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练精析(26套)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和地图.pdf_第1页
201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练精析(26套)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和地图.pdf_第2页
201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练精析(26套)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和地图.pdf_第3页
201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练精析(26套)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和地图.pdf_第4页
201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练精析(26套)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和地图.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第一章 第一节第一节 地球和地图地球和地图 一 选择题一 选择题 1 2009 宁夏高考 南极中山站南极中山站 69 22 24 S 76 22 40 E 时间时间 区时区时 2009 年年 2 月月 2 日日 9 时时 25 分 我国在南极最高点附近建立的昆仑站分 我国在南极最高点附近建立的昆仑站 80 25 01 S 77 06 58 E 正式开站 则昆正式开站 则昆 仑站与中山站的直线距离约为仑站与中山站的直线距离约为 A 820 千米千米 B 1 020 千米千米 C 1 220 千米千米 D 1 420 千米千米 解析 解析 本本题考查球面上两点间距离的估算 意在考查考生的地理空间想象能力和基题考查球面上两点间距离的估算 意在考查考生的地理空间想象能力和基 本计算能力 两地间经度差可以忽略 纬度差约为本计算能力 两地间经度差可以忽略 纬度差约为 10 根据 根据 同一经线上 纬度相同一经线上 纬度相 差差 1 实际距离相差 实际距离相差 111 千米千米 可计算出两地南北距离约为可计算出两地南北距离约为 1 110 千米 而由于计算千米 而由于计算 时忽略了经度差 两地实际距离应略大于时忽略了经度差 两地实际距离应略大于 1 110 千米 故答案为千米 故答案为 C 答案 答案 C 2 在下列的四幅图中 经纬度位置相同的两点是在下列的四幅图中 经纬度位置相同的两点是 A 和和 B 和和 C 和和 D 和和 解析 解析 据图判断据图判断 30 N 45 W 30 S 135 W 30 S 90 W 30 N 45 W 故经纬度位置相同的是故经纬度位置相同的是 两地 两地 答案 答案 D 2010 三亚模拟 人类的美丽家园人类的美丽家园 地球是一颗蓝色星球 也是迄今为止我们所地球是一颗蓝色星球 也是迄今为止我们所 发现的仅有的存在生命的星球 然而 对于我们的地球 我们了解多少呢 亿万年发现的仅有的存在生命的星球 然而 对于我们的地球 我们了解多少呢 亿万年 来 地球上演绎了多少动人的故事呢 科学家对地球不同纬度的经纬线长度进行测来 地球上演绎了多少动人的故事呢 科学家对地球不同纬度的经纬线长度进行测 量 统计结果如下表量 统计结果如下表 据此回答 据此回答 3 4 题 题 测量测量地的纬度地的纬度 单位 度单位 度 经度经度 1 度的长度度的长度 单位 单位 km 纬度纬度 1 度的长度度的长度 单位 单位 km 0 111 322 110 569 30 96 490 110 850 45 78 850 111 132 80 19 394 111 666 3 下列是对测量结果的分析 正确的是下列是对测量结果的分析 正确的是 A 无论是经线还是纬线 都是随着纬度的增加变长无论是经线还是纬线 都是随着纬度的增加变长 B 纬线的长度随纬度的增加变长 经线长度在变短纬线的长度随纬度的增加变长 经线长度在变短 C 纬线长度随纬度的变化是测量误差所致纬线长度随纬度的变化是测量误差所致 D 经线长度经线长度的变化反映了地球形状的不规则性的变化反映了地球形状的不规则性 解析 解析 根据经纬线和经纬度的知识 结合表中数据可以推出 根据经纬线和经纬度的知识 结合表中数据可以推出 