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大豆纤维的利用价值摘要 大豆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有着重要的食用和应用价值,从传统意义上讲,大豆可以制成豆浆、豆腐、豆腐干、豆奶、等与类密切相关的豆制品,还可以制成饲料供给牲畜、家畜等利用,从专业利用意义上讲,大豆可以提取植物蛋白、大豆低聚糖等具有重要营养价值的原料。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升,科学技术的发展,大豆的利用价值又可以涉及到更多的方面,给人类带来更多的利益。因此人们对大豆的新兴利用价值更加重视。本文将从大豆的发展、利用等方面对大豆进行介绍,并着重探讨大豆在科学领域的研究及其应用。 我国是大豆的故乡,2000多年以前就开始食用,并发明了豆浆和豆腐,但是到了近几十年,我国对大豆无论种植、技术研究、还是产品开发都远落后于国外。目前,我国大豆产量从以前的第一退到世界第四位,大豆贸易从20年前的纯出口国变成了进口大国,年进口大豆2000多万吨,大大超过了本国产量的1500多万吨。目前,我国现代大豆产品加工技术、设备也主要从日本、欧洲和美国进口。1999年10月,美国健康声明:每天食用含有25克大豆蛋白可减少患心血管病的风险。同年,我国开展“大豆行动计划”,欲提高全国人民的健康,振兴大豆产业,第一次将大豆产业和消费提高到政治高度。其实,这也是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由于我国奶业资源匮乏和广大农村消费力低。大力发展大豆产业不失为一种一举多得的办法。关键词: 大豆 利用价值 发展方向1引言大豆,在中国古称菽,是一种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的豆科植物,呈椭圆形、球形,颜色有黄色、淡绿色、黑色等,又称黄豆、青豆、黑豆。大豆具有多种利用价值,可以用来做各种豆制品,压制豆油,制作酱油,提炼蛋白质等。近几十年来,我国大豆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单产从1949年的616.9Kg/hm2提高到1999年的1790Kg/hm2,播种总面积有所增加,但是与有些国家相比,我国的大豆单位产量已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大豆品种生产潜力低,适应性差,相应的配套种植技术尚待完善。史记记载,大豆起源于中国,中国人有几千年的吃豆历史,即使到现在大豆也是居民每天摄入植物蛋白中所必需的,人类所吃的豆类有十几种,但是唯有大有“豆中之王”、“田中之肉”、“绿色的牛乳”等称誉。学者大都认为大豆的原产地是云贵高原,最开始大豆跟其他的粮食作物一样都是草类的一种,由于经过多代的择优和适者生存的自然、人为选择,到现在已经形成了具有产量高、营养价值高、适应能力强、抗病能力强等特点的粮食作物。在中国的栽培已有5000年的历史,1804年引入美国,并先后成为美国南部及西部的重要作物,大豆是豆科植物中最富有营养的食物,大豆还具有易消化,植物蛋白丰富等特点,是世界上人和动物的主要食物。2、大豆的传统营养价值2.1大豆的营养价值表 2-1大豆中营养成分表项目蛋白质 异黄酮低聚糖皂甙膳食纤维各种维生素微量 元素磷脂大豆油核酸大豆 成分 (%)38-420.05-0.37-100.08-0.1020见下表4-4.51.5-318-200.1-0.2人体 需要 量/天90-120 g50mg5-10g20-50 mg20-35 g149 mg5-20 g10-30 g400mg表 2-1大豆中维生素含量表: 项目胡萝卜素B1B2烟酸泛酸B6生物素叶酸肌醇胆碱C含量 Mg/g0.2-2.411-17.52.32-25.9126.40.62.31.9-2.63.40.2 从以上表中可以看出,大豆含有大量的植物蛋白,有增强体质,抵抗疾病,降血压,减肥等功效。