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输电线路基础处理方案.doc_第1页
风电场输电线路基础处理方案.doc_第2页
风电场输电线路基础处理方案.doc_第3页
风电场输电线路基础处理方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千佛山风电场输电线路基坑处理方案审核:编制:日期:2009年8月9日我方按进度计划于8月8日进行C52杆基础进行了开挖作业,开挖过程中,挖至自自然地面约一米二深度时,发现有流沙层、局部淤泥层,并大量出水,严重影响施工作业,并且基础土质不符合设计持力层要求,为保证工程质量及既定工期,我方特拟定以下处理方案,请予以审核、批准。一、阜新地区自然条件分析据气象部门统计,阜新地区今年七月二十日瞬时最大风力达到35米秒。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大部分地区遭受飑线风、暴雨袭击,66千伏线路和10千伏线路受损严重。此次飑线风和暴雨影响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内66千伏泡子、十家子、大巴3座变电站及所属供电区域内的泡子镇、大固本镇、十家子镇、等七个乡镇用电负荷全停。8条10千伏线路受损线路总长4.75公里、28基电杆受损,低压台区受损24个。由于本工程线路基本处于彰武丘陵地带,春秋两季极易引发破坏力强大的瞬间旋风。另外本工程部分线路塔杆位于丘陵形成的小盆地中,盆地中央基本属于二级冲击平原,地表一米以下有大量流沙、淤泥层,并由于地势较周围丘陵低50200米,造成部分地区地下水丰富。二、气象及地质条件对杆塔架的影响如遇到上述35米/秒强风时,本工程线杆承受杆自身及线缆传递的侧向风压经计算,位于现状基础持力层不足以支撑杆及拉线所承受的拉力。下面我们以10级风为例列出杆塔承受的风压的公式:根据伯努利方程得出的风压关系,风的动压为:wp = 0.5rov2 其中wp为风压kN/m2,ro为空气密度kg/m3,v为风速m/s。 由于空气密度(ro)和重度(r)的关系为 r=rog, 因此有 ro=r/g。在(1)中使用这一关系,得到:wp = 0.5rv2/g 此式为标准风压公式。在标准状态下(气压为1013 hPa, 温度为15C), 空气重度 r=0.01225 kN/m3。纬度为45处的重力加速度g=9.8m/s2得:wp = v2/1600 风速代入上式, 10 级风相当于 24.5-28.4m/s, 取风速上限 28.4m/s, 得到风压wp=0.5 kN/m2, 相当于每平方米承受约51千克力。对于15米高度,支撑杆为500mm的线杆,其迎风面积为11.1m2。10 级风下的拉力为:F = wp s = 0.5 kN/m2 11.1m2 = 30.803kN 对于设计要求埋深的500mm线杆,其自身水平抗拉强度为3.57 kN/m2。基本满足要求。但就目前土质状况而言,在基坑不作处理、回填土不换填情况下,不能保证线路在自然条件恶劣情况下的质量安全。三、整改方案及费用概算表 鉴于上述自然条件现状及计算结果,有针对性的对位于地下水丰富、有流沙层及淤泥的基坑进行处理。挖至设计标高时,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项目部共同确定是否属于需处理范畴(流沙、淤泥、地下水)具体处理方法如下:1、 挖至设计标高时如有淤泥等上述不良基坑出现时,继续深挖至设计标高以下500mm,并按原基坑底面积每边外扩300mm,开挖临时排水沟并在一角挖集水坑,集水坑深800,回填之前需间断性排水,避免基础处理时地下水浸泡而扰动基层土质如下图所示:300 原基坑尺寸 600 300 原基坑底尺寸 600原基坑位置集水坑2、 基坑完成基坑开挖及集水坑等工作后,在原设计基础底面积范围铺设300mm碎石垫层(可有效滤水),碎石上浇筑200mm厚C20混凝土稳定层补偿基础持力层不足,有效防止因风压引起的线杆下沉发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