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干燥机验证方案2008.4.17.doc_第1页
冷冻干燥机验证方案2008.4.17.doc_第2页
冷冻干燥机验证方案2008.4.17.doc_第3页
冷冻干燥机验证方案2008.4.17.doc_第4页
冷冻干燥机验证方案2008.4.17.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冷冻干燥机验证方案一、 概述1. 公司目前共有冷冻干燥机2台。其中一台为51-SRC型医用冷冻干燥机,设备编号为,生产厂家为;另一台为SRC-X型冷冻干燥机,设备编号为,生产厂家为。2. 冻干机基本构造一致,都是由以下6部分组成:冻干箱冷凝器冷冻系统真空系统冷热交换系统仪表控制系统3. 冻干机的运行过程是将待冻干物品在低温下冻结,并在冻结状态下抽真空,使溶剂由固态直接进行升华干燥。4. 以上两台冻干机于2006年3月进行验证,验证结果符合要求。从上次验证完成至今,设备未出现问题,没有进行大修,本次验证为周期性再验证。二、 验证目的冻干过程是生产中的特殊过程,冻干的效果将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对冻干机进行验证以确认其是否能符合生产的工艺要求,是否可持续稳定的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三、 范围本验证方案适用于以上两台冻干机。四、验证小组成员及职责姓名部门及岗位职责生产部设备管理员制定验证方案,提供验证所需资源,组织验证实施,出具验证报告。放免标记组组长,计量员保证验证所需仪器设备的检验状态。实施验证,收集并记录验证原始数据。质管部QA参与并监督验证全过程,收集、整理、汇总验证原始数据。五、 验证所需文件文件名称文件编号版本号51-SRC冷冻干燥机操作规程SRC-X冷冻干燥机操作规程六、 验证所需仪器设备及型号验证所需设备及型号依据验证要求选用,请设备管理员检查校验状态并记录。七、 验证项目、验证周期及验证频次1. 验证项目1.1 SOP可行性确认;1.2 真空冷凝器的抽真空速度和极限压力;1.3 真空冷凝器最低温度;1.4 真空冷凝器的捕水能力;1.5 搁板的降温速度和最低温度;1.6 搁板加热时间;1.7 搁板温度分布均匀性;1.8 真空泄漏率;1.9 人员培训确认。2. 本次验证只进行一个周期,要求以上验证项目均进行验证,其中1.2、1.4、1.5、1.6项需进行空载和水负荷两种状态下的验证。验证工作要求于2008年4月28日前完成,并于4月29日提交所有验证原始数据。验证报告要求于4月30日完成。八、 验证合格标准序号验证项目合格标准空载水负荷1SOP可行性确认SOP应具有可操作性。2真空冷凝器的抽真空速度和极限压力(要求在真空泵油为新油,冻干箱保持干燥的情况下)初级真空泵:从运转开始10min内使真空系统的压力从100Pa降至2Pa以下;真空泵极限压力:SRC-X:0.02Pa51SRC:0.5pa-3真空冷凝器的最低温度设置低于-50低于-554真空冷凝器的捕水能力-51SRC:3.5LSRC-X:1.5L5搁板的降温速度和最低温度从10降至-40所用时间不超过70min;从10降至-50所用时间不超过90min;最低温度:低于-70从10降至-35所用时间不超过100min;从10降至-45所用时间不超过120min;6搁板加热时间和最高温度(将电加热器功率100%开启)升温速度应大于25/h;最高温度:35升温速度应大于20/h;7搁板温度分布均匀性(在运行过程中包括升温和降温过程进行记录)同一时间同一板层内5点中(温度最大值-温度最小值)(T1)1;同一时间不同板层内10点中(温度最大值-温度最小值)(T2)28真空泄漏率L26.7LPa/s9人员培训确认操作工必须熟悉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SOP以及设备清洗、维护保养规程,操作工必须技术人员培训。九、 验证方法1. 验证实施前应确认所有检测仪器、计量设备均已经过鉴定或校准,并在有效期范围内。并填写验证用设备状态校验记录(附件1)。2. SOP可行性确认:操作者按照已批准执行的冻干机操作SOP(见第五部分)进行操作,确认以上SOP应具有可操作性。并填写记录SOP可行性确认记录(附件2)。3. 真空冷凝器的抽真空速度和极限压力:3.1 真空泵性能:使用新真空泵油,在空载状态下开启机器,对压力每2min进行一次记录,填写真空系统能力确认记录(附件3)。要求在10min内使真空系统的压力从100Pa降至1Pa以下。3.2 极限压力:空载状态下开启设备,要求1h内系统压力应达到1Pa以下。记录下所观察到的极限压力,填写真空系统能力确认记录(附件3)。4. 真空冷凝器的最低温度:分别在空载和水负荷两种运行状态下观察并记录真空冷凝器可达到的最低温度,并填写真空冷凝器确认记录(附件4)。要求空载状态下能达到低于-50,水负荷状态下能达到-55。5. 真空冷凝器的捕水能力:将冻干机板层托盘内加入一定量的纯化水(51SRC:4L;SRC-X:2L),按照SOP运行设备,停车后对托盘内的水进行测量,计算冻干机的捕水能力。填写真空冷凝器确认记录(附件4)。要求51SRC的捕水能力不低于3.5L,SRC-X捕水能力不低于1.5L。6. 搁板的降温速度和最低温度:6.1 空载状态:在空载状态下,干燥箱内的搁板(板层)或冷阱降温速度的确认实验,首先检查制冷系统、冷媒符合设备运行要求,按照SOP开启冻干机运行,对干燥箱搁板进行冷却降温。每隔10min记录器温度,测出其降温速率和最低温度的能力。