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移动代维培训(集客家客).docx_第1页
湖南移动代维培训(集客家客).docx_第2页
湖南移动代维培训(集客家客).docx_第3页
湖南移动代维培训(集客家客).docx_第4页
湖南移动代维培训(集客家客).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集客家客部分1. 通信基础知识:1.1 IP网络基础知识:1.1.1 ISO和TCP/IP协议栈网络协议-为进行网络中数据通信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ISOOSI参考模型(ISOOSI Reference Model)该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ed)为网络通信制定的协议开放系统互联(Open System Interconnect),根据网络通信的功能要求,它把通信过程分为七层,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每层都规定了完成的功能及相应的协议。(1)物理层Physical这是整个OSI参考模型的最底层,它的任务就是提供网络的物理连接。所以,物理层是建立在物理介质上(而不是逻辑上的协议和会话),它提供的是机械和电气接口。主要包括电缆、物理端口和附属设备,如双绞线、同轴电缆、接线设备(如网卡等)、RJ45接口、串口和并口等在网络中都是工作在这个层次的。物理层提供的服务包括:物理连接、物理服务数据单元顺序化(接收物理实体收到的比特顺序,与发送物理实体所发送的比特顺序相同)和数据电路标识。(2)数据链路层DataLink数据链路层是建立在物理传输能力的基础上,以帧为单位传输数据,它的主要任务就是进行数据封装和数据链接的建立。封装的数据信息中,地址段含有发送节点和接收节点的地址,控制段用来表示数据连接帧的类型,数据段包含实际要传输的数据,差错控制段用来检测传输中帧出现的错误。 数据链路层可使用的协议有SLIP、PPP、X.25和帧中继等。常见的集线器和低档的交换机网络设备都是工作在这个层次上,Modem之类的拨号设备也是。工作在这个层次上的交换机俗称“第二层交换机”。 具体讲,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包括:数据链路连接的建立与释放、构成数据链路数据单元、数据链路连接的分裂、定界与同步、顺序和流量控制和差错的检测和恢复等方面。(3)网络层Network网络层属于OSI中的较高层次了,从它的名字可以看出,它解决的是网络与网络之间,即网际的通信问题,而不是同一网段内部的事。网络层的主要功能即是提供路由,即选择到达目标主机的最佳路径,并沿该路径传送数据包。除此之外,网络层还要能够消除网络拥挤,具有流量控制和拥挤控制的能力。网络边界中的路由器就工作在这个层次上,现在较高档的交换机也可直接工作在这个层次上,因此它们也提供了路由功能,俗称“第三层交换机”。网络层的功能包括:建立和拆除网络连接、路径选择和中继、网络连接多路复用、分段和组块、服务选择和流量控制。(4)传输层Transport传输层解决的是数据在网络之间的传输质量问题,它属于较高层次。传输层用于提高网络层服务质量,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数据传输,如常说的QoS就是这一层的主要服务。这一层主要涉及的是网络传输协议,它提供的是一套网络数据传输标准,如TCP协议。传输层的功能包括:映像传输地址到网络地址、多路复用与分割、传输连接的建立与释放、分段与重新组装、组块与分块。根据传输层所提供服务的主要性质,传输层服务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A类:网络连接具有可接受的差错率和可接受的故障通知率(网络连接断开和复位发生的比率),A类服务是可靠的网络服务,一般指虚电路服务。C类:网络连接具有不可接受的差错率,C类的服务质量最差,提供数据报服务或无线电分组交换网均属此类。B类:网络连接具有可接受的差错率和不可接受的故障通知率,B类服务介于A类与C类之间,在广域网和互联网多是提供B类服务。 网络服务质量的划分是以用户要求为依据的。若用户要求比较高,则一个网络可能归于C型,反之,则一个网络可能归于B型甚至A型。例如,对于某个电子邮件系统来说,每周丢失一个分组的网络也许可算作A型;而同一个网络对银行系统来说则只能算作C型了。(5)会话层Session会话层利用传输层来提供会话服务,会话可能是一个用户通过网络登录到一个主机,或一个正在建立的用于传输文件的会话。会话层的功能主要有:会话连接到传输连接的映射、数据传送、会话连接的恢复和释放、会话管理、令牌管理和活动管理。(6)表示层Presentation表示层用于数据管理的表示方式,如用于文本文件的ASCII和EBCDIC,用于表示数字的1S或2S补码表示形式。如果通信双方用不同的数据表示方法,他们就不能互相理解。表示层就是用于屏蔽这种不同之处。表示层的功能主要有:数据语法转换、语法表示、表示连接管理、数据加密和数据压缩。