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江苏省江阴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江苏省江阴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江苏省江阴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江苏省江阴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江阴初级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 100分钟)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收集证据 b猜想假设 c进行实验 d分析论证2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 b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c 江阴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6 d 江阴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3.“广场舞”是中国大妈非常喜欢的一种健身活动。但同时广场舞的音响却给周边住宅楼休息的居民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使双方的利益都得到尊重,和谐相处,你认为采取下列哪种方法是有效、合理的 ( )a跳舞的大妈把音量调小一些 b禁止广场舞活动c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d住宅楼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4.如图在探究声音的实验中,能用来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是 ( )敲鼓时,用大小不同的力dc手指蘸水摩擦杯口时,改变注入杯中水量响铃时,不断抽出瓶内的空气a接抽气机室内收音机放音时,喇叭前方烛焰摇晃b第4题图5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下列有关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泸州市城区内的南宋建筑 “白塔”,塔身洁白,是因为它吸收了所有的色光 b光在空气中传播方向一定不发生改变 c电影屏幕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避免光发生漫反射d一束光与镜面成30o角照射到平面镜上,其反射角是60o第6题图6如图所示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最好在明亮的环境中进行b. 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 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c.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 像会成在光屏上d. 玻璃板应选择较厚且涂有水银反光面的镜子7.晚上,在桌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放在纸上(镜面朝上),第7题图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去 ( )a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8.在水深1m的湖面上空,一只画眉停在岸边柳树距水面5m高的树杈上婉转的唱歌;在水中有一条红色的小鲤鱼悠然的游动。静观湖面,“小鲤鱼”、“画眉鸟”和“柳树”浑然一体,好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关于上述情景,下列阐述错误的是 ( )a水中的“画眉鸟”是树上的画眉鸟通过水面反射形成的个虚像b站在岸边看见的“小鲤鱼”到水面的距离肯定小于1mc水中的“画眉鸟”距离水面1md我们看到水中的“画眉鸟”和“小鲤鱼”都是虚像9.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10.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角等于30 b折射角等于50 cnn是界面 dmm的右边是玻璃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11.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面给出的生活中常用物品工作时原理与此现象相同的是 ( )a.投影仪 b.照相机 c.放大镜 d.近视镜 12物体s经透镜l成清晰的像于m处的光屏上如下图则下列判断错误的 ( )a光屏上的像是倒立的 b透镜l对光线一定起发散作用c透镜l是凸透镜d 若透镜不动,而将物体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则屏上仍能成清晰的像13如下图是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和物距u的关系图像,分析图像可知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b.当物距u=30cm时,像距v=30cm第13题图c.物距增大时像距也增大 d.当物距u=15cm时成的缩小的像透镜lsm第12题图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位于距离凸透镜一倍焦距内时,人眼观察到烛焰成像的情形是如下图中的 ( ) a b c d第14题图 15以下研究方法与通过乒乓球跳动的高度反映出振幅的大小的方法相同的是( )a.研究光时将它分成可见光和不可见光 b.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时引入光线c.研究影响声音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采用控制钢尺长度不变来控制音调d.通过蜡烛火焰的情况来 判断声音是否可以传递能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4分)16.小明在五星电器买了个mp5,开机后小喇叭里响起了动听的歌声,他说:“是周杰伦在演唱”他的判断是根据声音的 不同;小明接着利用mp5的录音功能录了一段自己的讲话声,可是播放时听起来他感觉不像自己的声音,这是因为小明听mp5播放的声音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播,而自己听自己讲话的声音,主要是通过 传播。 第17题图图甲17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如图所示 的实验: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伸出卓外的一端,能够听出声音的 (选填“响度”、 “音调”或“音色”)发生了变化,然后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a液柱abc图甲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此时钢尺发出的是 (填“超声波”或“次声波”)。18如图甲是一支常见体温计的示意图,它是利用_的性质制成的,分度值为0.1,由此可知体温计的测量结果比实验用温度计更精确。但由于液柱太细难以准确读数,所以体温计具有特第18题乙图图甲殊构造,其横截面如图乙所示,a为向外凸起的弧形玻璃面,要看清体温计中液柱的位置就应沿_方向观察(填“”、“”或“c”)。流感期间的一天清晨,量出小明同学的体温如下图所示,则他的体温为_。第18题甲图图甲19.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m/s,为实现我国的探月计划,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约需2.6s,则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是_m。20.夜视仪是通过识别不同温度的物体辐射的 来实现夜晚观察目标的设备。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人皮肤大都很黑,主要是因为高原上的太阳光中有很强的 而引起的。21如图所示是一个彩色的手机屏幕,小红洗手时不小心将水滴到了手机屏幕上,透过水滴她惊奇地看到屏幕上出现多个不同颜色的小格子水滴相当于_,当水滴滴第21题图光电屏液面40s第22题图第23题图到图中_(选填“红色”、“绿色”、“蓝色”或“白色”)区域时能同时看到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小格子。