会 一个海南历时最长 规模最大 农产品种类最齐全 成交效果最好的展会形象跃然纸上 沿着开放农业 生态农业 科技农业之路实现跨越式发展 的历史轨迹也清晰地被勾勒出来 第一届 应运而生 开篇之始第一届 应运而生 开篇之始 1998 年 省委省政府 根据我省冬季农产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农产品市场在岛 外的实际 审时度势 做出了举办全国性的冬季农副产品 交易会的重大决策 时任海南省委书记的杜青林提出 要 办好冬交会 办出规模 办出效益 海南以后要每年举 办一次这样的 冬交会 时任省长汪啸风说道 首届冬交 3 会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海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于 1998 年 11 月 13 日在海口市 DC 城隆重举行 展馆面积 5500 多平方米 参展单位 103 个 参展农产品 216 种 全 国 27 个省 区 市约 1500 名代表到会参展 签订合同 236 宗 合同成交量 113 41 万吨 成交金额 48 83 亿元 其中 冬季瓜菜 96 4 万吨 29 85 亿元 热带水果 10 73 万吨 12 36 亿元 水产品 6 28 万吨 6 62 亿元 花卉 412 万株 356 万元 整个冬交会举办取得了圆满成功 时任分管农业 的副省长韩至中用 三个想不到 总结了首届 冬交会 想不到客商之多 超过预期 想不到客商踊跃 洽谈认 真 想不到成果显著 销售无虞 首届冬交会打响了海南 冬季农业的品牌 拉开了海南发展订单农业的序幕 架起 海南热带特色农产品走出岛外 冲向国际的桥梁 更铸就 了历久弥新的农产品品牌盛会 第二届 发展订单科技 奏响绿色主题第二届 发展订单科技 奏响绿色主题 1999 年冬交 会 无论在内容 规模上较之上届都有更大的发展 1999 年 11 月 5 日至 7 日 第二届 冬交会 在海口 DC 商业城 隆重举行 本届 冬交会 的主题是订单 科技 绿色产 品 主办单位在海南省人民政府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的基础上 新增国家国内贸易局 农业部全国菜篮子工程 办公室 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陈俊生还专程来琼参加开 幕式 参展来自 29 个国家和地区的 2500 多名客商参展 4 共签订合同 536 份 成交量 179 万吨 成交额 54 75 亿元 其中瓜菜合同 399 份 123 万吨 成交额 27 1 亿元 水 果合 32 份 48 8 万吨 成交额 11 7 亿元 水产品合同 92 份 7 2 万吨 成交额 15 37 亿元 花卉同 3 份 鲜切花 3820 万枝 963 万元 包装合同 10 份 成交量 992 5 万件 成交额 4899 万元 订单幅度大幅增加 占瓜果菜出岛量的 80 热带水果异军突起 包装产品成交实现零突破 招商 成果显著 第三届 无公害农产品闪亮登场 第三届 无公害农产品闪亮登场 由省政府 中华全 国供销合作总社 农业部 国家国内贸易局联合主办的 2000 海口 全国冬季农副产品交易会 于 11 月 3 日 5 日在海口明珠广场隆重举行 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赵南起 全国政协副主席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任白立忱等领 导和贵宾出席了开幕式并参观了展馆 本届冬交会的主题 是 订单 科技 绿色产品 参会客商超过 3000 人 成交 量较之上届大幅度增加 签订合同 798 份 成交量 239 5 万吨 成交额 72 99 亿元 分别比上届增长 33 8 和 33 3 其中 瓜菜 145 万吨 成交额 29 98 亿元 水果 67 万吨 成交额 19 83 亿元 水产品 14 万吨 成交额 20 18 亿元 林产品 13 5 万吨 成交额 2 06 亿元 种子种苗 2 65 万公斤 1 3 万株 成交额 2301 万元 花卉 7600 万 枝 成交额 1895 万元 包装成交量 1005 万个 成交金额 5 5165 万元 首次开通了网上交易 参加企业达到 63 家 无 公害瓜菜闪亮登场 林产品和种子种苗交易实现了 零的 突破 第四届 首次换新址 第四届 首次换新址 2001 年中国 海口 冬季农副 产品交易会首次换新址 于 11 月 23 日 25 日在海口会展 中心隆重举行 展厅面积约 1 万平方米 参会客商 2600 多 人 自此 冬交会 有了自己固定的会址 本届 冬交会 成交量 183 54 万吨 成交金额 38 39 亿元 美元 1 09 亿 元 订单成交总量比上届有所减少 主要是抓好放种订单 和保价订单 挤掉了一般性订单 保证订单兑现 本届 冬交会 首次设立了绿色食品专门展区 并第一次采用 网络直播方式进行报道 同时 从本届开始 冬交会 的 名称由 2001 年全国 海口 冬季农副产品交易会 改为 2001 年中国 海口 冬季农副产品交易会 一字之差 却表明冬交会已逐步演变为一个全国性的交易会 具有更 大的国内国际影响力 第五届 突出绿色主题 第五届 突出绿色主题 2002 年中国 海口 冬季农 副产品交易会于 12 月 6 日 8 日在海口会展中心举行 展馆 面积增加一倍 达到 18000 平方米 设置中心馆 市县馆 水产 畜禽 林业花卉 农业科技 农资 农产品加工 运输包装 农业商务等 11 个展馆 参展企业 732 家 比上 年增加 278 家 其中包括 65 家外地企业和 4 家境外企业 6 签订农副产品交易合同 728 份 成交量达 230 81 万吨 成 交金额 66 4 亿元 签订农业合作开发项目 23 个 合同引 进投资 4 24 亿元 本届 冬交会 更加突出 绿色 主题 宣告 绿色 无公害 成为海南冬季瓜菜的金字招牌 同 时 本届 冬交会 首次设立了畜禽馆 宣传海南 无疫 区 建设取得的成就 并首设农业科技馆 标志着海南农 业正向注重高科技含量 高附加值等方向迈进 第六届 首次以第六届 首次以 一会两地一会两地 形式举行 创新办会形形式举行 创新办会形 式 式 2003 年中国 海口 冬季农副产品交易会主题 健 康岛 无公害 围绕这一主题 首次以 一会两地 的方 式 分别于 2003 年 12 月中旬在海南举行运销大户表彰 市县招商和田间订货等活动 于 2004 年 1 月 4 日至 6 