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接枝技术助力高深宽比TSV出自:Claudio Trazzi、Steve Lerner,Alchimer 3D-IC设计者希望制作出高深宽比(HAR10:1)硅通孔(TSV),从而设计出更小尺寸的通孔,以减小TSV通孔群在硅片上的占用空间,最终改进信号的完整性。事实上,当前传统的TSV生产供应链已落后于ITRS对其的预测。以干法和湿法工艺为基础的传统解决方案把那些专门设计应用于MEMS或双嵌入式的昂贵的工具转而应用到工艺窗边缘或工艺窗外部的工艺处理中。这样做的结果要么影响产品的性能,要么使工艺占有成本高得无法接受。当AR5:1时,PVD薄膜会变得不连续;由于使用纳米喷涂工具,电离PVD或ALD的成本变得极其昂贵。当前,采用一种纳米技术解决方案可实现HAR20:1的结构,而成本只占传统工艺的一部分。这种工艺被称为电接枝技术(Electrografting),通常要沿着TSV的内壁形成表面活性共形膜。这种膜比较薄,具有连续性和粘着性,且十分均匀。这项湿法工艺使用标准电镀工具,具有极高的成本效益。TSV对3D-IC设计的影响虽然把TSV融入主流半导体工艺还需要解决一些技术难题,但研究TSV对3D-IC设计流程的影响却十分必要。总的来说,TSV技术革新受到性能和功能进步等设计要求的带动,相反,多芯片模块(MCM)解决方案受到技术进步的推动,却一直不被主流技术所接纳。因此,通过简要讨论3D-IC的设计问题可以对SAR TSV技术的主要推动力进行深层次分析。我们的研究实例是一个移动通信应用的新型CPU子系统,在堆叠封装(PoP)结构中包含一个ARM11基微处理器、一个2Gb NAND存储芯片和一个1Mb DRAM芯片,带有500个I/O引脚,其中一半用于电源和接地的布线。此外,需要大约80个内部连接把三个IC连接到PoP中;这样,信号I/O的总数为330。采用低功率65nm技术制作的用于最新智能电话的三星S3C6410就是这种CPU子系统的典型实例。为了对这一实例进行分析,我们设计了一个这种子系统的3D-IC堆叠,并使用TSV技术把3个芯片连接起来,其中小型低功率微处理器位于堆叠顶部,两个存储IC位于下部。虽然从功耗的角度来看这种安排并不一定十分理想,但考虑到对微处理器的低功耗和小尺寸要求,这种选择就显得比较合理了。当然也可以使用其它结构,不会影响从这一范例获得的结论。让我们详细介绍一下微处理器的相关技术参数,并做出以下假设:IC尺寸为88mm,#信号TSV为330,#电源和接地TSV为660 (经验数据:是#信号 I/O的2倍),晶圆成本/mm2为0.10$。假设共有1000个TSV,通孔密度可达16TSV/mm2。这样就可以计算出1000个TSV在IC上的空间占用情况。对深宽比分别为5:1、10:1和20:1的三种TSV进行了比较,前提条件是使它们保持相同的通孔深度和相同的禁用区标准。表1概况了所有相关数据并说明了硅片的实际占用情况。表1清楚地表明了高深宽比TSV对缩小硅片面积的重要影响。节省的硅片面积随TSV深宽比的增大呈指数增长,随TSV密度的增大呈线性增长。换而言之,电接枝技术使TSV深宽比增大了3倍,使单位面积TSV的数量增加了8倍。在当前的范例中,采用深宽比为20:1的TSV取代5:1的TSV将使每个晶圆的成本收益达到731$。信号完整性不断缩小TSV的直径可能使信号完整性下降,这是它的不利之处。通孔排列得越紧密,串扰和其它寄生效应就会变得越明显。这个问题应当属于设计技巧的范畴,而TSV工艺限制却不属于设计问题,而应当属于设计最佳实践。举例来说,由于对TSV数量的要求不断增多,设计者便把许多TSV用作信号通孔周围的接地屏蔽。