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容城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河北省保定市容城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河北省保定市容城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河北省保定市容城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河北省保定市容城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部分写在答题纸上。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a间jin 黑白相间 亲密无间 居间调停b劲jng 疾风劲草 强劲有力 刚劲正直c挨i 挨门逐户 挨打受骂 延挨度日d舍sh 舍我其谁 不舍昼夜魂不守舍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舟楫 开门缉盗 无赖 万籁俱寂b. 装潢 梳装打扮 撒谎 谎诞不经c杂糅 矫揉造作 回溯 扑朔迷离d. 禁锢 涸泽而渔 溪落 自辟蹊径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昆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代表作”,是实至名归,当之无愧。b破坏公共设施的犯罪行为,使广大干警荡气回肠,下决心打击这伙罪犯。c登上黄山光明顶,放眼眺望,起伏的群山座座相连,鳞次栉比,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天际。d水浒传英译本名为发生在河边的故事,西游记西方通行本名为猴,红楼梦的俄译本名为红色阁楼的故事,中国读者对此简直不可理喻。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a早晨八时,随着一声枪响,参加“迎新春万人环城长跑赛”的同学们在环城公路上飞快地驰骋着。b“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还参加了红桥村研制饲料、科学养猪的经验。c 256次列车运行途中广播点歌、宣读家书等活动丰富多彩,车厢里一派欢乐、祥和的气氛。d人们精神面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焕发,干劲十足。5.填到横线上与下文衔接的句子,最恰当的一句是_,在天空两颗星星的故事的基础上,注入了人间生活经验和对生活大胆幻想的成分,从而成了现在流传的故事的雏型。 a由于到南北朝时牛郎织女的发展 b到南北朝时由于牛郎织女的发展 c牛郎织女由于到南北朝时的发展 d牛郎织女发展到南北朝时6找出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若属皆且为所虏 b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c吾属今为之虏矣 d行将为人所并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词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沛公军霸上 吾得兄事之 项伯杀人,臣活之 范增数目项王 常以身翼蔽沛公 籍吏民,封府库 a b c d 二、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0分)8、(1)携来百侣曾游。_。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2)_,不仁;_,不知;以乱易整,不武。(3)士之耽兮,_ 。女之耽兮,_。(4)亦余心之所善兮, 。 (5)暧暧远人村, 。狗吠深巷中 。 (6) ,濯清涟而不妖。三、古诗文阅读(18分)9.翻译下列句子。(每句5分,共10分)(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10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8分) 忆王孙 . 春词 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高楼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 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王孙】:本指贵族公子,此处指主人公的丈夫。 (1)、作者精心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营造出什么样的氛围?(4分) (2)、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与李重元词一样,都写到了“断魂”,它们所抒 发的感情是否相同?试做简要的分析。