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甲骨文与青铜器 关于甲骨文你想知道些什么 一 刻在龟甲 兽骨上的文字 1 甲骨文 的含义 2 甲骨文 的出土地点 3 甲骨文 怎样被发现的 4 甲骨文记载了什么内容 刻在龟甲上的文字 刻在牛肩胛骨上的文字 1 什么是甲骨文商朝时 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甲骨文的出土地点 殷 殷墟先后出土的甲骨约10万片 甲骨文单字总数约有4500个 已能识读2000字左右 甲骨文主要发现于 殷墟 即今天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 甲骨文出土地点 殷墟 安阳小屯村 2 甲骨文 的出土地点 殷墟 一片甲骨惊天下 王懿荣 3 甲骨文 怎样被发现的 甲骨文的发现 王懿荣 山东福山人 我国清末著名金石学家 他于1899年第一个认识并有意识地购藏殷墟甲骨文 被誉为 甲骨文之父 甲骨文之父 王懿荣 王懿荣至今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他发现甲骨文的传奇故事 据说光绪二十四年 1898 王懿荣因患疟疾 仆人到北京城外菜巿口的逵仁堂捉药 他的好友刘鹗在检查药包时发现一味叫 败龟版 的药上刻有隐隐约约的字 两人细看后认为这是十分珍贵的古代文字 于是 王懿荣便把北京中药铺中的败龟版收购一空 后来消息传出 甲骨便成了古董商搜求的对像 另一种说法是在庚子年 1899 有位叫范维卿的古董商人 在河南小屯收购到一些甲骨 便带了十二片甲骨到北京给收藏古董 精通金石闻名的王懿荣看 王懿荣见之大喜 便以优厚的价格购买之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 夜半洋兵攻东安门 他徘徊于庭院 身为清朝大臣 念两宫之惊扰却不能入卫 翌日清晨他书绝命词一纸曰 主忧臣辱 主辱臣死 王懿荣殉国的心意十分坚定 最后终于投井自尽了 他的妻子谢夫人 带着长媳张氏 相从投井而亡 4 甲骨文记载了什么内容 王公贵族占卜结果 一 商朝人为什么要占卜 二 在商代能够进行占卜的是什么人 三 他们遇到什么事会去占卜 四 这些文字主要刻写在什么上面 因为当时科学技术不发达 人们迷信鬼神 王室贵族 风雨 收成 征伐 疾病 生育等 龟甲和兽骨上 商人祭祀神鬼和祖先 商人为什么要占卜 问卜 的过程 怎样进行占卜 问卜 的过程 灼后的 卜兆 卜辞 问卜 的过程 甲骨文出土的意义 1 甲骨文是我们了解和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材料 2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 是从商朝开始的 3 甲骨文与今天的汉字有着渊源关系 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演变而来的 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几千年前的文字呢 1 甲骨文是我们了解和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材料 2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 是从商朝开始的 猜猜看 日 月 人 井 吕 高 甲骨文的特点 是一种象形文字 图形性很强 十二生肖识别图 十二生肖辨识 十二生肖辨识 这里有你的姓氏吗 甲骨文百家姓 与甲骨文同时存在的人类古老文字还有两河流域的楔型文字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和玛雅人的图形文字 但这三种文字早已湮灭 惟有甲骨文演变为今天的汉字 并对朝鲜 日本 越南等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小结 汉字的演变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二 闻名于世的青铜器 用青铜制成的器皿就叫做青铜器 青铜是铜 锡 铅的合金 长 1 1米 高 1 33米 重 875公斤 商朝 世界青铜器之王 司母戊鼎 观察司母戊鼎 你从中能看出他的哪些特点 气势恢宏的青铜器 高超的工艺当时强盛的国力 商朝青铜铸造业高度发达 四羊方尊 三星堆青铜人像 商代青铜器的特点 工艺高超种类多样纹饰精美气势恢宏 毛公鼎 毛公鼎是西周青铜器中赫赫有名的重器之一 作于西周晚期的宣王时期 内壁铸有多达498字的长篇铭文 是现存最长的铭文 你能说出和鼎有关系的成语 成语接龙 三足鼎立 一言九鼎 问鼎中原 革故鼎新 大名鼎鼎 人声鼎沸 洋洋大观的各类青铜器 食器 鼎 鬲 g 簋 东直门簋gu 街 酒器 爵 角 觥 觥筹交错 水器 盘 盂 盂方水方 兵器 戈 大动干戈 戟 钺 yu 乐器 钟 铙 鸣金收兵 杂器 俎 人为刀俎z 我为鱼肉 禁 火龙纹盉 西周早期 齐侯匜 y 西周晚期 水器 簋 gu 你能猜出它们的用途吗 兵器 双头龙蜈蚣纹戈 钺 尊 爵 角 兽面纹觯 zh 西周 酒器 觥 g ng 酒器 1 工匠先用1000 的烈火 把混合在陶钵中的铜 铅 锡按一定比例熔化 2 熔化后的金属液体被倒进泥造的模型里 3 金属冷却变成固体后 便打破模型进行加工 修整 这样 便制成了各种青铜器 商代青铜器制造过程 造型独特 青铜器反映了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 青铜器的产生和质量折射出国力的盛衰 青铜器象征着那个时代灿烂辉煌的文明 说一说 商代灿烂的青铜文明让你有何感想 司母戊鼎铸造的每一道工序都包含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聪明才智与协作劳动 同样对于今天的我们 无论是一个班级体 一所学校 还是我们国家的发展 都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去打造 文物是一个国家悠久历史的见证 是一个民族古老文明的形象载体 是联系历史与现实的血脉 文物的流失就是民族血脉的流失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仅在海外47个国家的200多个博物馆中 就有精品中国文物一百多万件 而民间收藏的又至少多10倍 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在横遭侵略凌辱的近代以来被巧取豪夺走的 殷墟甲骨 自出土之日起 殷墟甲骨即惨遭流失 被以各种名目搜购 席卷 流失海外的近3万片 遍及日 美 英等12个国家 也有大量的青铜器流失在外 如商双羊尊 西周康侯簋 邢侯簋等等珍品 近几年 在已经回归的文物中 有政府追索和购回的 有爱国人士捐赠回来的 有企业在拍卖会上买回来的让流失海外的国宝回归祖国怀抱 是我们难以释怀的情结 动动脑 基础巩固题 1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2 我们今天的汉字是从什么文字发展而来的 a甲骨文b金文c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