日在 北京举办海南热带特色农产品北京交易周活动 本届 冬交会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农产品订单创新高 签订农产品销售合同 744 个 成交量 265 1 万吨 成交额 66 54 亿元 外贸成交 3163 1 万美元 未计入总额 农业 招商成果喜人 畜牧招商成为亮点 共签订农业招商项目 59 个 协议引进投资 13 56 亿元 其中畜牧业引进投资 11 9 亿元 参观展馆人员络绎不绝 现货交易场面火爆 总成 交金额达 297 万元 冬交会 后北京组织高规格 大规模 考察团来琼考察 与海南政府签订 北京市 海南省农副产 品产销区域合作备忘录 并建立直供北京的瓜果蔬菜基地 7 第七届 突出生态省 无公害 第七届 突出生态省 无公害 2004 年 经历了 非 典 战役的人们 对绿色 健康农产品的渴望更加迫切 在 生态省 无公害 的主题下 2004 年的 冬交会 继 续以 一会两地 办会形式举行 海口会场于 2004 年 12 月 14 日举行 2003 年冬季海南农产品运销表彰大会 北 京会场于 2004 年 12 月 23 日 26 日举行海南农产品交易周 此次 冬交会 共签订各类农产品订单 40 宗 签约金 额达 35 9 亿人民币 67 亿韩元 总成交额比上届增加 36 2 冬季瓜菜和热带水果占签约总金额的 45 4 畜收 业发挥了 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 的优势 签约金额 占总金额的 27 农产品出口订单成为该届交易周的亮点 共签订农产品订单出口 2 亿人民币 此外 设施农业 观 光农业基地建设也成为新的投资热点 投资额占总金额的 9 8 本届 冬交会 落实总订单产品数量达 278 6 万吨 涉及金额 72 36 亿元 最大亮点是无公害农产品唱主角 有 121 个产品获得国家认证的无公害产品 有 35 个产品为 绿色食品 第八届 一会三地第八届 一会三地 大放异彩 大放异彩 带着 绿色 科技 订单 为主题的 冬交会 回归故里 主会场设在海口滨 海大道会展中心 同时在北京和上海设立分会场 本届 8 冬交会 于 2005 年 12 月 23 日一 25 日在海口会展中心 隆重举行 突出 高 新 优 多 实 的特点 接待人 数达到历年之最 近 5000 人参加开幕式 10 万人次参观 签订订单 925 份 成交量 295 95 万吨和 6300 万枝鲜切花 成交金额 78 38 亿元 从成交情况看 交易额最大的仍然 是冬季瓜菜 热带水果和水产品等三大优势 特色农产品 三种产品的成交额达 61 50 亿元 占总成交金额的 78 46 本届冬交会还有一大亮点 供港和出口订单创下 历届冬交会之最 海南龙泉集团公司 澄迈金荔农业开发 公司分别与港商和韩国客商签订年供 182 5 万只冰鲜文昌 鸡和 1 万吨红辣椒的出口合同 畜产品外销出岛合同有 2 份 成交金额 1 65 亿元 此外 还签订 9 个农产品冷藏 保鲜加工合作项目 年加工产量 3 8 万吨 合作投资金额 达 4 87 亿元 创历届冬交会加工保鲜项目成交量的新高 此外 临高县与大陆客商签订了年制种量 0 2 万吨 合作 投资额 1500 万元的水稻制种合同 水稻制种首次在冬交会 成交 第九届 走向世界 第九届 走向世界 2006 年 第九届 中国 海口 冬季农副产品交易会 正式更名为 中国 海南 国际热 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 并于 2006 年 12 月 1 日一 3 日在海 口会展中心举行 标志着 冬交会 已从一个全国性的交 易会上升为一个国际性的交易场所 9 本届 冬交会 主题是生态 绿色 品牌 首次突出 品牌 主题 突出国际性交易会的特征 来自美国等 22 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客商达 276 人 设展位 40 个 产品达 70 多件 签订农产品出口签约项目金额近 4 千万美元 创 往届冬交会新高 参会客商有新的突破 达 4200 多人 参 展产品 4200 多种 展出了 220 种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和绿 色食品认证的产品 签订订单 1237 份 成交量 418 万吨 畜禽 1769 万只 鲜切花 14011 万枝 总成交金额 105 72 亿元人民币和 1 86 亿美元 突破行业局限 拓展到商务 包装 物流 医药 旅游 房地产领域 冬交会 首次采 用现场直播 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第十届 突出加工招商的主旋律第十届 突出加工招商的主旋律 本届冬交会于 12 月 16 日在海口会展中心隆重举行 突出了 标准农业 精致 农业 绿色农业 的主题 突出 洽谈订货 做实订单 挤掉近 70 万吨泡沫订单 共签订农产品销售订单 424 9 万 吨 订单总金额 110 3 亿元和 3 8 亿美元 参展面积约 2 万平方米 参会客商达 2299 人 特别是来自 44 个国家和 地区的 513 名境外客商参加本届 冬交会 为历届之最 哈萨克斯坦组团参展 国外驻华使馆高级官员近 20 人 一 大批国外知名企业应邀参展 本届冬交会上亮点纷呈 农 产品加工招商成为最大的亮点 在精品馆参展的 490 种精 品中加工品达 364 个品种 加工产品的比例大幅提高 省 10 直各单位 各市县组团 100 多批次 赴国内外开展招商引 资活动 特别是定安塔岭工业园和琼中生态工业园招商进 展顺利 分别落实招商项目 24 个和 12 个 冬交会上定安 塔岭农产品专场推介会上共有 14 家企业签约 投资规模 38 亿多元 在冬交会上还首次开通了农产品视频信息网 省 委卫留成书记与我省驻省外市场人员进行了远程对话了解 市场行情 罗保铭省长为农产品视频信息网启动了开通按 钮 今年冬交会已是第十一届 本届冬交会将于 2008 年 12 月 12 日 14 日在海口会展中心举行 会期三天 将凸显 精致农业 主题 突出 交易订货 出口出岛 计划邀 请参会国内外客商 2800 人 其中国内 2200 人 国外 境 外 600 人 比上一届增加 510 人 主要有有七大方面创新 一是再 造 一个展馆 扩 大规模 在充分利用展馆内面积的基础上 向馆外扩大展 示面积 新增加馆外整面积 20000 以上 使展馆面积达 43700 平方米 为历届之最 馆内设名牌农产品展示洽谈区 市县农业展示洽谈区 水产品展示洽谈区 林产品展示洽 谈区 