经度经度 1 度的长度度的长度 单单 位 位 km 实际上是纬线长度 实际上是纬线长度 纬度纬度 1 度的长度度的长度 单位 单位 km 实际上是经线长度 实际上是经线长度 随纬度的增加 纬线长度很快变短 经线长度略微变长 由此可以推出 地球是一随纬度的增加 纬线长度很快变短 经线长度略微变长 由此可以推出 地球是一 个两极稍扁 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个两极稍扁 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答案 答案 D 4 在在 60 N处相距一个经度的两个地点的实地距离最有可能是处相距一个经度的两个地点的实地距离最有可能是 A 111 415 千米千米 B 55 803 千米千米 C 28 904 千米千米 D 110 569千米千米 解析 解析 南北纬南北纬 60 纬线的长度约为赤道长的一半 而由于地势的影响 可能会略大于纬线的长度约为赤道长的一半 而由于地势的影响 可能会略大于 一半 一半 答案 答案 B 读下图 读下图 回答回答 5 6 题 题 5 图中四地位于北京图中四地位于北京 116 E 40 N 的东南方向 且经度间距离较近的是的东南方向 且经度间距离较近的是 A B C D 6 在四幅图中斜线所表示的经纬线方格内 面积最大的是在四幅图中斜线所表示的经纬线方格内 面积最大的是 A 所在方格所在方格 B 所在方格所在方格 C 所在方格所在方格 D 所在方格所在方格 解析 解析 判断两地经度距离时 取近不取远 即读劣弧 不读优弧 判断面积大小时 判断两地经度距离时 取近不取远 即读劣弧 不读优弧 判断面积大小时 要注意比较纬度高低 低纬地区经度要注意比较纬度高低 低纬地区经度 1 间距较长 越向两极越短 间距较长 越向两极越短 答案 答案 5 A 6 C 读图 读图 回答回答 7 8 题 题 7 若一架飞机由图中若一架飞机由图中 地经地经 地飞往地飞往 地 其飞行方向是地 其飞行方向是 A 一直向正东方向一直向正东方向 B 一直向正西方向一直向正西方向 C 先向西北 后向西南先向西北 后向西南 D 先向东北 后向西北先向东北 后向西北 8 飞机由图中飞机由图中 地经地经 地飞往地飞往 地地的过程中 途经的大洲和大洋的过程中 途经的大洲和大洋 依次是依次是 A 太平洋太平洋 南美洲南美洲 大西洋大西洋 B 大西洋大西洋 北美洲北美洲 太平洋太平洋 C 太平洋太平洋 亚洲亚洲 印度洋印度洋 D 印度洋印度洋 非洲非洲 大西洋大西洋 解析 解析 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确定该图为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 第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确定该图为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 第 7 题 根据经纬题 根据经纬 网定向法确定网定向法确定 地位于地位于 地的西北方向 地的西北方向 地位于地位于 地的西南方向 第地的西南方向 第 8 题 利用题 利用 经纬度确定经纬度确定 地位于大西洋 地位于大西洋 地位于北美洲 地位于北美洲 地位于太平洋 地位于太平洋 答案 答案 7 C 8 B 2009 上海高考 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 下图是某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 下图是某 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 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 据此完成据此完成 9 10 题 题 9 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 A 东北 西南向东北 西南向 B 东西向东西向 C 西北 东南向西北 东南向 D 南北向南北向 解析 解析 根据山脊概念根据山脊概念 等高线弯曲部分指向低处 结合等高线图即可判断山脊基等高线弯曲部分指向低处 结合等高线图即可判断山脊基 本上呈东北本上呈东北 西南走西南走向 向 答案 答案 A 10 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 A 上 下部均陡峭上 下部均陡峭 B 上部较陡 下部较缓上部较陡 