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单元生物技术实践专题28传统发酵技术与微生物的应用 高考生物 考点一传统发酵技术 知识清单 一果酒及果醋的制作1 制作原理与条件 2 制作流程3 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是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 4 现在工厂生产果酒 为提高果酒的品质 更好地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采取的措施是直接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 二腐乳的制作1 菌种 主要是毛霉 2 原理 1 蛋白质肽 氨基酸 2 脂肪甘油 脂肪酸3 腐乳的制作流程 三泡菜的制作和亚硝酸盐的测定1 作用菌类 假丝酵母和乳酸菌 2 原料 白菜 洋白菜等 3 原理 在无氧的条件下 微生物利用菜中的糖和其他营养物进行发酵 乳酸菌将糖分转化为乳酸 这时需氧菌被杀死 当有机酸增加到一定程度时 乳酸菌被杀死 出现酵母菌和霉菌 并逐渐产生亚硝酸 加白酒的作用是可抑制杂菌的生长 酒也是一种调味剂 增加醇香感 4 制作步骤 5 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1 亚硝酸盐的产生 由假丝酵母产生 2 亚硝酸盐的危害 可转变成致癌物亚硝胺 3 亚硝酸盐含量测定 在盐酸酸化条件下 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 与n 1 萘基乙二胺结合形成玫瑰红色产物 通过目测比较 大致估算亚硝酸盐含量 1 果酒 果醋发酵装置分析 1 通用装置 2 装置分析 因酵母菌的繁殖需要空气 醋酸菌是好氧菌 所以在果酒制作的前期和果醋制作的整个过程中都需氧 因酵母菌产生酒精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 故应控制充入氧的量 应在充气口设置开关 由于在酒精发酵过程中产生co2 因此又需设排气口 为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排气口应连接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 因要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监测 故应设置出料口便于取料 2 四种传统发酵产品的菌种与原理 3 影响腐乳品质的因素 1 盐a 浓度过低 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 豆腐易腐败变质 b 浓度过高 会影响腐乳口味 2 酒的含量 一般控制在12 左右 3 香辛料 具调味 杀菌作用 4 温度 15 18 思维点拨传统腐乳制作与现代腐乳生产的区别 1 条件要求 传统腐乳制作不需要灭菌 现代腐乳生产必须在严格无菌条件下进行 2 菌种来源 传统腐乳制作 菌种来自空气中的毛霉孢子 现代腐乳生产 菌种是经过筛选的优良毛霉菌种 并且直接接种在豆腐上 4 泡菜制作的注意事项 1 材料的选择及用量 蔬菜应新鲜 若放置时间过长 蔬菜中的硝酸盐易被还原成亚硝酸盐 清水和盐的质量比为4 1 盐水要煮沸后冷却待用 盐水煮沸有两大作用 一是除去水中的氧气 二是杀灭盐水中的其他细菌 2 防止杂菌污染 每次取样用具要洗净 取样后要迅速封口 3 氧气需求 泡菜坛要选择透气性差的容器 以创造无氧环境 有利于乳酸菌发酵 防止蔬菜腐烂 坛盖边沿的水槽中要注满水 以保证乳酸菌发酵所需的无氧环境 并注意在发酵过程中要经常补充坛盖边沿水槽中的水 4 温度 发酵过程控制在室温即可 最好在26 36 温度过高 则易滋生杂菌 温度过低 则发酵时间延长 5 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菌 乳酸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 例1 2017江苏单科 25 3分 如图是探究果酒与果醋发酵的装置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多选 a 改变通入气体种类 可以研究呼吸作用类型对发酵的影响b 果酒发酵中期通入氮气 酵母菌将从有氧呼吸转变为无氧呼吸c 果醋的发酵周期与实验设定的温度密切相关d 气体入口与气体出口可以交换使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果酒和果醋制作的相关知识 果酒和果醋发酵所利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 醋酸菌 其中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菌 而醋酸菌为需氧菌 因此改变通入气体种类 可研究呼吸作用类型对发酵的影响 a正确 果酒发酵中期通入氮气后 酵母菌可从有氧呼吸转变为无氧呼吸 b正确 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 35 温度过低会抑制酶活性 从而抑制果醋的发酵周期 c正确 图中的气体入口与气体出口不可以交换使用 因为与气体入口相连的导管需要插入发酵瓶的底部 d错误 答案abc 考点二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 一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1 培养基 1 概念 人们按照微生物对 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 配制出供其 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 2 营养构成 水 无机盐 碳源 氮源和生长因子 3 类型 根据物理性质可分为固体培养基 半固体培养基和 液体培养基 根据功能可分为选择培养基和 鉴别培养基 4 制备步骤 计算 称量 溶化 灭菌 倒平板 2 无菌技术 连线 注意 a 消毒可以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 b 灭菌可以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 包括芽孢和孢子 3 纯化培养方法 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1 平板划线法 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 