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摘摘 要要 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也带来了高消耗 高污染的资源环境问题 为了解决资 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 我国开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可 协调发展 企业作为环境质量恶化的最大肇事者 迫切需要提供决策有用的环境信 息 把其环境绩效和环保投入情况传递给政府和社会公众 为国家发展循环经济提 供信息支持 然而我国企业目前的环境信息披露状况并不乐观 披露的比例低 披 露内容不规范 不完整 难以达到社会各界的要求 因此 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环境 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 并以此作为提高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显得 尤为迫切和紧要 本文选择我国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行业 27 家上市公司 2005 年至 2007 年年 报为样本 首先对披露内容分析 建立了环境信息披露指数 在此基础上 构建了 影响环境信息披露的多元回归模型 研究结果显示 在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行 业 环境信息披露总体情况不佳 但是在逐年好转 公司规模和通过 iso14000 环境 管理认证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显著正相关 边际利润率和流通股比例与环境信息披 露显著负相关 信息披露时期和上市交易地点对环境信息披露也有一定的影响 本 文最后从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强化环境信息监管 构建信息披露机制以及提高 公众环保意识几个方面提出了提高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关键词 上市公司 环境信息披露 影响因素 ii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has brought high consumption high pollution 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order 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ur country begins to develop cyclic economy stepping into coordin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t requires the enterprises which are the leading organizations polluting environment to reveal their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which means the companies must disclose the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vestment to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ublic to provide information support for cyclic economy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however the low disclosure proportion and the non standard and incomplete content reveal that the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 of chinese companies is not optimistic and can 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ublic as a result it is important and urgent to conduct research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luence factors and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 to provide theory and practice basis for improving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 based on 27 listed companies of ferrous metal smelting and rolling processing industry this paper firstly analyses the annual reports data and builds the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 index then the paper conducts empirical research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luence factors and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 the study indicates that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 is poor in ferrous metal smelting and rolling processing industry in general but it improved gradually the company s size and whether registers iso14000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certification system appear to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reporting of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positively profit margin and the percentage of float are negatively related to the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 significantly the disclosure environment including listing status and disclosure period has some effects on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 