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第三节 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课件 鲁教版必修2.ppt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第三节 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课件 鲁教版必修2.ppt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第三节 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课件 鲁教版必修2.ppt_第3页
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第三节 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课件 鲁教版必修2.ppt_第4页
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第三节 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课件 鲁教版必修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 一 交通和通信发展与全球化1 作用 联系 工业与农业 城市与农村的桥梁 是地区与地区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纽带 2 发展 1 工业革命以后 等交通工具的相继出现 使人们可以到达更多 更远的地方 生产与消费 轮船 火车 飞机 计算机 全球化 二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与聚落形态1 聚落形态分类 块状 星状等 2 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1 历史上水运为主的时代 城市沿河道伸展 聚落形态多呈 2 现代化快捷交通运输方式 如高架路 地铁等 赋予城市形态更多 更灵活的变化 带状 带状 三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与商业网点1 商业中心的分布 沿江 沿海以及铁路 沿线 水陆交通便利的 地带或地理位置适中的边境线附近地区 2 影响因素 是商业网点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 3 城市商业网点的区位 以 为原则 布局在 边缘或市区边缘的 出入口附近 公路 枢纽 交通位置 交通最优 市区环路 高速公路 上海成为我国最大的商业中心的原因一方面 上海是港口城市 水陆交通极为便利 另一方面 上海人口稠密 经济发达 商品生产能力强 市场广阔 商品经济腹地广阔 1 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对聚落分布和空间形态的影响 一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与聚落形态 2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发展的影响 3 交通运输方式与城市空间形态 读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空间关系示意图 完成 1 2 题 1 分析两种模式的高速公路对城市建成区的影响 可知 a 甲模式不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b 乙模式需要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c 甲模式对城市建成区景观与环境的影响比乙模式大d 乙模式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比甲模式大 2 从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关系的动态变化看 可推断 a 城市化初期 高速公路遇到城市时一般会采用甲模式b 随着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展 乙模式有向甲模式演变的趋势c 在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 甲模式会消失d 大城市发展到成熟期 不会同时存在甲模式和乙模式 审答流程 答案 1 c 2 b 读某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示意图 回答 1 2 题 1 从城市略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早期 a 沿铁路延伸b 沿垂直于公路走向的方向延伸c 受地形的影响d 沿河流延伸 2 从1980年到2011年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矿产开发和人口数量的变化b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c 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的变化d 地表形态和河流径流的变化 解析 第 1 题 读图可知 早期的城市沿河流延伸分布 第 2 题 1980年以来 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形态的变化与城市桥梁 公路以及铁路的建设与布局有着密切的联系 由此判断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原因是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 答案 1 d 2 b 1 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 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 交通运输的影响至关重要 山区和平原的商业网点密度不同 如下表所示 二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与商业网点 2 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商业网点遵循市场最优原则 为接近最大消费人群 多分布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处 其次遵循交通最优原则 分布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 图示如下 3 交通运输对商业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商业中心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在它的周围要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和销售区 