(7)应用层Application这是OSI参考模型的最高层,它解决的也是最高层次,即程序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它直接面对用户的具体应用。应用层包含用户应用程序执行通信任务所需要的协议和功能,如电子邮件和文件传输等,在这一层中TCP/IP协议中的FTP、SMTP、POP等协议得到了充分应用。TCP/IP协议栈TCP/IP从功能上、概念上描述网络,它是一个有层次结构的计算机网络协议与标准的庞大体系。这套协议是一个开放的通信标准,它允许不同网络节点上计算机之间通信,目前已成为Internet上的一个工业标准。TCP/IP协议不是一个单一的协议,而是由一系列通信协议所组成,而TCP和IP是其中两个最重要的协议。TCP/IP协议栈具有简单的分层设计,与OSI参考模型有清晰的对应关系。1.1.2 IPV4协议以及IPV6协议目前的全球因特网所采用的协议族是TCP/IP协议族。IP是TCP/IP协议族中网络层的协议,是TCP/IP协议族的核心协议。目前IP协议的版本号是4(简称为IPv4),它的下一个版本就是IPv6。IPv4,是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的第四版,也是第一个被广泛使用,IPv4中规定IP地址长度为32,即有232-1个地址。2011年2月4日,全球IP地址管理部门“国际互联网名称和编号分配公司”(ICANN)下属的“互联网数目分配管理局”(IANA)将全球最后剩余的468万个IP地址按照五大地理区域平均分到全球5个地区的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标志着全球基于IPv4协议的43亿个IP地址资源全部分配完毕。2011年4月15日,APNIC(亚太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宣布其剩余的可自由分配的IPv4地址已全部分配完毕,地址池中仅剩1个A(/8),亚太地区进入IPv4地址耗尽的第三阶段,与此同时APNIC开始执行“最后1个A”IPv4地址分配管理政策,即每一个APNIC的新、老会员只能申请最多4C(/22)的IPv4地址。此政策目的在于保障亚太区各新成立的网络运营单位可以获得基本的IPv4地址进行运营,以逐渐过渡到IPv6的使用。对于中国大陆地区的新、老CNNIC IP地址联盟会员,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也同步执行此地址分配管理政策。IPv6是设计用于替代现行IPv4的下一代IP协议。正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它在不久的将来将取代目前被广泛使用的IPv4。IPV6地址长度为128位,并采用灵活的IP报文头部格式加快报文处理速度。身份认证和隐私权是IPV6的关键特性,提高了安全性。与IPV4相比,IPV6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IPv6具有更大的地址空间。IPv4中规定IP地址长度为32,最大地址个数为232;而IPv6中IP地址的长度为128,即最大地址个数为2128。(2)IPv6使用更小的路由表。IPv6的地址分配一开始就遵循聚类(Aggregation)的原则,这使得路由器能在路由表中用一条记录(Entry)表示一片子网,大大减小了路由器中路由表的长度,提高了路由器转发数据包的速度。(3)IPv6增加了增强的组播(Multicast)支持以及对流的支持(Flow Control),这使得网络上的多媒体应用有了长足发展的机会,为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控制提供了良好的网络平台。(4)IPv6加入了对自动配置(Auto Configuration)的支持。这是对DHCP协议的改进和扩展,使得网络(尤其是局域网)的管理更加方便和快捷。(5)IPv6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在使用IPv6网络中用户可以对网络层的数据进行加密并对IP报文进行校验,在IPV6中的加密与鉴别选项提供了分组的保密性与完整性。极大的增强了网络的安全性。 (6)允许扩充。如果新的技术或应用需要时,IPV6允许协议进行扩充。(7)更好的头部格式。IPV6使用新的头部格式,其选项与基本头部分开,如果需要,可将选项插入到基本头部与上层数据之间。这就简化和加速了路由选择过程,因为大多数的选项不需要由路由选择。 (8)新的选项。IPV6有一些新的选项来实现附加的功能。全球互联网通信协议将从IPv4向IPv6过渡。IPv6能够创造出数万亿个IP新地址应该能够满足人类目前的需求。现在已经有少数IPv6地址在使用中,电信运营商也在积极进行小规模试点,中国移动IPv6发展总体分为三个阶段:现阶段到2013年是启动期;2014、2015年是推广期;到2016年达到全面应用。IPv4和IPv6还会有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处于共存状态。1.1.3 IP地址的分类及VLSM简介。每台连接到Internet上的计算机都由授权单位制定一个唯一的地址,称为IP地址。IP地址由32位二进制数值组成,即IP地址占4个字节。