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等级鉴定测风方案.doc_第1页
瓦斯等级鉴定测风方案.doc_第2页
瓦斯等级鉴定测风方案.doc_第3页
瓦斯等级鉴定测风方案.doc_第4页
瓦斯等级鉴定测风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瓦斯等级鉴定测风工作 实 施 方 案 班级:安全Z1005 组别:第四小组 成员:曹镜清、龚羡光、侯晓文 廖述超、刘晓、刘旭辉 时间:2013年12月19日瓦斯等级鉴定测风工作实施方案为了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科学掌握矿井瓦斯涌出规律,提高矿井瓦斯管理的针对性,有效防患各类瓦斯事故的发生。检测矿井瓦斯涌出量,分析矿井瓦斯涌出原因及规律,划分矿井瓦斯等级,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为矿井“一通三防”管理,制定瓦斯管理制度,防治瓦斯事故提供依据。一、方案制定依据1、教材(1)瓦斯灾害防止技术,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技协会;(2)矿井瓦斯防治,俞启香;2、技术标准、规范(1)煤矿安全规程,2012年版;(2)矿井瓦斯等级鉴定规范,(AQ1025-2006);(3)煤矿瓦斯等级鉴定实施办法(晋煤瓦发2012162号)二、测定所需仪器仪表每班检测时使用的仪器:CFJ25型高速风表2台、CFJ10型中速风表2台、DFA-3型低速风表2台、CJG10型光学瓦检仪8台、秒表2个、温度计6个、干湿温度计2个、精密数字气压计2台、空盒气压计2台、计算器2个、钢卷尺2把。名称型号出厂编号检定日期有效日期备注高速风表CFJ2543692013年12月19日2014年6月18日附:相关仪器仪表的检定证书高速风表CFJ25145532013年12月19日2014年6月18日中速风表CFJ10104692013年12月21日2014年6月20日中速风表CFJ10104332013年12月21日2014年6月20日低速风表DFA-304034342013年12月21日2014年6月20日低速风表DFA-3G121892013年12月21日2014年6月20日光学瓦检仪CJG1011095772013年12月05日2014年6月04日光学瓦检仪CJG10110954412013年12月05日2014年6月04日光学瓦检仪CJG10111062972013年12月05日2014年6月04日光学瓦检仪CJG101109543222013年12月05日2014年6月04日光学瓦检仪CJG101109580222013年12月05日2014年6月04日光学瓦检仪CJG10111061812013年12月05日2014年6月04日光学瓦检仪CJG101110607772013年12月05日2014年6月04日光学瓦检仪CJG10111060572013年12月05日2014年6月04日仪器仪表一览表仪器的精度要求如下: 钢卷尺测量范围0-5m,最小分度1.0mm。低速风表:测量范围0.15-5m/s。中速风表:测量范围0.4-10m/s。高速风表:测量范围0.8-25m/s。干湿温度计:测量范围-250C+500C,最小分度值0.20C。光学瓦斯鉴定器最小分度值0.02。便携式瓦斯鉴定仪最小分度值0.01。精密数字气压计:测量范围83.6114kpa。秒表最小分度值1s三、测定工作具体安排1、鉴定的时间安排:根据有关规定及矿井实际情况,鉴定工作时间安排在5月份,在鉴定月的上、中、下旬各取一天,每天每班分别进行数据测定。具体时间为9日、19日、29日。2、鉴定测点布置:(1)测点布置原则测风点必须选择在该点前后20m范围内巷道断面无明显变化,无弯道、交岔点,支护完好,无积水、杂物的地点,测风点的长度一般为3-10m。矿井主要进、回风巷,永久性巷道和为该水平全过程服务的巷道原则上必须使用不可燃性材料(砖、砂浆、混凝土)构筑永久性测风站,其长度在7-10m,测风断面不得小于巷道实际断面的85%;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巷道可以采用木料、铁皮等材料构筑测风站,其长度在5-7m,测风断面不得小于巷道实际断面的90%;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下的巷道必须用较为醒目颜色的油漆沿巷道轮廓线进行标识测风段前后两端,其长度在7-10m,测风断面不得小于巷道实际断面的95%。测风站在构筑时,两端与巷道帮、顶相接的地点必须构筑过渡段,过渡段的长度不得小于0.5m、与巷道帮、顶相接的夹角不得大于15。具体见下图 测风站构筑示意图(2)测点布置位置(见附图)总进风测风站:行人斜井测风站、主斜井测风站、副斜井测风站。回采工作面回风测风站:150107回风顺槽测风站、150109回风顺槽测风站。