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密度压强浮力.doc_第1页
第二讲密度压强浮力.doc_第2页
第二讲密度压强浮力.doc_第3页
第二讲密度压强浮力.doc_第4页
第二讲密度压强浮力.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暑期第二讲密度压强浮力一、物体的密度例题1、小红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了如图4所示的图象.由此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甲:乙= ;用甲、乙两种不同物质做成质量相同的实心体,则它们的体积之比V甲:V乙= 。二、压强例题2、某实心正立方体金属块的质量是m,边长是a,则金属块的密度= _;(用m、a表示)取6个这样的金属块,分别以如图的甲、乙两种方式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则甲、乙两种方式放置的金属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之比F甲:F乙= _;,压强之比P甲:P乙= _。 例题3、用量筒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体积V和液体与量筒共同质量m的关系如图101l所示。请观察图象,并根据图象求:(1)量筒的质量m筒 (2)液体的密度;液 (3)请你再添加一个条件,根据图象,写出 你所得到的物理量。要求:只允许添加一个条件;写出必要的过程及结果。例题4、如图所示,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A、B两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 P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A PB.(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例题5、如图4所示是测量大气压值的实验,那么最早测出大气压数值的科学家是_。图中所测到的当时大气压强是_mm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例题6图所示的菜刀在离刀口不远处有一排透气孔。使用这种菜刀切菜时,透气孔中的空气会在菜片和刀面之间形成一空气隔层,避免在_作用下菜片沾刀,同时也能_ (选填“增大”或“减小”)切菜时刀受的阻力。例题7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和注射器可以粗略测量大气压强以如图14所示为例,求注射器 活塞横截面积的方法是:从针筒上读出注射器的_,用刻度尺测量注射器_ (选填“针筒”或“全部刻度”)的长度;再算横截面积,实验时,可先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减小_;二是_三、浮力1.利用阿基米德原理F浮液gV排计算或比较浮力大小时,关键是分析液体的密度液和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的大小.例题7A、B和C三个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实心球放入盛有液体的容器中,各球所处位置如图所示,从而可以判断_球的密度最大,_球受到的浮力最小,A球受到的浮力_B球受到的浮力.(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例题8如图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将三个完全相同的铜球,分别沉入容器底部,当铜球静止时,容器底部受到铜球的压力大小关系是F甲F乙F丙,则液体密度相比较 ( )A.甲的最小 B.乙的最小C.丙的最小 D.一样大2.漂浮和悬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物例题9、如图所示,一艘轮船正在长江上航行,假设船体和货物总重为7500吨,江水的密度为1.0103kg/m3。(1)求船体浸在水面下的体积;(2)请运用有关公式分析说明:这艘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时,船体是上浮还是下沉一些? 例题10、将同一支密度计分别放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中,静止后如图所示若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甲、乙,静止时密度计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则( )A甲乙 F甲=F乙 B甲乙 F甲F乙C甲乙 F甲F乙 D甲乙 F甲=F乙例题11、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漂浮于海面的冰山正逐渐熔化小明为了探究冰山熔化后海平面是否变化,就将一块冰放入浓盐水中,冰处于漂浮状态,液面位置如图所示冰熔化后,杯中的液面将比熔化前 ( ) A不变B上升 C下降 D无法判断 小结:轮船吃水线的升降、密度计浸入液体中的深浅、液面的升降问题 其实质是比较变化前后的 .3.如何用浮力知识来测固体或液体的密度. 例题12如图一木块放入水中时,露出水面部分体积为总体积的2/5,求这种木块的密度。例题13弹簧测力计下吊着一重为1.47N的石块,当石块全部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98N。求:(1)石块受到的浮力;(2)石块的体积;(3)石块的密度例题14在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将一木块放入水中,水面达到的刻度是V1,如图2甲所示;再将一金属块投入水中,水面达到的刻度是 V2,如图2乙所示;若将金属块放在木块上,木块恰好没入水中,这时水面达到的刻度是V3,如图2丙所示金属的密度= 同步练习一、填空题(每空2 分,共24 分)1如图,自制潜艇模型下沉过程中受到水的压强将(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当模型排开的水所受到的重力为0.2N时,它受到的浮力浮力为N2、将一个物体放入足够多的水中静止时,排开水的体积为90cm3,此时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_N;若再将其放入足够多的酒精中静止时,它排开了80g的酒精。那么物体的密度为_kg/m3(酒精=0.8103kg/m3)。 3、如图所示,将重为5N的木块放入烧杯中,静止时木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为 N,方向为 .放入木块后,烧杯底部所受水的压强比原来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两个相同的甲、乙烧杯内分别装有体积相同的液体,小红同学在一支铅笔的下端粘上一块橡皮泥,将它分别置于甲、乙两杯液体中,观察到静止时的情形如图所示。(1)铅笔在甲、乙两种液体里静止受到的浮力大小分别F甲、F乙,比较大小则F甲 F乙。(2) 烧杯对桌面压强较大。(3)在放入铅笔前后,甲、乙烧杯底部受到液体压强的增加量 (选填:“相等”、 “不等” 或“无法判断”)。5、如图2所示,在跳水运动员身体全部入水后继续下沉过程中,所受的浮力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受到水的压强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一、选择题(33分)1、小聪和小明为了探究“温度和物质状态对同种物质密度的影响。在一定的环境下将lg的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的数据,利用描点法得到了如图 6所示的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水从O上升到4的过程中,其密度逐渐增大B.在0时,冰块的密度比水大C.当0时,在冰变成水的过程中质量变大D.