采用“点分十进制”表示,即:每8位二进制数为一组,用十进制数表示,并用小数点隔开。例如,二进制数表示的IP地址: 11011010 11000011 11110111 11100111用218. 195. 247. 231表示。11011010110000111111011111100111218195247231IP地址分类缘由:网络规模不同,合理充分的利用IP地址。IP 地址由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组成。网络标识确定主机所在的网络。主机标识确定某一物理地址上的一台主机。(1)A类IP地址 一个A类IP地址由1字节的网络地址和3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0”, 地址范围-54(二进制表示为:00000001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1 - 01111110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0)。可用的A类网络有126个,每个网络能容纳1600多万个主机。 (2)B类IP地址 一个B类IP地址由2个字节的网络地址和2个字节的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0”,地址范围-54(二进制表示为:10000000 00000001 00000000 00000001 - 10111111 11111110 11111111 11111110)。可用的B类网络有16382个,每个网络能容纳6万多个主机 。 (3)C类IP地址 一个C类IP地址由3字节的网络地址和1字节的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10”。范围-54(二进制表示为: 11000000 00000000 00000001 00000001 - 11011111 11111111 11111110 11111110)。C类网络可达209万余个,每个网络能容纳254个主机。 (4)D类地址用于多点广播(Multicast)。 D类IP地址第一个字节以“lll0”开始,它是一个专门保留的地址。它并不指向特定的网络,目前这一类地址被用在多点广播(Multicast)中。多点广播地址用来一次寻址一组计算机,它标识共享同一协议的一组计算机。 地址范围-54(5)E类IP地址 以“llll0”开始,为将来使用保留。 特殊IP地址:(1)广播地址:主机号全为“1”的网络地址用于广播之用,叫做广播地址。所谓广播,指同时向网上所有主机发送报文。(2)单播地址:目的端为指定网络上的单个主机地址。 (3)组播地址:目的端为同一组内的所有主机地址。(4)环回地址 : 在环回测试和广播测试时会使用。保留作为私网使用的IP地址段10.x.x.x 1个A类地址段172.16.x.x至172.31.x.x 16个B类地址段192.168.x.x 256个C类地址段内网的计算机以NAT(网络地址转换)协议,通过一个公共的网关访问Internet。内网的计算机可向Internet上的其他计算机发送连接请求,但Internet上其他的计算机无法向内网的计算机发送连接请求。VLSM (Variable Length Subnet Mask: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规定了如何在一个进行了子网划分的网络中的不同部分使用不同的子网掩码。这对于网络内部不同网段需要不同大小子网的情形来说很有效。VLSM可以对子网进行层次化编址,这种高级的IP寻址技术允许网络管理员对已有子网进行划分,以便最有效的利用现有的地址空间。当没有划分子网时,IP地址是两级结构,划分子网后就变成了三级IP地址的结构。子网掩码中的l表示在IP地址中网络号和子网号的对应比特, 而子网掩码中的0表示在IP地址中主机号的对应比特。例如一个B类网段划分子网:一个C类网段划分子网:cidr和vlsm的区别:CIDR(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 无类别域间路由)是把几个标准网络合成一个大的网络,VLSM是把一个标准网络分成几个小型网络(子网),CIDR是子网掩码往左边移了,VLSM是子网掩码往右边移了)。下表是一个C类网段的VLSM 表:子网位子网掩码子网数主机数块/2401254256/251282126128/2619246264/2722483032/28240161416/292483268/3025264241.2 交换原理 1.2.1 二层以太网技术 1.2.2 三层交换技术 1.2.3 虚拟局域网(VLAN)相关知识1.3 路由知识 1.3.1 路由基础概念 1.3.2 简单的路由协议及路由器的配置详见PPT。3、WINDOWS上常用网络操作命令3.1查看本地网络配置和路由信息的方法(1)ipconfig 命令获得主机配置信息,包括 IP 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 参数使用:不带任何参数,为每个已经配置了的接口显示IP地址、子网掩码和缺省网关值。 /all 选项时,增加显示DNS、MAC等选项。 /release和/renew 附加选项,只能在向DHCP服务器租用其IP地址的计算机上起作用。