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1).doc_第1页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1).doc_第2页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1).doc_第3页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1).doc_第4页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 徐水一中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答案语文1a(b与原文不符。“唯一的途径”强调了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另一个方面。c与原文不符,为了经济利益也不能让“丑作品”获奖。d与原文意思不符,文中意思是要兼顾“票房”“收视率”和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人文精神、艺术价值”两个方面。)2d(文中说的是“市场需求与精英话语”之间的矛盾,并未说“老百姓与专家评委”之间的矛盾。)3a(b原因是“国内奖项的权威性、公信力”下降。c不是正反论证,同时本段不仅论述了数字化评价标准的的优点,还论述了其不足。d原文中“借鉴海外的评价标准”属于无中生有。)4 c【解析】本题考点:文言实词理解。既要求有充分的阅读积累,更要求有根据语境推断词义的能力。“长”的宾语是某个部门时,译作“执掌”或“担任长”均恰切。“鼎结乡兵自守”句意谓“熊鼎组织乡兵自行防守”,“结”本意是将若干绳索打结,译作“聚合”合乎这里的语境。“赞” 确可译作“辅佐”,如“参赞”;但“赞”的这个意思在课本中极少出现,这就需要据语境作出判断在“乃留愈幕府赞军事”句中,“赞” 译作“辅佐”很恰当。c项错误明显。其一,据阅读经验,“延”从未有“招聘”意;其二,过秦论中有“秦人开关延敌”句,“延”译作“引进”、“迎接”、“邀请”;其三,若“延”译作“招聘”,不合语境。据语境,邓愈“数延见”熊鼎后,是向上级推荐熊鼎,并非留熊鼎在本府任职。5d【解析】本题考点:信息筛选整合。应注意陈述主体是“熊鼎”,事由是“处事精细求实”。是因家庭原因推辞朝廷的任命,不是“处事精细求实”,是直谏,不是“处事精细求实”。排除和即可。6c【解析】本题考点:概括内容要点。c项说“梅镒被诬贪污行贿”不合文意,因为“坐赃”意谓“犯贪赃受贿之罪”;说熊鼎释放梅镒是“依法”也不合文意,从熊鼎手下官吏所言“释知州,如故出何?”可知,熊鼎释放梅镒并没有法律依据。7(10分)第一句重点词语是“奏”(上奏)、 “罢”(罢免)、“辈”(人)、“列部”(所部)、“肃清”(严肃清正)。第二句重点词语是“使”(使者)、“裘帽”(裘皮衣服和帽子)、“复”(又)、“召”(召回)。请注意,此句翻译最易错处是把“慰劳,赐裘帽”的对象误作“熊鼎”,把句子翻译成“皇上派遣使者慰劳熊鼎,赐给熊鼎裘皮大衣和帽子”;实际上,皇上“遣使慰劳,赐裘帽”是针对朵儿只班的,目的是想先稳住朵儿只班。(1)熊鼎到了山东,上奏章罢免了不称职的几十位官员,所属各部门都变得严肃清正。(2)皇上派遣使者慰劳朵儿只班,赐给他裘衣和帽子,又派中使赵成将熊鼎召回。8.(6分)写了三个阶段的生活感受:“常插梅花醉”写了词人早年陶醉于赏梅;“赢得满衣清泪”写了词人中年在赏梅时伤心流泪;“故应难看梅花”则写了词人晚年没有心思赏梅。(一点2分)9.(4分)例如: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把早年因生活的欢乐闲适而陶醉于赏梅、中年因生活的幽怨而在赏梅时伤心流泪以及晚年因生活的沦落飘零而没有心思赏梅这三个不同阶段的不同感受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词人生活的巨大变化和飘零沦落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 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上阕写过去,下阕写现在,以昔衬今,表现出当时作者飘零沦落、衰老孤苦的处境和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今昔之感和家国之忧)10略 11.1.bc(b项3分c项2分) 解析:b项,文中提到盛宣怀担心外国人长时间参与,会分得大量利润,没有提及“将使中国的矿藏资源大量外流”。c项,这些学堂注重实用,理论和基础知识不求系统。这是一种办学思想,至于学员实际情况原文未提及。