农垦企业展示洽谈区 供销企业展示洽谈区 招商 推介区等 7 个展区 馆外展区设农业机械展示区 设施农 业展示区 花卉文化展示区 农产品销售区等 4 个展区 二是增加农业文化内涵 提升会展水平 在馆外新增加了 11 花卉文化展示区 设施农业和活植株展示区 三是让企业 唱主角 创新办会机制 政府牵头 以企业为主 中介组 织参与协办 按市场规律运作 把企业推到前台唱主角 四是突出特色名牌产品 发展精致农业 今年展示的名牌 产品要比去年增加 20 五是策划多种活动 扩大交流 研 讨领域 丰富会展内容 如举办农业部全国定点批发市场 高层峰会 国际热带罗非鱼产销及加工论坛 海南农产品 运销论坛 海南农业现代化发展论坛等 六是农垦全面加 盟 发展垦区农业 农垦将组织所属各农场和企业参加展 示交易 七是首次组织全国供销系统重点企业到会参展 把全国各地优质农产品展示在海南人民及国内外客商面前 本届冬交会内容丰富 会展期间 将举办农业部全国 定点批发市场高层峰会 国际热带罗非鱼产销暨加工论坛 海南农业现代化发展论坛 第二届商界峰层高尔夫邀请赛 等多项活动 力求办出特色 办出实效 办出规模 办出 水平 实现出口入超 企业为主 境外客商 展览交易 农业文化的新突破 会上春秋 见证海南进步 国际盛会推动海南热带特 色农业现代化进程 历经风雨洗礼的 冬交会 已成为海 南农业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农产品产销对接 交流订货 的重要平台 推进科技进步 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有效载体 12 扩大招商引资走向世界的重要桥梁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乘十七大东风 海南农业必将迎来新一轮的辉煌 第二章第二章 建省建省 20 年和农村改革年和农村改革 30 年农业发年农业发 展成效展成效 13 建省办经济特区建省办经济特区 20 年农业发展成效年农业发展成效 1988 年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 海南不断强化农业的基 础地位 首要地位和支柱地位 以市场为导向 以资源为 依托 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 积极推进农业和农 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大力发展市场农业 绿色农业 和科技农业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实现从封闭的计划农 业向开放的市场农业 从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向优质高效 的现代农业跨越 农业总产值从 1987 年的 41 亿元增加到 2007 年的 548 3 亿元 年均递增 14 农民人均纯收入从 451 元增加 2007 年 3791 元 年均递增 11 2 2007 年农业 占全省 GDP 中的比重为 31 3 是海南的基础产业 支柱产 业和优势产业 为全省国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做出 了重要贡献 14 一 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 初步建成特色鲜明的一 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 初步建成特色鲜明的 产业体系 产业体系 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向深度和广度进军 大力发展热带高 效农业 是海南农业发展的主旋律 也是海南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的重要推动力 农业产业结构从粮 糖 橡胶为 主向多元高效产业转变 形成冬季瓜菜 热带水果 热带 作物 海洋渔业 畜牧业等支柱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 2007 年 五大支柱产业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 80 以 上 一是打造冬季农业品牌 建成全国重要的一是打造冬季农业品牌 建成全国重要的 菜篮子菜篮子 果盘子果盘子 生产基地 生产基地 改革农业耕作制度 发挥冬季光温优势 利用冬闲农田 发展冬季蔬菜 使之成为农业最重要的 一造 2007 年全省瓜菜总产量从 1987 的 52 5 万吨发展到 2007 年 的 432 万吨 比 1987 年增长 8 2 倍 冬季瓜菜种植面积从 1987 年的不足 45 万亩发展到 195 万亩 总产量从 36 万吨 增加到 300 万吨 其中出岛量 230 6 万吨 占总量的 79 5 冬季瓜菜成为农民现金收入的重要来源 实施香蕉产业工 程 香蕉从农民零星种种植发展为基地化 规模化种植的 大产业 面积从 1987 年的 14 万亩增加到 2007 年的 72 万 亩 产量从 5 2 万吨增加到 142 万吨 形成从南部到北部 的香蕉产业带 香蕉主产区农户通过种植香蕉致富 一株 香蕉一担粮 一亩香蕉彩电响 十亩香蕉盖楼房 全省水 15 果面积从 1987 年的 65 4 万亩增加到 2007 年的 258 万亩 产量从 14 7 万吨增长到 233 3 万吨 比 l987 年增长 15 8 倍 二是建成全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 二是建成全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 橡胶面 积 干胶产量分别从 1987 年的 521 万亩 15 8 万吨增加到 2007 年的 656 5 万亩 28 万吨 橡胶产量占全国橡胶总产 量的一半以上 春光 椰国 椰牛等热作加工企业迅速崛 起 推动热作产业升级 四是海洋渔业成为农业最大的产四是海洋渔业成为农业最大的产 业 业 立足水产资源优势 海洋渔业快速发展 大力发展水 产养殖和海洋捕捞业 水产品总产量从 1987 年的 11 2 万 吨增加到 2007 年的 132 3 万吨 比 1987 年增长 11 2 倍 优质水产品出口达 3 亿多美元 海洋渔业在大农业中的比 重达到 22 