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江西省宜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江西省宜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江西省宜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江西省宜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江西省宜春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1马路上站岗的交通警察相对于岗亭是的,相对于行驶的汽车是的(填“运动”或“静止”)2噪声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噪声叫做“隐形杀手”,现代的城市把控制噪声列为环境保护的重要项目之一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从和控制噪声3如图是小红在秀江河边看鱼,小红所看见的鱼是在点处(选填“a”或“b”)所以,有经验的渔民知道,用鱼叉叉鱼时要朝着所看到的“鱼”更(选填“深”或“浅”)一些的位置叉去,才能叉到鱼4为了预防甲型流感,某校要求学生每天早上用如图所示的体温计测量体温,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5超市里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块,这是因为冰块 (填物态变化名称) 时,要(填“放”或“吸”)热,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装着冰鲜鱼的袋子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袋子的外壁出现了一层水珠,这是(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6谷歌公司推出了一款“谷歌眼镜”,它是一个戴在眼睛上的微型电脑,如图所示:使用时要盯着眼前12mm处的镜片屏幕,上网阅读、观看视频等它的推出让人惊叹科技的进步,但也带来诸如电磁辐射等负面影响,长期使用会导致近视,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选填“前方”或“后方”),需要配戴(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来矫正7如图所示是关于小猫和小聪的一幅漫画,图中两条光线的夹角是60,则小聪观察小猫光路的入射角的角度是,此现象说明8如图所示是一款具有摄像功能的手机,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透镜,通过镜头所成的像是(选填“实像”或“虚像”)9如图所示,一个瓶子里有不多的水,乌鸦喝不到水,聪明的乌鸦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水面上升了,乌鸦喝到了水若瓶子的容积为450ml,内有0.2kg的水,乌鸦投入其中的石块的体积是,石块的质量是(石块密度为2.6103kg/m3)10宜春樟树“四特酒”素有“三杯下肚浑身爽,一滴沾唇满口香”的赞誉,它的包装盒上标明容量500ml(酒=0.9103kg/m3),则它装满酒的质量为kg;如果用此瓶装满水,则总质量比装满酒时多g二、选择题(共20分,第11-1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第15,16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全部选择正确得4分不定项选择正确但不全得2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11从物理学的角度对一下成语进行解释,正确的是()a震耳欲聋声音的响度很大b隔墙有耳声音的传播可以不需要介质c掩耳盗铃固体可以传声d耳熟能详声音的传播速度很大12祖国的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中的描述属于液化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c秋天,枝头挂满白霜d严冬,冰雕逐渐变小13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大象在水中的倒影b手影c汽车的观后镜d吸管在水面“折断”14一只空瓶装满水时的质量为400g,装满酒精时的质量为350g,则该空瓶的容积是()a400 cm3b350 cm3c250 cm3d200 cm315关于物态变化,说法不正确的是()a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液体蒸发时会吸热b初冬的早晨,地面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升华形成的c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热,温度却不会升高d水的沸点是100,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16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铁球、铜球和铅球,已知铅铜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果铁球是实心的,则铜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b如果铅球是实心的,则铜球和铁球一定是空心的c铅球、铜球和铁球可能都是空心的d铅球、铜球和铁球不可能都是实心的三、简答与计算题(共20分,第17、18题4分,第19、20题各6分)17小汽车的前窗玻璃并不像两侧窗的玻璃一样竖直安装,而是向前倾斜一定的角度,用你所学过的光学知识解释一下这样做有什么好处?18一辆汽车在如图所示的沪昆高速公路上行驶(1)图中交通标志牌上数字的含义是什么?(2)电脑收费卡显示,该车9:00从丰城进入高速公路,9:40到达新余,驶出高速公路,丰城到新余的路程为84km如果你是值勤交警,是否要对该车司机作出超速处罚?你的依据是什么?19我们平时喝的瓶装矿泉水,每瓶净装水550g,则:(1)矿泉水瓶的容积至少要多少ml?(2)若用该矿泉水瓶来装家庭常用的酱油,装满后至少能装多少g的酱油?(矿泉水=1.0103kg/m3,酱油=1.1103kg/m3)20有一质量为5.4千克的铝球,体积是3000厘米3,试求这个铝球是实心还是空心?如果是空心,则空心部分体积多大?如果给空心部分灌满水,则球的总质量是多大?