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的探究教学1.ppt_第1页
光合作用的探究教学1.ppt_第2页
光合作用的探究教学1.ppt_第3页
光合作用的探究教学1.ppt_第4页
光合作用的探究教学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 实验结果分析 P 49 不变蓝色 淀粉水解完 淀粉未水解 变蓝色 变蓝色 酶活性需要适宜的温度 温度过高酶失活 温度过低酶活性降低 例2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1 研究目的 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2 推荐器材 温度计 pH试纸 试管 烧杯 氢氧化钠溶液 盐酸 可溶性淀粉溶液 新鲜的淀粉酶溶液 蒸馏水 斐林试剂等 3 实验原理 淀粉酶可以使淀粉逐步水解成麦芽糖等还原性糖 利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性糖时 会产生沉淀 砖红色 4 操作步骤 用表格显示实验步骤 注意操作顺序不能错 1ml 沸水浴 出现砖红色沉淀 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酶失活 酶失活 在本实验中 设置A试管的作用是 在实验步骤4中C试管加入的盐酸的量是 实验步骤8应如何操作 5 实验结果及分析 在试管A B C中能观察到的现象分别是 通过上述实验 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对照 1ml 沸水浴 A出现砖红色沉淀 BC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酶活性需要适宜的pH pH过大或过小酶失活 9 下表是光向4支试管各加入2ml淀粉糊 再给予不同的处理 对比1号和2号试管 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 对比 号试管 则可证明酶的催化作用受pH影响 对比2号和3号试管 证明酶的活性受 的影响 胃蛋白酶 唾液淀粉酶 专一性 2 4 温度 10 加酶洗衣粉 比一般的洗衣粉容易清除汗渍和奶渍 在 加酶洗衣粉 的说明中往往具有如下内容 洗涤前先将衣物浸于加有适量加酶洗衣粉的水内1 3小时 使用30 40 温水效果最佳 切勿使用60 以上的热水 切勿洗涤丝质毛质衣物 用后用清水洗手等 加酶洗衣粉 中加入的是 酶 依据是 使用使用30 40 温水浸泡1 3小时效果最佳的理由是 切勿使用60 以上的热水洗涤的理由是 用后用清水洗手的理由是 蛋白 蛋白酶可催化汗渍 奶渍中的蛋白质水解 此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30 40 使酶与底物充分接触 高温使酶失活 防止酶损伤皮肤 11 人体内的胰蛋白酶作用于一定量的某种物质 底物 温度保持37 pH保持在最适值 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关系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该酶作用的底物是 2 在140min后 曲线变成水平 这是因为 3 若增加胰蛋白酶浓度 其他条件不变 请在原图上画出生成物量变化的示意曲线 4 若反应液pH由2逐渐升高到10 胰蛋白酶浓度和其他条件不变 则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将 原因是 蛋白质 反应物已被完全分解 不变 强酸使酶失活 5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胰蛋白酶对底物的分解速度和温度关系的是 A 37 23 修改 1 8AACDDBCB 7该实验说明凝乳酶发挥催化作用的最适宜温度是 40 左右 8 下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则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A 在A点升高温度 反应速率将下降B 在B点增加反应物浓度 反应速率将加快C 在C点再加入等量的酶 反应速率将加快D 影响酶催化反应的因素主要是pH 温度 反应物浓度等 不变 增加酶 4 在测定胃蛋白酶的活性时 将溶液中的pH由10降到2的过程中 胃蛋白酶的活性将A 不断上升B 先升后降C 先降后升D 没有变化 最适pH 1 8 失活 活性不变 光合作用 P 536 下列物质中 暗反应阶段所必需的是C ATPP 54 4 光合作用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 光反应可以为暗反应提供 H 和ATP 原料1 原料2 产物1 产物2 动力 场所 水 CO2 O2 淀粉等有机物 回眸历史 解开光合作用之谜 五年后 1648年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 74 43kg 0 1kg 结论 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主要来自水 而不是土壤 76 7kg 89 9kg 实验结果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实施实验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讨论交流 植物生长所需的物质来自土壤 植物生长所需的物质来自何处 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主要来自水 而不是土壤 P 521 讨论与交流 1 本组实验对你有何启示 2 你认为他的结论完全正确吗 3 你认为海尔蒙特的实验设计存在什么问题 敢于质疑 实事求是 不一定 未考虑空气对植物的影响 结论 植物能更新空气 1771年英国的科学家普利斯特莱 甲 