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三国鼎立.doc_第1页
第20课 三国鼎立.doc_第2页
第20课 三国鼎立.doc_第3页
第20课 三国鼎立.doc_第4页
第20课 三国鼎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0课 三国鼎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三国鼎立。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通过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抓住现象所反映的本质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2、通过对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他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教学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教学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学方法:讲授法、引导法、讨论法、引用故事法、教学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师:同学们听说过官渡之战的故事吗?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的原因是什么?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国鼎立的有关故事。【新课教学】:一、官渡之战1、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1)、形成的原因: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割据一方的军阀互相混战,黄河中下游的袁绍和曹操成为北方实力最强的军事集团。(2)、代表人物:黄河中下游的袁绍和曹操。资料:东汉后期,统治黑暗,加上连年自然灾荒,导致了黄巾起义。黄巾起义虽然被东汉政府和地主武装镇压下去了,但它却瓦解了东汉的政治。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一些州郡官吏和豪强地主趁机扩张势力,逐渐形成各霸一方的军阀集团。如:袁绍、曹操占据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军阀集团。刘表占据荆州(既今天的湖北、湖南一带)。孙策继承父业据有长江中下游的江东地区。这些军阀集团彼此征战,使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昔日繁华的中原地区出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凄惨景象。2、官渡之战和曹操统一北方200年,为了争夺黄河中下游的统治权,袁绍和曹操在官渡进行决战,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随后又陆续消灭一些割据势力,基本上统一了北方。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93页的资料;归纳小结。战役时间交战双方战争特点结果影响官渡之战200年曹操和袁绍以少胜多曹操战胜袁绍曹操的势力逐渐强大,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官渡之战曹操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上的优势。(“挟天子以令诸侯”: 挟制着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现比喻用领导的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曹操将汉献帝迎到许(今河南许昌东),用皇帝的名义向其他军阀发号施令。曹操、袁绍对阵时曹操以天子名义谴责袁绍,打击其气焰。、曹操组织士兵耕田,恢复农业生产,基本解决了军粮问题,同时也使流亡农民有了安居之所。这样做,既赢得民心有迅速壮大了自己的实力。、曹操善用贤才,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战争之前,袁绍拥兵10万,曹操却只有三四万,袁绍在兵力上占有绝对优势。但他却因此产生了骄傲轻敌的情绪,拒绝采纳谋士的正确建议。谋士许攸看出袁绍必然失败,于是投奔了曹操。曹操虽然兵力处于劣势,但他善于用人,不但屈尊出迎许攸,而且采纳许攸的计策,派兵袭击袁绍的屯粮处,袁军没有了粮草,军心动摇。曹军趁机发动攻击,袁绍只有自食其果,败逃河北。二、赤壁之战1、战前的形势官渡之战后,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孙权占据长江中下游一带,在江东建立了比较稳固的统治。刘备依附于荆州地方势力刘表,没有固定地盘,但他得到了诸葛亮的辅佐,实力有所发展。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93页下面的资料。2、赤壁之战(1)、曹操发动赤壁之战的目的:企图占领南方,一举统一天下。(2)、地点:长江赤壁(今湖北赤壁西北)。(3)、时间:公元208年。(4)、交战双方:曹操军队和孙权、刘备的联军。(5)、结果:孙权、刘备的联军以少胜多打败曹军。(6)、影响: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的曹操为何会失败?讲解:(1)、曹操自负轻敌,指挥失误。由于曹操在此前的战事中一路高奏凯歌,接连消灭了袁绍、吕布等割据势力,壮大了自己的力量,根本不把孙权、刘备的联军放在眼里,在战斗之前就已经开始盘算胜利后在江东如何享乐。曹操最为疏忽大意的就是没有仔细考察黄盖投降的真伪,以及庞统来献“连环计”的用心,这两件事是导致火烧赤壁的直接原因,由于曹操的骄傲自满,没有及时识破孙权、刘备联军这两次计谋,从而为赤壁之战的失败埋下了伏笔。曹操的自大还体现在他不听劝告上,而黄盖诈降、庞统献“连环计”的时候,程昱等人就劝曹操要谨慎小心、明察秋毫,但曹操不听劝告,一意孤行,从而导致上当中计,兵败赤壁。(2)、曹操不习水战,感染了传染病,军心不稳 曹操的军队从北方而来,大多不习水战,而且组成混乱,其中既有原来袁绍部队的军士,在官渡之战后投降曹军,也有平定徐州时候的投降部队,还有平定荆州时收服的投降部队,更有曹操早期镇压黄巾起义时投降的黄巾军,真正属于曹操嫡系部队的本来就不多,内部纷争矛盾众多。