the paper finally suggests improving laws and regulations strengthening regulation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 conduc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ystem and raising the general public s conscious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improve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 keywords listed companies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 determinants 独创性声明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 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 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 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 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 学校有 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 借阅 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 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 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本论文属于 1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 绪论绪论 1 1 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问题的提出 工业革命以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 掠夺自然资源 牺牲环境的情况也 越来越严重 片面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忽视生态环境效益 致使我们生活生产所 依赖的资源基础与生态环境呈现入不敷出的局面 我国现代化进程已经面临着严峻 的挑战 据 2007 年全国环境统计公报 披露 2007 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 556 8 亿吨 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 2468 1 万吨 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17 6 亿吨 国家 统计局发布的 2008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显示 2008 年全年由干旱 雪灾 台风等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11752 亿元 比上年增加 4 倍 环保 问题不仅仅给我们这一代人造成了极大损失 更为可怕的是 它必将给子孙后代的 生活和发展产生巨大的危害 环保问题将成为制约我国下一步发展的最大的因素之 一 与此同时 我国能源资源的总体情况也不容乐观 据 2007 年政府白皮书 中国 的能源状况与政策 介绍 我国能源资源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总量较丰 人均较 低 分布不均 开发较难 随着中国经济的较快发展和工业化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能源需求不断增长 构建稳定 经济 清洁 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面临着重大挑战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导致环境污染 资源枯竭的主要原因之一 企业 特别 是生产制造企业是环境质量恶化的最大肇事者 据有关专家的估计 环境污染的 80 来自于企业 因此 企业有责任对外披露环境信息 早在 1992 年 联合国国际会计 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对全球范围内的 222 家对环境影响突出的大型跨国公 司的调查显示 大约 85 的跨国公司或多或少地提供了与环境相关的信息 各国的 政府机构 国际组织 会计职业界等也纷纷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基于我国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严峻的形势 我国政府对环境信息披露也一直非 常的关注和重视 2002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要求列入污染严重企 业名单的企业 按规定公布主要的污染物排放情况 2003 年颁布的 关于对申请上 2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市的企业和申请再融资的上市企业进行环境保护核查的通知 将重污染行业暂定为 冶金 石化等十三个行业 并对其进行环境信息披露提出了核查内容和要求 2003 年 9 月颁布的 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公告 则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和形 式做了较具体的规定 为了推进和规范环保部门以及企业公开环境信息 维护公民 法人和其他组织获取环境信息的权益 推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2007 年国家环保总 局又通过了 环境信息公开办法 试行 2008 年 5 月上证所也颁布了 上海证券 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 来倡导各上市公司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促进社 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尽管我国的环境资源问题突出 政府机构对环境信息披露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但我国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 周一虹和孙小雁 2006 对我国沪市 a 股 827 家上市公司年报中环境信息披露内容统计发现 总体来看 披露环境信息的 上市公司占 39 披露比例较低 重污染行业比非重污染行业披露的程度要好 披 露比例分别为 60 和 23 披露的信息主要是环保投资 绿化费 排污费 环保拨 款与补贴等易于说明或量化的内容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主要是采用补充报告模式 