下部较缓 C 上 下部均平缓上 下部均平缓 D 上部较缓 下部较陡上部较缓 下部较陡 解析 解析 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 结合西北坡的等高线密集程度判断即可 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 结合西北坡的等高线密集程度判断即可 答案 答案 B 一幅地图比例尺为一幅地图比例尺为 1 500 000 图幅面积为 图幅面积为 10 000 平方厘米 根据需要 现用平方厘米 根据需要 现用 1 1 000 000 的比例尺绘制同一地区的地图 的比例尺绘制同一地区的地图 据此回答据此回答 11 12 题 题 11 新图图新图图幅的面积为幅的面积为 A 20 000 平方厘米平方厘米 B 5 000 平方厘米平方厘米 C 250 平方厘米平方厘米 D 2 500 平方厘米平方厘米 12 新图与原图相比 表示的地理事物新图与原图相比 表示的地理事物 A 更详细更详细 B 较粗略较粗略 C 没有变化没有变化 D 相对位置发生变化相对位置发生变化 解析 解析 根据题意 比例尺缩小 而实际面积不变的情况下 图幅也要相应缩小 图根据题意 比例尺缩小 而实际面积不变的情况下 图幅也要相应缩小 图 幅缩小的倍数是其比例尺缩小到倍数的平方 由于比例尺缩小 图幅变小 图上事幅缩小的倍数是其比例尺缩小到倍数的平方 由于比例尺缩小 图幅变小 图上事 物所表示的内容较为粗略了 物所表示的内容较为粗略了 答案 答案 11 D 12 B 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 单位 米单位 米 回答回答 13 15 题 题 13 图中河流的流向为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A 先向北 再向东北先向北 再向东北 B 先向南 再向东南先向南 再向东南 C 先向东北 再向西北先向东北 再向西北 D 先向东南 再向西南先向东南 再向西南 14 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 150 米米 B 199 米米 C 278 米米 D 400 米米 15 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地点是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地点是 A B C D 解析 解析 该题组考查地图方向及等高线应用 第该题组考查地图方向及等高线应用 第 13 题 首先根据图中指向标确定方题 首先根据图中指向标确定方 向 再根据等高线分布确定河流流向 第向 再根据等高线分布确定河流流向 第 14 题 陡崖的相对高度可由公式 题 陡崖的相对高度可由公式 n 1 d H n 1 d 重合的等高线条数有重合的等高线条数有 n 条 等高距为条 等高距为 d 求出求出 200 米米 H 400 米 米 第第 15 题 若某一点能看到另一点 必须使视线不受地形阻挡 把图中各点向甲 题 若某一点能看到另一点 必须使视线不受地形阻挡 把图中各点向甲 乙两村均作连线 可以得出只有乙两村均作连线 可以得出只有 点符合 点符合 答案 答案 13 D 14 C 15 B 二 非选择题二 非选择题 16 读甲 乙读甲 乙两图 回答下列问题 两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图中 A B C D 四点的经纬度坐标分别为 四点的经纬度坐标分别为 A B C D 2 说出说出 A C 两点所在的半球 两点所在的半球 A 半球 半球 半球 半球 C 半球 半球 半半 球 球 3 A 点位于点位于 C 点的点的 方向 方向 D 点位于点位于 B 点的点的 方向 方向 4 与图中与图中 B 点关于地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点关于地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与与 D 点关于地心对称的点的坐标为点关于地心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解解析 析 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的应用 第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的应用 第 1 题 根据图中经纬度的变化状况和地球题 