掘进工作面回风侧风点:150111高抽巷回风测风点、150111回风顺槽测风点、回风下山测风点、轨道下山测风点、材料下山测风点、皮带下山测风点。总回风测风站:总回风测风站1,总回风测风站2,总回风测风站3。(因总回风巷长度较短且前后存在多处岔口和拐弯,不具备建立测风站要求,所以总回风的各项数据在三条风流汇入总回风巷的巷道内测得。)3、测定路线第一组:行人斜井测风站150107回风顺槽测风站总回风测风站3总回风测风站2总回风测风站1150109回风顺槽测风站主斜井测风站第二组:副斜井测风站材料下山测风点皮带下山测风点轨道下山测风点回风下山测风点150111高抽巷回风测风点150111回风顺槽测风点4、测定内容测定地点的风量、风流中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温度及大气压力,同时应测定和统计瓦斯抽放量和月产煤量。测定风排瓦斯量的同时,在相应的地区还要测定瓦斯抽放量。瓦斯涌出量应包括抽出的瓦斯量和风排瓦斯量。风量:采用“曲线侧身测定法”测定风速,每点测定不少于3次,取平均值乘以校正系数及断面,为所取风量值。瓦斯(二氧化碳):瓦斯在测点左、中、右三个位置测取,并取平均数值,二氧化碳在距轨面0.2m平面上测定,混合气体及瓦斯浓度两数差乘以修正系数后为实际数据。温度:在煤壁及风流中各取一数,取平均值为测定温度。地面则在井口取得空气温度和大气压力。大气压力:用空盒气压计在巷道底板处测得。5、测定数据收集与整理在每一个鉴定日内,分早、中、晚三班分别进行测定工作。每一个参数每个班次必须测定3次,取其平均值做为本班次的测定结果;然后取三班的平均值做为当天的测定结果。在鉴定月的上、中、下三旬进行测定的三天中,选取瓦斯涌出量最大的一天,确定矿井的绝对瓦斯涌出量,并计算矿井的相对涌出量,作为瓦斯等级鉴定的依据。每一测定班的测定时间应选在生产正常时刻,并尽可能在同一时刻进行测定工作。四、安全技术措施1、组织措施(1)瓦斯等级鉴定所用的风表、瓦斯鉴定器等仪器进行校验,保证仪器准确、灵敏、可靠。(2)鉴定人员使用的仪器升井后,及时上交发放室统一保管,做到仪器专人专用。(3)鉴定前对全矿的通风设施进行全面的检查维护,尽可能减少矿井的内部漏风率和采空区瓦斯外漏,保证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和完善。(4)编制瓦斯等级鉴定原始数据记录表格,鉴定前发放到各测定人员。(5)对全矿的风速、瓦斯传感器进行标校、检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准确性。(6)提前一天由各测定小组成员对井下确定测定地点作醒目标志。(7)组织相关人员对全矿所有密闭墙及通风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对提出的问题及时的处理,确保密闭墙封闭严密,通风系统稳定可靠。2、技术要求(1)测定各点的巷道断面、风速、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干湿温度、大气压等。(2)光学甲烷检定仪测定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测点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二氧化碳浓度,要在测点的同一断面上、中、下位置进行测定,取其平均值并记录测点的甲烷传感器显示数据。瓦斯浓度进行对比,取其最大者作为观测结果。(3)检查瓦斯浓度时,把胶管的进气端送到待测位置或伸有瓦斯处,在正常巷道中靠顶部下200mm,检查二氧化碳浓度时,应在靠近巷道底板约200mm处。(4)测定期间,全矿所用人员不得随意打开风门,各处风道保证畅通无阻,加强局部通风要求管理,严禁随意停开局扇。(5)测风严格按照测风操作规程执行,每个测点的风速至少测定三次,三次测量的结果的最大误差不得超过5%。否则,必须继续进行测量,并取相互误差小于5%的测量值平均,作为测量结果。(6)鉴定日三班,对矿井主要区域及进回风巷之间风门设专人看管,以确保测风期间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7)测点应选择在各点的测风站内进行测定。(8)测点前、后5米内巷道支护应完好,巷道内物堆积物。(9)鉴定之日,提取各工作面瓦斯监测数据,以便对测点的数据进行校对。(10)每小时的测定工作至少两人一组,并在正常生产时进行。(11)测点的断面必须每小班测定一次。对测点要做标记,在同一测点进行测量。3、注意事项(1)搞好自保、互保工作,防止事故的发生。(2)对测点周围巷道进行敲帮问顶制度,存在不安全因素时必须及时汇报处理。(3)鉴定人员随身携定瓦斯便携仪,当浓度达到1.0%,应立即停止工作,应及时汇报处理。(4)掘进工作面鉴定期间,严禁随意停开局扇或更换风筒。(5)进入主要回风巷鉴定人员,要边走边观察前方巷道支护情况。选择支护良好的地点测量。(6)随身携带的仪器,仪表,要妥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