(铝=2.7103千克/米3)四、实验题(共16分,每题8分)21小明用图甲的实验装置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实验中宜用(选填“较大颗粒”或“微小颗粒”)的固体(2)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3)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熔化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此固体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cd段是态22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如图所示(1)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入射角(2)当入射光线垂直于水面入射时,折射角为度(3)在某次实验中,一束光线斜射入水面并与水面成40度,且它的折射光线跟反射光线垂直,则它的反射角为度,折射角为度23下面是小明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过程(1)此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巧妙地解决了不易确定的问题(2)实验室有厚为0.2cm的透明玻璃板a和厚为0.5cm的透明玻璃板b为了减小误差,他应该选用玻璃板做实验(选填“a”或“b”)(3)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4)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关系(5)如图所示,把点燃的a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如果将a蜡烛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会(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6)如果在a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做屏幕,则在白纸板上(填“能”或“不能”)承接到a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7)小明同学进行了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实 验 次 数1234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cm)6.208.6810.3513.52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6.208.7310.3513.48实验数据中,像和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不是都相等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一条即可)五、探究题(共24分,第23题6分,第24题10分,第25题8分)24小刚用托盘天平和量筒,做测定岩石密度的实验:(1)如图图(a)所示,是对天平进行横梁平衡调节时指针的指示情况,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移(填“左”或“右”)(2)测量岩石质量时,天平右盘放50g、20g、5g砝码各一个,天平平衡时,游码的位置如图(b)所示,那么岩石的质量是g(3)用量筒和水测量岩石的体积时,情况如图图(c)所示,则岩石的体积为cm3(4)最后计算出岩石的密度为g/cm3(5)实验中小刚发现自己桌上量筒被打碎了,思考了一会儿后,他利用天平、水(水的密度用水表示)、烧杯继续测量盐水的密度,操作过程如下: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m0;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装满水的质量m1;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装满盐水的质量m2请你根据他测得的物理量计算出盐水的密度表达式=(用字母表示)25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明的实验记录表格如下:时间(分)012345678温度()909294969899999699(1)观察到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从实验可得出,沸腾是从液体和同时发生的剧烈的现象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热,但温度(2)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第分钟记录的数据是明显错误的(3)由表可知,加热了分钟水开始沸腾,水的沸点是(4)小丽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则图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是水沸腾时的情况(5)表格数据纠正后,在坐标中画出水的沸腾曲线26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对眼睛的成像原理进行探究(1)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调整后恰好能从光屏上观察到倒立、(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该成像特点可作为的原理(选填“照相机”或“电影放映机”)(2)图中的凸透镜相当于眼睛的,光屏相当于眼睛的(3)随后,小明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由此可见,这只眼镜是(填“凸”或“凹”)透镜,戴这种眼镜人的眼睛的缺陷是(选填“近视”或“远视”)(4)若进一步探究远视眼的成因,小明应更换一个焦距(选填“更大”或“更小”)的凸透镜进行对比实验分析2015-2016学年江西省宜春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1马路上站岗的交通警察相对于岗亭是静止的,相对于行驶的汽车是运动的(填“运动”或“静止”)【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参照思想【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以岗亭为参照物,警察与岗亭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警察是静止的;以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警察与汽车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警察运动的故答案为:静止;运动【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2噪声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噪声叫做“隐形杀手”,现代的城市把控制噪声列为环境保护的重要项目之一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从声源处和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防治噪声的途径进行解答,知道防治噪声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结合图象判断属于哪种方式【解答】解:图甲是禁止鸣笛的图标,市内禁止机动车鸣笛,可以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隔声板可以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答案为:声源处,传播过程中【点评】此类问题是考查对防治噪声途径的理解情况,要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解答,此类