在 董事会报告和报表附注中 对其环境信息进行披露 由此可见 我国上市公司披露 比例明显偏低 信息披露不规范 披露内容不完整 缺乏可比性 披露信息多为历 史数据 相关性差 缺乏对环境信息披露的鉴证 在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日益受到重视 而其环境信息披露现状又非常不乐 观的情况下 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动因并以此作为提高环境信息 披露水平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显得尤为迫切和紧要 1 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选取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对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 进行实证检验 本文首先建立环境信息披露指数 以了解一个重污染行业的上市公 司年报中的环境信息的披露情况 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然后系统分析了环境信息 披露的动因和相关理论 并根据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文献 建立环境信息 3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披露指数与公司特质之间的回归模型 并得出公司规模 边际利润率 流通股比例 和是否通过 iso14000 环境管理认证是影响环境信息披露的显著因素 本文的研究成 果弥补了我国在环境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方面的不足 从理论上和实证上完善了 我国环境信息披露研究体系 对拓展本领域的研究范围和深度 有着重要的理论意 义 2 现实意义 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环境污染严重 资源全面紧张的状况 就必须大力发展循 环经济 破解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 在保护环境 节约资源的同时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十一五 规划指出 我国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 好型社会 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 资源 环境相协调 环境污染 资源消耗和新的 经济模式的发展 对传统会计理论和实践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对信息披露的内 容和方式也带来的一定的挑战 环境信息披露能够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企业履行环境 保护责任及环境绩效相关的信息 以改善整个社会的资源与环境状况 从而满足循 环经济发展对环境资源信息的需求 基于我国的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经验证据来研究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 首 先就必须研究我国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并构建环境信息披露指数 同时 揭示我国 环境信息披露影响因素 这有助于企业改进环境信息披露水平 在披露的数量和形 式上比竞争对手获得更多的绿色优势 有助于环境信息披露的政策制订者熟悉上市 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习惯 更好的引导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行为 有助于政府 机构选择环保意识和披露动机较强的企业 树立环境信息披露典范 有助于改善我 国的环境信息披露的整体水平 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信息支持 因此 研究我国上 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 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1 3 研究框架研究框架 本文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来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决策动因 全文共分为六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 先通过分析我国现在面临的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 以及企业环 4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境信息披露的落后状况 提出研究环境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最后 提出了本文研究的意义 框架和研究创新点 第二部分研究综述 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和评述 第三部分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本部分阐述了环境信息披露的四个方面的动因 并分别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环境资源价值理论等出发 为环境信息披露提供了理论 支持 最后结合理论及已有的研究 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 第四部分研究设计 本部分说明了资料收集与处理 模型的构建及使用的研究 方法 第五部分实证结果及分析 首先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在对各变量的相关性分 析的基础上 进行了多变量回归检验 并对实证的结果做出分析和解释 第六部分结语 根据实证结果 对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提出建议 并对以后的进一步研究进行展望 1 4 研究创新点研究创新点 1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指数的计量方法问题 国外对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指数的 计量方法一般采用信息披露的页数 句子数或者字数来计量 本文在分析了这些方 法的局限性后 提出了根据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分类赋值来计量环境信息披露指数 的方法 2 进行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研究环境信息披露的文章很 多 但是研究其披露影响因素的文章 在国内并不多 在当今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 