乙 P 522 你认为普利斯特莱在实验中忽视了哪种条件 讨论与交流 背景资料 一些学者们重复普利斯特莱的植物更新空气实验时有时成功有时失败 光 P 521 2 而是仅将空气的更新归因于 植物 1779年荷兰的科学家英根豪斯 500多次植物更新空气的实验 有了新发现 P 521 3 甲 乙 植物需要光才能产生O2 讨论与交流 本组实验对你有何启示 1 科学研究需要坚韧不拔的毅力 2 对照实验 3 单一变量原则 背景资料1 19世纪中期 科学家们发现了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 背景资料2 1853年 德国科学家梅耶据此指出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 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实施实验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讨论交流 植物光合作用时 光能转成化学能储存在哪种物质中 萨克斯 德国 1832 1897 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 假设正确 对照实验 单一变量原则 P 521 4 暗处理48小时 叶部分遮光 光照 滴加碘液 实验分析 1 植物为什么需要暗处理48小时 消耗尽植物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2 叶片为什么一半曝光 一半遮光 对照 4 叶片为什么需要在酒精中隔水加热 脱去叶绿素 避免干扰实验 3 叶片为什么用碘液处理 碘液遇淀粉显蓝色 鉴定淀粉的有无 P 548 1 P 548 3 P 548 4 1880年 美国科学家恩吉尔曼的水绵实验 P 521 5 录像 最明显的特点是 带状叶绿体 螺旋排列在细胞里 便于观察和分析 将临时装片放在的环境中 排除了环境中光线和O2的影响 黑暗且无O2 O2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恩吉尔曼通过实验证明 P 521 5 细光线 好氧菌 能够准确地判断出水绵细胞中的部位 O2产生 P 521 5 水绵放在黑暗 局部照光 和曝光的条件下进行对照实验恩吉尔曼证明 光合作用 O2产生 需要光 P 547 5 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 要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适当增加光照强度 适当增加温度 1897年 人们首次把绿色植物的上述生理活动称为光合作用 这样 柳苗的生长之迷也终于被揭开了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 利用光能 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 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1897年 人们首次把绿色植物的上述生理活动称为光合作用 这样 柳苗的生长之谜也终于被揭开了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实施实验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讨论交流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中的氧来自那里呢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中的氧来自那里呢 假设1 氧气中的氧来自CO2 假设2 氧气中的氧来自H2O 同位素标记法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 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 化学性质不会改变 科学家通过追踪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 可以弄清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 这种方法叫做同位素标记法 你知道常用的O的同位素吗 预测1 第一组为O2 第二组为18O2 来自H2O 预测2 第一组为18O2 第二组为O2 来自CO2 第一组 第二组 1940年美国的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了探究实验 18O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第一组 第二组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实施实验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讨论交流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中的氧来自那里呢 假设1 氧气中的氧来自CO2 假设2 氧气中的氧来自H2O 同位素标记法 假设2正确 生物科学的研究离不开物理 化学或其他技术 各科学之间需密切配合 卡尔文及其同事用来研究光合藻类CO2固定的仪器装置 他用14C标记的CO2追踪了光合作用过程中碳元素的行踪 从而进一步揭示了光合作用中复杂的化学反应 卡尔文循环 1948年美国的科学家卡尔文 M Calvin 等人的实验 7 1948年 美国科学家用14C标记的CO2追逐光合作用过程中中的元素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 卡尔文 C P 521 7 科学家 实验过程或结果 结论 海尔蒙特 1648 栽柳树5年 植物增重来自水 普利斯特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