现代人群所需要的食品应该是既能引起食欲,又无副作用,含有丰富营养。在现有的食物类群之中,能够具备原料来源丰富且符合上述条件的农作物莫过于大豆。用大豆蛋白制作的饮品,被营养学家誉为“绿色牛奶”。大豆蛋白质对胆固醇高的人有明显降低的功效。豆蛋白饮品中的精氨酸含量比牛奶高的多,其精氨酸与赖氨酸之比例也较合理;其中的亚油酸、脂质极为丰富而不含胆固醇,可用于防止成年期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卵磷脂可以清除血液中的固醇类,有“血管清道夫”的美称。大豆蛋白比牛奶容易吸收。牛奶进入胃以后会结成大而硬的块状物,而豆奶进入胃后则结成小的薄片,不坚硬而且松软,更于易消化吸收。况且大豆蛋白质是每个人都必需的营养素,但是通过日常饮食摄取量大都不足,必须通过食用蛋白质粉来补充,特别是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如乳母、孩童、年长者、孕妇等。健康怡生蛋白粉融入了更适合人体消化吸收的天然来源生物碳酸钙.是最好的营养素钙源之一,其含钙量是乳酸钙的3倍,葡萄糖酸钙的4倍;营养吸收和利用率及脂肪含量均优于牛奶且有利于吸收,无副作用,更奶中的钙,能强化蛋白粉的营养。大豆的脂肪含量为1520,传统意义是用来生产豆油。大豆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85,亚油酸含量50以上,油酸30以上,维生素E含量也很高,是一种优良的食用油脂。大豆油中的亚麻酸含量因品种不同而不同,大多在210之间。低亚麻酸、亚油酸、高油酸的品种受到欢迎,高亚麻酸的豆油容易发生油脂氧化,不利加工和储藏。大豆含有较多磷脂,占脂肪含量的24。在豆油的精制中,磷脂大部分被分离,成为食品加工中磷脂的主要来源。在豆制品的加工过程中,这些糖类溶于水而基本上被除去,因此食用豆制品不会引起腹胀。 大豆中各种B族维生素都比较高,例如维生素B1、B2的含量是面粉的2倍以上。黄大豆含有少量胡萝卜素。但是,干大豆中不含维生素C和D。 大豆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总含量为4550。其中钙的含量高于普通谷类食品,锌、锰、铜、铁、硒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也较高。此外,豆类是一类高钾、高镁、低钠的碱性食品,有利于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需要注意的是,大豆中的矿物质生物利用率较低,如铁的生物利用率仅有3左右。 除营养物质之外,大豆还含有多种有益健康的物质,如大豆皂甙、大豆黄酮、大豆固醇、大豆低聚糖等。(1)大豆膳食纤维大豆膳食纤维是指大豆中那些不为人体所消化吸收的高分子糖类的总称,主要包括纤维素、果胶、木聚糖、甘露糖等。膳食纤维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现被医学界和营养学界公认膳食纤维是预防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症等的重要食物成分,被称为第七类营养素。最近,从大豆纤维中提取的大豆多糖除具有可溶性膳食纤维功能外,还具有优良的乳化稳定性,是一种天然的蛋白饮料乳化稳定剂。(2)大豆低聚糖 大豆低聚糖主要成分是水苏糖、棉子糖和蔗糖,其甜度为蔗糖的70%,热值仅为蔗糖的50%,水苏糖和棉子糖是双歧杆菌的增殖因子,可促进双歧菌的生长繁殖,调节肠胃道,改善通便,防止便秘。另外还具有提高免役能力,分解致癌物质的作用。(3)大豆卵磷脂 大豆卵磷脂是大豆油脂加工的副产物之一,它是一种类脂,主要成分是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肌醇(PI)、磷脂胺(PA)等。