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教案.doc_第1页
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教案.doc_第2页
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教案.doc_第3页
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教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 一 科目历史 课时教学设计第 7 周 1 课时 总第13课时 3 月 18 日课 题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课 型新授课备课组历史主备教师高会勇 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解决问题方法等)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元朝的建立过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情况。2.掌握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3.掌握忽必烈建立元朝、文天祥的抗元斗争。4.掌握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行省制度的建立。5.掌握水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大都的繁荣、频繁的中外往来、民族融合的发展等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思考和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使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2.通过对元朝民族融合的讲述,启发学生认识元朝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是在全国统一的条件下,在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的,由此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高尚的气节。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强大的政权;元朝统一全国,疆域幅员辽阔;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实行有效的管辖,促进了民族的融合;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中外交往频繁。元朝的历史地位应予肯定。重点难点重点: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民族融合难点:行省制度教学方法五步尝试教学法教 学 过 程一、尝试导入、引定目标播放腾格尔的蒙古人。由学生介绍蒙古族的情况:生活在蒙古高原,从事游牧,住在蒙古包里,吃羊肉、喝奶茶。二、尝试预检、引导发现(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1背景:12世纪时,蒙古草原上各部落之间混战不已,又受到金朝的奴役,草原人民不得安宁。2统一:(1)统一: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蒙古。(2)建国: 年,蒙古贵族推举 为大汗,尊称他为 ,蒙古国建立。(3)影响:_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二)忽必烈建立元朝(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国家)1元朝建立:_年,_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他就是元世祖。2南宋灭亡:1276年,元军占领_,南宋灭亡。3文天祥抗元:南宋灭亡后文天祥继续抗元,被俘后坚贞不屈,最后被杀害。【易错提醒】元朝的建立者是忽必烈,不是成吉思汗。文天祥是抗元将领,不是民族英雄;岳飞是抗金将领,不是民族英雄。(三)元世祖的统治1经济措施:(1)重视农业发展措施: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贵族_做牧场;治理黄河;推广_的种植。作用:北方农业获得恢复和发展。(2)交通运输:河运:为便利_。元世祖开凿了_和_,与原有运河相连,使粮船可以从杭州直达_。(河运路线:杭州大都)海运: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粮食运输逐步以海运为主。(海运路线:刘家港东海渤海直沽)【易错提醒】元朝的两段新运河是指由山东东平临清的会通河和由通州大都的通惠河。元朝的海运是由长江口的刘家港出发,经黄海、渤海到达直沽,再经大运河运往大都。(3)商业繁荣:_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P15唐朝四大商业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P58宋朝两大商业都市:开封、杭州;P68元朝商业大都市:大都;P117明清商业大都市:北京、南京)2中外交往:意大利旅行家_,在元世祖时来华,他的_描述了 的繁华景象。3政治措施实行行省制:(1)目的: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2)内容:在中央设_,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_”。 我国 的设立,始于元朝。加强对_的管辖,_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管辖西藏的机构宣政院)加强对琉球(今_)的管辖。(四)元朝民族融合 (元朝民族融合形式是民族迁移)1原因:元朝统一全国。2表现:(1)_开发边疆。(2)边疆各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3)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 、 等族,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4)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_。3意义: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三、尝试探究、引导解惑1元朝政府是怎样对全国进行有效管辖的?2说说元朝运河与隋朝运河有异同?(相同点:起止点相同,都是从北京到杭州作用相同,都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不同点:隋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呈大弯曲状;元朝都城在大都,元运河不再通过洛阳而是截弯取直,直达北京隋运河的主要目的是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元运河是南粮北运。)四、尝试练习、引导提升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材料一 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元世祖 材料二(忽必烈劝课农桑)行之五六年,民间垦辟种艺之业,增前数倍。农桑辑要(1)材料一反映了元世祖什么思想?为此他采取了哪些措施?(2)材料二反映了元世祖采取的这些措施取得了什么结果?五、尝试自结、引导拓展 本课知识点涉及较多,可以把要点提炼出来,帮助记忆,可以把本课内容归纳为三个年代、三个人物、四件大事。三个年代1206年1271年1276年三个人物成吉思汗忽必烈文天祥四件大事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行省制度民族融合随 堂 检 测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图一 图二1.20世纪之前,在政治上和战场上的光辉成就,很少有人可与图一人物相媲美。他是谁?是哪个民族的杰出首领?他的主要功绩是什么?(成吉思汗(铁木真)、蒙古族、统一蒙古)2.图一人物去世后,其子孙是怎样逐步灭掉其他政权、完成统一中国大业的?(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军相继灭亡西夏和金,1276年灭亡南宋)3.图二是哪个历史人物的形象?(忽必烈)4.为了发展经济和加强政治统治,图二人物采取了哪些措施?(经济:重视农业发展,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为便利南粮北运,元世祖开凿了会通河和通惠河,与原有运河相连,使粮船可以从杭州直达大都。元世祖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