通过合理排列TSV,使每个TSV传送不同的信号, 9个小尺寸TSV的传输特性优于 1个大尺寸TSV(图1)。电接枝技术如上所述,电接枝技术是一种基于表面化学配方和工艺的纳米技术解决方案。它用于导体和半导体表面,通过特定先驱物分子与表面之间的原位化学反应的激发作用,使各种薄覆盖层自定向生长。它属于湿法工艺,但与电镀或喷涂工艺不同,它的化学反应发生在硅表面,而不是发生在电解容器或电解槽中。各种膜物质被直接还原到晶圆表面,最终的稳态也不呈溶液形式。膜是从表面向上生长的,而不是淀积到硅片表面,从晶圆到籽晶层形成具有高粘着性的共价键薄膜堆叠。电接枝膜能与各种形状的表面保持共形。整体工艺(隔离、势垒、籽晶)均使用标准电镀工具,工艺成本大幅度下降。虽然电接枝技术的工艺成本只占传统工艺的一部分,但TSV深宽比20:1时形成的隔离和金属化膜的台阶覆盖率(底部/顶部厚度比)可高达90%,且具有极好的粘接性和均匀性,能够满足各种类型的电和热-机械性能要求(表2)。在电接枝工艺过程中,来源于偏置表面的电子可充当先驱物分子的“键合籽晶”,在第一层籽晶先驱物和表面之间形成共价化学键。这是一种不使用喷涂或旋涂工艺就能把聚合物绝缘层直接“接枝”到硅表面的有效方法。形成的第一个接植层可用作绝缘层(衬垫层),也可用作采用化学接枝技术进行势垒层淀积时的粘接促进剂。化学接枝技术与电接枝技术的原理相同,但用于非导体表面。选择专用化学材料把势垒催化剂与聚合物坚固地键合在一起。这样,通过化学接枝技术改进了势垒和聚合物之间的粘着性。然后再把湿铜籽晶电接枝到导电势垒上,即使在高深宽比TSV条件下也能形成高台阶覆盖率。电化学电解槽非常稳定;膜生长速率及厚度分别受电流密度和电荷的控制。图2示出TSV深宽比为18:1,被电接枝膜完全堆叠所覆盖的TSV的SEM截图,还清晰展示了带有隔离、阻挡和Cu籽晶的高扇形通孔的顶部近观图。占有成本(COO)商用、批量生产电镀工具与电接枝技术所用的工具完全兼容,因此,与干法工艺相比,电接枝技术有很强的成本优势。图3对深宽比为6:1和10:1的TSV晶圆的批量生产成本优势进行了量化分析。对每个晶圆的膜淀积工艺(隔离、阻挡、籽晶)和完整的TSV制造流程(DRIE+隔离、阻挡、籽晶+CMP)的COO进行了比较。电接枝技术的成本效益远远超过了薄膜淀积工艺:在进行高速(=廉价的)DRIE工艺时,电接枝膜没有受到严重扇形边缘的影响而产生退化;由于这种膜具有高台阶覆盖率特性,晶圆表面只有少量的冗余材料需要通过CMP去除。这使TSV制造流程的总体成本下降了42%(表3)。结论每次对样品范例进行批次更新时,都要对基础设施进行重新改造,从而补充一些先进的技术要素。TSV也不例外,需要摆脱传统的真空基晶圆级工艺对成本和工艺的限制。电接枝技术运用了最尖端的设计原则,是一种适合批量生产的、可靠的TSV纳米制作技术。这种技术可在两方面使投资迅速得到回报:在工艺方面,与传统技术相比成本减半;在设计方面,通过使用HAR TSV使硅片的面积下降了10倍。随着当前半导体工业正从历史最低迷时期得以恢复,正是考虑资本部署的最佳时机。对于集成器件制造商(IDM)来说,要想实现专用产品的加工能力,只需要在湿法或干法ROI工艺之间做出抉择。而对于外包性半导体组装和测试供应商(OSAT)来说,就会遇到更加严峻的问题:是使用现有的制作凸点和WLP的基础设施,还是接纳前端工艺昂贵的工具购置费?一些原本具有系统级收益的前景光明的新型SiP产品,如集成无源器件(IPD)和Si中间层,可能面临更大的风险。作者简介Claudio Truzzi是Alchimer公司首席技术官(CTO),具有20年微电子领域工作经验,是一名半导体系统专家。曾在多家公司担任要职,并在几所大学担任助教职务。发表多篇技术文章。Steve Lerner是Alchimer公司首席执行官(CEO),具有30年半导体开发和制造经验,在推动新型一级互连技术的开发方面享有盛名。