22.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应选择_(填“a”、“b”或“c”)蜡烛和d蜡烛。若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该蜡烛都无法在桌面上与d蜡烛的像重合,原因可能是_。23.小芳在距平面镜1m处照镜子。她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_(选填“实”或“虚”)像,如果小芳向平面镜靠近0.3m,她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m,像的大小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4有一用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反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如图所示的光路中,一光束与液面的夹角为40,则反射角的大小为 度;当液面升高时,光电屏上的光斑s将向 (填“左”“右”)移动。25.如图所示,b是人眼在a处透过水面看见的河底一白色鹅卵石的虚像,这虚像是由光的 形成的。若在a处用激光手电对准虚像b照射,则手电发出的光 (选填“能”或“不 能”)照射到河底的白色鹅卵石上,这说明 。第25题图第26题图第27题图26.盛有清水的封闭试管水平放置,内有一较大的空气泡,如图所示,阳光垂直照射试管,在空气泡下方的白纸上,出现一椭圆形的“阴影”,“阴影”形成的原因是空气泡和周围的水组成了一个_(填“凹透镜”或“凸透镜”),阳光透过试管的其他部分,会在白纸上形成一条比试管直径_(填“粗”或“细”)的亮线。27.如图是小芳同学制作的模型照相机通过调整内外纸筒的相对距离,可以在半透明膜上看到远处景物 、 的实像使用此模型照相机,如果看远景时很清晰,那么看近景时,应把内纸筒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28. 小明同学上初中后患上了近视眼,使远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 (选填“前”或“后”)而看不清远处物体。现在有一种治疗手术,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处理,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得 (选填“强”或“弱”)些。29.物理课中使用如图所示的投影仪投影,在投影屏幕上得到了放大的 (选填“虚像”或“实像”),投影仪上还有一块平面镜,它的作用是 ,使像能够投射到屏幕上。这时,教室后排同学要求老师将屏幕上的画面再调得大一些,为此,老师的操作应当是:适当_(增大/减小)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并将凸透镜适当向_(上/下)移动.第29题图三、解答题(共36分)30(共7分)按要求完成下列光路图。(1)如图甲所示,有一束与水平面成30角的光斜射入鱼缸的水中,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请你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度,并大致画出折射光线的路径。(3分)(2)如图乙所示,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2分)第30题图丙甲ab乙(3)如图丙所示,两条入射光线分别过凸透镜的焦点f和光心o,分别画出这两条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2分)第31题图第32题甲图31.(4分)如下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将会看到小球弹起;如下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说明声音可以在_ 中传播,在这些实验中,小球起的作用是 ;如果将甲、乙实验装置搬上月球,则在图 (填“甲”或“乙”)实验中看不到小球弹起,这是因为 。32.(3分)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在课余时间制作的一个竹笛,在竹管开口处向管内吹气时,竹笛可以发出美妙的笛声,推拉铁丝环时,音调可以改变,吹奏歌曲。请问:(1)吹竹笛时,振动发声的物体是_;(2)当布团分别位于a、b、c三个位置时,竹笛发声音调最高的位置是_。(3)小雨也制作了一种发声装置。如图乙,他抓住绳子的一端,以平稳的速度在头的上方转动两端都开口的竹笛筒,当转速增大时,他发现纸筒发出的声音变尖锐了,说明 变高了,这是由于_(填“振幅”或“频率”)变大的缘故。第32题乙图第33题图第34题图33.(5分)如图所示,找一个空的易拉罐,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敲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的原理是_;(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2分)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蜡烛的正立像 d.蜡烛的倒立像 (3)将蜡烛向下移动,则它在薄膜上的像将向_移动; (4)为了增大蜡烛所成的像,可采取的办法是(写出一种办法):_。34.(4分)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图。把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画有角度且可沿on向前或向后折的白色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on垂直于镜面。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ao射向平面镜,反射光线沿ob射出,如图甲所示。(1)若将入射光线ao逐渐向on靠近,则反射光线ob将 (选填“靠近”或“远离”)on。由此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2)如果把纸板on的右半边向后折,如图乙所示,右半边纸板上将 (选填“仍能”或“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说明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内。35.(4分) 在淹城民俗街上,小明对一雕刻于半粒大米(上圆下平) 上的微雕作品“ ”产生浓厚兴趣第35题甲图 第35题乙图(1)为看清微雕作品上的文字和图像,小明应利用如图甲所示透镜中的_ (选填序号)进行观察(2)正确选择透镜后,小明拿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当在纸上呈现一个_的光斑时,测得这个光斑到透镜的距离为5cm(3)透过透镜观察微雕作品“ ”,小明看到的像如上图乙所示,此时透镜到微雕作品的距离是 _ 。(2分)a小于5cm b大于5cm且小于10cm c等于10cm d大于10cm36(9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焦距等于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50cm处)、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甲所示:(1)点燃蜡烛,调节 、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2)将蜡烛放在a点,光屏在b位置上,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填“左”或“右”)移动(3)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记录的数据如表次数123456物距(cm)403530252015像距(cm)13.5141516.72030在14次实验中,所成的像为倒立、 的实像(填“放大”或“缩小”)第6次的像比第5次的像 (填“大”或“小”)(4)将蜡烛放在c点,观察到烛焰的正立、放大的虚像后,若希望看到更大的虚像,应将蜡烛向 (填“左”或“右”)移动(5)实验时,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光屏上的像将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应将光屏 (选填“上”或“下”)调节。第36题图乙第36题图甲(6)把图甲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若取下远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选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