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要重点掌握3如图是小红在秀江河边看鱼,小红所看见的鱼是在b点处(选填“a”或“b”)所以,有经验的渔民知道,用鱼叉叉鱼时要朝着所看到的“鱼”更深(选填“深”或“浅”)一些的位置叉去,才能叉到鱼【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专题】应用题;比较思想;归纳法;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我们能看到鱼,是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进入人眼,人看到的不是真实的鱼,而是偏高的鱼的虚像,是由于折射形成的【解答】解:鱼反射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眼睛,而眼睛是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变浅了,所以这条鱼的实际位置在a点,看到的是偏高的鱼的虚像,即b点鱼的实际位置在看到像的下面,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要对着看到的鱼的下面叉去故答案为:b;深【点评】本题考查光的折射,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等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玻璃等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眼睛是沿直线看物体的4为了预防甲型流感,某校要求学生每天早上用如图所示的体温计测量体温,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液体热胀冷缩规律制成的,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37.8【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专题】简答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读数时看清分度值【解答】解:图中温度计为体温计,其原理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分度值为0.1,此时示数为37.8故答案为:液体热胀冷缩;37.8【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温度计原理和读数的掌握,属于基础性题目5超市里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块,这是因为冰块熔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 时,要吸(填“放”或“吸”)热,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装着冰鲜鱼的袋子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袋子的外壁出现了一层水珠,这是液化(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六种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解答】解:冰化成水,是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物体熔化是吸热的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杯外壁出现一层水珠是空气遇冷凝结成的,这是气态变成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故答案为:熔化;吸;液化【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是一道热学的基础题6谷歌公司推出了一款“谷歌眼镜”,它是一个戴在眼睛上的微型电脑,如图所示:使用时要盯着眼前12mm处的镜片屏幕,上网阅读、观看视频等它的推出让人惊叹科技的进步,但也带来诸如电磁辐射等负面影响,长期使用会导致近视,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选填“前方”或“后方”),需要配戴凹透镜(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来矫正【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1)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太长,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2)近视眼戴凹透镜使光线发散一些,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解答】解:近视眼看不清楚远处的物体,原因是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但是我们可用发散作用的凹透镜矫正,使光线会聚能力减弱,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能看清物体故答案为:前方;凹透镜【点评】本题考查了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本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能够体现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7如图所示是关于小猫和小聪的一幅漫画,图中两条光线的夹角是60,则小聪观察小猫光路的入射角的角度是30,此现象说明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考点】光的反射定律【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1)光的反射中,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是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和,法线是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角平分线(2)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解答】解:(1)小聪观察小猫,小猫反射出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到小聪的眼睛中,所以小猫反射出的是入射光线,射向小聪的是反射光线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反射角+入射角=120;反射角=入射角=60(2)小聪和小猫互相能看到对方,说明: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故答案为:30;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光的反射定律与光路可逆性的掌握,属于光学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8如图所示是一款具有摄像功能的手机,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