的矛盾日益突出 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呼声日益高涨的情况下 本文的选题为研究 我国的环境信息披露影响因素提供了经验数据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3 在实证研究方面 为了强调内部有效性 本文专注于一个规模较大且对环境 问题敏感的重污染行业的上市公司进行分析 并且选择了 2005 年 2007 年三年的纵 向数据进行研究 与以往国内外的研究不同的是 实证检验发现在该行业 赢利能 力和流通股比例与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显著负相关 由此可见信息披露环境对于信息 披露有一定的影响 随后的实证检验也进一步证实 披露时期和上市交易地点对于 环境信息披露有一定影响 5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2 研究综述研究综述 2 1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 早在上个世纪 70 年代 西方的部分学者就开始研究环境会计 经过几十年的发 展 西方学者对环境会计已经有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逐步形成了初步的理论框架 也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很多借鉴的成果 环境信息披露是环境会计研究非常重要 的一个方面 也有很多实证研究成果 最著名的研究社会环境信息披露理论基础的是 gray 和 kouhy 1995 他们以 英国公司年报中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为对象 纵向研究了其 13 年的披露情况 gray 认为 社会环境信息披露是一个既边缘又复杂的现象 不是某一个单一理论可以解 释的 政治经济学理论 投资者视角等可能比竞争理论更能解释这种现象 尽管 gray 认可了一些解释环境信息披露行为的折中理论 但是绝大部分学者还是倾向于用正 当性理论作为解释社会环境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大部分的研究是基于模型假设 来推断企业信息披露与外界因素的关系 ahmed 和 philip 1989 对 23 家著名的大企业进行了社会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 结果显示 那些展现出好的社会绩效 有较高的 系数 财务杠杆和较大规模的公司 更愿意 披露社会信息 david 和 markus 1996 对新西兰最大的 50 家公司的社会环境信息 披露决策动因进行了实证检验 选择公司规模 行业 公司赢利性三个变量进行回 归分析 结果表明 公司规模和行业与信息披露水平显著相关 并且在高曝光率的 行业 公司规模更能够影响信息披露水平 deegan 和 rankin 1996 研究了被新南 部威尔士和维多利亚环境保护组织成功起诉的 20 家澳大利亚公司在 1990 1993 年间 的环境信息披露情况 发现那些因为环境事项被起诉的公司会大大加强积极的环境 信息披露 cormier 和 gordon 2001 研究了加拿大的三家不同所有制的电力公司 的环境信息披露情况 实证显示 披露信息的数量与公司的规模成正比 这与 ahmed 和 philip 1989 以及 david 和 markus 1996 得出的结论一致 cormier 和 gordon 2001 还进一步发现 上市公司比私人公司披露更多的环境信息 vanessa 2006 用回归分析法检验了拉丁美洲圭亚那采矿行业在发生了重大污染事件后年报中环境 6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信息披露的情况 研究发现 战略姿态也是影响公司披露环境信息的显著因素 那 些新闻活跃的公司倾向于披露更多的环境信息 在自愿披露环境信息时 外部筹资 因素也是显著的影响因素 刚获得外部筹资一年的公司比其他公司披露更多的环境 信息 也有少量学者用更直接的方式来研究环境信息披露的决策因素 比如采用问卷 调查和采访的方式 wilmshurst 和 frost 2000 用问卷调查法研究了澳大利亚销售 额排名前 500 的 105 家重污染企业 发现管理层在进行环境信息披露决策时 更多 的考虑股东的信息需求和法律事件 并且管理层对环境的态度与其披露的环境信息 一致 o donovan 2002 采访了澳大利亚三家不同重污染行业的六名高级经理 结果显示 重要的环境事件对环境信息披露的决策有显著影响 尽管大量的实证研究运用正当性理论作为解释工具 mobus 2005 却认为这个 理论仍然是不完善的 并且把它用于具体的预测非常困难 另外 鲜有研究注重正 当性理论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其效果如何 大部分的研究都是简单的用一个似是而非 的理论来解释信息披露中的管理层动机 实地调查研究跳出了正当性理论的框架 在理解支撑环境信息披露的组织流程 和管理动机后 对其提高组织透明度和责任的效力表示了怀疑 最典型的研究是 larrinaga gonzalez 和 carrasco 2001 对 9 个西班牙公司的采访 研究表明 对环 境会计和报告技术的运用只不过是为了获得商业合同和控制环境代理 并不是为了 宣扬任何管理理念的变化 2 2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环境会计的介绍和认识较晚 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 葛家澍教授等发表 的 九十年代西方会计理论的一个新思潮 绿色会计 被认为是我国开始环境会 计研究的重要标志 此后一大批会计理论与实务工作者涉足环境会计领域 学者们 在环境会计的信息披露方面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 在 2001 年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的首次学术研讨会上 学者们认为 环境信息披露的主要特点是定量总结和定性描述相结合 价值量基础与自然量基础 7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相结合 环境的财务影响报告与非财务影响报告相结合 并认为当前应突出重视上 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 王立彦在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 对我国企业的环境管理和环境会计实务进行了 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 大多数企业的环境管理工作还难以令人满意 同时 有接近 50 的企业对外披露了环境会计信息 但其最重要的推动因素是环境法规及行业政策 等政府压力 来自社会公众的压力并不明显 反映出我国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并不 强烈 他的研究以理论联系实际 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经验借鉴 李建发和肖华 2002 也利用调查问卷的形式 向受访企业 银行 证券公司 以及投资基金和会计师事务所询问环境报告的现状 结果显示政府管理机关是我国 企业环境报告最主要的使用者 其次是投资者和金融机构 而企业编制环境报告的 原因主要是政府管理机构的强制要求 70 和树立良好的环保公众形象 55 肖淑芳和胡伟 