(4分) 四、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13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何兹全:一个时代的结束 2011年2月15日20时,101岁的史学泰斗、教育家何兹全先生,在北京二炮总医院驾鹤西去。作为当年史语所最后一位老人,何兹全的离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我生的时代,是世界、中国千载不遇的大变动的时代,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时代,”何先生曾说,“我是幸运的,也是悲剧的。”去年此时,我曾去北师大红楼访问何兹全先生。我清晰地记得,何先生坐在电视机前,看冬奥会滑雪比赛的情景。那天刚下过一场雪,何先生颇有兴致,想去外面看雪景。他的学生北师大历史系教授宁欣推他出去,摄影师还给他们拍了照。我还记得,那天何兹全先生给我们讲述过往的人事。平淡的语气,去除了一切跌宕起伏与惊心动魄。何先生几乎经历了20世纪中国历史的所有动荡,他本人也与中国现代史上很多重要人物有过交往。他曾给投靠汪精卫的陶希圣写信:“在重庆百万大军的基础上,对日本人才有和可谈;离开重庆,就只有投降,没有和平。”1950年回国之前,胡适曾和他谈起国内对他的批判:“国内这些人写的文章,其实不是真的在批判我,是不得已而为之,这一点我心里是清楚的。”源:何先生的学生苏小华说,何先生上课总是天马行空。本来是在谈“魏晋封建说”、“亚细亚生产方式”等问题,谈着谈着,就谈到伊拉克战争、非典、东北亚的国际形势、国民党的历史,或者就谈到胡适、傅斯年、何柄棣、启功去了。“何先生跟他们亲自交往过,见解往往不同流俗。”苏小华说,“比如,他说启功先生是道家,是庄子的道,不是老子的道。先生将这句话讲给启功之后,启先生说,我以后就管你叫哥了,这个哥叫得有点晚。”尽管何先生一生中的朋友形色各异,但他一直中间偏左,为人处事也始终保持中庸的态度进步,但不过激。这是何先生一生的写照。“那时,讲课最受欢迎的是胡适、傅斯年、陶希圣和钱穆,不仅讲课生动,而且见解独到,”何兹全说,“老一代的学者,学问基础都很扎实,前四史、十三经都可以背诵。傅斯年引用古书,要找出处,就整篇整篇地背诵,背完这篇,又背另外一篇。”学术上,何兹全受陶希圣的影响很大,而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德国农民战争和考茨基的基督教之基础则让他接触到了辩证法和唯物论。1944年何兹全进入史语所。史语所由傅斯年于1928年创办,是当时中国最权威的学术机构,集中了陈寅恪、赵元任、罗常培、李方桂、李济、董作宾等一批学者。晚年,何先生回顾自己一生的学术之路时曾说,史语所的经历奠定了他一生学术研究的基础。当年,傅斯年、陶希圣等人迁往台湾,爱国心切的何兹全却放弃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职位,回到大陆,落户于北师大历史系。1950年,他写出汉魏之际社会经济的变化一文,与毛泽东所倡导的“封建制度自周秦以来一直延续了三千年左右”的论点相距甚远。尽管如此,他还是继续写出了关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几个问题,正式提出“汉魏之际封建说”。不久,史学界就开始了对魏晋之际封建社会说的批判。“文革”开始,何兹全被贴上“特务”和“反动学术权威”的标签。1970年,他被分配到临汾干校劳动两年。经历了“文革”的风雨,何兹全不再与人争辩,埋头于自己的学问。1989年,标志他史学思想的集大成之作中国古代社会出版了。这部书的主旨思想,发端于北大求学期间,历经半个多世纪,终于得以呈现在世人面前。此时的何兹全已是须发皆白的老人。10年前,在九十自我学术评述里,何兹全写道:20世纪30年代初学写文章,到现在已近70年。回头看看自己的成就,虽然有时也曾“骄傲”、“委屈”,但基本上大多时间还是虚心和甚或心虚的。客观、公平地评估自己的一生,有四字可用:“贫乏”但不“浅薄”。如今,这位谦逊的老人走了,留下的是一套六卷本的史学著作集。(节选自南方人物周刊)(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去世前一年,作者去看望何兹全先生时,他的身体还一直不错,在电视里看过冬奥会滑雪比赛之后,颇有兴致地去外面看雪景。b何先生上课总是天马行空,往往讲到一个问题,就会联系到国际、国内过去或现在发生的一系列大事,甚至联系到个人。c学术上,何兹全受陶希圣的影响很大,他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就是从陶希圣那里学到的。d1950年,他写了一篇文章,与毛泽东所倡导的论点相距甚远。后来,他不顾史学界对魏晋封建说的批判,还是继续写出了关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几个问题。e何先生静心研究学问,历经半个多世纪,终于完成中国古代社会这部他史学思想的集大成之作。(2)何先生曾说,“我是幸运的,也是悲剧的。”你是怎么样理解这句话的?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4分)答:_ (3)请说说文章画线句子“先生将这句话讲给启功之后,启先生说,我以后就管你叫哥了,这个哥叫得有点晚。”