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规格书淀粉.doc_第1页
产品规格书淀粉.doc_第2页
产品规格书淀粉.doc_第3页
产品规格书淀粉.doc_第4页
产品规格书淀粉.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品规格书(红薯淀粉)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红薯淀粉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保质期。本标准适用于以红薯为原料,经清洗、磨碎、浸泡、分离、脱水、干燥、包装等工艺加工制成的食用甘薯淀粉。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4789.2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菌落总量测定 GB/T 4789.3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T 4789.15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 GB/T 马铃薯淀粉 GB/T 5009.53 淀粉类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5491 粮食、油料检验、仟样、分样法 GB/T5492 粮食、油料检验、色泽、气味、口味鉴定 GB/T5009.11 食品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T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 GB8665 粮食包装面粉袋 GB/T22427.1 淀粉灰分的测定 GB/T22427.2 淀粉水分的测定 GB/T22427.4 淀粉斑点测定办法 GB/T22427.5 淀粉细度的测定办法 GB/T22427.6 淀粉白度的测定办法 LS/T6101 谷物粘度测定快速测定依法 GB/T22427.9 淀粉及其衍生物酸度测定方法 GB/T22427.10 淀粉及其衍生物氮含量测定 GB/T22427.13 淀粉及其衍生物二氧化硫含量测定方法 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DB13/T 768 无公害甘薯生产技术规程 GB/T17109 粮食销售包装 GB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JJF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5号 定量包装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7第102号 食品标识管理规定3 技术要求3.1 原料要求 鲜红薯应清洁,外皮光滑、不裂、不软、不烂,无外伤,无虫蚀,无霉变;红薯干应清洁,无虫蚀,无霉变。3.2 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感官要求项 目指 标优等品一级品(出口级)合格品形态和色泽白色略带微青色,细腻有光泽的粉末白色略带微青色,细腻的粉末气味具有红薯淀粉固有的气味,无异味杂质无黑星及其它肉眼可见的外来杂质0.0013.3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理化指标项 目指 标优等品一级品(出口级)合格品水分/(%) 12.0015.0018.00酸度/(0T) 6.07.08.015.0灰分(干基)/(%) 0.300.400.50斑点/(个/cm) 2.006.00细度150um(100目)筛通过率(%) 99.6099.3099.00蛋白质/(%) 0.100.150.50白度(457nm蓝光反射率)(%) 84.072.070.0粘度/(mPa.s) 10008006003.4 卫生标准 卫生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 卫生指标项 目指 标优级品一级品(出口级)合格品二氧化硫/(mg/kg) 20总砷(以As计)/(mg/kg) 0.30铅(以pb计)/(mg/kg) 0.50菌落总数/(CFU/g) 500010000大肠杆菌/(MPN/100g) 3070霉菌和酵母菌数/(CFU/g) 50010003.5 净含量偏差 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3.6 生产加工过程 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应符合GB14881的规定。4 试验方法4.1 感管指标取少许样品,用肉眼观察其色泽,嗅其气味,检查其有无砂齿和外来杂质。4.2 理化指标检验4.2.1 水分 按GB/T22427.2或GB/T5009.53规定的方法测定 4.2.2 酸度 按GB/T22427.9规定的方法测定4.2.3 灰分 按GB/T22427.1 规定的方法测定4.2.4 蛋白质 按GB/T22427.10规定的方法测定4.2.5 斑点 按GB/T22427.4规定的方法测定4.2.6 细度 按GB/T22427.5规定的方法测定4.2.7 白度 按GB/T22427.6规定的方法测定4.3 卫生指标4.3.1 菌落总量 按GB/T 4789.2 规定的方法测定4.3.2 大肠菌群 按GB/T 4789.3 规定的方法测定4.3.3 霉菌和酵母 按GB/T 4789.15 规定的方法测定4.3.4 二氧化硫 按GB/T12094规定的方法测定4.3.5 总砷 按GB/T5009.11规定的方法测定4.3.6 铅 按GB/T5009.12规定的方法测定4.4 净含量偏差按JJF1070规定的方法测定5 检验规则5.1 产品应经企业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并出具合格证后方可出厂。5.2 产品组批以同一批原料、同一生产线、同一生产日期生产的包装完好的同一品种产品为一批。5.3 抽样 在成品库同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3kg样品供出厂检验,5kg样品供型式检验。5.4 出厂检验5.4.1 产品应经企业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并签发合格证后方可出厂。5.4.2 出厂检验项目包括感官指标、水分、灰分、细度、斑点、PH值、微生物指标。5.4.3 出厂检验结果中如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有不合格项目时,允许抽取同样数量样品进行复验。复验结果中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如微生物指标有一项不合格,则判定该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得复验。5.5 型式检验5.5.1 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 正常生产时,每年进行一次。b) 原辅料、设备或关键工艺发生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c) 停产半年以上重新恢复生产时。d)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的差异时。e) 国家质量监督部门提出要求时。5.5.2 型式检验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检验项目为本标准技术要求中的全部项目。检验结果中有一项不合格,则判定型式检验不合格。6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6.1 标志 销售包装标识应符合GB7718、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的要求。大包装的贮运标志应符合GB/T191的规定。6.2 包装6.2.1 包装采用编织袋包装。包装应符合GB8665和GB/T17109的规定要求。6.2.2 包装材料须卫生、无毒、无害、符合食品安全法的要求。6.2.3 各种包装必须整齐完美、不松散、无破损。6.3 运输运输器具应清洁干燥、无污染、无虫害、并有防尘、防潮、防雨雪、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