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一、课程标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青铜器就是标志之一。青铜器的出现,不仅标志着华夏祖先跨过了原始阶段,而且使中华文化有了一个新的独特标志。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二、学习内容与学情分析:青铜文明是本册中的重要内容,学生从祖先留下的青铜器中,不仅可以窥见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还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其丰厚的文化内涵,全课共安排了“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奴隶的悲惨生活”三个子目,第一个子目是重点,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他们刚从小学升入中学,开始接触历史,对学习满怀希望,热情高,求知欲和好奇心强。但同学间相互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不强。教师应有针对性地提出小组合作的要求和目标,促进组内的合作。【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和三星堆青铜器;通过多媒体平台展示介绍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以及“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导学生归纳出当时青铜铸造业是我国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的典型代表,具有规模大,工艺精美,分布广泛的特点。【难点】: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青铜文明”这一概念及奴隶的悲惨生活与青铜文明的关系。通过介绍夏、商、西周陶瓷业、玉器制造业等手工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农业和畜牧业、商业的进步表现,引导学生得出青铜文明不仅仅表现在青铜器的高超工艺、青铜器铸造业的兴盛上,还表现在社会各个生产部门的发展进步上。这为后来介绍青铜文明的概念做好了铺陈。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手工业、农业和商业的状况及特点;了解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境遇。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夏、商、西周时期经济发展的情况,概括“青铜文明”的特征,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了解奴隶的悲惨生活,使学生认识到高度发达的奴隶制文明是建立在对奴隶残酷剥削的基础上,从而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的基本观点全面认识历史发展过程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表明我国古代文明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高尚情操。教学方法 分组导学,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准备1、查找相关图片资料。2、制作课件。3、学生查阅青铜器、奴隶社会的相关资料,了解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奴隶的悲惨境遇。四、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复习提问:1、北京人、山顶洞人时期用的生产工具是什么?2、河姆渡人半坡人时期用的生产工具又是什么?3、夏商西周时期用的生产工具又是什么呢?总结:这节课我们就来领略夏商西周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灿烂的青铜文明(二)、学案导学,分组导学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学案中本目的问题:(讨论完成的小组举手示意)教师在小组质疑和释疑的同时给予适当的点拨和总结组长把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拿到班上来进行相互之间的质疑和释疑。让学生认定目标明确本章节的知识点,找出相对自己的难点,小组共同完成,充分发挥群体的智慧,培养他们“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法。(三)、讲授新课展示小知识:青铜:是铜和其他金属的合金制品。青铜时代:就是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它介于“铜石并用时代”和铁器时代。青铜文明:在青铜时代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尝试理解:青铜、青铜时代、青铜文明等概念。便于学生理解概念,同时,概念的提出,会促使学生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强化对此的认识,学习起来会事半功倍。青铜器的高才超工艺(手工业)展示导学提纲:1、青铜制造业开始于:2、青铜制造业鼎盛于:3、青铜制造中的精品有:4、青铜制造业的特点:(互动学习1):请大家看以下材料概括青铜制造业的特点?(1)出示司母戊鼎(2)出示乐器、酒器、铜镜、盥水器、食器、兵器、农具(3)出示四羊方尊(4)出示三星堆文化代表:青铜面具、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教师点明:三星堆文化是商周时期独特的青铜文化。随堂检测:1、在(时期),我国已经出现青铜器。(朝代)是我国青铜器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和。2、与商周同一时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文化。主要类型有、等,引起中外人士的瞩目。根据提纲,阅读教材P33,找寻答案。原始社会末期商周时期司母戊鼎、四羊方尊根据教师出示的图片,畅所欲言,概括青铜器的特点。