通过镜头所成的像是实像(选填“实像”或“虚像”)【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摄像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制成的,摄像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uf,成倒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解答】解: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其成像的原理是: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答案为:凸;实像【点评】凸透镜的成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很多光学器材都是利用凸透镜制成的:如幻灯机,投影仪、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只不过是物距与焦距的关系不同,而出现了不同的像9如图所示,一个瓶子里有不多的水,乌鸦喝不到水,聪明的乌鸦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水面上升了,乌鸦喝到了水若瓶子的容积为450ml,内有0.2kg的水,乌鸦投入其中的石块的体积是250cm3,石块的质量是0.65kg(石块密度为2.6103kg/m3)【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专题】计算题【分析】(1)已知水的质量和水的密度,利用密度公式=求水的体积;瓶子的容积就等于石块的体积加上水的体积,故投入石子的体积等于瓶子容积减去水的体积;(2)上面求出了石块的体积,知道石块密度,利用密度公式=求出石块的质量【解答】解:(1)0.2kg水的体积:v水=2104m3,石块总体积:v石=v瓶v水=450106m32104m3=2.5104m3=250cm3;(2)瓶内石块的总质量:m石=石v石=2.6103kg/m32.5104m3=0.65kg,故答案为:250cm3;0.65kg【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知道石块总体积加上0.2kg水的体积等于瓶子容积是本题的关键10宜春樟树“四特酒”素有“三杯下肚浑身爽,一滴沾唇满口香”的赞誉,它的包装盒上标明容量500ml(酒=0.9103kg/m3),则它装满酒的质量为0.45kg;如果用此瓶装满水,则总质量比装满酒时多50g【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专题】计算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1)已知酒的体积和密度,根据m=v求出它所装酒的质量;(2)瓶子的容积不变,装满水的体积和装满酒的体积相等,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水的质量,水的质量减掉酒的质量即为比装满酒时多出的质量【解答】解:(1)根据=可得它所装酒的质量:m酒=酒v=0.9103kg/m3500106m3=0.45kg;(2)装满水时水的质量:m水=水v=1.0103kg/m3500106m3=0.5kg,如果用此瓶装满水,则总质量比装满酒时多m水m酒=0.5kg0.45kg=0.05kg=50g故答案为:0.45;5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有关密度的计算,需要注意的是装满水时水的体积和装满酒时酒的体积是相等的,都等于瓶子的容量二、选择题(共20分,第11-1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第15,16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全部选择正确得4分不定项选择正确但不全得2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11从物理学的角度对一下成语进行解释,正确的是()a震耳欲聋声音的响度很大b隔墙有耳声音的传播可以不需要介质c掩耳盗铃固体可以传声d耳熟能详声音的传播速度很大【考点】响度;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速【专题】应用题【分析】首先我们要知道各个成语的含义,然后根据我们对于声学知识的了解来作答【解答】解:a、震耳欲聋指的是声音太大了,将要把耳朵震聋了,说明声音的响度很大,所以a是正确的;b、隔墙有耳指的是隔着墙可以听到声音,说明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所以b是错误的;c、掩耳盗铃指的是捂住耳朵去偷铃铛,自己听不到,但别人可以听到,不能说明固体可以传声,所以c是错误的;d、耳熟能详指的是我们可以通过声音就可以知道是谁,靠的是不同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d是错误的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声学的一些基本的理论,是一道基础题;生活处处有物理,我们要能够从生活现象中找出用到的物理知识12祖国的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中的描述属于液化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c秋天,枝头挂满白霜d严冬,冰雕逐渐变小【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a、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故a错误;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故b正确;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故c错误;d、冰雕变小,是冰发生了升华现象,变成了水蒸气;故d错误;故选b【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13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大象在水中的倒影b手影c汽车的观后镜d吸管在水面“折断”【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专题】应用题;比较思想;归纳法;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a、大象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b、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汽车的观后镜属于光的反射的应用;d、吸管在水面“折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选d【点评】本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考查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14一只空瓶装满水时的质量为400g,装满酒精时的质量为350g,则该空瓶的容积是()a400 cm3b350 cm3c250 cm3d200 