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身自主创业分析.doc_第1页
大学身自主创业分析.doc_第2页
大学身自主创业分析.doc_第3页
大学身自主创业分析.doc_第4页
大学身自主创业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自主创业分析将调查所得到的基本信息按性别、年龄、专业、入学前户口所在地、家庭收入来源、社会实践经历分类统计,如表1所示。表1 作业样本人群的统计特征信息项目类别人数百分比(%) 累计性别男16153.67%女13946.33% 100%年龄19岁165.33%20岁8528.33%21岁12240.67%22岁6722.33%23岁72.33% 100%专业公共事业管理62.00%动物科学4314.33%动物医学6923.00%水产养殖5919.67%市场营销4816.00%信息管理7023.33% 100%入学前户口所在地农村20769.00%乡镇3511.67%县城3110.33%中小城市186.00%省会93.00% 100%家庭收入来源务农15652.00%教师103.33%公务员186.00%工人3411.33%经商3210.67%其他4816.00% 100%社会实践经历校外打工14147.00%校内打工134.33%志愿服务4013.33%小本创业217.00%其他8528.34% 100%数据库与信度分析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3.515读取录入数据,利用SPSS中的分析模块进行基础的统计分析,首先用SPSS-Analyze信度分析模块中进行信度分析。信度系数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信度分析方法。信度系数评价的是量表中各题项得分间的一致性。这种方法适用于态度、意见式问卷。信度(Reliability)即可靠性,它是采用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测量时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信度系数越大,表明测量的可信程度越大。研究信度系数要多少才算有高的信度。Devilish(1991)认为,0.600.65(最好不要);0.650.70(最小可接受值);0.700.80(相当好);0.800.90(非常好)。由此,一份信度系数好的量表或问卷,最好在0.80以上,0.70至0.80之间还算是可以接受的范围。对问卷的符合程度的33个项目计算Cranach系数,见表2所示。发现总量表的Cranach系数为0.701,大于0.70,达到了相当好的信度值,说明学生对问卷的回答一致性较高。表2 问卷的符合程度的Cranach系数Cranach,sCranach,sAlpha BasedAlphaOnStandardizedItemsN of0.7010.714 33因子分析结果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是一种多元统计技术,它的目的是从为数众多的可观测的“变量”中,用统计方法概括和推论出少数的“因子”。用最少的因子来概括和解释大量的观测事实,从而建立起最简捷、最基本的概念系统,揭示出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16。因子描述统计将所得数据利用SPSS软件输入到电脑中,进行描述统计,以了解本次调查分析的基本情况。表3给出了被试总共300人对33个变量问答信息的平均数、标准差。从表中可以看出S15变量赞同度最高,其平均值达4.287,标准差0.730;S14其平均值达4.143,标准差0.696;S13其平均值达4.063,标准差0.726。结合问卷中的问题“S15在创业过程中,我会不时地向创业成功人士学习” ,“S14 自主创业不确定因素很多,我需要多结交朋友,争取帮助”,“S13 如果他人和周围的弱势群众遇到困难,我会尽力去帮助他们”。回答这三个问题的整体水平很高,而且很集中。说明目前在校大学生多数认识到了创业是服务于社会,要去帮助弱势群体;认识到了去帮助别人,别人就会帮助我;认识到了向成功人士学习的重要性。这与前几年,大学生认为自己是社会的精英,不面向社会创业的认知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从表中可以看出S17变量赞同度最低,其平均值达2.383、标准差1.123。结合问卷中的问题“S17 起点低、规模小,创业过程中不存在领导的问题” 这里有意设计了负面的说法,但调查结果是正面的。这个问题说明目前在校大学生认识到创业中领导能力的重要性,但是意见很分散。表3 调查问卷的统计描述变量平均数标准差分析人数S13.810 0.837 300 S24.104 0.721 300 S34.030 0.794 300 S44.010 0.952 300 S53.910 0.867 300 S63.257 1.176 300 S73.823 0.981 300 S82.767 1.109 300 S93.973 0.842 300 S102.849 1.014 300 S113.367 0.994 300 S124.160 0.750 300 S134.063 0.726 300 S144.143 0.696 300 S154.287 0.730 300 S161.973 1.139 300 S172.383 1.123 300 S183.740 1.056 300 S193.417 0.945 300 S213.903 0.768 300 S223.740 0.888 300 S233.983 0.753 300 S243.399 0.967 300 S252.533 1.116 300 S262.686 0.938 300 S272.957 0.835 300 S283.200 0.903 300 S293.103 0.869 300 S303.533 0.979 300 S312.943 0.988 300 S323.013 1.036 300 S333.350 0.937 300 调查数据的KMO和Bartletts 检验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首先要对所有变量进行检验,其目的是用来判断数据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通过KMO和Bartletts 检验法检验相关矩阵,以考察本数据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数据的KMO和Bartletts检验结果详见表4。表4 创业问卷的KMO和Bartletts考验Kaiser-Meyer-Olin 考验0.730Bartletts考验卡方X2 2252.268Df528Sig.000KMO是相关系数与偏相关系数的一个比值,最大接近1,KMO值的大小表示变量间的共同因素多少。KMO值越大越表示变量间共同因素的越多,越适合进行因素分析。