(1)规模大(2)品种多(3)工艺美(4)分别地区广泛(四川成都平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抢答,看谁学得好,学得精。通过图片,并结合资料具体分析青铜器的铸造过程和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直观认识。通过检测,加深对知识的巩固。(二)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互动学习2):根据课文的内容及刚展示过的图片,归纳这一时期手工业上除了青铜器的制造外,还有其它的手工业吗?这些说明了什么?讨论回答:陶瓷业,玉器制造业,漆器业,酿酒业。说明当时手工业全面发展附表格:类别发展水平代表作品青铜铸造业工艺高超,品种繁多,应用普遍,分布广泛,其工艺技术处于当时世界前列司母戊鼎四羊方尊陶瓷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玉器制造业玉器雕刻工艺达到很高的水平商朝的玉虎和玉象通过表格,归纳出夏、商、西周手工业部门及发展水平等基本信息。通过归纳可以使我们认识到:我国发达的手工业不仅是青铜制造业“一枝独秀”,而且是全面发展。(互动学习3):根据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夏商西周时期手工业非常繁荣,那么手工业如此繁荣的基础是什么呢?出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图,提问:“五谷”指什么?“六畜”何时都已出现?教师总结:夏、商、西周是农业为主的社会,农牧业已经相当发达。讨论回答:农业。同时阅读课本P34,理解夏商周时期,农业、畜牧业、商业的发展情况。根据课本及其课下注释回答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畜牧业和商业的发展。(互动学习4):既然在夏商西周时期的手工业、农业、畜牧业和商业都很发达,为什么要以青铜文明作为当时文明的象征呢?(提示:根据生产工具的发展来解释)总结: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随堂检测:1、夏、商、西周是农业为主的社会,农牧业已经相当发达,主要表现有:(1)后代称为的农作物,商周时期已经齐备;(2)农业上已经知道、和;(3)西周已经用一定数量的青铜农具进行农业生产;(4)今天的主要品种,商朝时都已经有了,还建有牲畜圈栏;(5)商朝王室和贵族还有专门的牧场。2、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文明。小组讨论,并选派代表交流。得出结论:青铜时代就是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文化发展阶段。当时的青铜器已经渗透到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及商业之中,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小组竞答,比比谁最棒。通过讨论总结,使学生对青铜文明进一步加深理解。跟踪检测,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加深巩固。(三)奴隶的悲惨生活过渡语:你认为谁是辉煌灿烂青铜文化的创造者?(互动学习5):与“灿烂的青铜文明”相比,奴隶们却过着悲惨的生活,根据下列资料,说说奴隶们的处境?图片1:五个奴隶的标价是一匹马加一束丝图片2:商朝戴枷的奴隶3、文字资料: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一座大型祭祀坑,其中有三百多具骨骸,他们是作为祭品被杀奴隶。另:在安阳的一座商王大墓中,有四百多具奴隶作为殉葬品被活埋或杀死。他们有的和车马、狗同葬。教师概括概念:供品,殉葬品。同时出示图片:殷墟武官村大墓答:奴隶。答:说明奴隶可以随意买卖或转让答:说明奴隶没有人身自由答:说明奴隶可以被任意的杀死或活埋。奴隶的地位十分低下。使学生明确青铜文明代表夏、商、西周高度奴隶制文明,从而导入:奴隶的悲惨生活。图片的展示,使学生淋漓尽致的感知商朝奴隶的悲惨生活。辩论会:通过理解奴隶的生活,你认为当时社会到底是“文明”还是“残酷”?学生畅所欲言。这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商代历史的认识。奴隶制固然非常残酷,但这是随着生产力发展、私有制出现的必然。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青铜文明体现在哪些方面吗?它是怎样被创造的?(小组之间讨论一下)交流平台:为了又快又好的把知识全部掌握,我教给大家一种方法:线索归纳法展现示意图,引导学生填上历史事件并组织小组内对重点知识进行回顾。(线索图见导学提纲)学生讨论回答,并通过线索图进行记忆。了解学生在本节课有何收获。通过示意图帮助学生认识夏、商、西周时期社会经济的整体面貌。活动探究:探究一:我们今天学习了青铜器如“鼎”,那么你能列举出汉语中有关“鼎”的成语吗?它的含义是什么?探究二:经过这节课的学习,青铜文明确实很灿烂,但是奴隶们的生活却是十分的悲惨,那么你觉得奴隶社会与原始社会相比,是进步呢还是倒退?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踊跃交流,展示自己的成果。温故知新,加强对青铜文明的理解结束语:通过本课学习,我们要认识到:在奴隶社会中,奴隶主占有大量奴隶,就可以组织大规模的生产,进行简单协作和分工,提高生产效率;奴隶社会内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组织大规模的生产过程,推动生产力发展;由于大批奴隶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提供大量剩余产品,使另一部分人可以摆脱体力劳动,专门从事脑力劳动。综上所述,商代的文明较全面地体现了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在诸多方面的进步,因此可称得上是“灿烂的文明”。当然这又是建立在广大奴隶极其悲惨的命运基础上的“文明”。1、1999年国家主席江泽民以中国政府的名义送给联合国一个“世纪宝鼎”;在2003年中央电视台联欢晚会上,全国56个民族的代表都把自己家乡的土倒在同一个鼎里,寓意56个民族是一家;在中国的成语里也有“一言九鼎”的说法。想一想,为什么中国人从古到今都重视“鼎”?、2、识图题:读下图然后回答问题(反映的是西周时的情形) 图中反映的是西周时的什么情况? 这种情况说明了什么实质性问题? 图中所反映的情况必然会导致什么结果?这种现象和结果之间的关系说明了什么历史结论?