cm3【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水和酒精装满的是同一个瓶子,因此它们的体积都是瓶子的容积,是相等的利用密度的公式,可列出水和酒精体积的表示式,再根据这一等量关系,得到一个等式,这样能首先求出空瓶的质量再用任何一种液体的总质量减去空瓶的质量,除以相应的密度就能得到瓶子的容积了【解答】解:设空瓶的质量为m瓶,则瓶子的容积可表示为v瓶=v水=,同时还可表示为v瓶=v酒精=,二者相等,解这个等式得,m瓶=150g;将瓶子的质量代入第一个表达式得,v瓶=250cm3故选c【点评】解决此题除了要熟练运用密度的公式以外,还要学会根据题意找出其中的等量关系,列出等式再求解15关于物态变化,说法不正确的是()a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液体蒸发时会吸热b初冬的早晨,地面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升华形成的c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热,温度却不会升高d水的沸点是100,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考点】蒸发及其现象;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生活中的凝华现象【专题】应用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3)晶体熔化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4)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液体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解答】解:a、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液体蒸发时会吸热,故a正确;b、“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b错误;c、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c正确;d、液体的沸点随气压而变化,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d错误故选bd【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16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铁球、铜球和铅球,已知铅铜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果铁球是实心的,则铜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b如果铅球是实心的,则铜球和铁球一定是空心的c铅球、铜球和铁球可能都是空心的d铅球、铜球和铁球不可能都是实心的【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专题】应用题;比较思想;密度及其应用【分析】假设三球都是实心的,根据三球质量相等,利用根据密度公式变形可比较出三球的实际体积大小,由此可知铁球的体积最大,然后再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解答】解:若三球都是实心的,质量相等,根据可得:铁球体积v铁=,铜球体积v铜=,铅球体积v铅=,因为铅铜铁,所以,v铁v铜v铅,又因为三球的体积相等,所以铜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铁球可能是实心,也可能是空心故选acd【点评】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有三种办法:一是比密度,也就是算出这个物体的密度,和构成这个物体的这种物质的密度进行对比,小于这种物质密度就说明这个物体是空心的;二是比体积,也就是算出构成这个物体的这种物质的体积,和物体的实际体积比较,小于物体的实际体积就说明这个物体是空心的;三是质量,也就是算出和物体体积相等的这种物质的质量,和物体的实际质量进行比较,大于物体的实际质量就说明这个物体是空心的三、简答与计算题(共20分,第17、18题4分,第19、20题各6分)17小汽车的前窗玻璃并不像两侧窗的玻璃一样竖直安装,而是向前倾斜一定的角度,用你所学过的光学知识解释一下这样做有什么好处?【考点】平面镜对光的作用【专题】简答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可知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会使物体通过挡风玻璃成像,反映到司机的视野里,使司机分辨不清前方景物的虚实【解答】解:晚上行车需要开前大灯,这时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灯光会被迎面驶来汽车的挡风玻璃反射回来,耀眼的光亮将使司机睁不开眼;如果后面有车赶上来,那么后面车上的灯光也会通过竖直安装的挡风玻璃形成明亮的虚像,妨碍司机的观察;车内开灯照明时,来自车内人、物的光线都会通过挡风玻璃反映到司机的视野里,使司机分辨不清前方的景物可见,竖直安装的挡风玻璃,在晚间行车时会使反射光严重地干扰司机观察,以致酿成车祸为此,汽车的设计师们运用光的反射定律,巧妙地将挡风玻璃倾斜安装,使各种反射光旁射,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能【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18一辆汽车在如图所示的沪昆高速公路上行驶(1)图中交通标志牌上数字的含义是什么?(2)电脑收费卡显示,该车9:00从丰城进入高速公路,9:40到达新余,驶出高速公路,丰城到新余的路程为84km如果你是值勤交警,是否要对该车司机作出超速处罚?你的依据是什么?【考点】速度的计算【专题】应用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根据交通标志牌的含义分析答题;(2)知道该车从丰城进入高速公路的时刻和到达新余的时刻,可以求出汽车行驶的时间,又知道丰城到新余的路程,根据v=求出汽车在此路段的行驶速度,然后与限速标志牌比较即可【解答】解:(1)由图示交通标志牌可知,其含义是:汽车在此路段的行驶速度不能超过120km/h;(2)汽车的行驶时间:t=t2t1=9:409:00=40min=h,则汽车的速度:v=126km/h,因为汽车的行驶速度v=126km/h120km/h,所以要对该车司机作出超速处罚处罚的依据是:该车的平均速度大于限速标志牌的最大速度答:(1)图中交通标志牌上数字的含义是:汽车在此路段的行驶速度不能超过120km/h;(2)要对该车司机作出超速处罚;依据是:该车的平均速度大于限速标志牌的最大速度【点评】本题考查了交通标志牌的含义和速度的计算等知识,要熟悉常见交通标志牌的含义,这是正确解题的前提与关键,对我们现实生活也有重大意义19我们平时喝的瓶装矿泉水,每瓶净装水550g,则:(1)矿泉水瓶的容积至少要多少ml?(2)若用该矿泉水瓶来装家庭常用的酱油,装满后至少能装多少g的酱油?