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案5单元学习总结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网络构建整体架构 方法探究触类旁通 知识总结归纳整合 内容索引 网络构建整体架构 知识总结归纳整合 中国古代儒学的发展演变 1 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 百家争鸣 的局面 儒家思想即在此氛围中产生 儒家思想由春秋时期孔子创立 孔子提出 仁 的思想 经过战国时期孟子 荀子的总结和改造 孟子将孔子的 仁 发展为 仁政 荀子也主张施政用 仁义 和 王道 儒学体系更加完整 成为诸子百家中的大宗 2 完善 西汉董仲舒根据当时社会的需要 吸收诸家理论 改造儒家思想 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提出 春秋大一统 和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君权神授 天人合一 天人感应 三纲五常 线索梳理 等主张 得到汉武帝的全面肯定和推广 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3 发展 隋唐以后出现了 三教合归儒 的趋势 宋代出现了新儒学体系 理学 程朱理学 是宋代理学的主体 二程认为 天理 是万物的本原 朱熹提出了 理气论 和 心性论 明朝中叶王阳明确立了 心学 思想 主张 心即理也 心外无物 提出 致良知 和 知行合一 的学说 4 新发展 明朝后期 李贽揭露了道学家的虚伪 明清之际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提出新的思想主张 儒学再度活跃 三位进步思想家批判君主专制制度 提倡经世致用 重视工商业发展 对传统儒学加以批判继承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中国古代的三种治国思想 1 儒家推崇 人治 即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 实行 仁政 是一种民本思想 2 法家主张 法治 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3 道家主张 无为而治 即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 要顺应时势和民心 4 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实际上是把三者加以融合互补 以儒家思想为基础 法家思想为辅助 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 重点突破 2 宋明理学的影响 1 宋明理学一改前代学术思想研究的墨守成规 从个人的身心修养来体现儒家学说的义理 丰富了儒学的学术内容和文化底蕴 2 朱熹的学说在元朝以后成为儒学正宗 他所编 四书章句集注 更成为明清科举考试的内容及标准 影响深远 3 理学提倡个人修养 讲求纲常伦理 提倡忠孝节义 扭转了唐末五代以来混乱的社会风气 推进了重视道德的社会新风尚 对国人的观念和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 4 理学过分强调内心修养 导致很多士人空谈心性 回避实务 而提倡的纲常伦理对社会发展也有着严重的束缚 尤其是 存天理 灭人欲 的礼教 更抑制了人们追求自由和幸福的天性 成为禁锢思想的枷锁 中国明末清初民主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的不同 中外比较 方法探究触类旁通 例题 2016 课标全国卷乙 24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汉代崇尚儒学 尊 尚书 等五部书为经典 记录孔子言论的 论语 却不在 五经 之中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 五经 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 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 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 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答案 解题规范 第一步 审题干一明考点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二抓关键 记录孔子言论的 论语 却不在 五经 之中的原因 第二步 逐项分析 材料型选择题具有形式多样 知识覆盖面广 命题灵活等特点 材料型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高分策略指导 材料来源 1 历史文献类 包括经典著作 历史文献 地方史志 名人文集 报纸杂志 铭文碑刻等 历史文献是人类文明传承的载体之一 其作为材料的来源 可信度比较高 2 文学作品类 诗歌 小说 剧本 楹联 歌谣 传说 名言警句 口号等 史实是文学创作的来源之一 但文学作品已经对史实进行了加工 有了虚构和夸大的成分 应注意甄辨 3 最新的考古发现报告等文字材料 解答技巧 1 阅读材料 抓住关键词语 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湖南邵阳市城区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广东省东莞市2026届数学九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IE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个人延期还款的协议书14篇
- 高中《体育与健康》开学第一课课件
- 互联网金融行业现状及前景预测
- 2026届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大鹏新区华侨中学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邮储银行酒泉市金塔县2025秋招笔试言语理解题专练及答案
- 邮储银行乌兰察布市兴和县2025秋招笔试思维策略题专练及答案
- 邮储银行双鸭山市尖山区2025秋招笔试计算机基础专练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原卷及解析)(江苏专用)
- 合同的效力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中职专业课-经济法律法规-纳税事务-财经商贸大类
-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合考试数学试题(无答案)
- 2025-2030中国农机金融租赁业务模式创新与风险定价策略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抽油机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医用废弃口罩管理制度
- 大米先生公司管理制度
- 高考英语一轮专项复习:高考试题中的熟词生义(含解析)
-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范例
- 第三单元整体阅读之人物篇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附答题卷和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