前者决定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后者决定于人口密度 数量和消费水平 要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便于商品的集散 如下图所示 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题 甲地某传统美食历史悠久 闻名遐迩 自从沿线高速公路建成后 以经营该传统美食为主的餐饮业在甲地逐渐衰落 而在乙地日趋兴盛 下图示意区域中心城市m至甲地的交通线 分析高速公路建成后 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饮业在甲地与乙地此衰彼盛的原因 解析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的影响 由图文资料可知 m市是主要食客源地 修建高速公路之前 甲地位于通向m市的公路旁边 生意兴隆 但修了高速公路之后 交通方式和线路变化 甲地衰落而乙地兴盛起来 仔细读图 联系交通运输的影响是答题关键 答案 m市为主要食客源地 高速公路快捷 方便 吸引m市的更多食客 高速公路在乙地有出入口 乙地来往m市远比甲地方便 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馆在乙地开设更多 名气渐盛 而甲地因交通相对不便 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饮业逐渐衰落 商业网点区位的判读方法 1 看城市地价高低 在地价最高处 可能是城市中心商务区 在次高峰处 可能布局次级商业区 2 看城市路网密度 城市路网密度大的地区 人流 物流量大 商业网点密集 3 看城市道路网格局 城市干道与市区环路交会处 交通便利 便于人员流动和商品货物集散 成为布局商业网点的理想区位 4 看建筑的密度 建筑物高大稠密的地区地价高 可能是城市中心商务区 5 看车流量 白天车流量大 停车频率高 夜晚相反 可能是商业密集地区 下图是江汉平原某地村庄杂货部分布图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 完成下列各题 1 乡村商业点的特点 规模 密度 2 图中杂货部的布局符合商业点布局的 原则 3 从商业网点布局的位置分析 杂货部a与杂货部b 经营规模可能大一些的是 理由是什么 解析 第 1 题 该地具有乡村商业网点分布的一般特点 即规模小 密度小 第 2 题 a b两杂货部均位于道路交会处 交通便利 符合交通最优原则 第 3 题 从箭头所指的客货流来看 杂货部a处的流动量大于杂货部b处 所以杂货部a处的商业规模大于杂货部b处 答案 1 小小 2 交通最优 3 aa地客货流量大 b地客货流量较小 只相当于a地的一部分 区域交通运输布局示意图的判读 1 读图分析本图为区域交通运输布局示意图 区域交通布局是指交通运输业的空间分布和地域组合 包括交通线网的布局和客货流的布局两个相互有密切联系的部分 其目的是通过合理布局 实现运输合理化 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信息提取 等高线数值 分布判断地形 图中等高线数值小于200米 且比较稀疏 故地形为平原 0米等高线为海岸线 小于0米的地方一般为海洋 戊处 30米等深线向海岸凸出 说明靠近海岸处水域较深 铁路甲乙段沿0米等高线布局 即沿海岸布局 铁路乙丙丁段穿过河流 乙位于河流入海口处 乙城市可实现江海联运 丙位于河流交汇处 该区域资源丰富 有河流 水资源丰富 铁矿 煤矿 矿产资源丰富 铁矿靠近河流 煤矿靠近铁路线 城市主要沿铁路 河流 海岸分布 水陆交通便利 利于经济发展 3 判读关键根据等高线数值 分布判读地形特征 进而得出地形 交通线布局 城市 河流 矿产之间的内在联系 根据资源状况 推断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 结合图中信息对交通线 点进行评价 下图为某城市略图 读图 完成1 2题 1 根据图示分析该城市优越的区位条件是 a 水资源丰富b 交通便利c 地形条件好d 气候适宜2 该城市城区建设的发展方向是 a 向西扩展b 向北扩展c 向南扩展d 向东扩展 解析 便利的水运和陆运条件是城市形成的优越条件 该城市若向北 向西 向南发展 会受到长江 洞庭湖的限制 而向东则可沿铁路及公路干线延伸扩展 答案 1 b2 d 3 读图 回答下列各题 解析 第 1 题 城市早期选址和河流有关 河流有供水和航运等功能 由此可知该城市的形态受交通的影响明显 第 2 题 大型服装批发市场需要广阔的场地以及便利的交通 宜布局在郊区 大型超级市场需要大量消费群体以及便利的交通 第 3 题 a市布局旅游度假区 可考虑附近的资源 大面积的沙滩 答案 1 水运便利生产 生活取水方便交通 2 靠近铁路 公路 交通便利位于郊区 地租便宜 接近市中心 市场广阔靠近公路 交通便利 3 a市临近海洋 附近有大面积沙滩 环境优美 随堂演练 1 全球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很大程度上得益于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额的扩大 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速度的稳步提高 国际互联网为载体的操作方式a b c d 解析 全球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技术的进步 现代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和以国际互联网为载体的操作方式 它们促进了贸易的发展 提高了业务质量 增加了贸易与投资机会 答案 c 2 下列关于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影响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 这些交通干线也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b 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 不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c 交通线的发展对聚落空间形态没有什么影响d 交通线的衰落不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解析 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很大 表现在 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 这些交通干线也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 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即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交通线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答案 a 读图 回答3 4题 3 图中所示地区最有可能为商业街的是 a ab bc cd d4 a b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