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浦东新区高三历史抽查分析报告f.doc_第1页
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浦东新区高三历史抽查分析报告f.doc_第2页
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浦东新区高三历史抽查分析报告f.doc_第3页
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浦东新区高三历史抽查分析报告f.doc_第4页
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浦东新区高三历史抽查分析报告f.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浦东新区高三历史分析报告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一、测试目标与试卷结构1、考查范围与命题依据 本次考试范围以上海市高中历史教材1、2、3、4、5、6、7,七个分册内容,命题依据是2012年上海卷考试手册,依纲扣本回归历史。2、测试目标 本卷难度预设为0.63左右。重在对历史思维、历史意识和历史基本技能考核(如阅读、提取信息和组织交流,回答问题等);侧重对历史常识现象的分析和解读,对重要概念的准确理解,在特定语境下理解历史等。考查的目标重在查缺补漏,对高三师生历史教与学有所“触动”,反思教学,充分利用好最后阶段时间,改进教学,提高效率。3、试题内容本卷内容覆盖七个分册的规定的考试内容和教学目标要求。试题背景材料兼用文献、图片(4张图片)、图表(1张)、地图(1张)等多种资料,以文本资料为主,中外古今历史兼具。4、试题结构 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文字5193字。其中选择题30题,以考查学科基础或历史常识为主;非选择6题,18个小题,以考查阅读、理解、提取历史信息以及组织交流能力为主。所选材料力求简洁、新颖,贴近教材、教学、历史、时代和生活,问题依据材料情境、考纲和教材进行原创性设计,力求体现对教学三维目标的考查。整体看,试题从选材、设问到组织答案,科学严谨活泼,。从历史细节到宏观历史,可读性、教育性,能较好体现学科特色,给试者以深刻印象。二、阅卷概况 4月13日下午1:30,我们组织部分不同类型学校的教师在群星职校电脑房进行试批,重读试卷和评分细则,制定阅卷评分细则,并推举了7位阅卷组长(周义保、杨冰、应保刚等),对有争议的试卷,实行中心组仲裁。 为能充分发挥网络阅卷优势,本次阅卷除个别较客观的题(如36-1,37-1,41-1,41-3)外,全部采取双评。误差值多设定在2与1分之间,SOLO题以高考阅卷误差值4分误差值。 4月15日8:00阅卷在群星职校举行。参加阅卷的教师有来自47校的62位教师(民远和常青未派教师参加阅卷);15:50点阅卷工作结束。16:00小型教学研讨,对本次命题、阅卷、高考新动态作了简要说明,并对试卷反馈作提出要求。经验:本次组织充分,技术力量支持较到位,评卷结果反馈及时,阅卷公司考试分析报告详实,实用价值高;阅卷时间虽然在双休日,但教师基本能顾全大局,不与其它学科攀比(有的学科上午即能完成阅卷工作),按时完成阅卷工作。本次阅卷除主观题4道小题单评外,全部采取“双评”,在误差值内取均分,虽然双倍了教师的工作量,但一定程度上能保证阅卷的信度。问题:因为机房开门较迟,机器调试时间长,正式阅卷较计划晚近30分钟;个别教师有迟到现象,最长达半小时之久;有两所学校未派教师参加阅卷,甚至阅卷完后,连本校试卷都无人来取,至今还有一校试卷无人认领!题目分值少,误差值设置偏大,教师阅卷有趋中现象;本次双评任务大,时间紧,教师辛苦,为赶进度,后半场阅卷赋分偏紧。建议:考试与阅卷时间衔接可紧凑些;网络分析汇总报告建议增加四类学校(市区普通民办校)的分层统计;阅卷最好不要占用教师休息时间。三、考试基本情况与统计 考试时间是2012年4月10日下午1:00-3: 0。浦东新区共有47所学校集中了2074份试卷阅卷,有效分数的是2069份。测试结果与统计如下:(一) 考试的基本指标学科人数满分值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得分率%历史2069150.091.71126.025.061.14(二) 难度统计难度分值比例%0.102.01.30.3011.07.30.4027.018.00.5022.014.70.6031.020.70.7010.06.70.8015.010.00.9026.017.31.006.04.0(三) 分数段统计120-130110-120100-11090-10080-9070-8060-7050-6040-5030-4020-30人数1015348559546823284307322069(四) 