五是畜牧业从传统的家庭副业演变为农民增收五是畜牧业从传统的家庭副业演变为农民增收 的支柱产业 的支柱产业 特别是 2000 年建设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以 来 重大动物疫病连续 7 年保持零发生 捍卫了 无疫区 健康岛 的品牌 为畜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007 年肉类总产量 54 7 万吨 比 1987 年增长 5 1 倍 牧业 产值突破 100 亿元 畜牧业实现了肉产品从岛外调进向出 岛出口的重大转变 二 建立覆盖全国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 在全国率先二 建立覆盖全国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 在全国率先 发展发展 订单农业订单农业 走出了市场农业发展的新路子 走出了市场农业发展的新路子 海南农产品市场在岛外 随着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 开拓农产品销地市场 实现货畅其销 是我省农业发展 16 农民增收的关键 1993 年 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 以农产 品运销加工为中心组织生产的方针 致力突破农产品运销 瓶颈 在政府的推动下 各种农产品运销组织应运而生 逐步形成千军万马搞流通的局面 一是打响一是打响 冬交会冬交会 品品 牌 搭建农产品交流订货的大平台 牌 搭建农产品交流订货的大平台 从 1998 年开始 连续 10 年举办海南冬季农产品交易会 建立固定的会展中心 不断创新办会模式 政府搭台 企业唱戏 逐步办成国 际性交易会 每年 冬交会 签订数百万吨农产品订单 为我省农产品顺畅进入国内外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二是 不断拓展销地市场 建立产销衔接的有效机制 不断拓展销地市场 建立产销衔接的有效机制 每年组织 主产区企业 市县政府赴岛外调研 制定农产品产销指导 性意见 建立产销地市场信息收集 整理和发布体系 冬 季瓜果菜产销季节 每天发布市场供求 价格信息 2007 年建立了产销地视频信息系统 连接岛外 12 个大型农产品 集散地市场和省内主要产地市场 进一步提高信息的准确 性和时效性 省五次党代会提出了 两进两出 出岛出口 进宾馆进超市 的新思路 农产品出岛出口大幅度增长 目前海南农产品已进入全国 100 多个大中城市 建立直接 供港 香港 基地 优质农产品出口美国 欧盟 俄罗斯 日本 东南亚等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6 2007 年冬春瓜 果菜出岛 449 万吨 农产品出口额突破 4 亿美元 三是建三是建 立农产品运输立农产品运输 绿色通道绿色通道 在国家支持下 开通了海南至 17 内地主要城市的 绿色通道 加强源头管理 落实一系列 政策 保障鲜活农产品快捷出岛 开辟运销渠道 形成汽 运 铁运 海运多轮并转的格局 三 农业科技含量显著提升 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 提高成为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是实施 百项农业科技工程 和 百万农民培训工 程 推动农业科技水平提高 九五 后期和 十五 前 期 这两项工程实施 使农业逐步从粗放生产向集约生产 转变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每年平均提高 2 3 个百分点 二是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 近年来 围绕热带特色产业 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组织实施绿色证书培训 农 业科技进村入户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 业阳光工程 新型农民培训 测土配方施肥等一系列工程 农业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 三是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机制 创办农业科技服务 110 鼓励支持基层农技机构加盟农业科 技 110 扩大农业科技 110 服务网络 激发了农业科技推广 活力 建省以来 累计推广新品种 392 个 主要农作物良 种覆盖率达 95 以上 比 1987 年提高 20 多个百分点 推广 测土配方施肥面积累计达 3824 9 万亩 每亩节本增效 30 元 推广水稻优质新品种 组合 65 个 超级稻试种示范 取得显著成果 平均亩产达到 600 公斤以上 设施农业发 展加快 大棚设施面积近 10 万亩 累计培训农民近 1580 18 万人次 参加培训的农民中 有 80 以上掌握了一门以上的 实用技术 有 5 成为当地种 养 加能手和运销大户 近 40 成为科技带头人 近 20 成为村 组干部 2007 年农业 科技贡献率达 47 比 1987 年提高 21 个百分点 四 绿色农业生机盎然 促进农业经济和生态建设协 调发展 一是无公害 绿色农业迅速崛起 开展无公害 绿色 基地创建行动 制定了 86 项无公害农业技术标准和生产技 术规程 监测瓜果菜生产基地 223 个 认定无公害瓜果菜 生产基地 215 个 面积 268 9 万亩 其中瓜菜生产基地 86 个面积 144 5 万亩 占全省瓜菜面积的 74 8 水果基地 116 个 面积 105 4 万亩 占全省水果种植面积的 43 热 作基地 13 个 面积 19 0 万亩 占全省热作种植面积的 10 5 琼海市 儋州市 文昌市 三亚市先后被列为全国 无公害生产基地示范市县 二是农村沼气成为生态富民的 大产业 结合农村文明生态村创建 以农村沼气为纽带的 生态富民工程 把沼气建设与农村改水 改厕 改厨结合 起来 与发展养猪业结合起来 与发展庭院经济结合起来 与发展无公害农业结合起来 大力推行整村建池模式 建 设沼气社会化服务体系 提高沼气综合利用水平 累计建 设沼气池 23 万户 比 1978 年的 784 户增长 292 倍 积极推 行猪 沼 果 瓜菜 热作 及林下养鸡 果园养畜等生 