再者,不求系统,意味着不全面,具体到某一方面的理论和基础,也可能很扎实。 2.第一问:学员必须循序渐进,不许中途他骛,直至完成学业;重在学习专门科学技术,文字语言只不过是工具。第二问:体现了盛宣怀“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一点2分) 3.第一问:以内政、外交、理财等文科专业为主;设有师范、小学、中学和大学。第二问:为国家培养政法人才;为新式人才打下扎实基础。(任意三点可得6分)4.有丰富的办学经验,办训练班、北洋大学堂、南洋公学;教育思想先进,学以致用,重视基础教育;经济实力强,控制许多大型企业;李鸿章的培植,保举做高官,支持办学。(有明确的观点2分,结合文体分析4分,个人感受2分)12 c(a“檄”应读“x”; b“渐”应读“jin”; d“禁”应读“jn”,“沸”应读“fi”) 13.答案:c 1、解析:a.呕;b.泄,川;d.源,徇。14c 解析:“娓娓而谈”形容说话不知疲倦,生动,使人爱听,不符合“惨剧”“哽咽”语境。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细:微,小;捐:舍弃。器宇轩昂:形容人精神饱满,气概不凡。15. d解析:a.偷换主语,可将介词“经过”移到句子开头。b.语序不当,“如果”放在“一个企业”前;介词漏用,“忽视员工对企业文化的需求”。c.“90%以上”存在歧义,指“未得过麻疹”的人还是“没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不明确。16. b【解析】 首先要弄懂文段的中心,确定文段中心为“阅读对成年人不太容易发生作用”后,再找语言标志,确定语脉流向。“显然”“这”“至少”等标志性词语很容易引导考生做出正确选择。17.(6分)答案:个性就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亚里士多德那追求真理的执著与理智;个性就是“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的陶渊明那与世无争的闲适与淡然;个性就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 那蔑视权贵的不羁与洒脱;个性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李白那心怀抱负的浪漫与洒脱;个性就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那蹈死不顾的英勇与豪迈。18.(60分)正确立意:助人亦助己;双赢;借助外物成就自我。参考译文: 熊鼎,字伯颖,是临川人。元朝末年在乡试中中举,任龙溪书院的院长。长江以西发生叛乱,熊鼎组织乡兵自行防守。陈友谅多次威胁他,他不予理睬。邓愈镇守长江以西,多次请他来会见,认为他才能出众,向朝廷推荐他。太祖想对他委以官职,熊鼎以双亲年老为由推辞,于是留在邓愈的幕府里辅助军务。为母亲守丧完毕后,熊鼎应朝廷征召到京城,被任命为德清县丞。松江人钱鹤皋造反,临近的各郡都大为惊恐,鼎熊镇压了钱鹤皋,使局势得以平静。调职负责编写起居注,接受皇上诏令搜括那些值得惩罚、可引以戒的旧例,写在新造的宫殿的墙壁上。舍人耿忠出使广信返回,向皇上报告郡县官员违法的情况,皇上派遣御史去查访此事。而当时已颁布赦免诏书,丞相李善长两次进谏,皇上不接纳;熊鼎和给事中伊正一起进谏说:“朝廷向全国各地布施大信义,若又因为小事情劳烦御史,将失去信义,还是应该暂且保持宽大而威严的态度。”帝沉默了许久,还是决定不派出御史。洪武皇帝改元之后,新设浙江按察司,让熊鼎担任佥事,分管台州、温州。台州、温州自从被方氏窃夺占据后,有伪官和悍将二百多人,非常暴虐蛮横。熊鼎全把他们迁到江、淮一带,老百姓这才得到安定。平阳州的知州梅镒被告犯贪赃之罪,他不停地为自己辩解,当地几百位百姓都申诉说知州没有犯罪。熊鼎将要接受百姓的意见,有官吏告诉熊鼎说:“放过知州,没有充分的理由,怎么办?”熊鼎叹息着说:“法律是用来诛杀罪人的,我怎么能因为害怕谴责,诛杀无罪的人呢!”熊鼎释放了梅镒,把情况报告皇上,皇上回复批准了他的奏章。宁海人陈德仲肢解了黎异,黎异的妻子多次投诉,但得不到公正判决。熊鼎就逮捕了陈德仲,查清了事实,很快让他承当了应有的罪责。这年秋季,山东刚刚平定,在那里设立按察司,皇上又让熊鼎担任佥事。熊鼎到了山东,上奏章罢免了不称职的几十位官员,所属各部门都变得严肃清正。熊鼎想稽查官吏们都做了哪些有利或有弊的事情,就命令个郡县分别设置两本日历,每天写上所处理的诉讼案件狱和钱粮方面的事,一本留在郡县,一本上交到佥事府,更递交换,熊鼎查看日历,检查官吏们的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