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项突破测试卷 中国近代经济史专题训练 (含解析新课标 全国通用).doc_第1页
河北省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项突破测试卷 中国近代经济史专题训练 (含解析新课标 全国通用).doc_第2页
河北省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项突破测试卷 中国近代经济史专题训练 (含解析新课标 全国通用).doc_第3页
河北省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项突破测试卷 中国近代经济史专题训练 (含解析新课标 全国通用).doc_第4页
河北省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项突破测试卷 中国近代经济史专题训练 (含解析新课标 全国通用).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3届高三新课标历史二轮复习专项突破测试卷(含解析):中国近代经济史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2011年3月河南五市联考26题)阅读中国土特产产品出口统计表,这一现象说明的实质性问题是( )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b中国已经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茶叶和生丝日益商品化 d中国对外贸易出现逆差2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屋子叫 ;材料是: 。a清朝封建统治 西方先进科技 b清朝封建统治 君主立宪制度c清朝封建统治 民主共和 d清朝封建统治 火药、枪炮、养兵练兵之法3(2012年12月辽宁铁岭高三六校联考)下图是19331936年中国轻工业年(月)平均指数增长表。它所示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原因有( ) 国家基本统一 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对国民政府的支持 国民政府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a b c d4(2011年9月武汉市新起点调研14题)中国近代不同的社会群体对“中学”“西学”的态度不同。下列言论属于洋务派的是( )a“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c“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 若舟车之有两轮也”5(2011年1月三明市三校联考10题)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是一部专论清末明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这种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精神主要在于追求( )a实业救国 b发展资本主义c民族富强 d实现民主政治6世纪七八十年代,有不少民办企业向清政府交纳一部分的资金,以获得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这种现象反映了( ).清政府财政困难,搜刮民财与 .民族资产阶级与外资势力的对立.发展民族企业对清政府有利可图 .民族资产阶级对封建势力有依赖性7下列表格反映了1918-1920年间中国日本纱和印度纱的进口变化情况。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年代日本纱印度纱19185191947089139251191951920434177138906增减-36714+99745a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b印度纱价廉物美c群众性反帝斗争的开展 d一战后日本经济萧条8(2011年11月江西四市联考8题)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引起了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以上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a直接推动力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具有爱国的性质c欧洲列强放宽了对中国经济侵略是主要原因 d是民国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9(2012年5月厦门双十中学高三热身考试)1922年4月,“直奉战起,且延数周之久,津浦、平汉两路,交通断绝”。1924 年江浙战争爆发时,所有车辆,多被军队扣用,沿路货物,堆积如山,甚至完全腐烂”。 1925年,“某巨商要从山东运一批小麦到上海,车辆被军人扣用,无法输运,乃出运动费11万元,该商始得以装车。货未销出,已先受重大之损失矣”。上述材料表明,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是军阀混战阻碍了商品流通 内战频繁加重了巨商的负担 中国国内市场被严重分裂 国内货币与度量衡不统一a b c d10(2012年1月云浮市一模17题)某学者认为:“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中国在 19291937年期间能“坚持下去”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b国民政府滥发纸币 c美、英等对华倾销商品 d苏联慷慨援助中国11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的主要原因( )a.清政府允许民间设厂 b.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c.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d.辛亥革命的推动12(2011年10月湖北百所重点中学联考23题)1912年10月,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正式通过了服制法,规定礼服礼帽“料用本国纺织品”。该规定实质上反映了( ) a中国民族工业生产水平的落后 b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 c政府极力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 d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13 19世纪90年代,天津武举人李福明在北京开办了一家机器面粉厂,因不满官府衙门的勒索而到官府讲理,结果被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交刑部照例治罪”。他的面粉厂被迫关闭。从这一案例中可以看出a封建势力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b清朝政府法律制度不太完备 c封建势力反对一切外来事物d受到了外国侵略势力的严重阻碍 14(2012年10月广东省六校高三联考)“百年张裕,历久弥香”。