2005 以沪深两地上市交易的 1000 余家公司 2002 年 2003 年 年度报告为研究对象 统计调查其环境信息披露情况 并从环境信息披露内外部环 境方面探讨了建立和健全我国环境信息披露系统 随着环境资源问题的日益突出 近年来 我国也有一些学者开始尝试对环境信 息披露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汤亚莉和陈自力等 2006 运用事件分析法 以沪深两市全部 a 股上市公司为 研究对象 对 2001 和 2002 年年度报告的董事会报告中披露了环境信息的 60 家上市 公司进行研究 实证检验发现 公司资产规模和公司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存在显著 的正相关关系 肖华和张国清 2008 以化工行业的 79 家 a 股公司为样本 探讨重大环境事故 松花江事件 对相关行业的公司股价和环境信息披露行为的影响 结果表明 事故发生后 吉林化工和样本公司的股票累积超常收益率显著为负 其后 2 年的环 境信息披露相比前 2 年显著增加 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取决于时期和事件 基本上 可以解释为一种为 正当性 辩护的自利行为 是对公共压力作出的反应 王建明 2008 以 2006 年沪市 a 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 对环境信息披露 行业差异和外部制度压力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发现 环境信息披露状况 8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受到行业差异和外部环境监管制度压力的显著影响 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 披露水平明显较高 并且外部制度压力对重污染行业的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信息有较 大影响 外部监管制度约束对提高环境信息透明度功不可没 李晚金和匡小兰等 2008 选取沪市的 201 家公司为样本 对上市公司近三年 环境信息披露程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 我国上市公司近三年 环境信息披露的总体状况不理想 但是披露水平在不断提高 同时发现 公司规模 公司绩效 法人股比例是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重要因素 2 3 评述与启示评述与启示 国外对于环境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已经非常成熟 公司规模 行业因 素以及媒体曝光等是公认的影响环境信息披露的主要因素 这些研究成果对促进企 业改进报告流程和建立良好的信息披露机制 具有积极的作用 但是 这些经验数 据都来自于欧美国家 对于亚洲国家的关注非常少 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法律法规 环保意识等不相同 所以上述结论并不适用于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 而我国环境会计研究起步较晚 环境信息披露研究又多为规范性的成果 实证 研究比较少 近几年虽然有少数学者开始研究公司特征与环境信息披露的相关性 但是研究成果少 可以借鉴的不多 因此 非常有必要拓展这一研究领域 为提高 我国的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提供经验证据 本文以我国的资本市场为背景 将对环境 敏感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行业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 选取其 2005 年至 2007 年三年年报的内容分析 实证检验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因素 9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 1 环境信息披露的动因分析环境信息披露的动因分析 人类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与扩张 也对全球的环境和资源带来了严 重的影响和危害 在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和环境污染不断扩散的情况下 保护环境的 呼声越来越高 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环境资源问题 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工具 环境信息 也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最根本原因就是社会 各界的需求 包括以下几种主要因素 3 1 1 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 其活动和行为必然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 约束 利益相关者 就是指任何能够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或可能受到企业目标实现 的影响的可辨认的组织和个人 freeman 1983 利益相关者可能是企业内部的 如 雇员 也可能是企业外部的 如投资者或供应商 这些利益相关者向企业提供生 产所必需的各种资源 委托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企业则必须为他们提供相关的信 息 为其进行正确的经济决策服务 当节能减排 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世人关注时 企业的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范围也在逐步扩大 但企业的潜在的和现在的投资者与债 权人 仍然是企业最重要的外部利益相关者 随着环境资源情况的日益恶化及法律 法规越来越严厉 环境问题对企业财务指标及经营活动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广泛 因 此 无论是关注企业盈利能力的投资者还是关心企业偿债能力的债权人 环境信息 都是至关重要的 出于对投资的安全性和收益性的考虑 投资者自然会非常关心企业的环境事项 对于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由于环境事项可能隐含未来风险 环境事项 对企业的影响可能在当期并不突出 但是随着环境破坏的日益严重以及对于环境法 律法规的违反 可能对企业的持续经营等产生重大影响 所以 潜在的投资者在进 行投资决策时 同样会考虑企业的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情况 10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随着投资者素质和修养的不断提高 道德投资 又称绿色投资 的观念开始被 一些投资者所接受 道德投资是指投资者只对那些具有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并且能 够主动承担环境责任的企业投资 