四类学校均分统计学校类型市示范区示范普通民办均分100.4392.4186.6480.59(五) 均分前15校学校华师大二附中进才中学建平中学市实验学校浦东上外洋泾中学民办尚德实验张江实验川沙中学周浦中学南汇中学陆行中学东昌中学文建中学大团中学均分106.78105.6103.99101.29100.4398.2497.1196.3395.8395.5895.4394.9294.493.3892.77(六) 均分后15校学校杨思金苹果学校龚路中学沪新中学南汇一中长岛中学育辛中学丰华高中香山中学育英学校常青中学振华高中东方世纪民远中学上师大附二外均分85.28483.4583.2181.881.7480.2679.3878.5377.1872.6771.8671.437064.47四、对试题的评价1、本卷依纲扣本,立足教材,回归历史。试卷情景和问题虽然都是新颖和原创,但命题和参考答案,都遵守考纲、教材和历史。源于教材,又不完全拘泥教材,尽力规避平时死记硬背侥幸得分现象;减少猜题、押题和套题现象,力争能反馈出学生的真实水平。从测试结果看,四类学校均分分别为100.4、92.4、86.6、80.6,层次明显,基本能发挥区级考试的检测、导向、鞭策作用。2、立足基础,侧重思维和历史技能考查。 本卷命题立足历史基础,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历史思维和技能的考查。从读题、审题、解题,从知识、方法、思维和价值观,都有所兼顾。如37、41,考查既考查了学生的读题与思维品质,也兼顾了学生提取信息,以及组织、交流和表达能力等。“军人的沉浮”与其说是考查军人地位的变迁,不如说是引导学生思考:怎样从历史长河中看待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发展和演变。3、坚守历史特质,彰显人文与教育价值。 本卷坚持学科特征,突显历史元素和意识,以及历史教育的价值,测试学生能在历史场景(文献)中,在历史语境下,融通历史,综合理解历史和诠释历史现象和问题。如从“子”字中的历史,“军人的沉浮”、“世界进步的动力”、“中学”和“人学”,历史时代鲜明,从阅读、理解和答题中,深思人类文明的演进,中国现代化的艰难曲折,进而能汲取经验之教训。4、试卷容量偏大,答卷时间紧张。 对此,要辩证分析,在高考题型和题量未能确定以前,区级考试只能按照此标准;也有很多学生答题,漫天撒网,囫囵吞枣,浪费了答题时间,以致导致时间不足。五、答题分析与教学建议(得分率,典型情况和问题)1、值得肯定的(1)本次测试,检测、选拔、反馈功能彰显。通本次考试,检测到了教学中的很多不足,暴露出了很多教学问题,有利于促进教师反思教学,寻找对策,调整教学;四类学校层次较为清晰分明,均分之差在6分以上,尤其是市区两类学校,均分相差8分以上。(2)测试结果与预测设计基本一致。测试结果均分为91.97,与预设的难度0.63基本吻合,而测试与预设悬殊的试题,如2、19、28、35、39-1、40题等,为命题与教学提供较好的反思素材。(3)从考试结果看,市示范学校均分接近,整体水平较好。二附中领跑,实验、建平、进才紧随其后,xx由于体量较大,均分落在区示范学校中。(4)试卷与考试对本区师生促动较大,能较好地推动本区教师反思教学。本次考试均分位次进步4位及以上的学校有15所,它们是香山中学、高行中学、育辛中学、民办尚德实验、川沙中学、文建中学、张江实验、祝桥中学、北蔡中学、龚路中学、工商附中、浦东中学、育民中学、三林东校、陆行中学;均分位次下降6位及以上的有8所,它们是等。位次变化,一方面体现前一阶段教学成效,也为下一步反思、改进教学提供抓手和契机。2、存在问题(1)学生对重要历史的历史概念掌握不准确或抓不住要领。如第5题,预测难度0.8,测试结果0.50,本题考查罗马帝国及其建立者屋大维等基本概念,无论是直接选择还是排除选择答案,涉及的都是对屋大维概念的基本了解;18题的错误也是未能准确理解拜上帝教与拜上帝会等概念内涵;41-1,学生回答不出“三纲”,或错别字较多等;类似的还有26、30、40题。(2)不能准确把握文献要义,胡乱作答现象较多。如19、22、25、28、39-3题,只要能读懂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回答,答案是比较直接的。但测试结果较预设难度大大提高。(3)历史空间感差,历史与空间脱节。 最为突出的是13题, 测试难度0.45,错误在于学生对南朝所包括朝代,以及隋朝建立与统一之历史都不了解,地理空间薄弱!值得教学反思和改进。 (4)重知轻史,尤其是忽视历史常识与现象的理解和思考。 2、38-1、38-3、以及41-1等题,错误率较高,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学中忽视常识和历史思考现象。3、原因分析(1)对重要概念掌握不够准确。对知识掌握不准确,如41-1,测试难度0.77,历史学生连“三纲”都掌握不准确;未能抓住概念核心或特征,学生只知道名词,不了解概念的基本内涵和外延;对重要的历史问题大而化之,似是而非,不求甚解。