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2单元《孟子》选读 第2课 王何必曰利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ppt_第1页
高中语文 第2单元《孟子》选读 第2课 王何必曰利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ppt_第2页
高中语文 第2单元《孟子》选读 第2课 王何必曰利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ppt_第3页
高中语文 第2单元《孟子》选读 第2课 王何必曰利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ppt_第4页
高中语文 第2单元《孟子》选读 第2课 王何必曰利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孟子 选读 第二课王何必曰利 学习目标 1 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 虚词 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 能准确翻译文言文 理解文中对 后利而先义 的阐述 体会对比说理法的好处 3 领悟孟子的义利观及其现代价值 课前预习 仁政仁政是儒家的政治主张 即以仁义道德作为施政的依据 孔子在对 仁 的解释中 已有关于 仁政 的思想 孟子发挥孔子的思想 明确提出了 仁政 这一观点 施仁政于民 省刑罚 薄税敛 深耕易耨 n u 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 入以事其父兄 出以事其长上 一 知人论世 开阔视野 仁政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 在政治上主张道德政治 着眼于以德服人 争取民心 即所谓 王 w ng 道 与之对立的暴力政治则被称为 霸道 在经济上 主张给农民以固定的土地 必要的生产资料和时间 反对横征暴敛 使老百姓能够生活下去 以保持社会的稳定 有利于统治 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人皆有仁义之心 仁政正是王者的仁义之心推己及人的结果 仁政的学说反映了古代的 民本 思想 有其开明 进步的意义 历代封建统治者也大多标榜仁政 但真正把仁政落实到实处者 并不多见 二 通读文本 疏通字词 4 特殊句式 1 判断句先生之志则大矣 鸡鸣而起 孳孳为善者 舜之徒也 2 倒装句先生将何之 然而不亡者 未之有也 孟子遇于石丘 秦 楚之王悦于利 进入课堂 1 理解 万乘之国 弑其君者 必千乘之家 千乘之国 弑其君者 必百乘之家 万取千焉 千取百焉 不为不多矣 苟为后义而先利 不夺不餍 的含义 答 这是孟子对 利 字对国家的危害的阐述 孟子认为 如果给卿大夫太多的财利 就会使他们产生无尽的贪欲 有了贪欲就会不满足于自己已有的财利 所以 虽然拥有了国君的十分之一的财利 也会试图杀害国君 并全部夺取国君的财利 一 精读文本 质疑析疑 2 唯利是图的价值观有何危害 请你结合文中的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 唯利是图这种价值观完全忽视了 义 的要求 把求利作为终极目标 为了追求 利 的最大化 必然会不择手段 这样就会使人丧失对道义的关怀 不关爱 不体恤他人 如果人人如此 那么社会必将陷入无序状态 阻碍社会的正常发展 3 孟子对 仁义 持什么观点 你受到什么启迪 答 孟子认为 如果一个人勤勉行善 他的德行就是高尚的 因此跻身于君子的行列 即 舜之徒也 如果一个人一心追逐私利 他的德行就难以提升 始终跟人格卑下的小人为伍 即 蹠之徒也 如果世人全都私利当头 不培养仁义之心 不践行仁义的原则 那么即便是君臣之间 父子之间 兄弟之间 也不可能建立起亲善的关系 与此相反 如果世人都实行仁义 那么君臣之间 父子之间 兄弟之间 推而广之 人与人之间 将会建立起互相亲近 礼让 关爱的和谐 融洽关系 就可以成就王业 这样 孟子高举仁义大旗来游说各国君王 希望天下安定 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关注财利 但是如果过分关注 利 甚至为了利而不择手段 那么 我们的人格会变得卑下 人与人之间也就没有了关爱 为了提升我们的思想境界 我们应该把实践正义 培养善德放在自身修养的第一位 1 孟子的 义 利 观是怎样的 选文第1则 孟子见梁惠王 王曰 叟 不远千里而来 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之所以进见梁惠王 自然是为了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学说 可是梁惠王开口就问 老人家 叟 是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您不辞跋涉千里的辛劳到我这里来 将有使我的国家得利的手段吧 这是梁惠王对孟子的期待 也是当时一般诸侯对孟子的期待 可是儒家学者自孔子开始就极少谈论利 论语 子罕 所谓 子罕言利 二 教师点拨 引领思路 面对梁惠王的期待 孟子将如何应对呢 且看他的回答 王何必曰利 亦有仁义而已矣 亦 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只是 这句话意思是说 王为什么开口就谈利呢 只要讲仁义就行了 梁惠王 有以利吾国乎 的话刚一出口 孟子便劈头拦截他 接下来孟子先从反面申明自己的观点 王曰 何以利吾国 大夫曰 何以利吾家 士庶人曰 何以利吾身 上下交征利 而国危矣 家 指卿大夫的采 c i 地 也叫采邑 是古代诸侯分封给卿大夫的田地 包括耕种土地的劳动者 士 是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一个阶层 庶人 是指没有官爵的平民百姓 孟子认为 假如王只嚷嚷着说 用什么使我的国家获利呢 大夫只嚷嚷着说 用什么使我的采地食邑获利呢 士和平民百姓只嚷嚷着说 用什么使我自己获利呢 这样从上到下互相之间只想着从对方那里谋取财利 国家就危险了 这只是一个笼统的表达 具体说来有什么危险呢 孟子举了个例子 万乘之国 弑其君者 必千乘之家 千乘之国 弑其君者 必百乘之家 万取千焉 千取百焉 不为不多矣 苟为后义而先利 不夺不餍 古人喜欢用兵车的数量 来衡量诸侯或卿大夫的强弱 如果一个国家陷入 上下交征利 的境地 那么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 杀害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 