这些投资者非常重视企业的环境绩效 希望获得 经济绩效与环境绩效的双赢 他们必然对环境信息有一定的需求 据 20 世纪 90 年 代初的估计 整个华尔街的基金中 有 10 用于了道德投资 总金额高达 4000 亿美 元 并且其基本趋势是不断增长的 作为企业最大的债权人 金融机构 同样需要了解企业的环境信息 以借此 分析贷款的风险性和未来还款的可能性 事实也证明 各国的银行界也在采取各种 措施以回避贷款企业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 如伦敦金融创新研究中心已经研究出了 一套对企业的环境进行评级的风险评估方案 而我国人民银行也于 2006 年颁布了与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共享企业环保信息的规章 银发 2006 450 号 要求商业银行 等金融机构在办理 管理信贷业务时 应审查企业信用报告中的企业环保信息 并 把企业环保守法情况作为审办信贷业务的重要依据 此外 作为社会大众的代表和社会的管理者 政府管理机关同样需要企业的环 境信息 来了解环境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 宏观调控 协调国民经济发展以及制定 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而随着消费者素质和修养的不断提高 不少消费者在选 择商品和劳务时 也会关注企业的环境绩效 环保形象以及是否为绿色食品等 环 境信息则能作为企业与顾客沟通的很好的桥梁 这些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对环境信 息的需求 形成了环境信息披露的强大推动力 3 1 2 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企业管理当局作为企业内部主要的利益相关者 为了有效地进行内部管理 进 行相关项目的规划 预测和决策 也需要环境信息 特别是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 情况下 管理当局不仅要面临沉重的经济效益压力 还要关注其环境绩效 在产品投资决策时 管理当局需要从长远考虑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既能满足消 费者的需求 又不会对环境资源产生不利影响的绿色消费品无疑是现代消费者的首 选 随着绿色消费时尚的到来 管理层在产品投资决策时 也需要环境信息来对绿 色产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 在国家严厉的环保政策管制下 有些重污染企业生产的 11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产品可能会导致环境污染或者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严重的损害 甚至 可能会面临诉讼 停产整治 关闭等环保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管理层在项目 运作之前就往往需要利用环境信息进行合理规划 保证开发建设项目的污染治理设 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 同时投产 提前预防 企业在对外宣传时 也会尽力维护自己的环保形象 在社会公众面前保持健康 的绿色形象 为了提高自身的绿色竞争力 一些融合了发达国家比较先进的环境管 理经验的企业 会力争取得 iso14001 环境管理认证或者成为环境友好型企业 来不 断向外界展示其绿色节能环保的形象 不断披露其环境管理政策和荣誉 节能减排 成效等环境信息 企业的职工处于生产经营的第一线 他们将直接感受到环境污染的危害和环境 保护的好处 所以 他们也非常想知道企业环境保护 环境安全政策等环境信息 而且他们也有权利知道 了解企业的环境信息 有助于员工们评估企业和自身的价 值 也有利于改善职工与企业的关系 提高工作的积极性 3 1 3 国家各种环境法律法规的规范要求国家各种环境法律法规的规范要求 由于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世界各国都根据自己 的实际情况 制定了一系列关于防治和控制污染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以及促进节 能减排的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的强制性 也成为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主要原因 比 如美国的证劵交易委员会 简称 sec 就在 1993 年发布第 92 号专门会计公报 该 公报专门就环境会计与报告问题予以了说明 1994 年 sec 还与美国环境保护署签 署了一份协议 sec 可以利用后者提供的各项公司披露的环境信息来评估企业是否 对于与环境有关的问题做了充分恰当的披露 而我国环境保护总局也在 2003 年颁布 了 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公告 规定了十三个重污染行业必须公开的环境信息 和自愿公开的环境信息的内容 对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和信息进行了强制规范 3 1 4 弥补传统会计信息披露的缺陷弥补传统会计信息披露的缺陷 企业环境资源问题对财务影响的迫切性 也使会计职业界感到了压力和挑战 正如英格兰和威尔士注册会计师协会曾经的主席 mike lickiss 所言 面对自然财富 12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环境所给予的挑战 包括财务会计 审计 管理会计和税务等各方面在内的会 计职业界都必须改变 这将会对公共执业会计师和其他各行各业的协会会员产生影 响 随着社会各界对环境信息的迫切需求 传统会计在信息披露方面的局限性也日 益凸显 1 传统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局限性 传统的会计信息披露以货币计量为主 侧 重于披露企业的经济效益 更强调微观效益和眼前利益 如投资者和债权人可以通 过企业的财务资料 很快了解到企业的赢利性 偿债能力 营运能力和现金流量等 但是却无法了解到企业对环境资源的无偿占有和污染情况 由于环境事项有隐蔽未 来风险的特征 企业对环境信息的不闻不问 很可能在当期隐瞒必然的环境治理成 本 虚增利润 给企业投资者和债权人一种企业利润稳健良好的假象 误导投资决 策 2 传统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局限性 传统会计信息的披露模式主要以会计报表 为主 以报表附注 文字说明为辅 这种披露模式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 并且主要 是能够货币化的信息 而像环境信息这种有时无法用货币计量 却又非常重要的信 息无法反映在财务报表中 事实上 有些环境信息对于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决策是 至关重要的 比如在选择企业投资项目时 有甲乙两家重污染行业的企业 它们以 前的经济绩效都不错 不过都对环境资源进行过掠夺 给当地环境造成过重大污染 但是甲企业在当年没有被环保部门发现 于是当年经营业绩一如既往的优秀 而乙 企业由于当年被查处限期停产整治过一段时间 所以经济绩效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作为投资者 