如本卷中出现的屋大维、拜上帝会、北洋军阀政府、和平、发展、民主等词语的基本内涵和外延,学生掌握不够准确,而直接影响答题。(2)阅读历史文献能力薄弱,读不懂材料,抓不住要领。 阅读历史材料既需要语文功底也需要历史素养的,本卷中很多题目,如果能读懂材料就能做对题,但要读懂材料,要把文献置于历史场景中理解,才能找出答案,如19、22、25、28、33、35,呈现较高的错误率,除这些素养薄弱外,一定程度上还折射出历史思维的缺陷与历史意识的不足。(3)知识破碎,融通教材和历史思维能力薄弱。本卷很多题目立足教材,考查常识。但学生答题时绕弯弯很多,回答不着要领。如38题导致传统社会军人地位沦为贱民阶层之原因,这其实是个常识现象,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与中国文化和经济生产方式相关;近代军人地位崛起,与近代内忧外患,近代化等相关,可以说这些都是熟视无睹的历史问题,但作为试题出现很多学生却答不出来。同样39-3题,如果问侵略双重使命,相信学生都能回答出,但变换一个角度,殖民地半殖民地崛起后,对欧洲有何影响,却变成了空前难题,难度0.05(当然也可能阅卷存在问题),失分惨不忍睹!。 (4)个别学校以及教师对历史高考认识和研究不足,工作热情不足。 有的学校教师是第一年执教高三,对区内外教研活动与信息关注不够(如xx、xx、xx等),不关心区内各种平台提供的信息,阅卷不参加(如XX、XX),连模拟考试的试卷都无人认领(如xx学校);有的学校不支持教师参加高三教研活动(如XX学校XX老师反映,学校不支持他参加活动);有的教师是按照定势心态,企图以“贝多芬”侥幸成功,也是导致其分数上不去或起落幅度较大的主要原因。4、教学建议1、依纲扣本,准确掌握基础和理解历史常识,深化和巩固核心内容。 建议教师以本次考试为抓手,寻找失分原因,认真研读考纲、教材和高考新动态,对重要的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要能抓住特征,准确理解和记忆。把握历史仅仅知道历史名词是不够的,要引导学生从历史基本要素和历史场景下认识和思考和历史现象。2、了解学情,实践以学定教,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建议教师要千方百计要把学生调动起来,参与教学活动。进行二轮复习前,可以摸清学生历史基础,循序渐进,制定计划,进行复习。3、教师要发挥好主导作用,指导、引领、推动学生能持续不断地参与复习计划和教学活动。指导:主题选择、内容正误、融通历史和提升指导。引领:思维与方法,记忆、理解与应用(包括读题、审题、答题与评题)。推动:激励学生,督促学生,推着学生参与教学,要借助个人魅力,教学管理和教育等。4、根据16个C考点, 做好专题梳理、解读、理解和运用。1) 理解与深化。根据考纲,对教材文本进行梳理、综合和解读。文本需要点化、条理化和逻辑化,以便于师生记忆、理解和运用。2) 拓展与实践。结合自己理解,要围绕考点主旨,有层次,有梯度命制或改造有关试题,形成梯度化的训练,并附解题思路和参考答案。5、建议采用剖题法进行最后一阶段教学与复习。专题复习采取剖题法教学,优点有:一是能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核心;二是有利于思维和方法的导引;三是建立知识结构和历史脉络;四是强干弱枝,纲举目张。剖题思路:是什么、为什么、经过、结果及其影响。复习思路:研读教材,统整内容,发掘逻辑,建构框架,理脉络,成体系。具体建议:(一)能按照37个单元名称,掌握中外历史发展脉络、重要节点和特征。1. 学生能通过记忆、理解和推理,回忆出来吗?2. 中国历史演变脉络,教师可做的是解读、串联他们之间内在关系。如第二分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史前时期含义,时间界定,历史特征,夏商文明存在时间、区域、特征等是什么。师生要一起建构,史前史存在哪里?了解史前历史的方法和路径?中国是怎样跨入文明史?早期文明有哪些主要成就?教师可以有逻辑的演义下去,以知识来编制历史网络。,3. 世界历史演变脉络(可从单元、课题和子目建构)。总体线索是世界由分散、孤立,走向整体;上古,中世纪,近代到当代;古典时代,中世纪到现代化。该线索理清梳理后,教师可以提供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以拓展和加深印象。4. 中西思想文化的发展脉络、交流及其相互影响等。(二)单元与单元之间有何内在联系呢?如中国古代史单元名称,几个单元放在一起教学,就显得比较清晰。(三)研读单元,从单元名称排列中,可以看出历史发展呈现出的发展趋势和规律。如古代中国:政治上由部落、方国到帝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和加强;专制王朝周期更迭现象;自然经济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礼乐制度百家争鸣儒家独尊儒释道融合西学东渐。