例如: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ipconfigWindows IP ConfigurationEthernet adapter 无线网络连接: Connection-specific DNS Suffix . : IP Address. . . . . . . . . . . . : 5 Subnet Mask . . . . . . . . . . . : Default Gateway . . . . . . . . . : (2)使用route命令获得本机路由信息用法:route -f -p Command Destination mask Netmask Gateway metric Metric if Interface-f清除所有网关入口的路由表。-p与 add 命令一起使用时使路由具有永久性。Command指定您想运行的命令 (Add/Change/Delete/Print)。Destination指定该路由的网络目标。mask Netmask指定与网络目标相关的网络掩码(也被称作子网掩码)。Gateway指定网络目标定义的地址集和子网掩码可以到达的前进或下一跃点 IP 地址。metric Metric为路由指定一个整数成本值标(从 1 至 9999),当在路由表(与转发的数据包目标地址最匹配)的多个路由中进行选择时可以使用。if Interface为可以访问目标的接口指定接口索引。若要获得一个接口列表和它们相应的接口索引,使用 route print 命令的显示功能。可以使用十进制或十六进制值进行接口索引。/?在命令提示符处显示帮助。例如:显示 IP 路由表的全部内容:route print显示以 10. 起始的 IP 路由表中的路由:route print 10.*添加 默认网关地址的默认路由:route add mask 删除 子网掩码的 目标的路由:route delete mask 。3.2常用的网络相关命令,如ping, tracert, nslookup等(1)ping原理 : 源站点向目的站点发送ICMP request报文,目的主机收到后回ICMP reply 报文,这样就验证了两个节点之间IP的可达性。功能 : 判断两个节点在网络层的连通性。主要参数: n 连续ping N个包 t 持续地Ping直到人为中断 (ctrl+breack暂停,ctrl+c中断) l 指定每个ping 报文数据部分字节数例如: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ping -l 1000 -n 2 Pinging 2 with 1000 bytes of data:Reply from 2: bytes=1000 time=21ms TTL=56Reply from 2: bytes=1000 time=20ms TTL=56Ping statistics for 2: Packets: Sent = 2, Received = 2, Lost = 0 (0% loss),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 Minimum = 20ms, Maximum = 21ms, Average = 20ms(2)tracert原理:tracert 是为了探测源节点到目的节点之间数据报文经过的路径。功能:探索两个节点的路由。用法:tracert ip_adress/domain例如:C:Usersfuchangyingtracert 通过最多 30 个跃点跟踪到 6 的路由: 1 1 ms 1 ms 1 ms bogon 93 2 1 ms 1 ms 1 ms 98 3 1 ms 1 ms 1 ms 34 4 1 ms 1 ms 1 ms 5 5 1 ms 1 ms 1 ms 49 6 10 ms 10 ms 10 ms 7 65 ms 64 ms 64 ms 22 8 62 ms 62 ms 61 ms 02 9 65 ms 65 ms 64 ms 78 10 70 ms 68 ms 69 ms 6跟踪完成。(3)nslookup域名查询用于查询 Internet 域名信息或诊断DNS 服务器问题的工具。例如: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nslookupDefault Server: cache6-bjAddress: Server: cache6-bjAddress: Non-authoritative answer:Name: Addresses: 2, 3, 4Aliases: , (4)arp原理:arp即地址解析协议,用于实现第三层(IP)到第二层地址(MAC)的转换。功能:显示和修改IP地址与MAC地址的之间映射。常用参数:a :显示所有的ARP表项 -s:在ARP缓存中添加一条记录 -d:在ARP缓存中删除一条记录 -g:显示所有的表项例: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arp aInterface: 5 - 0x10004 Internet Addre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