如果通过财务报表来进行投资分析 他可能会选择以后有重大环境风 险的甲企业 但是如果投资者了解到乙企业因为当年的环境治理 彻底根除了污染 源 就一定会选择更能够可持续发展的乙企业 所以适时披露环境信息 即使是非 货币计量的信息 也能让信息使用者获得企业更真实的情况 另一方面 传统会计 报表有固定的格式 固定的项目和固定的填列方式 对于环境信息披露 传统的报 表格式和项目很多都不适用 而且在财务报表中也无法反映企业的绿色资产 绿色 负债和绿色成本等信息 又由于我国企业大多数重视表内披露 对于表外披露的信 息不太注重 有些无法反映在报表中的环境信息以及无法用货币计量的信息 就容 13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易被忽视 由于传统会计的种种缺陷和局限性 而我国至今也未颁布环境会计的准则 为 了弥补传统会计的不足 我国许多专家学者和政府管理部门都投入到了环境信息披 露的研究中 有些学者建议在原有的报表中增加环境会计的科目来补充披露环境信 息 也有学者建议另行设计单独环境信息报告进行披露 一些具有环保意识和社会 责任感的上市公司 如南方电网 宝钢集团等 率先发布了单独的企业环境报告或 者社会责任报告 自愿披露企业保护生态环境 节能减排等履行情况 而上海证券 交易所为倡导上市公司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发挥上市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先进 示范作用 在去年也对部分上市公司提出了在披露 2008 年年度报告的同时披露社会 责任报告的强制性要求 3 2 环境信息披露的相关理论分析环境信息披露的相关理论分析 3 2 1 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资源 环境与发展 是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早在 1978 年 联合国国际环境与发展委员会首次在文件中正式使用了 可持续发展 概念 并将其定义为 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求的情况下 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求 荣 开明 1997 1987 年 联合国国际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专题报告 我们的共同 未来 该报告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为 可持续发展是这样一个发展 它必须建立 在使资源环境得以改善的基础之上 它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要不损害后代人 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 荣开明 1997 这一概念的提出 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 遍接受与认同 1992 年 随着全球资源日趋紧张 环境继续恶化 联合国环境与发 展会议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 会议通过了 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 和 21 世纪议程 等 一系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文件 标志着当今国际社会在资源 环境与发展领域里全面合作的开始 是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护全球环境的新开端 中国政府也在 1994 年编制了 中国 21 世纪议程 中国 21 世纪人口 环境与 发展白皮书 与联合国 21 世纪议程 相呼应 并明确指出 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 展中国家 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发展 为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和日益增长的物 14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质文化需要 必须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 并逐步改善发展的质量 这是满足目 前和将来中国人民需要和增强综合国力的一个主要途径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必须做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即逐步走上可持续发 展的轨道上来 在此基础上 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可持续发展 第一 可持 续发展是经济发展与人口 资源 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其最终目标是社会的全面 进步 其中经济发展是基础 保护生态环境是条件 社会进步是目的 第二 可持 续发展不仅仅强调增长的数量 更强调提高质量 优化结构 增进效益的基础上促 进经济快速稳健增长 第三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 础 保护自然资源 才能保护资源的可持续供给 保护生态环境 才能保证生活的 健康高质量 第四 自然资源只有永续利用才能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在使 用自然资源时 要注意强调 代际间公平 在健康发展的同时 不损害后代的生存 基础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 着力促进循环经济 使人口 资源 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 相协调 就必须借助社会的基本细胞 企业披露相关的环境信息 企业披露高质 量较准确的环境信息 不仅仅是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进行经济管理和科学决策的工具 更是相关政府管理部门评估社会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基础 以及据此制定和实施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 由此可见 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环境信息披露 3 2 2 环境资源价值理论环境资源价值理论 环境资源是否具有价值 一直是环境经济学家争论的焦点之一 以哲学价值观 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经济价值观认为 千百年来人类 祈福 于自然环境资源是理所 当然的 在这种价值观下 人类形成了把经济增长作为唯一目的的工业文明发展观 认为自然资源和生态文明是无价值的 而且 随着环境资源由富裕转为贫瘠 进而 面临枯竭 社会生产受到环境资源供给不足的限制 生活环境受到大自然的报复 此时 人们开始意识到传统观念的错误性 逐渐树立起了正确的环境资源价值观 环境资源的价值理论认为 一方面 