(四)细读单元与课目内容之逻辑关系,以及课目内容之逻辑关系。6、加强阅读、审题方法与能力训练,引导学生规范答题,以减少非智力因素失分。建议教师可以结合有关较为典型的试卷,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分析试题的设问及其答题要求,进行规范的叙述与表达训练,突出历史的关键要素,使速度与答题质量并重。六 、附录1学校人数最高分最低分均分排序5512188106.818612285105.6213612554104.034812681101.342311667100.45971217798.2619111789738461137895.89811175595.6101331135795.411481167294.9121081217094.413261117393.414481117592.815401146992.616881146192.217301096492.218221037891.819511126691.520991156790.721241096989.922261166288.723351046788.524441144588.125191017487.626561105987.427281086787.128231136786.529191046386.230981075085.731111087185.432701126485.233161025984.034291075883.535341025683.236401094781.837191056081.738191095880.33916975879.440341015378.541221035577.2429903572.74328974371.9447955171.44513892570.04634902664.547市重点100.4区重点92.4普通86.6民办80.6全体20691262591.7附录2:典型试题分析2、0.59,历史发展动力是历史理论和意识的基础,平时教学应该强调的较多,很多学生选择D,虽有道理,但不是最佳选项!也不排除有的学生不理解何谓历史“合力”而错选。5、0.52错在对屋大维概念内涵的理解和拓展;一方面也反映一些学生对罗马历史中一些基本常识不熟悉,如上帝、自由民、共和国掌握不够准确;另一方解题能力薄弱。13、0.45地理空间薄弱;对的南北朝的掌握停留在知识或概念上;甚至对隋朝建立也不知晓。18、0.74对拜上帝教和拜上帝会概念把握不够准确;读不懂材料;太平天国与基督教关系分不清。19、0.64,读不懂材料;对1898年戊戌变法的历史不熟悉;不能在历史场景下思考问题。22、0.56,读不懂材料或从材料中提不出要点;不能在历史场景下认识历史现象。25、0.55不理解大西洋宪章基本精神对二战以及英苏关系的影响;看不懂漫画,不能置换在历史场景下认识历史现象。28、0.85死读书(教材),知识面狭窄,二战中四大国都不熟悉,基本的历史常识!27、0.65 未能掌握英国革命之原因。28、民国时期主要政权不熟悉;对南京临时政府等基础知识不熟悉等。30、0.31对欧共体成立背景及影响掌握不够准确。31、0.36对宗教、法律、文化等内涵不了解;对罗马历史及其影响认识不清。33、0.47 阅读、历史知识和历史运用能力薄弱。35、0.33 错选日本0.53,选择中国0.13.英国0.08。错误:读图、审题、答题、历史意识和在历史场景下思考问题素养与技能薄弱。如何看漫画:一看题目要求,二看漫画本身(看大不看小,看看得清楚,不看看不清楚,既有形之图形,也要重视文字信息);三看漫画情境。说明:一只在海中垂死挣扎、濒于死亡的丑陋的猫,文字已经清晰提示日本,怎么可能代表日本人立场呢!英文标注,中国只是一块沉入海底的石头或砖头,也不可能是中国。如果根据漫画和二战时期太平洋战场的历史以及选项,作出正确判断并不太难。36题第一问0.63。错误:答非所问,未能按照题目要求答题,如把“卿”解读为皇帝或皇室天子,未能指出卿的发展演变。第二问0.39。错误:一是不理解题目要求,照抄材料,机械重复,未能从“卿”内涵变化,分析历史演变;二是张冠李戴,囫囵吞枣作答。如:豪强地主势力做大;称谓变化是人民民主的体现,人们观念趋向民主;布衣将相格局形成。三是列举概念或罗列历史,未能结合题目要求,做诠释说明并成文。如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崩乐坏、百家争鸣等。错误之原因:阅读、审题、解释历史现象能力薄弱。37题 难度分别为0.58、0.61、0.66.第一问错误:没有概括,只写出具体的事件,如藩镇割据、武装夺权、王国分裂,没有形成因果关系。概括与事实没有关联性,如只写地方割据,地方分裂势力强大,或者王室衰微,军权受到限制;答非所问,烦恼变成如何解决。第二问:回答角度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