19 态模式 促进循环经济快速发展 三是生态林业建设成绩 斐然 推进生态林业体系建设 以中部天然林为 片 以 沿海防风林为 带 以江河 道路 农田防护林为 网 以村庄 集镇 城市森林为 点 构建森林生态网络 森 林覆盖率达到 60 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海南农村改革三十年回顾与展望海南农村改革三十年回顾与展望 一 历程 海南农村改革 30 年 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 一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核心的农村经营体制改革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核心的农村经营体制改革 按照中央的部署 海南从 1978 年底开始开展以家庭承 包经营为核心 统分结合的农村经营体制改革 经历起步 迅速发展和稳定完善三个阶段 1978 1980 年上半年为起 步阶段 废除人民公社 实行联产承包 定额管理等 1980 年下半年至 1981 年上半年为迅速发展阶段 普遍推行 包产到户 包干到户 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开始第 一轮土地承包 当年底 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的生产队占 全岛总数的 80 以上 1982 年以后为稳定完善阶段 1983 20 年 99 以上的生产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4 年开 始延长土地承包期 15 年 同时在封山育林工作中将部分残 次林实行 三定 承包到户 1995 年底进行二轮承包试点 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 1999 年底基本完成延包工 作 土地承包合同签约率达 97 3 2002 年开始 开展农 村土地确权发证 确权发证占农村土地总面积的 96 7 2005 年开展换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试点 2007 年开始在澄迈 昌江 白沙 屯昌 4 个县开展集体林权制 度改革试点 2008 年在全省推开 二 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 二 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 1979 年起分三步走 提高粮食等主要农副产品收购价 格 放开农产品和农资市场经营 逐步形成适应商品经济 和市场经济为取向的农产品流通体系 第一步从 1979 年起 以调整农副产品价格为主 提高粮油糖等主要农副产品价 格 1981 年降低粮食征购基数 第二步从 1985 年起由以计 划调节为主转向计划和市场相结合 对农产品的统购统销 制度进行全面改革 逐步放开除粮油糖外的农产品和农资 市场 1990 年取消食油定额供应 削减粮食定量供应 1991 年在全国率先实行粮食购销同价改革 同时将农资市 场放开 实行双轨制 第三步从 1993 年起 省委省政府提 出 以运销加工为中心组织生产 的方针 1996 年争取国 家交通部 公安部 纠风办开辟海南至北京农产品运输 绿色通道 1997 年把农产品流通职能划归省农业厅 专 21 门设立市场处 开拓省外市场 1998 年开始连续成功举办 十届 冬交会 率先推行订单农业 2007 年以出岛出口和 直接进宾馆进超市为导向发展热带特色现代农业 三 以 三 以农村税费改革为核心的农村税费改革为核心的农村综合改革农村综合改革 2000 年起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以农村税费改革为 核心 推进乡镇机构 农村义务教育 县乡财政管理体制 医疗 农村金融 农垦等综合改革 第一步是推进农村税 费改革 2001 年在琼海市 琼中县开展试点工作 2003 年 全面铺开 取消乡统筹费 农村教育集资 屠宰税 2004 年率先取消农业特产税 2005 年比全国提前一年取消农业 税 结束了 2600 多年的 皇粮国税 历史 农民提前进入 无税时代 同时 坚持 多予 少取 放活 的方针 加大对农民补贴 第二步是从 2002 年起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撤乡并镇 全省 308 个乡镇撤并为 201 个 2005 年在全国 率先实行城乡九年义务教育 两免一补 全部免除义务 教育阶段学生杂费 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 障范围 率先统一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教师工资标准 2006 年率先对边远贫困地区和核心生态保护区初中以下学 生实施 教育移民 扶贫工程 开展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 革 在琼海市启动 乡财县管 试点 推进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 2006 年覆盖全省 推进农村金融改革 2007 年省农 信社联合社挂牌运营 推进农垦改革 2008 年国家将海南 22 农垦交由海南统一管理 同时进行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改革 二 成就 30 年改革为海南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带来强大动力 取 得了巨大成就 一 农产品供给能力发生巨大变化 主要农产品产 一 农产品供给能力发生巨大变化 主要农产品产 量实现历史性跨越量实现历史性跨越 1978 2007 年 粮食产量由 114 3 万吨增加到 177 5 万吨 实现基本自给 瓜菜 水果 肉类 水产品 糖蔗 橡胶等产量大幅度增加 2007 年产量分别为 432 万吨 233 3 万吨 54 7 万吨 132 3 万吨 405 8 万吨 28 万吨 分 别比 1978 年增长 25 4 倍 129 6 倍 23 8 倍 19 7 倍 6 8 倍 4 1 倍 其中橡胶产量占全国总产的近 60 冬季 