在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 杀害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 国家有一万而大臣拥有其中的一千 或者国家有一千而大臣拥有其中的一百 这不能说不多了 朱熹 孟子集注 解释 万取千焉 千取百焉 不为不多矣 云 臣之于君 每十分而取其一分 亦已多矣 但是如果以义为后 把义放在后 以利为先 使利在先 那么大臣不杀掉国君而全部夺取他的财利 就不会感到满足 孟子这是举其一端 接下来孟子又从正面申明自己的观点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 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他的意思是说 没有一个有仁心却遗弃父母的人 即怀有仁义之心的人不会遗弃父母 没有一个讲道义却把君王摆在次要位置上的人 即怀有仁义之心的人不会怠慢君王之所急 孟子这里同样只是举例 但是他的意思是很明白的 如果一个社会人人 利 字当头 大家就会互相坑害 如果一个社会人人高扬仁义的价值 大家就会互相关爱 所以他对梁惠王说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 何必曰利 秦 楚构兵 宋将说楚王使罢之 孟子问宋说 愿闻其指 说之将何如 宋说 我将言其不利也 应该说宋的说法是合乎情理的 孟了却说 先生之志则大矣 先生之号则不可 孟子为什么这么说呢 孟子于是解释说 先生以利说秦 楚之王 秦 楚之王悦于利 以罢三军之师 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 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 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 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 是君臣 父子 兄弟终去仁义 怀利以相接 然而不亡者 未之有也 3 孟子是如何运用对比和照应来增强说服力的 孟子对梁惠王 开头说 王何必曰利 亦有仁义而已矣 结尾回到同样的意思 只是具体说法有所变化 既形成了呼应 又突出了立场 中间先说一通 利 字当头的坏处 接着说一通推行仁义的好处 正反对比 使主旨更加鲜明 孟子对宋 开头说 先生之志则大矣 先生之号则不可 结尾归结到 何必曰利 同样有形成呼应 突出立场的作用 中间先说一通 利 字当头的坏处 再说一通推行仁义的好处 正反对比 使主旨愈加醒目 而紧要处则细细道来 反面的例子从 为人臣 为人子 为人弟 等各方面分说 正面的例子也从 为人臣 为人子 为人弟 等各方面分说 十分晓畅 总之 孟子用鲜明的对比和照应 把应该何去何从的道理说得明快有力 4 本文运用了大量排比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排比可以加强语势 强调内容 加重感情 这在 宋将之楚 这一节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正面的例子从三方面说 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 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 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 这样 多方面采取排比修辞 明白晓畅 节奏分明 让人易于接受 本课所选三则文章 均是孟子阐述自己对 利 的看法的 孟子对 利 是极端厌恶的 他将因逐利而产生的危害阐述得具体而深刻 在利与义上 孟子极力主张 先义而后利 重义轻利 孟子的这种把仁义张扬在私利之上的价值观 最后虽然摆脱不了君臣父子的传统观念 但可以启发我们审查惟利是图这种价值观以及人生追求的社会弊害 有很深的现实意义 解析 遇 投合 d 解析 c是使动用法 其他的都是意动用法 c 解析 b是状语后置 其他的都是宾语前置 b c b c 幸大王自改 幸 希望 与 孔雀东南飞 中 幸可广问讯 不得便相许 中的 幸 含义相同 d 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所祭祀的土谷之神 后也指国家 解析 b项应为 顿首是地位相等者互相之拜 空首是国君回礼臣下之拜 曰 先生之志则大矣 先生之号则不可 先生以利说秦 楚之王 秦 楚之王悦于利 以罢三军之师 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 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 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 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 是君臣 父子 兄弟终去仁义 怀利以相接 然而不亡者 未之有也 先生以仁义说秦 楚之王 秦 楚之王悦于仁义 而罢三军之师 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仁义也 做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 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 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 是君臣 父子 兄弟去利 怀仁义以相接也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 何必曰利 解析 号 指所用的提法 c 7 下列句子中的 之 字 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先生将何之b 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c 说之将何如d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 解析 a是动词 其他的都是代词 a 8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一段 首先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b 第二段 宋告诉孟子去楚国的目的 就是为了劝说楚王和秦王停止战争 c 第三 四段 通过问答 宋说出了自己劝说二王的策略 我将言其不利也 d 最后一段孟子指出 利用 利 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