曹操军队在战争中感染了传染病,(据三国志吴主传,这次大疫“死者大半”)给曹操带来了致命的打击。(3)、孙权、刘备联盟,策略得当孙权基业稳固,占地有利;刘备礼贤下士,颇得人心,实力有所发展。孙权、刘备在强敌面前,冷静分析形势,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4)、南北统一的条件不成熟北方:官渡之战后,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势力范围很大,充满雄心壮志,乘胜统一南方。但连年的战争使人民不愿意再打仗,曹操南下不得人心,生产没有得到回复和发展。南方:孙权占据江东,统治比较稳固。刘备“三顾茅庐”后,得到诸葛亮的辅佐,积极实施“隆中对策”使力量逐步壮大。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无论是统一的经济基础,还是能够完成统一的力量对比条件,都尚未成熟。这是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根本原因,即南北统一的条件不成熟。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94页的资料。赤壁之战和官渡之战都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你能比较一下它们的相同点吗?讲解:、两次战役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胜方都有指挥得当、运用巧妙策略和军队战斗力强等因素;而败方都有指挥者轻敌自傲、指挥失误的因素。、都是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统治权的斗争。三、魏、蜀、吴三分天下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赤壁之战后,曹操势力消弱,转向经营西北。刘备逐步占有荆州大部分地区,接着又攻占益州。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并向岭南一带发展。2、魏、蜀、吴三国的建立。公元220年,曹操病死,他的儿子曹丕废汉献帝,自称皇帝,改国号为魏,定都洛阳。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仍以汉为国号,史称蜀汉。公元222年,孙权称吴王。至此,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三国演义中的历史故事是否具有历史的真实性?讲解:三国演义作为历史文学作品,基本的历史事实和线索是真实的,但它又是在民间故事的基础上通过文学加工而形成的历史文学作品,这就必然有故事情节的虚构和夸张。我们要弄清哪些是历史的真实,就要阅读历史著作,特别是西晋史学家陈寿编著的三国志。这里举出几例说明三国故事不完全符合历史真实。例如:三国演义说诸葛亮六出祁山,实际上是五次北伐,其中只有两出祁山。他一出祁山时,马谡街亭战败后诸葛亮用“空城计”退敌也完全是虚构的。3、三国时期的经济发展(1)、曹魏建立后,着眼于恢复和发展生产,兴修水利,继续实行屯田,出现了“家家丰足,仓库盈溢”的繁荣景象。(2)、蜀国丞相诸葛亮以法治国,赏罚分明;减轻赋税,兴修水利,鼓励养蚕织锦;对少数民族采取安抚政策,加快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3)、在吴国治理下,江南得到开发。政府组织农民屯田垦荒,推广中原的先进耕作技术。造船业发达,海上交通和对外贸易得到发展。230年,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州(今台湾),加快了大陆和夷州的联系。课中题;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后退?请说说你的见解。讲解: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是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过度,是历史的进步。这种局部统一比东汉末年众多军阀割据混战的状况前进了一步,也为后来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三国鼎立时期,各国统治者都不满足于偏安一隅的现状,都力图打破均势、统一全国。因此,各国都重视发展生产、整顿吏治。这一时期,我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均有较大的成就。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在分裂中蕴含着统一的因素。随着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魏国力量壮大,取得了对蜀、吴的明显优势,这就为后来西晋统一全国准备了条件。【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国别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魏220年曹丕洛阳蜀(蜀汉)221年刘备成都吴(孙吴、东吴)222年孙权建业【作业布置】:课本P96页;知识巩固:A课本P96页畅想天地;流传的三国故事中,曹操阴险狡诈,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这符合历史实际吗?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看法。讲解:不符合历史史实。这是因为作者罗贯中受到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不能客观公正地对待曹操所致。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戏剧舞台上曹操的形象是个白脸奸臣,这也是丑化的形象。其实,历史上真实的曹操是个文武全才,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著名诗人。当然,受到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曹操也有狡诈凶残的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