他创建了多个先进的封装及其设备公司。CMP抛光垫和修整器的匹配研究出自:F. Sun、J. Hawkins、J. Tsai、G. Chiu、A. Naman,CabotCMP常用的抛光垫有两类:硬抛光垫和软抛光垫。硬抛光垫设计的抗磨损性较大,因此抛光垫寿命较长,但没有软抛光垫的缺陷性能。抛光垫寿命定义为下述两种情况中较短的一个:抛光垫使用寿命-保持CMP性能的时间段;或抛光垫自然寿命-引起抛光垫严重磨损以致沟纹消失所需时间。为了在抛光垫寿命期间获得稳定的CMP性能,硬抛光垫要使用金刚石修整器保持表面“纹理”常态并去除抛光副产品。但是,用金刚石修整器稳定纹理加速了抛光垫磨损,因而缩短了抛光垫的寿命。到目前为止,为了保持性能的稳定性而又使抛光垫磨损尽量小,工业上主要是用侵蚀性较小的金刚石或适度的修整制程进行修整工艺。另一个颇有前景的途径是通过选择聚合物和优化微结构设计制造本质上更抗磨蚀的抛光垫。它的抗磨蚀性能在同样条件下比CMP工艺使用的常规硬抛光垫高。因此,这种抛光垫将要求侵蚀性更强的修整,以获得最大的抛光垫使用寿命。本文论述了修整器侵蚀性对氧化物、钨和铜抛光去除速率的影响,以及铜抛光中修整器对去除轮廓的影响。也论及修整器侵蚀性对Epic D100和常规硬抛光垫两种情况的抛光垫磨损率的影响。最后,讨论了在Epic D100上采用侵蚀性较大的修整相对于在常规抛光垫上侵蚀性较小的修整的优点和风险。实验所有的抛光实验都是在Applied Materials的Mirra polisher上进行的。使用的研磨料是Semi-Sperse SS25(用于氧化物抛光)、Semi-Sperse W2000(用于钨抛光)、iCue 600Y75(用于铜抛光),全都是Cabot Microelectronics Corporation制造的。所有实验中均用Epic?D100抛光垫。Kinik Corporation(台湾)和3M公司(美国)提供金刚石修整器。结果和讨论CMP中用金刚石修整来削减由多个因素加于抛光垫表面的影响,故抛光性能可以在抛光垫寿命期间得到稳定。抛光过程中影响抛光垫表面(特别是表面“纹理”)的因素有:a)由于晶圆和保持环在压力下压紧产生表面“纹理”的暂时形态改变或变形;b)抛光过程中沉淀和/或嵌入的副产品和碎片;c)表面“纹理”永久性的丧失,这一般不能经由通常的修整工艺得到恢复。图1是用SS25抛光氧化物过程中典型的材料去除速率对修整的响应。可以发现,修整中止时材料去除速率很快下降。因为全部抛光时间比较短(25片晶圆或0.5小时),且当修整恢复后去除速率立即复原,这种情况下去除速率的下降可能是表面“纹理”短暂的形貌改变和/或嵌入的副产品和碎片(a和b)引起的,不是某些表面“纹理”的永久性丧失(c)。图2比较了侵蚀性不同的两种金刚石修整器在抛光垫延续寿命期间,对氧化物去除速率的影响。修整器的品性示于表1。在被测的整个抛光垫寿命期间,侵蚀性强的修整器(A盘)的去除速率比另一修整器(B盘)要高10%。侵蚀性强的修整器有较高的去除速率可能是由于A盘产生了更为有利的抛光垫表面“纹理”(瞬时的或短时的效果)。除了去除速率较高外,侵蚀性强的修整器(A盘)在抛光垫寿命期间的退化速率也比较慢(6%),而B盘则为12%。实际上,用侵蚀性强的修整器时,速率直到测试终了似乎都是“稳定的”,而侵蚀性弱的修整器(B盘)则显示较快的下降。表1为抛光垫表面总粗糙度和磨光数据。对于表面粗糙度,用一组去除速率完全相同的抛光垫(如图2,但抛光垫寿命短得多3小时)来最大限度减少由于抛光垫切入不够或由抛光垫过度磨光可能产生的影响,以便能反映抛光垫更准确的表面“纹理”。用侵蚀性较高的修整器(A盘)时。抛光垫表面粗糙度相对较低。与其对照的修整器比较,用侵蚀性较高的修整器(A盘)的抛光垫的表面磨光也较低(表1和图3),表面磨光是粗糙平复程度和碎片嵌入二者的标志。