教学反思:本节课充分利用了现代科技手段的辅助教学功能,应用丰富的课件资源和图片、视频资源来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加强了学生间学习的合作性,构建了以学生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为内涵的学习体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主动发展的学习能力,给学生充分的发散思维空间。基础达标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出现青铜器在( )。A.原始社会初期B.原始社会末期C.夏朝D.商朝2. 西周青铜器种类丰富,大量用于( )。A.农业生产B.炊具C.祭祀D.装饰品3.商周时期手工业繁荣具体表现为( )。青铜铸造陶瓷业冶铁业玉器制造业A.B.C.D.4.下列关于夏商西周经济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商周时期已经齐备B.农业上已知道选种、施肥和治虫害C.今天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种,西周时都已经有了D.商王室和贵族还有专门的牧场5.西周青铜器上记载五名奴隶相当于( )。A.一匹马加一件瓷器B.一匹马加一束丝C.二匹马D.二束丝二、填空题6.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7.举世闻名的“”文化,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的。8.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的国家,朝时期就有烧制原始青瓷的瓷窑。9.、畜牧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文明。10.商周时期的生产中,大量使用 ,奴隶主可以把他们随意和买卖,甚至可以做和。三、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以下不符合对“青铜文明”的表述的是( )。A手 工业中青铜铸造业工艺高超 B农业、畜牧业发展C商业比较繁荣 D农民是青铜文明的创造者2我国的青铜文明时期是指( )。A原始社会末期 B商 C夏、商、 西周时期 D西周3下图是商朝带枷的奴隶俑,它反映了( )A奴隶的悲惨生活 B 奴隶不听使唤C奴隶的怠工 D奴隶逃走被抓回4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有许许多多精美奇特的器物,其中最大的青铜器是( )A鱼网纹盆 B青铜面具 C司母戊鼎 D四羊方等5我们的祖国被称为瓷器大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早在时期就已经开始烧制原始的青瓷( )A夏 B商 C周 D秦6下列关于西周农业不正确的是( )A“五谷”齐备 B已会施肥 C知道选种 D使用铁制农具7(2006年,山东荷泽)下列有关夏、商、西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时是奴隶制社会 B青铜文明指的是青铜器艺术高超C在社会生产中大量使用奴隶 D三朝的灭亡都与暴政有关8(2007年,四川模拟)下列能够反映商朝奴隶制的残酷性的是( )A不断扩大的统治区域 B炮烙之刑C建造鹿台 D多次迁都(二)探究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北至辽宁,南到湖南,都发现过两周的青铜器。那时的青铜器,比前代轻巧,花纹由复杂变为简易。材料二 (西周)青铜酒器逐渐减少,出现了大量的炊具和日常生活用具。(1)据材料一说明西周青铜器制造的特点。(2)据材料二说明西周青铜器制造有何新的特点?(3)西周青铜器制造呈现上述特点的原因是什么?10读图回答问题(1)你能认出上面三件青铜器吗?请说出它们的名称和存在的年代。(2)你能简要的介绍一下它们各自的用处或特点吗?(3)除此之外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皿还有哪些?拓展探究既然夏、商、西周时期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和商业都很发达,为什么要以青铜 作为当时文明的象征呢?知识链接1999年国家主席江泽民以中国政府的名义送给 联合国个“世纪宝鼎”;在2003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全国56个民族的代表把自己家乡的土,都倒在同一个鼎里,寓意56个民族是一家,永不分离。中国的成语里有“一言九鼎”的说法。请搜集一些关于“鼎”的成语典故,并说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智能门铃视频通话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智能调度与分配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仙客来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试卷附完整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自我提分评估附答案详解(b卷)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历年机考真题集附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能力检测(典型题)附答案详解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黑钻押题带答案详解(培优b卷)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测试卷讲解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3年新西兰驾照笔试题库
- 职场礼仪与素养
- 输变电工程安全施工作业票模板使用说明
- GB/T 26163.1-2010信息与文献文件管理过程文件元数据第1部分:原则
- 土建计量GTJ测试试题附答案
- 《一线三垂直模型》
- 清洗地毯操作流程课件
- 系统硬件-通信模块741-s使用手册
- 球磨机试车方案
-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8.垂线与平行线 苏教版 (含解析)
- 中药的煎煮方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