瓜菜从无到有 发展迅猛 年产量达 300 万吨 二 农村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三次产业全面协 二 农村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三次产业全面协 调可持续发展调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产结构由粮 糖 橡胶为主向果菜 牧 渔为 主转变 由生产为主向产加销一体化转变 形成了农林牧 渔并举 产加销并重的格局 1978 2007 年 农业总产值 按可比价格计算 由 10 38 亿元增加到 548 3 亿元 增长 52 8 倍 年均递增 14 1 粮食产值比重由 49 7 下降到 5 7 渔业 畜牧 瓜菜 水果比重不断上升 成为主导海 南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农 林 牧 渔产值比重由 23 60 8 7 8 12 0 9 9 变为 40 9 14 7 19 4 22 1 乡 镇企业异军突起 增加值由 0 59 亿元增加到 46 1 亿元 增长 78 倍 农村二 三产业发展迅猛 农村劳动力转移步 伐加快 2007 年 全省农村外出从业人员达 38 4 万人 三 农业科技推广发生巨大变化 为农民插上了科 三 农业科技推广发生巨大变化 为农民插上了科 技的翅膀技的翅膀 30 年来 推广主要农作物 水产和畜禽良种近 1 万个 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6000 多项 农作物 水产和畜禽良种覆 盖率分别达 90 和 85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零到 47 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尤其是水稻良种和耕作制度 的改革 使单产由 119 公斤增加到 294 公斤 不仅提高了 土地产出率 而且促进了冬季农业发展 提高了农业整体 效益 测土配方施肥迅速推广 带来革命性的节本增效 海南首创的农业科技服务 110 在全国推广 创新了科技服 务机制 全省农机总动力由 1978 年的 63 1 万千瓦增加到 2007 年的 348 万千瓦 增长 4 倍多 实现质的飞跃 农业 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使 14 万多个农民从 三弯腰 的 重体力劳动解放出来 重点农业技术入户率从零到 85 基 本做到户均 1 名农民掌握 2 3 门先进适用技术 四 农产品出岛出口发生巨大变化 四 农产品出岛出口发生巨大变化 建成全国人民的建成全国人民的 冬季冬季 菜篮子菜篮子 主要农产品实现由进岛转向出岛的历史性突破 农产 品畅销全国 170 多个大中城市和 70 多个国家和地区 瓜果 24 菜出岛由 1978 年不足 1000 吨增加到 2007 年 449 3 万吨 实现全国人民人均消费约 4 公斤 生猪从建省初期年调入 120 多万头发展到 2007 年出岛 76 万头 2008 年出岛有望突 破 100 万头 农产品出口从无到有 突破 4 亿美元 订单 农业蓬勃发展 冬交会 成交金额从首届 48 83 亿元人民 币增加到 2007 年 110 3 亿元人民币和 3 8 亿美元 农产品 加工迅猛发展 2007 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 223 家 农 产品加工产值 235 亿元 冷库规模达到 9 万吨 铺就了瓜 果菜远征路 农产品运销加工的跨越性发展 不仅带动农 民增收 而且拉动了全省经济发展的人流 物流和资金流 2007 年仅瓜果菜出岛一项 拉动 45 万辆车次 90 万人次 进出岛 收购农产品资金达 100 亿元 五五 农业产业化水平发生巨大变化 带动农民从千家农业产业化水平发生巨大变化 带动农民从千家 万户的小生产走向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万户的小生产走向千变万化的大市场 农业产业化经营从无到有 创新了农业经营机制 成 为农业走向现代化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2007 年 全省 共有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 1867 个 带动农户数 52 4 万户 占总农户数 48 9 龙头企业达 275 家 其中 国家级企业 11 家 省级 150 家 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发展 登记注册达 505 家 成员达 5 1 万个 带动 21 万户农户增 收 农户从事产业化经营增加收入 8 9 亿元 户均增加收 入 1714 元 六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发生巨大变化 为全国人 六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发生巨大变化 为全国人 25 民提供了优质民提供了优质 放心菜放心菜 结束了无人管 无体系的历史 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 全监管立体网络 把主要农产品 农业投入品 农贸市场 和规模生产基地 100 纳入监测范围 2007 年农产品质量 总体合格率为 96 高出全国 1 9 个百分点 农产品质量安 全检验检测体系逐步建立健全 建立了 217 个农产品质量 检验检测流动服务站 推进省现代农业检验检测预警防控 技术中心和 5 个区域性分中心以及南繁种子检疫中心建设 把质量监管到源头 服务到田头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 系取得进展 建立了省热带水果质量追溯系统和生猪二维 码标识体系 为水果和生猪佩带了 身份证 标准化和无 公害农业健康发展 先后制定了 104 项农业技术标准 无 公害农业生产基地达 251 个 无公害农产品达 291 个 绿 色食品达 27 个 有机农产品实现零的突破 七 南繁发生巨大变化 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重大 七 南繁发生巨大变化 