并填写搁板降温记录(附件5)。要求从10降至-40所用时间不超过70min;从10降至-50所用时间不超过90min;最低温度低于-70。6.2 水负荷状态:在第5条所规定的状态下运行冻干机,对干燥箱搁板进行冷却降温。每隔10min记录器温度,测出其降温速率和最低温度的能力。并填写搁板降温记录(附件5)。要求从10降至-35所用时间不超过100min;从10降至-45所用时间不超过90min。7. 搁板的加热时间和最高温度:7.1 空载状态:空载运转状态下,将电加热器功率开启至100%,每20min记录一次,测出其升温速率和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并填写搁板升温记录(附件6)。要求升温速度应大于25/h,最高温度应能超过35。7.2 水负荷状态:在第5条所规定的状态下运行冻干机,将电加热器开启,每20min记录一次,测出其升温速率。并填写搁板升温记录(附件6)。要求升温速度应大于20/h。8. 搁板温度分布均匀性:8.1 板层的温度均不均匀直接影响到产品在冻干过程中均一性,如在冻结过程中可能使产品冻结速率不一致,或部分产品没冻结;在干燥阶段同样会造成产品干燥速率不一致,甚至可能使部分产品温度超出共溶温度而使冻干失败。因此同一板层之间温度的均匀性和不同板层之间温度的均匀性尤为重要。8.2 验证方法:将10支探头分为两组,每组5个并分别编号,每组5个温度探头均匀分布同一板层内,在第1组放在第二层、第2组放在第四层,见图。按冻干机SOP启动,分别将冻干机板层温度从30到-40下降,每降10记录一次以上温度,填写板层温度分布记录(附件7)。重复3次试验,以检查其重现性。A1 B1 C1D1 E1A2 B2 C2D2 E28.3 判断标准同一时间同一板层内5点中(温度最大值-温度最小值)(T1)1同一时间不同板层内10点中(温度最大值-温度最小值)(T2)29. 真空泄漏率:9.1 冻干机真空系统的保证必须依靠真空泵的能力和系统的密闭性,因此对整个系统的气密性应有全面的确认。9.2 验证方法:在冻干箱完全干燥的情况下,对整个系统抽真空至1.33Pa以下,保持一段时间后关闭真空阀,并从阀门关闭起每分钟记录压力读数,共记录3min,按照下述公式计算真空泄漏率,并填写真空泄漏率记录(附件8): V(L) P(Pa)L = T(s)式中:L- 系统泄漏率,L.Pa/s V-系统容积,L P-系统压力变化值,Pa标准:L 26.7 L.Pa/s 10. 人员培训确认:操作工必须熟悉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SOP以及设备清洗、维护保养规程,操作工必须由技术人员培训、人员进出洁净区要求、卫生学、岗位操作知识培训等,填写人员培训确认记录(附件9)。十、 验证变更及偏差验证过程中如有对验证项目、验证方法的任何变更,以及验证过程中所出现的偏差都应充分说明。十一、 验证结果及分析 在验证完成后,验证小组整理验证原始数据,复核验证原始记录,对验证数据进行分析,总结验证结论,出具验证报告(包括对再验证方法及周期的建议)。十二、 附件附件1:验证用设备状态校验记录附件2:SOP可行性确认记录附件3:真空系统能力确认记录附件4:真空冷凝器确认记录附件5:搁板降温记录附件6:搁板升温记录附件7:板层温度分布记录附件8:真空泄漏率记录附件9:人员培训确认记录 附件1:验证用设备校验状态记录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编号生产厂家检定、校准有效期检定、校准单位(人)检查人/日期: 复核人/日期:附件2:SOP可行性的确认文件名称文件编 号版本号冻干机是否正常运行(是/否)51-SRC冷冻干燥机操作规程KM-SC-SO-0203A/1SRC-X冷冻干燥机操作规程KM-SC-SO-0212A/0偏差说明及结论:检查人/日期: 复核人/日期:附件3:真空系统能力确认记录口 51SRC 口 SRC-X1.开启初级真空泵时间(min)24681012压力(Pa)到达极限压力的时间(h)所观察到的极限压力(Pa)偏差说明及结论:检查人/日期: 复核人/日期:附件4:真空冷凝器确认记录口 51SRC 口 SRC-X1.真空冷凝器的最低温度空载状态水负荷状态2.真空冷凝器的捕水能力加入水的量剩余水的量捕水量偏差说明及结论:检查人/日期: 复核人/日期:附件5:搁板降温速度口 51SRC 口 SRC-X1.空载状态时间(min)温度()时间(min)温度()时间(min)温度()105090206010030701104080120最低温度()2.水负荷状态时间(min)温度()时间(min)温度()时间(min)温度()105090206010030701104080120最低温度()偏差说明及结论:检查人/日期: 复核人/日期:附件6:搁板升温记录口 51SRC 口 SRC-X1.空载状态时间(min)温度()时间(min)温度()时间(min)温度()20801404010016060120180最高温度()2.水负荷状态时间(min)温度()时间(min)温度()时间(min)温度()20801404010016060120180偏差说明及结论:检查人/日期: 复核人/日期:附件7:板层温度分布记录口 51SRC 口 SRC-X次 数设置温度探头实际温度()最大偏差()A1A2B1B2C1C2D1D2E1E2T1T23020100-10-20-30-40偏差说明及结论:检查人/日期: 复核人/日期:附件8:真空泄漏率记录口 51SRC 口 SRC-X系统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