作为山东的百年老字品牌,张裕葡萄酒公司之所以维持和发展下来的主要原因不可能包括:a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为其发展提供了契机b中华民国成立后,奖励实业的措施为其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c国民政府鼓励兴办轻工业的政策与日本殖民者的扶植利用为其发展提供了动力d新中国成立后采取的政策与改革开放以来的富民政策为其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15(2012年3月衡阳市联考)剑桥中国晚清史写道:“改革派人士认为,了解西方的最好途径是和平,而不是战争他们相信西方人志在贸易,而不在领土。因此,中国的方针是用商业特权安抚侵略者,用物质的诱饵来控制他们。”下列对“改革派”的评价错误的是a改革派主张以商业救国 b改革派在中国掀起“西学东渐”高潮c本质上改革派并不反对西方侵略 d改革派的阶级本质注定了改革的结果二、非选择题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50年前,中国从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宝座跌落,是被发达国家低成本的制成品打败的。20年前,中国走上改革开放道路时,正值世界经济进入又一个低成本生产时代,发达国家把制造业生产转移到其他国家,为的是使用更便宜的资源。 侯若石机遇还是陷阱材料二请回答(1)怎样理解材料一中的中国“是被发达国家低成本的制成品打败的”?(2)结合材料二指出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这种开放格局与近代有什么相似之处?(3)近现代中国两次对外开放有什么本质区别?17(2011年10月江西师大附中月考27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福建产茶的文字记载,最早见诸于南安丰州莲花峰的摩崖石刻“莲花茶襟太元丙子”(公元376年),这比陆羽茶经问世要早300余年。汉朝,武夷山已有茶树传播省外。三国时,道家已在闽东蕉城区以茶制药。唐,福州、宁德县(今蕉城区)贡产“蜡面茶”,福州鼓山、闽侯贡产“方山露芽”(生芽、方山茶),武夷山产“香蜡片茶”等。宋,建州产“北苑贡茶”龙凤团茶,政和县产贡茶“银针”茶。元大德后,武夷山设“御茶园”,武夷茶为贡茶。明、清,闽北、宁德天山产贡茶“芽茶”。材料二 中国茶叶在欧洲最初被视为药物放在药店出售,茶价相当昂贵。17世纪,饮茶在欧洲逐步盛行并传至北美,饮茶成为一种高尚的消遣。查理二世的专职牧师奥文顿形容,“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在英国的家庭中,“我把茶壶坐上了! ”是一句对忙碌一天,疲倦归家的主人极好的关切话语。1733年,荷兰在广州购买价值 336881 荷盾的茶叶,到荷兰后却卖得988510荷盾,获利651629荷盾。鸦片战争前的140 年中,欧美贸易公司用来购买以茶叶为主的中国商品所花费的白银达169 437 564两白银。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了英国及其殖民地的茶叶交易,“从中国来的茶叶,提供了英国国库收入十分之一”。1773年,东印度公司装载342箱中国茶叶的船只开进波士顿港,企图低价倾销,波士顿群众将船上的茶叶全部倒入大海。英国政府采取高压政策,激起殖民地人民的强烈反抗,终于导致北美独立战争。材料三 近代前后中国植茶面积、茶产量、茶农数估算表万亩植茶面积产量(万担)内销(万担)外销(万担)18321837(平均)5212605200605186162531252025110187181940952025207188693495674620536246189484164208207521331901674633732101273材料四 1887年上海工夫茶的平均价格就达每担145两,而印度茶每担14两银就可获利。 1889年,印度茶叶出口英国市场的总值第一次超过了中国,达9450万磅,高出中国整整1472万磅。而中国的茶叶种植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由个体茶农采制小量茶叶,然后运往各处叫卖几天”。“中国种茶之法不用肥地物料,不去地下野草,亦不删除旁枝,又不换去老树,又不移种新地”。资本不足的茶农和茶商在苛捐重压下,为求生存,于是,将本应用于制茶工艺改进上的智慧,用在了茶叶的制假上。回答:(1)材料一反映古代福建茶叶生产的哪些特点?(不得照抄材料原文)(3分)(2)根据材料二,概述中国茶叶对西方社会的影响。(4分)(3)根据材料三,概述近代中国茶叶产销的变化趋势,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中国近代经济史专题训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从表中提取信息,鸦片战争后中国出口产品数量越来越多,说明中国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图中没有外国商品输入的记录,因此无法得出d项的结论。2a解析: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此题实际考察了洋务运动的实质。3c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是在一战期间:19141918年,故应该排除。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4c解析:本题较容易,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在在维护封建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挽救清封建统治。c项正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5a6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分析即可得出答案。7c解析:注意时间,在这一时间内,中国掀起了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特别是抵制日货,从而也就扩大了对印度纱的进口。8b9d10a11a解析: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发生于19世纪末,b、d不符合要求;马关条约签订之后,内外交困的清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允许民间设厂,民族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12c13a解析:民族工业受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有材料种信息“因不满官府衙门的勒索而到官府讲理,结果被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交刑部照例治罪”。”可以看出反映的是封建主义对民族工业的压迫。14c解析:c项“扶植利用”与史实不符,错误。15c二、非选择题16(1)中国开始沦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被卷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开始瓦解。(2)对外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相似之处:先开放东南沿海,继而开放整个沿海地区,然后扩展到内地。(3)近代的对外开放是中国在列强船坚炮利的情况下被迫的对外开放,它损害了国家主权;今天的对外开放是中国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主动融人世界经济潮流。17(1)产茶历史悠久;持续时间长;分布范围广;种类多;质量好,闻名全国(成为贡品)。(答道其中三点即可给3分)(2)促进欧洲医药事业发展;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