根据图中经纬度的变化状况和地球 运动方向 先确定出东西经和南北纬 然后再读出经纬度 第运动方向 先确定出东西经和南北纬 然后再读出经纬度 第 2 题 根据题 根据 A C 两点的经纬度 确定他们所处的半球 第两点的经纬度 确定他们所处的半球 第 3 题 根据经纬度确定方位 注意劣弧题 根据经纬度确定方位 注意劣弧 优先 第优先 第 4 题 可根据题 可根据 B D 两点的经纬度求出 两点的经纬度求出 答案 答案 1 20 S 110 W 50 S 120 W 60 N 170 E 70 N 170 W 2 南南 西西 北北 西西 3 东南东南 西北西北 4 50 S 60 E 70 S 10 E 17 暑假到了 光明中学组织暑假到了 光明中学组织地理夏令营活动 来到了浙江省某山区 读图回答下列问地理夏令营活动 来到了浙江省某山区 读图回答下列问 题 题 1 经过一天的考察 按预定计划 需搭帐篷宿营 现有经过一天的考察 按预定计划 需搭帐篷宿营 现有 A B C D 四个宿营地四个宿营地 点点 见上图见上图 可供选择 依据所学知识 你认为选择可供选择 依据所学知识 你认为选择 地宿营最合适 其理由地宿营最合适 其理由 是是 2 有同学提出利用陡崖进行攀岩练习 请你找出陡崖相对高度有同学提出利用陡崖进行攀岩练习 请你找出陡崖相对高度 H的范围的范围 A 40 H 120 B 80 H 160 C 120 H 160 D 160 H 240 3 图中两山顶之间的距离约为图中两山顶之间的距离约为 米 米 B E 两地中降水较多的是两地中降水较多的是 4 为保护环境 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图中为保护环境 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图中 F G 两处相比 优先退耕还林的两处相比 优先退耕还林的 是是 处 原因是什么 处 原因是什么 5 图中图中 F 处一直是传统耕作区 梯田种植水稻是其农业生产特色 试分析该处修处一直是传统耕作区 梯田种植水稻是其农业生产特色 试分析该处修 建梯田的条件建梯田的条件 从地形 气候方面考虑从地形 气候方面考虑 6 试画出试画出 D E 两点之间的地形剖面图 两点之间的地形剖面图 解析 解析 本题本题以我国东南地区局部等高线地形图为切入点 综合考查对等高线地以我国东南地区局部等高线地形图为切入点 综合考查对等高线地 形形 图的判读分析能力 第图的判读分析能力 第 1 题 在野外考察晚上宿营 一般要选择在山脊处最为安全 题 在野外考察晚上宿营 一般要选择在山脊处最为安全 第第 2 题 图中陡崖题 图中陡崖 3 条等高线相交 等高距为条等高线相交 等高距为 40 米 经计算可知米 经计算可知 B 选项正确 第选项正确 第 3 题 量算图上两山顶之间的距离 再结合比例尺 可计算出两山顶之间距离为题 量算图上两山顶之间的距离 再结合比例尺 可计算出两山顶之间距离为 1 500 米 米 B 处位于迎风坡 降水多于处位于迎风坡 降水多于 E处 第处 第 4 题 图中题 图中 F G两处比较 两处比较 G处等处等 高线较密 坡度较陡 且海拔较高 应优先退耕还林 第高线较密 坡度较陡 且海拔较高 应优先退耕还林 第 5 题 梯田的修建应选择题 梯田的修建应选择 坡度较大 水分较充足且向阳的地方 第坡度较大 水分较充足且向阳的地方 第 6 题 按地形剖面图的绘题 按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进行绘制 制方法进行绘制 答案 答案 1 C 理由 理由 夏季易发洪水 夏季易发洪水 A 地离河边太近 有危险 地离河边太近 有危险 B 地处于谷口 地处于谷口 是暂时性洪流必经之地 危险 是暂时性洪流必经之地 危险 D 地处于陡崖之下 可能有落石或崩塌 有危险 地处于陡崖之下 可能有落石或崩塌 有危险 C 地避开了山谷地避开了山谷 洪水洪水 河边 河边 洪水洪水 和陡崖和陡崖 落石和崩塌落石和崩塌 到河边距离适中 相对 到河边距离适中 相对 安全安全 2 B 3 1 500 B 4 G F G 相比 相比 G 处等高线较密集 坡度较陡 且海拔较高 处等高线较密集 坡度较陡 且海拔较高 5 F 处等高线较稀疏 坡度较缓 该地位于我国南方 气候湿润 此处又位于向阳处等高线较稀疏 坡度较缓 该地位于我国南方 气候湿润 此处又位于向阳 坡 迎风坡位置 水热条件充足 坡 迎风坡位置 水热条件充足 6 见下图 见下图 本文来自网络 请不要使用盗版 谢谢阅读 版权所有 2010 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