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一、隋唐政治新格局、(一)隋朝、唐朝的建立。 1.581年,杨坚建立隋朝,是为隋文帝;589年,隋灭陈,重建全国大一统局面。 2.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定都长安。短暂的隋朝在中国历史上地位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个朝代。 (1)它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结束了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重新统一了国家,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安定的社会环境。 (2)在政治制度上首创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王朝产生了重大影响。 (3)开凿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了中央对全国的控制。 (4)隋炀帝三次派入去流求,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二)三省六部制的内容及影响: 1.内容:三省六部制初创于隋文帝时,经唐朝的继承和发展,运作过程更趋规范化、程序化。 制度规定,中央设中书(隋称内史)、门下、尚书三省为最高政务机构;中书省草诏,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作为行政机构的尚书省下设吏、礼、兵、刑、户、工六部,分管具体事务。三省长官都是宰相 2.完善:唐朝还设立政事堂作为宰相议事的处所。凡遇军国大事,由政事堂会议商议决定,经皇帝批准后,以诏令形式颁布执行 3.影响:众多宰相集体议事,三省之间分工明确、相互牵制,使个别宰相难以专权,是皇权增强的产物;皇权也受到一定限制,隋唐时代皇帝尚无绝对专制独裁之权。唐朝“皇帝不能独裁、宰相也不能专制”的原因 按照唐朝三省制的惯例,凡遇军国大事,包括五品以上官员的任免,先由中书省属官中书舍人秉承皇帝旨意草拟初步意见,经政事堂会议商讨决议后,进呈皇帝画敕批准,再交门下省属官给事中审核,然后由政事堂加盖印章,颁布执行。若有错失,给事中有权涂改驳回,让中书省重新拟定。当时,所有以皇帝诏敕形式颁行的政府法令,既需皇帝画敕,又需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并经政事堂加盖印章,否则不具有合法性。因此,宰相无法专权,皇帝也不能完全独裁。“三省制”与近代的“三权分立”的差异: 1.三省虽分工明确,互相牵制,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减少中央政令失误和腐败的作用,对皇权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但三省的长官必须绝对听命于皇帝,体现的是主权在君思想。该制度的实质就是分散相权、强化皇权,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2.三权分立体制是将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属于国会、总体和最高法院,以达到权力制衡,防止专制独裁,体现的是主权在民思想。3、科举制 (1)创立背景:魏晋南北朝时,士族势力日益强盛,统治阶级采取九品中正制选拔宫吏。南朝末年,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士族地主日趋没落,庶族地主日渐壮大,要求参与政权,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推行,隋朝统治者顺应了社会的发展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创立了科举制 (2)内容: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方式选拔官员的制度,由隋朝开创,经唐朝逐渐健全。常设的为明经、进士两科。 唐朝完善科举制 隋文帝即位以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他令“诸州岁贡三人”参加考试,合格者可以做官。 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初步形成。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贞观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 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唐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作用: 科举制的实行是我国官员选拔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在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均产生深远影响。科举考试改变了秦汉以来的推举方式,将用人权由士族把持收归中央,为庶族地主参政开辟了途径,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抑制了地方势力、消除地方离心因素,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把读书、考试、做官连为一体,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过程先秦主要实行世袭制,秦朝实行军功爵制,汉代实行察举制,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隋唐时期实行的是科举制,并沿用到清末。(二)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1)贞观之治:李世民继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和谐,史称“贞观之治”。具体表现: 政治清明:善于体察民情,疏缓刑罚、宽政安民,广招贤才,虚心纳谏。 经济发展:轻徭薄赋、休养生息。 民族和谐:实行开明民族政策,接受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和亲要求,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嫁往吐蕃,增进汉蕃两族友谊a。唐太宗时期,奠定唐朝全盛基础。“贞观之治”的原因 1.隋朝的制度建设和经济繁荣,为唐朝加强中央集权和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2.隋末农民战争推翻了隋炀帝的暴政,有力地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也使唐初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调整了统治政策; 3.唐太宗是中国古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他广招贤才,知人善任,虚怀纳谏,是出现“贞观之治”的主要因素;4.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是社会繁荣的基础。(二)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标志: 唐玄宗晚年逐渐从先前英明果断转向昏庸荒怠,庞信侫臣,朝廷政治日益败坏。拥兵自重的边将乘机起兵叛乱,社会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国力大损的唐王朝从此由盛转衰。唐朝后期政治特点: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三)中外文化交流: (1)丝绸之路: 开通: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对东西方商品贸易、政治来往和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 全盛:唐代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驻军防守,交通安全顺畅。 粟特人成为沟通东西经济文化的重要媒介。 (2)国际大都会长安b: 长安城是东西方文化交融会合中心。 (3)遣唐使A、a:日本派遣来中国学习交流的使者;带回大量文献典籍和文化知识,从各方面吸收融合唐文化。大唐帝国的鼎盛: 表现:(1)政治上:国家统一,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制度上有许多建树。 (2)经济上:空前繁荣。 (3)民族关系上:边疆少数民族有了较大发展,同中央政权的关系更加密切。 (4)对外关系:对外交往出现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 (5)文化上:辉煌灿烂。 (6)国际影响:隋唐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影响了亚洲,形成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与落地案例
- 跨境电商物流风险预防与应急处理策略报告2025
- 企业客户满意度提升方案范本
- 合同权益保障法律文书范本
-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合作项目协议书
- 2025年中国古玩盒数据监测报告
- 产品售后质保服务协议
- 绿色交通系统1000辆电动自行车推广可行性研究报告
- 可持续绿色1000平方米社区垃圾分类回收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 绿色1000兆瓦地热能地热利用可行性研究报告
- 煤气罐起火安全培训课件
- 攀岩课件教学课件
- GB/T 46150.1-2025锅炉和压力容器第1部分:性能要求
- 食品肉类供货合同范本
- 房屋土地兄弟分家协议书
- 四人合伙股份合同协议书
- 2021-2025年高考地理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之宇宙中的地球
- 2025北京京剧院招聘工作人员10人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市场拓展:2025年中医药国际市场竞争力提升策略报告
- OTC药品终端销售方案
- 医院宣传稿件写作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