它是一种乳化剂,能够阻止胆固醇在血管内壁的沉积并能清除其沉积物,还可降低其血液黏度,促进血液循环,对预防心脑血管病有重要作用;能促进大脑活力提高,增强记忆力,健脑益智,预防老年痴呆,延缓衰老;其生理功能还能预防脂肪肝,防止肝硬化等等。(4)大豆皂苷 大豆皂苷是一种天然的生物活性物质,主要分布在大豆胚轴中,目前已知的A1、A2等5种。它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调节免役功能,并对爱滋病有一定抑制作用。(5)大豆异黄酮异黄酮是黄酮类化合物中的一种,主要存在于豆科植物中,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生长中形成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由于是从植物中提取,与雌激素有相似结构,因此称为植物雌激素。大豆异黄酮的雌激素作用影响到激素分泌、代谢生物学活性、蛋白质合成、生长因子活性,是天然的癌症化学预防剂。大豆异黄酮具有抗癌、抗氧化、降低胆固醇、预防骨质疏松症、改善妇女更年期综合症,预防心血管病等功能。(6)大豆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大豆中还含有维生素、维生素、维生素、叶酸、维生素E等维生素和钾、钠、钙、镁、铁、锰、锌、铜、磷、硒等10余种矿物质元素。对全面补充和平衡营养有重要作用。2 .2大豆制品的营养价值 我国是大豆的故乡,2000多年以前就开始食用,并发明了豆浆和豆腐,但是到了近几十年,我国对大豆无论种植、技术研究、还是产品开发都远落后于国外。目前,我国大豆产量从以前的第一退到世界第四位,大豆贸易从20年前的纯出口国变成了进口大国,年进口大豆2000多万吨,大大超过了本国产量的1500多万吨。目前,我国现代大豆产品加工技术、设备也主要从日本、欧洲和美国进口。1999年10月,美国健康声明:每天食用含有25克大豆蛋白可减少患心血管病的风险。同年,我国开展“大豆行动计划”,欲提高全国人民的健康,振兴大豆产业,第一次将大豆产业和消费提高到政治高度。其实,这也是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由于我国奶业资源匮乏和广大农村消费力低。大力发展大豆产业不失为一种一举多得的办法。 大豆在食品加工中的用途非常广泛,除去传统用来制作各种豆制品和饲料外,还可用于添加在多种食品中,改善其营养价值或提升其品质。 传统的豆制品以豆腐,保留了大豆的大部分营养,不仅比整个大豆容易消化吸收,而且去除了对人不利的各种抑制营养因子,一直为我国人民所爱好。 豆制品同样富含蛋白质,其含量与动物性食品相当,且含有一些动物制品不具有的氨基酸,与肉类同吃能起到互补的作用,例如,豆腐干的蛋白质含量相当于牛肉,达20;豆奶和豆浆的蛋白质含量接近牛乳,在23之间;水豆腐的蛋白质含量58,相当于猪的五花肉;腐竹的蛋白质含量达4550,相当于是牛肉干。 同时,豆制品中还含有一定量的脂肪,但这些脂肪是优质的植物油脂,其中富含必需脂肪酸和磷脂,不含胆固醇,对人体健康有益无害。 大豆中的水溶性维生素在豆腐的制作过程中有较大的流失,表现为硫胺素、核黄素和尼克酸的含量下降。 豆制品是矿物质的良好来源。大豆本身含钙较多,而豆腐以钙盐为凝固剂,因此豆腐的钙含量很高,是膳食中钙的重要来源。大豆中的微量元素基本上都保留在豆制品中。3大豆的利用价值3.1大豆纤维的介绍大豆蛋白纤维属于再生植物蛋白纤维类,是以榨过油的大豆豆粕为原料,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提取出豆粕中的球蛋白,通过添加功能性助剂,与腈基、羟基等高聚物接枝、共聚、共混,制成一定浓度的蛋白质纺丝液,改变蛋白质空间结构,经湿法纺丝而成. 其有羊绒般的柔软手感,蚕丝般的柔和光泽,棉的保暖性和良好的亲肤性等优良性能,还有明显的抑菌功能,被誉为“新世纪的健康舒适纤维”。大豆蛋白纤维是由华康集团董事长李官奇先生历经十年研究开发成功,获得世界发明专利金奖,李官奇先生的这项发明为纺织业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在纤维材料发展史上和人造纤维发明史上开创了四个第一。