小明和小聪的研究结果表明:密度是不会随状态而发生改变的2、一块金属的密度为,质量为m,把它分割成三等份,那么每一块的密度和质量分别是A. /3, B. /3, m/3C. , m D. , m/33、关于图所示的各种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水坝筑成下宽、上窄的形状,因为水对坝体侧面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B乙图中:人推木箱但没有推动,是因为人推木箱的力小于木箱受到的摩擦力C丙图中:蓄水槽中装水,当阀门打开水流动时,A、B、C三支竖管中水柱的高度不同D丁图中:金鱼吐出的气泡正在水中上升时,受到水的浮力逐渐变小图4、把个质量为40g,体积为60cm3的物块轻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当物块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溢出水的质量为40g,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B溢出水的质量为40g,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C溢出水的质量为60g,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D溢出水的质量为60g,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5、下列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体操运动员参加单杠比赛时,先要在手中抹点镁粉,这是为了增大手与单杠之间的摩擦B.我们称为“孔明灯”的热气球是利用加热的方法使气球内空气密度变小而产生升力使热气球升空的C.坐在行驶汽车里的乘客突然向后倒,这是因为汽车正在刹车减速D.旅客必须在安全区域等候上火车,是因为列车经过时,人与列车间空气流速大,压强大、可能发生事故6、在一支平底试管内装入适量铁砂,然后先后放入装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的烧杯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B试管在乙液体里排开的液体质量较小C在甲液体中试管底部所受液体压力较大D乙烧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较大7、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将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 静止时,两杯中液面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7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鸡蛋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鸡蛋在甲杯里排开液体的质量较大B.乙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较大 D.甲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较大 8、如图5所示,三个相同的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甲容器内只有水,乙容器内有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中悬浮着一个小球,则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相等B三个容器中,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最大C如果向乙容器中加人盐水,木块受到的浮力变大D如果向丙容器中加人酒精,小球受到的浮力不变9、小芳将完全相同的四个小球轻轻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容器A、B、C和D中,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小球静止时如图所示此时四个容器中的液面处于同一高度,则四个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最大的是10、2012年6月27日,中国载人深潜器“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最大下潜深度达7062米,再创中国载人深潜记录潜水器没入水中后,在水中继续下潜的过程中,它受到海水的浮力和压强的变化情况是()A浮力和压强都变大 B浮力不变,压强逐渐变小C浮力逐渐变大,压强逐渐变小 D浮力不变,压强逐渐变大11、一个充气的气球下面挂一个金属块,把它们放入水中某处恰能静止,如右图所示。如果往杯中缓慢注人一些水,则金属块和气球 A仍能静止 B向上运动 C向下运动 D上下晃动三、实验,探究题(26分)1、小华家有一个实心金属球,为确定其材料,她决定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测出金属球的密度。由于身边没有测量质量的工具,于是她找来了圆柱形容器、刻度尺和一个塑料小碗。设计了一个测金属球密度的实验,如图19所示。请按照他的设计思路完成下列步骤。(1)将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装入适量的水。(2)让塑料小碗漂浮在水面上,测出容器内的水深为H1,如图19(甲)所示。(3)当把金属球放入塑料小碗中,漂浮在液面时,测出容器内的水深为H2,如图19(乙)所示。(4) (5)则金属块的密度表达式为 。(水的密度用水表示)2、小明自制密度计并用它来测定盐水的密度。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刻度尺、圆柱形竹筷、细铅丝、烧杯、水、待测盐水。实验步骤如下:在竹筷的一端缠上适量细铅丝,制成密度计。用刻度尺测出竹筷的长度L。把自制的密度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h1(如图所示)。请将上面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1)竹筷一端缠上铅丝,是为了 。(2)密度计是利用 条件工作的。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 (选填“越小”或“越大”)。(3)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盐水= (不计铅丝体积)(4)小明计算得出盐水的密度为1.1 g/cm3,已知烧杯中盐水的体积为500 cm3,盐的密度为2.5 g/cm3,则盐水中含盐 g。(假设盐放入水中,盐和水的总体积不变)3、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研究,下图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1)分析图B、C、D,说明浮力大小跟 有关。(2)分析图 ,说明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3)物体完全浸没在煤油中所有的浮力是 N.(4)小明还想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是否有关,他找来一小团橡皮泥、烧杯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步骤一:将橡皮泥团放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橡皮泥团下沉至杯底。步骤二:将橡皮泥团捏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a)小明通过分析得出结论:由于第一次橡皮泥团受到的浮力 (选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第二次呈“碗状”时受到的浮力,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b)同组的小红不同意小明得出的结论,她指出小明的实验有一处错误,所以才会得出错误的结论,错误的原因是:他只关注了橡皮泥形状的改变,没有控制物体都要 。 四、计算题(17分)1、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长航程极地漫游机器人。机器人质量约500 kg,装有四条履带,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1 000 cm2。首次在南极内陆冰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