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重大 贡献贡献 南繁经历了人员单位结构 内容 组织方式 目的利 益 投入 管理体制等变化 成为全国农作物优良种子的 摇篮 每年全国28个省区市的5000多名科技人员投入南 繁 我国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杂交玉米 杂交水稻和瓜菜 品种 有80 经过南繁加代选育 使我国品种更换期由改革 前的10年缩短为目前的5 7年 袁隆平院士1973年利用三亚 发现的野生稻花粉败育型雄性不育株 成功实现杂交水稻 26 三系配套 成就了杂交水稻伟业 目前杂交水稻占全国水 稻面积的1 2 产量占全国水稻产量的60 玉米大王 李 登海通过南繁培育出 登海系列 高产优质玉米品种10多 个 推广面积最大时占全国的34 八 农村沼气建设发生巨大变化 点亮生态循环农 八 农村沼气建设发生巨大变化 点亮生态循环农 业业 农村沼气建设由改革前的零户发展到 2007 年 23 万户 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 524 处 建立沼气服务网点 210 个 实现年节支增收 4 亿多元 惠及 115 万个农民 农村户用 沼气池和大中型沼气工程总池容 158 4 万 m3 年产沼气 38952 8 万 m3 替代能源减排 co274 01 万吨 以沼气为纽 带的生态循环农业蓬勃发展 年可满足 92 万亩无公害农业 生产基地使用优质沼肥 增产 10 左右 全省沼气用户年出 栏生猪 138 万头 九 农民生活水平发生巨大变化 从温饱不足到总 九 农民生活水平发生巨大变化 从温饱不足到总 体小康并向全面小康迈进体小康并向全面小康迈进 1978 2007 年 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 56 元增加到 3791 元 增加 3735 元 增长 67 7 倍 农民收入来源日益 多元化 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 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余 额大幅度增加 2007 年达 99 89 亿元 农民食品消费支出 比重不断降低 饮食趋向多元化 2006 年人均年粮食消费 量 209 公斤 肉类 17 5 公斤 水果 6 75 公斤 农民交通 通讯 文教娱乐等支出不断上升 由以 自行车 缝纫机 27 手表 为主转变为以 彩电 摩托车 手机 为主 2006 年百户拥有彩电 74 8 台 摩托车 64 6 辆 移动电话 53 7 部 居住条件显著改善 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到 22 05 平方 米 农村低保制度全面建立 五保户 实现应保尽保 十 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 十 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 善善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斐然 据第二次全省农业普查 数据表明 全省有 99 8 的村通电 有 94 1 的村通电话 97 4 的行政村通公路 以文明生态村为综合载体的新农村 建设扎实推进 文明生态村达 7774 个 占全省自然村总数 的 33 4 农村教育事业长足发展 据第二次全省农业普查 数据表明 全省农村共有小学 2649 所 中学 221 所 幼儿 园 1890 所 农村学龄儿童入学率 99 8 农村公共卫生事业 成效显著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 91 7 65 的行政 村设置了村卫生室 农村文化体育事业日趋繁荣 能接受电 视节目的自然村 22288 个 覆盖率 97 8 农村基本公共服 务均等化逐步推进 强农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实惠 农村 社会保持稳定和谐 三 经验 农村改革三十年取得辉煌成就 其根本原因是海南各 级党委政府积极贯彻中央的部署 坚持解放思想 实事求 是 与时俱进 坚持 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 走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道路 实践证明 中央关于 三农 工作的方 28 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 从海南的特色实际出发 有几条经 验值得总结坚持 一是坚持把解决一是坚持把解决 三农三农 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 重 重 海南各级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 三农 工作 始终 坚持党管农业农村 确立了 一省两地 的产业发展战略 强化了农业的基础地位和支柱地位 党的十六大以来 确 立了 三农 问题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 切实把改革的成 果惠及农民 实践证明 只要坚持把 三农 工作作为全 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就能维护好 实现好 发展好广大农 民的根本利益 二是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二是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农民 增收是最大的民生问题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以农民增 收为衡量标准 任何时候都要把农民增收摆在 三农 工 作的首位 坚持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 尊重农民的首创精 神 这是农村改革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是农村改革发展 