(矿泉水=1.0103kg/m3,酱油=1.1103kg/m3)【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1)已知矿泉水的质量和密度,可以得到矿泉水的体积,也就是瓶子的最小容积;(2)已知矿泉水瓶子的容积和酱油的密度,可以得到瓶子所装酱油的质量【解答】解:(1)矿泉水的质量m水=550g,矿泉水密度矿泉水=1.0103kg/m3=1g/cm3,由=得,瓶子的容积:v瓶=v水=550cm3=550ml;(2)酱油的体积为v酱油=v瓶=550cm3,酱油的质量:m酱油=酱油v酱油=1.1g/cm3550cm3=605g答:(1)瓶子的容积至少为550ml;(2)装满后至少能装多少605g酱油【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密度公式及其变形的应用,把握住瓶子容积一定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20有一质量为5.4千克的铝球,体积是3000厘米3,试求这个铝球是实心还是空心?如果是空心,则空心部分体积多大?如果给空心部分灌满水,则球的总质量是多大?(铝=2.7103千克/米3)【考点】空心、混合物质的密度计算;密度公式的应用【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密度公式变形v=求出此时铝球中铝的体积,再与铝球的实际体积相比较,如果相等,则是实心的,如果实心体积小于实际体积,则是空心的;用铝球的实际体积减去铝的体积就是空心部分的体积;求出空心部分水的质量,再加上铁球的质量即为注满水后铝球的总质量【解答】解:铝球中铝的体积为:v铝=2000cm33000cm3,所以这个铝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v空=v球v铝=3000cm32000cm3=1000cm3,空心部分灌满水后,水的质量:m水=水v水=1g/cm31000cm3=1000g,此时球的总质量:m总=m水+m铝=1000g+5400g=6400g答:这个铝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为1000cm3,空心部分灌满水时球的总质量是6400g【点评】本题考查空心部分体积和铝球总质量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判断物体是否为空心,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但实质上都是根据密度定义式,比较实际物体与实心物体的质量,体积或密度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即,比较质量法、比较体积法和比较密度法,如果存在差异,则实际的物体为空心物体,此题运用的是比较体积法,解题过程中要注意统一使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四、实验题(共16分,每题8分)21小明用图甲的实验装置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实验中宜用微小颗粒(选填“较大颗粒”或“微小颗粒”)的固体(2)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36(3)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熔化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此固体是晶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变(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cd段是液态【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实验时物体受热均匀,实验效果更好(2)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晶体熔化时的温度为熔点(3)晶体在熔化前处于固态,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熔化完毕处于液态【解答】解:(1)实验过程中宜选用颗粒比较小的固体,固体受热比较均匀,减小误差(2)由图可知,用温度计测得物质的温度为36(3)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变,当该物质在cd段时,熔化完毕,处于液态故答案为:(1)微小颗粒;(2)36;(3)晶体;不变; 液【点评】根据图象是否有不变的温度判断是晶体还是非晶体,要学会从图象中找出与晶体有关的信息,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图象中每一阶段表示的含义及物质的状态22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如图所示(1)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2)当入射光线垂直于水面入射时,折射角为0度(3)在某次实验中,一束光线斜射入水面并与水面成40度,且它的折射光线跟反射光线垂直,则它的反射角为50度,折射角为40度【考点】光的折射规律【专题】计算题;应用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1)实验证明:光由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由空气中斜射入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2)当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的表面时,在水和玻璃中的传播方向不变,此时入射角为0,折射角为0(3)在光的反射现象中,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由此可以根据入射角确定反射角的大小利用反射光线如折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可以确定折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进而可以确定折射角的大小【解答】解:(1)由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光由空气中斜射入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2)当光由空气中垂直射入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改变,入射角为0,折射角为0(3)入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50,则入射角为9040=50,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是50反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是40,由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90,可知折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9040=50,所以折射角是9050=40故答案为:(1)小于;(2)0;(3)50;40【点评】记住光的折射规律,主要是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问题:光由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由其他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23下面是小明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