的作用是什么?(4分)答:_ 五 语言运用。(8分) 12、依照下面竹子的立意和句式,写筷子。(4分) 竹子 筷子 空有漂亮的外衣, _ 却无坚实的内涵。 _13、根据上联写下联送给老师(4分)上联:品明月,抒情怀,吟诗作赋。下联: 六、作文。(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选好角度,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得抄袭,不得套作。高一语文 答案 1答案 b解析 a项居间调停,间-jin,c项挨打受骂、延挨度日挨-i,d项:魂不守舍-sh。2答案 c 解析 a项揖(y ):拱手行礼。开门揖盗:引进坏人,自招祸患。b项“梳装打扮”应为“梳妆打扮”,“装”是假扮,“妆”是打扮得更好。“梳妆”是要打扮得漂亮,不是要假扮成什么样子,不能写作“梳装”。 “谎诞不经”应是“荒诞不经”。d项“溪落”应是“奚落”,即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这与“溪水”、“溪涧”毫无关系,故没有三点水。3答案 a。解析 b荡气回肠:(文章、乐曲等)十分动人,不能形容人;c鳞次栉比:形容房屋多且有次序排列,形容山不当;d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他明白。4答案 c 解析 a主谓搭配不当,“驰骋”指人骑着马奔跑,改为“跑”。b谓宾搭配不当,改“参观”为“学习”;d暗换主语导致主谓搭配不当,将“精神”移到“焕发”前,删去“面貌”。5答案 d。6.答案b7.答案d8、名句(1)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挥斥方遒。(2)因人之力而敝之,失其所与(3)犹可说也,不可说也(4)虽九死其尤未悔(5)依依墟里烟,鸡鸣桑树颠(6)出淤泥而不染 五、 12、 空有修长的大腿,却无站起的力量。 空有挺直的胸膛,却无坚实的脊梁, 一生在挑挑拣拣,到头来却两手空空。 13、沐清风,讲人生,谈古论今六、审题提示:将鸡蛋论中的相关因素联系社会现实社会生活人生经历等,解读其内涵或象征意义。在此基础上确定立意。 鸡蛋:自己(个人),集体,国家,民族 蛋壳:艰难困苦,曲折坎坷,挫折失败,误解打 击 打破:直面战胜,不屈不挠,顽强拼搏 从内:积极主动,毫不畏惧,敢于拼搏 从外:消极被动,畏惧退缩,得过且过立意提示: 一、从内从外打破: 1.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与被动); 2.突破束缚,才能不断成长; 3.活出自我(让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 4.内因决定外因 二、蛋壳: 压力、困境、挫折、失败 1.冲破人生的“蛋壳”才能看到广阔的天地 2.人生的“蛋壳”可以让人重生,也可以让人毁灭。 三、从内打破是重生:冲破“蛋壳”才能重生例文李嘉诚的“鸡蛋论”亚洲首富李嘉诚,有一段关于鸡蛋的理论,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李嘉诚说: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如果你等待着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你自己从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李嘉诚用一个鸡蛋做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人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是的,人生就像是一个鸡蛋,外表看上去毫无吸引人的地方,而且还极容易破碎。可是,如果这个人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实现一种自我的突破,那么最终就能打破包裹自己的这层蛋壳,不但可以就此看见外面的世界,而且将以一种全新的形象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相反,有些人惧怕外面的世界,觉得外面的世界变幻莫测,处处充满了危险,远远没有躲在鸡蛋壳里更安全,更惬意,于是就躲在蛋壳里过着得过且过的日子,无论如何都不愿意出来。可是,一旦错过了鸡蛋的孵化期,不是变为“臭蛋”,就是像李嘉诚说的那样,成为别人的食物。这样的人生,岂不是遗憾,岂不是悲惨?其实人生就像鸡蛋一样,总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很多时候必须小心翼翼才能躲开这些压力,必须依靠别人的帮助才能战胜困难,渡过难关。但是一旦获得了重生的机会,进入了人生的“孵化期”,就一定要抓住机会,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别人打破蛋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