图4比较了氧化物、钨和铜抛光时去除速率与修整器侵蚀性的关系。像氧化物情况那样,钨去除速率也随盘侵蚀性增高而增加。实际上,铜去除速率随盘侵蚀性增加而略有减少。很明显,对于氧化物和钨,选用侵蚀性较高的修整器既有利于绝对去除速率(瞬时效果),也有利于提高速率的稳定性(长期效果);而对于铜来说,侵蚀性较高的修整器不大可能提高速率稳定性的同时提升铜去除速率。众所周知,工艺重要参数(如维持环压力、压头扫除范围、研磨液臂的位置)对晶圆上去除轮廓有影响。金刚石修整器是得到某一去除轮廓的又一有效因素。图5是用同一供应商的两种不同金刚石修整器(表2)进行的铜抛光工艺中去除轮廓的一个例子。在完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盘C产生的去除轮廓是中心快,而盘D产生的去除轮廓在整个晶圆上几乎是平的。盘对晶圆上抛光去除轮廓的这种影响给工艺工程师提供了调整去除轮廓的额外灵活性。图6比较了用两组不同侵蚀性修整器的抛光垫磨损率。Epic?D100表明即使用侵蚀性较高的修整器(盘A和盘C)抛光垫的磨损率也比用侵蚀性较低的修整器(盘B和盘D)的常规抛光垫低。这说明对Epic?D100使用侵蚀性较高的修整仍可能获得较长的抛光垫寿命,这是由于其固有的较高抗磨蚀性的缘故。表3比较了延长抛光垫寿命的两个不同方法。用侵蚀性较低的修整方法的最大风险是可能划出“尖痕”及对修整的改变“灵敏度”较高。大家知道,划痕和抛光垫染污二者在抛光垫寿命终了时越来越严重,这意味着表面质量(“纹理”和洁净度)随时间恶化。随着技术节点的推进,由于对划痕和各种变化的容忍度减低,这会提出更大的挑战。用较低磨损抛光垫和侵蚀性较高的修整这一替代方法有可能提供性能的稳定性、适应修整变化以及抛光垫实际(使用)寿命等方面的优势,抛光垫实际(使用)寿命定义为抛光垫实际在使用中延续多长时间,而不是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药店日常活动方案
- 构造艺术考试题及答案
- 高中水平考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教学教案设计:病菌快走开卫生习惯情景模拟课
- 妇幼健康考试题及答案
- 物流运输计划模板含成本分析与时间规划
- 企业安全培训计划实施与记录表单安全生产标准规范版
- (正式版)DB15∕T 3666-2024 《灌木发酵饲料生产技术规程》
- (正式版)DB15∕T 3400-2024 《沿黄灌区盐碱地种植耐盐碱植物技术规程》
- (正式版)DB15∕T 3360-2024 《饲草大麦裹包青贮技术规程》
- 2025年社工工作者考试真题及答案
- 同城理发店转租合同范本
- 2021-2025年高考地理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之地球的运动
- 医院反诈宣传课件
- 2025年日本n4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秋期人教版3年级上册数学核心素养教案(第2单元)(教学反思有内容+二次备课版)
- 2025乡村医生培训考试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智慧工业园区AI大模型数字化平台建设方案
- 雨水监测管理办法
- 驾驶员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 腺样体肥大切除病例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