根据(Kaiser,1974)的观点,研究的KMO值大于0.70。是还好的程度如表4所示,KMO值为0.730,比较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同时Bartletts检验结果表明,显著性水平P=.000,即各变量之间存在相关,且相关矩阵是一个非常显著的相关矩阵,适合做因子分析。抽取公因子的个数分析我们对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抽取公因子,通过特征值、贡献率和碎石图三种判定法,确定抽取公因子的个数。表5为大于1的因素特征及其贡献率。表5 大于1的因素特征值及其贡献率因素特征值贡献率% 累加贡献率 %旋转后的特征值1 4.142 12.553 12.553 2.721 2 3.586 10.865 23.418 2.417 3 2.285 6.924 30.342 2.339 4 1.835 5.560 35.903 2.285 5 1.514 4.589 40.492 1.899 6 1.505 4.561 45.053 1.847 7 1.209 3.663 48.716 1.823 8 1.166 3.533 52.249 1.614 9 1.057 3.204 55.453 1.353 通过表5我们可以看到: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有9个,但是因子7、8、9的贡献率小于4.500,所以可以把这三个因子去掉,6个因子的贡献率合计45.053%可以由6个潜在因子解释。图1 调查数据的碎石图图1为本次调查研究的碎石图。通过碎石图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前9个点的特征值大于1,而前六个点特征值清晰。所以,从碎石图上可以选取6个因子。结合表5,如果取6个因子的累计贡献率为45.053%,为中等水平的覆盖率,我们决定抽取6个因子做为的研究结果。因素负荷矩阵旋转分析决定因子抽取个数后,本研究采用了方差最大法,对负荷矩阵进行旋转,使数据向0和1两极分化,得到了最终的因子负荷矩阵。笔者在进行旋转法的选择时,采取了方差极大法和斜交旋转的对比分析17,结果显示采用正交和斜交的方法所得的因子与变量的关系相差不大。因篇幅有限,斜交方法就不在此说明了。表6 方差极大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因素1 2 3 4 5 6 S7 S2 S3 S4 S5 S6 S8 S18 0.576 S10 0.624 S11 0.657 S120.759 S130.507 S140.795 S150.726 S16 0.616 S17 0.755 S24 0.604 S20 0.598 S21 0.751 S22 0.755 S23 0.579 S26 0.778 S27 0.787 S28 0.779 S30 0.642 S31 0.538 S32 0.592 S33 0.611 注:抽取方法:主成分抽取法 旋转法:方差极大旋转 旋转反复迭代25次结果显示:因子1支配的题项有: S12、S13、S14、S15;因子2支配的题项有:S20、S21、S22、 S23;因子3支配的题项有:S16、S17、S24;因子4支配的题项有S26、S27、S28;因子5支配的题项有:S30、S31、S32、 S33;因子6支配的题项有:S11、S18、S10。 因子命名通过因子分析的探索性研究,从33个变量中找出6个潜在因子,我们认为这6个因子是三年级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主要认知因素。为了便于进一步研究上述6个因子对大学三年级学生自主创业的影响作用,我们按照题项的主干内容对其进行了因子命名,生成了6个新的变量名,分别为:1社会融合能力因子、2创业动机因子、3领导沟通因子、4创业政策知识、5创业意识,6创新突破。结果见表7所示。表7 变量与因子的关系因子1因子2因子3因子4因子5因子6变量S12 S13 S14 S15S2 S3 S20 S21 S22 S23 S16、S17、S24S26、S27、S28S30、S31、S32、 S33S11、S18、S10因素命名社会融合创业动机领导沟通能力创业政策创新意识创新突破经过归因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本研究的每个变量只接受一个潜在因子的影响,没有交叉支配,且一个潜在因子至少支配2个变量,没有单变量的潜在因子出现,表明各因子具有比较明确的归因意义。在校大学生对自主创业认知程度的分析与讨论有关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内涵尚未见有关的研究,这是本研究的基础前提。在本文中大学生自主创业是指大学生通过个人及组织的努力, 利用所学到的知识、才能、技术和所形成的各种能力, 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 在有限的环境中, 努力创新、寻求机会, 不断成长创造价值的过程。几个重要的因子 本文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几个重要因子进行分析与讨论社会融合能力因子该因子包括四个题项:“S12我必须了解和认识与我创业有关的、可能对我有帮助的事和人”,“S13如果他人和周围的弱势群众遇到困难,我会尽力去帮助他们”,“S14自主创业不确定因素很多,我需要多结交朋友,争取帮助”,“S15在创业过程中,我会不时地向创业成功人士学习”。其调查结果如表8所示。表8 社会融合能力因子的调查结果很不符合不符合不清楚符合很符合S121.67%3.00%5.33%60.67%30.33%S131.00%1.67%12.33%60.00%25.00%S141.00%1.00%9.00%60.67%28.33%S150.50%1.00%1.00%47.00%42.00%结果显示,每项回答中“符合”以及“很符合”的比例之和占86.00%以上。 说明目前在校大学生多数认识到了创业是服务社会。这与前几年,大学生认为自己是社会精英的认知水平有很大的改变。创业动机因子该因子包括六个题项: “创业使人获得成长和发展的机会,是不错的选择”,“ S3创业过程,能使我逐渐成为主宰自己的强者”,“ S20在创业条件不利的情况下,我能够不断挑战自我,实现人生价值”,“ S21起点低更是我不断努力,进行自主创业的动力”,“ S22低起点创业,虽然艰苦,但却使我获得更大的成长和发展空间”,“ S23我想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扎根农村,带动家乡父老致富”。其调查结果如表9所示。表9 创业动机因子的调查结果很不符合不符合不清楚符合很符合S20.50%2.67%11.00%43.00%21.50%S30.50%3.00%17.00%52.33%27.67%S200.50%3.33%22.67%53.00%20.67%S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