其一是,第一次研究成功了人造植物蛋白纤维,并实现了产业化开发,在此之前,从上世纪开始,发达国家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美国、日本等国于上世纪中期进行大豆蛋白纤维的研究,美国还为他们的大豆纤维取了商品名,但均因达不到纺织所需要的技术指标而宣告失败;其二,在中国的人造纤维发明史上是第一人,大豆纤维号称世界第八大人造纤维,前七种涤纶、锦纶、氨纶、腈纶、粘胶、丙纶、维纶均为外国发明,李官奇为中国人在人造纤维发明史上第一次突破零的记录;其三,作为非职业发明人,第一次站在了世界金奖颁奖台上;其四是作为农民发明家,第一次登上了国家级大奖的领奖台。 大豆纤维是以脱去油脂的大豆豆粕作原料,提取植物球蛋白经合成后制成的新型再生植物蛋白纤维,是由我国纺织科技工作者自主开发,并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工业化生产的高新技术,也是迄今为止我国获得的唯一完全知识产权的纤维.3. 2大豆纤维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对应措施3.2.1纤维织制过程控制要点准备工序:络筒时为减少静电现象和断头,防止纱线以外伸长,采用金属槽筒,偏小配置张力偏低车速控制。 整经采用较低的车速、中张力、集体换筒。张力装置加压分为四段,边纱张力适当加大,车间回潮率控制应略大,减少静电及毛羽的产生。 浆纱工序:浆纱是织造生产的关键工序。大豆蛋白纤维纱线上浆的关键是伏贴毛羽,保持纱线伸长。以化学浆料PVA和丙烯酸类浆料为主配以部分变性淀粉,并加入抗静电剂,以减少静电的产生。由于大豆蛋白纤维在高温条件下容易损坏,所以浆纱温度要偏低掌握,并严格控制。上浆时浆槽温度控制在90左右,烘房的温度控制在100以下,上浆后浆膜完整、柔韧,效果良好。 织造工序:织造时上机张力应偏小掌握,以减少纬向停台,提高生产效率。严格控制车间温湿度,适当提早开口时间,保证开口清晰度。3.2.2大豆纤维染整前处理(1)退浆 大豆纤维和纱线的前处理比较简单,主要去除纤维、纱线制造加工中添加的上油剂、抗静电剂、润滑剂、色素等杂质。主要通过精练、漂白即可。 凡上有浆料的织物,需先进行退浆,可用酶退浆或碱剂、氧化剂退浆。因大豆纤维不耐浓烧碱,不能进行丝光加工。 酶退浆工艺: BF7658 淀粉酶 26g/l 盐(元明粉) 23g/l 渗透剂 1g/l 温度:5560,时间:60分钟 大豆纤维与不同纤维混纺,退浆方法有很大区别,应考虑其它纤维的特性制订相关工艺。 (2)大豆纤维纱与针织物的精练和漂白 氧漂(中深色) 纯碱 3-6g/l 30%的双氧水 10-30g/l 硅酸钠或其他双氧水稳定剂 2-4g/l 渗透剂 0.5-1.0g/l 净洗剂 2g/l 室温升温至90-95,处理60min。 还原剂漂白 保险粉 38g/l 纯碱 24g/l 精练剂 12g/l PH值保持11,漂白温度 9295,保温时间6080分钟。 染中、浅色时,氧漂+还原漂,氧漂后须洗干净后再进行还原漂。 增白 增白剂 0.30.8g/l 盐(元明粉) 515g/l 增白温度 7080,保持温度时间不低于30分钟。 注意:如果对白度要求较高,氧化剂漂白后,可再用还原剂漂白,并用荧光增白剂增白。 (3)大豆纤维与羊毛、羊绒混纺织物的前处理 在对大豆纤维和羊毛(羊绒)混纺织物的前处理、漂白,首先考虑确保羊毛纤维 少损伤,又能发挥两种纤维优良性能,一般采用洗呢(温度低于45,30分钟)、煮呢(温度低于85,PH值6.5,压力略大);漂白工艺主要去除大豆纤维的色素,推荐用低温双氧水进行漂白,采用英国双氧水低温激活剂TAED,在温度7075弱碱条件下进行漂白,达到一定白度。 染色(4)染料的选择 经多数单位试验的结果,比较适合大豆纤维染色的染料是弱酸性染料、中性染料和活性染料染色。直接染料对大豆纤维有很好的染色效果,但水洗牢度差,一般不易采用。 (5)活性染料染色 比较合适的活性染料为棉用活性染料,乙烯砜型染料55,一氯均三嗪/乙烯砜型双活性基染料6070,一氟均三嗪/乙烯砜型双活性基染料5560,双一氟均三嗪型染料8085。 活性染料,耐洗牢度好,鲜艳度高,染深浓色需二次皂洗(充分皂洗)。 纯碱的用量,根据颜色的深浅确定,一般浅色24g/l ,中色58g/l ,深色1114g/l (一般为棉用量的1/22/3即可)。 元明粉(盐)的用量,根据颜色的深浅确定,一般浅色1030g/l ,中色4070g/l ,深色70100g/l 。PH值1011,可用Na2CO3、Na3PO4调节 参考处方: 瑞士汽巴精化公司FN染料中温型5560 染料用量% 1 1-3 3-5 5-7 7 元明粉g/l 10-25 25-50 50-70 75-90 90-110 纯碱g/l 2 2-5 5-8 8-11 11-14 匀染剂g/l / 0.3-1 / / / 瑞士汽巴精化公司LS染料高温型8085 染料用量% 1 1-3 3-5 5-7 7 元明粉g/l 10-25 15-30 30-45 45-60 60-75 纯碱 g/l 3 3-7 7-10 10-13 13-16 匀染剂g/l / 0.3-1 / / / 建议:元明粉、纯碱分次加入,以降低上染速度和固着速度,达到染色的均匀性。 (6)中性、弱酸性染料对大豆纤维的染色 中性染料可染中深色,色泽鲜艳度较差。 弱酸性染料色泽鲜艳,匀染性好,经固色处理,牢度较好,可染中色。 PH值和元明粉是影响上染率和匀染性的重要因素。PH值高,上染率低,但匀染性好;PH值4时,添加中性盐降低上染率;PH值5时,添加中性盐提高上染率。PH=3时,染色深度随元明粉用量的增加而降低,PH=7时,染色深度随元明粉用量的增加而增加。PH=3时,添加元明粉降低染料的上染速度,而PH=7时,添加元明粉提高染料的上染速度。 染色时应注意,始染温度(不超过40)和升温速度(1/分钟),用弱酸性染料染色后,一般需固色处理。 参考配方: 浅中色: 染料23%,匀染剂 0.41g/l 冰醋酸 1.52g/l 深浓色: 染料3%,匀染剂0.4g/l 冰醋酸2g/l 40以下加料,染10分钟,升温至9095,保温6080分钟(根据深浅)水洗,固色。 大豆纤维的等电点为4-5。当用酸性染料染大豆纤维时,PH值通常可用缓冲剂调节至4,染色温度90-98。任何时候,都应注意染色温度不能超过100。 后整理大豆纤维产品一般应进行后整理(抗皱、柔软整理),保持其柔软、滑爽的特性,提高产品的品位,成为高档次产品,最大限度的满足高层消费者的需求。 抗皱整理 抗皱整理剂有多种选择,一般应选择抗皱效果好的环保型整理剂。如:聚马来酸整理剂DP60,聚氨酯整理剂,交联剂DINF整理剂、UN整理剂等。 柔软整理 大豆纤维织物本身有较好的柔软性,在染整加工中,经高温、张力及抗皱整理,手感变硬,为了使织物蓬松、丰满、柔软,须经柔软处理,选择适合的柔软剂进行柔软处理是十分有效的方法。 可选择有机硅类柔软剂、脂肪酰胺柔软剂、阳离子柔软剂等。 烘干 由于大豆纤维耐湿热性能较差,因此大豆纤维织物的烘干温度最好不要超过100,以7080为宜,而且最好在低张力下烘干,否则会影响大豆纤维本身较好的柔软手感。大豆纤维耐干热性能很好,因此,即使170-180定型,对织物的性能也几乎没有影响。3.3大豆纤维的推介注意事项(1)大豆蛋白纤维分本色大豆和漂白大豆两种,染色以漂白大豆为较好,特别是浅色面料; (2)为降低成本,可与其它纤维混纺,但在组织和混纺比例设计时注意突出大豆蛋白纤维的优点(比例一般在30%及以上即可达到); (3)由于大豆蛋白纤维是采用聚酰胺和大豆复合纺制,面料大豆蛋白纤维含量超过50%,经常受磨损部位比较容易起毛起球,对服用性能有一定影响; (4)极佳的手感和肌肤触感以及柔软舒适和华贵的穿着效果是大豆蛋白纤维推介的主要特点。用大豆纤维与真丝交织或与绢丝混纺制成的面料,既能保持丝绸亮泽、飘逸的特点,又能改善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