过程(1)此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巧妙地解决了像的位置不易确定的问题(2)实验室有厚为0.2cm的透明玻璃板a和厚为0.5cm的透明玻璃板b为了减小误差,他应该选用a玻璃板做实验(选填“a”或“b”)(3)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4)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5)如图所示,把点燃的a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如果将a蜡烛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会不变(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6)如果在a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做屏幕,则在白纸板上不能(填“能”或“不能”)承接到a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7)小明同学进行了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实 验 次 数1234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cm)6.208.6810.3513.52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6.208.7310.3513.48实验数据中,像和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不是都相等的原因可能是:测量距离时有误差(写出一条即可)【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实验题;比较思想;等效替代法;实验分析法;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像连线与平面镜的关系研究这些问题确定像的位置是关键像的位置用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来确定实验中既能看到物体a的像,又能看到蜡烛b,要采用透明的玻璃板(2)从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这一角度去分析此题(3)物体射出的光线对人眼刺激越强,人眼感觉物体越亮,物体经过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的光线越多,人眼感到物体的像越亮在比较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射出光都对眼睛有刺激,干扰人的视线(4)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5)平面镜成像大小跟物体的大小有关,这是关键(6)实像能承接在光屏上,虚像不能承接到光屏上(7)实验过程中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不相等,可能是测量有误差,可能是忽略玻璃板的厚度等【解答】解:(1)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巧妙地解决了像的位置不易确定的问题;(2)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用0.2cm厚的(3)在比较明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在射出光线,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面镜的光线最多,反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最多,感觉蜡烛的像最亮所以在比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4)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5)平面镜成像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不会变化(6)当在a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做屏幕,白纸上不能承接到像,因为平面镜成虚像(7)如图,有的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说明已经注意到玻璃板的厚度问题,所以物像到平面镜距离不等,可能是测量距离时有误差造成的故答案为:(1)像的位置;(2)a;(3)较黑暗;(4)大小;(5)不变;(6)不能;虚;(7)测量距离时有误差【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会根据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此类题目在近几年中考中频繁出现,备受出题人青睐,其实解答此类题目往往有规律可循,牢记并紧扣平面镜成像特点可比较容易的进行解答五、探究题(共24分,第23题6分,第24题10分,第25题8分)24小刚用托盘天平和量筒,做测定岩石密度的实验:(1)如图图(a)所示,是对天平进行横梁平衡调节时指针的指示情况,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移(填“左”或“右”)(2)测量岩石质量时,天平右盘放50g、20g、5g砝码各一个,天平平衡时,游码的位置如图(b)所示,那么岩石的质量是77.4g(3)用量筒和水测量岩石的体积时,情况如图图(c)所示,则岩石的体积为20cm3(4)最后计算出岩石的密度为3.87g/cm3(5)实验中小刚发现自己桌上量筒被打碎了,思考了一会儿后,他利用天平、水(水的密度用水表示)、烧杯继续测量盐水的密度,操作过程如下: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m0;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装满水的质量m1;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装满盐水的质量m2请你根据他测得的物理量计算出盐水的密度表达式=(用字母表示)【考点】固体密度的测量【专题】计算题;应用题;实验题;测量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天平使用前调节平衡时,要调节平衡螺母,规则是“右偏左调,左偏右调”,即指针向右偏就向左调平衡螺母,指针向左偏就向右调平衡螺母;在称量过程中,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向右盘中添加砝码,如果最小的砝码放到右盘后,横梁右侧下沉,则应取下最小的砝码,然后向右移动游码;(2)天平在读数时,注意标尺上的分度值,再将砝码质量与游码示数相加即为岩石的质量;(3)量筒在读数时应读取凹液面的最低处,并利用两次量筒的示数差求出岩石的体积;(4)将所测数据代入密度公式=可求出岩石的密度(5)烧杯中装入足量的水,测出此时水的质量;将水倒出拿出,向烧杯中加盐水至之刚才标记的位置,测得此时的盐水的质量;根据v=可计算出水的体积;也就是盐水的体积;利用=计算石块密度【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