环境资源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 是非常有 限并且日趋稀缺的 另一方面 为了维持生产和生活 必须有一定的环境资源储备 并且对这种环境资源的需求是日益增长的 所以 为了保证自然资源消耗与经济发 15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展的需求相适应 经济活动所消耗的自然资本 人类必然要投入大量的人力 物力 财力 通过社会再生产来弥补 也可以认为 环境资源的价值可以用再生产 利用 后恢复或更新改造 其使用价值所必需的社会必要劳动力来衡量 因此 用马克思 的劳动创造价值理论 也能很好的解释环境资源的价值 而根据效用价值论 效用 性和稀缺性决定价值 则大自然的所有环境资源都是有价值的 即使没有经过人类 的劳动创造 因为环境资源作为地球生态有机链上的一环 都发挥着其应有的作用 任何一环出现问题 都会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 所以 环境资源的有用性和稀缺 性 也决定了其具有价值 基于以上的讨论 企业理应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确认 记录 计量和披露环境资 源信息 合理确认环境和资源的价值 以此来作为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 而我国学 者正在研究的绿色 gdp 计量 也是基于环境资源价值论的观点 也需要企业及时披 露相关环境信息 3 2 3 环境资源受托责任理论环境资源受托责任理论 在企业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的情况下 企业管理者必须对受托管理的资源 承担经营管理职责 并向委托人汇报职责的完成情况 这种责任便是受托责任 随 着理论界对委托 受托关系成因研究的推进 受托责任的范围和内容在不断拓展 除却财产或资源的保管和使用外 政府 职工 供应商 顾客 社会公众的利益以 及社会公德 资源能源开采 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亦都成为了受托责任的内容 在 环境资源与经济发展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 环境问题对企业的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 的影响会越来越深刻 投资者出于对投资安全性和收益性的考虑 必然会关注企业 的环境信息 企业的管理当局也必须把环境信息纳入受托责任报告中 从可持续发 展的角度出发 将环境资源概念引入受托责任理论 就可以得到环境资源受托责任 这个子概念 企业作为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以及资源的主要消耗者 理应承担起 管理和改善环境 节能减排等责任 应当按照 经济性 效率性 效果性 公平性 和环保性来使用和管理受托资源 环境资源受托责任的委托代理关系的成立 客观 上产生了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需求 所以作为社会经济活动基本单位的企业 需 要通过财务报表或环境报告等媒介 向社会公开其履行环境资源责任的成果 以便 16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企业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环境资源受托责任的完成情况以及管理层解除企业环境资 源受托责任 3 2 4 决策有用论决策有用论 决策有用论认为 科学的决策需要充分 相关 可靠的信息为依据 决策的多 样性要求企业提供的报表等能全面反映企业的现状 反映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对于 企业现在及未来的财务状况等的影响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 资源日趋稀缺 以及外界的环境法律法规的日益完善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已与环境问题息息相关 环境绩效的好坏将对企业的经济利益产生深刻影响 所以决策有用论认为 企业的 环境信息对于信息使用者 包括企业的外部利益相关者和内部利益相关者 来说是 非常相关的 为了保证信息需求方能够进行正确的评价和决策 企业有披露经营活 动的全面信息的义务和责任 其中也包括影响财务报表的环境事项的信息 如因环 境法律法规的实施导致资产减值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企业因核心业务而随之带来的 环境保护义务等 对于那些有可持续发展眼光和环保意识的投资者来说 环境信息 披露显得更加重要 企业可以通过积极的环境信息披露吸引更多的绿色投资 对于 注重环保的欧美国家消费者来说 出口企业适时披露其履行环境保护责任的信息 也更容易获得顾客的青睐 因此 在当前情况下 企业有必要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 策相关的 可靠的环境信息 3 2 5 正当性理论正当性理论 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 西方对公司年报中披露的环境信息的研究显示 正当性 理论是最可能用来解释公司增加环境信息披露行为的理论之一 即使决策有用理论 政治经济理论也曾被用于解释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行为 但是绝大多数学者倾向于 正当性理论 正当性理论基于这样的考虑 企业为了可持续发展 必需在社会可接 受的行为标准界限内活动 当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排放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渣 严 重污染自然和生活环境时 或者企业的生产大量消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航道工程施工№.HD6 标段拌合站项目(非辐射类)环境影响报告表
- 猫咪繁育知识培训班课件
- 农业无人机租赁服务在2025年行业应用案例分析报告
- 安全教育游泳培训总结课件
- 农业无人机智能化水平提升对2025年农业科技推广的影响报告
- 电气工程方案书(3篇)
- 牵引挂车司机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牧童舟过安仁课件
- 陕西省2025年中考生物试卷附真题答案
- 林业技术面试题库及答案
- 复苏室心理护理
- (标准)供电 供水协议书
- 2025铁路安全教育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电镀锌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枣庄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考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全文
- 肿瘤患者血管通路个性化选择与护理管理策略
- 2025新食品安全法及修订解读企业应对新规培训课件
- 2025年叉车模拟考试试题(附答案)
- 德龙咖啡机ECAM23.420.SB说明书
- 智能电网技术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