连续划线的 操作 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2 稀释涂布平板法 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 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 二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1 纤维素酶 1 组成 纤维素分解菌可产生纤维素酶 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 它包括c1酶 cx酶和葡萄糖苷酶 2 作用 2 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 1 方法 刚果红染色法 2 原理 3 标志 使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 根据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4 操作流程 三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 1 微生物的培养基 1 微生物培养基的营养要素 2 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的应用实例 2 两种微生物纯化培养的方法 3 微生物的鉴别和筛选 1 三种鉴别微生物的方法 菌落特征鉴别法 根据微生物在固体平板培养基表面形成的菌落的形状 大小 隆起程度和颜色等特征进行鉴别 指示剂鉴别法 如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 培养某种微生物后 若ph升高 指示剂变红 说明该种微生物能够分解尿素 染色鉴别法 如利用刚果红染色法 根据培养基中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2 三种筛选微生物的方法 单菌落挑取法 利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到固体平板培养基表面 直接根据微生物菌落的特征利用单菌落挑取的方法获得目的微生物 选择培养法 利用选择培养基对微生物进行选择培养 直接获得目的微生物 鉴定培养法 利用鉴别培养基使目的微生物菌落呈现特有的特征 然后筛选目的微生物 3 微生物筛选和鉴别的两个实例 4 两种微生物计数方法的比较 例2 2016课标全国 39 15分 某同学用新鲜的泡菜滤液为实验材料分离纯化乳酸菌 分离纯化所用固体培养基中因含有碳酸钙而不透明 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能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 回答下列问题 1 分离纯化乳酸菌时 首先需要用对泡菜滤液进行梯度稀释 进行梯度稀释的理由是 2 推测在分离纯化所用的培养基中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有和 分离纯化时应挑选出的菌落作为候选菌 3 乳酸菌在 20 长期保存时 菌液中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 填 蒸馏水 甘油 或 碳酸钙 解析 1 分离纯化乳酸菌时 由于泡菜滤液中菌的浓度高 因此需要用无菌水对泡菜滤液进行梯度稀释 其目的是将聚集在一起的乳酸菌分散成单个细胞 以便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菌落 2 乳酸菌代谢过程中可产生乳酸 若在培养基中加入碳酸钙 则碳酸钙既可以中和乳酸 又可以在乳酸菌菌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北2025年河北省气象部门招聘应届毕业生(第三批)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攀枝花2025年攀枝花市盐边县事业单位新一轮引才1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外国文学经典》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社会政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汽车原理与构造》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绵阳飞行职业学院《中学生物学教学技能训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宿州学院《农产品营销与电子商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工业大学《数据分析导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级英语阅读2》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东北大学《软件体系结构原理与方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口腔颌面部损伤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
- 某石料厂年产10万吨石灰岩开采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3年雅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招考聘用编外工作人员模拟预测(共1000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台湾大学欧丽娟老师的中国文学史讲义
- 国家开放大学《哲学基础》形考任务1-3参考答案
- R老年人老年人如何保持适宜体重
-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的手术配合
- 监控设备安装技术交底
- 精选河南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
-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学生设计作品图文汇报材料
- 消防通风施工组织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