的动力源泉 三是坚持以运销加工质量为中心发展热带特色现代农三是坚持以运销加工质量为中心发展热带特色现代农 业 业 我省农产品和农资市场两头在外 必须以运销加工为 中心组织农业生产 同时树立 质量重于数量 质量重如 泰山 的理念 把质量作为农产品出岛出口和直接进宾馆 进超市的生命线 四是坚持科技兴农 四是坚持科技兴农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农村各项 改革都离不开科技的支撑 必须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 29 以科技为依托 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进程 五是坚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五是坚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这是党在农 村政策的基石 是农村最基本的生产关系 实践证明 以 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 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始终是 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根基所在 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任何时 候都必须坚持稳定和完善这一制度 毫不动摇 六是坚持巩固和强化支农惠农政策 六是坚持巩固和强化支农惠农政策 加强政策支持和 保护 是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 是实现经济社会 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保障 必须坚持 多予 少取 放活 的方针 强化农业的支持保护政策 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 的实惠 七是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七是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实践证明 实行工 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 带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 必须坚持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 把推进 城乡一体化作为农村改革的重要方向 30 第三章第三章 蓬勃发展的海南热蓬勃发展的海南热带带特色农业特色农业 近五年海南省农业发展情况近五年海南省农业发展情况 2004 年以来 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 三农 工作 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推动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取得显著 成效 近五年是海南农业基础地位最牢 发展又好又快 农民收入增长最多的时期 一 基础地位最牢 31 海南是一个以农业为支柱产业的省份 全省农业人口 484 万人 占总人口的 58 6 农业占 GDP 的比重为 29 5 农业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 支柱地位和优势地位 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 三农三农 工作 工作 始终坚持农 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 一省两地 产业发展战略不动摇 在政策制定 资金投入和工作安排上 切实体现了把 三 农 工作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 出台了 关于切 实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 关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 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加快发展热带特色现代农业的意见 等一系列重大文件 指导 三农 工作 省五次党代会根据我省农业发展实际 提出发展热带特色现代农业的战略目标和任务 每年召开 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如何学建筑方案设计软件
- 楼房施工方案有哪些类型
- 咨询流程方案
- 美国建材营销方案设计
- 旧建筑修缮技术方案设计
- 网络营销合作方案书
- 广东钢结构住宅施工方案
- 预算管理实施咨询方案
- 家园2级建筑方案设计
- 咨询顾问能力评测方案
-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第3版)题库
- 医院培训课件:《预灌式抗凝剂皮下注射》
- 退耕还林转包合同模板(2篇)
- 2025年中考语文备考之名著复习:《艾青诗选》题集组(答案)
- 2024年游泳初级指导员认证理论考试题库(浓缩500题)
- 新能源发电技术 电子课件 2.5 可控核聚变及其未来利用方式
-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安全与防护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体育与健康-《立定跳远》教学设计
- 人工智能训练师理论知识考核要素细目表一级
- GB/T 9799-2024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钢铁上经过处理的锌电镀层
- 退休返聘人员劳务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