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蜀相》教案.doc_第1页
杜甫《蜀相》教案.doc_第2页
杜甫《蜀相》教案.doc_第3页
杜甫《蜀相》教案.doc_第4页
杜甫《蜀相》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蜀相教案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诗歌通过意象、意境来表现情感的方法。2.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方法,感受并分析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和壮志未酬的苦闷。二.教学重点:1.重点:学习杜甫吟咏蜀相的目的。2.难点:对“空”和“自”的理解。三.教学方法:朗诵法 讲解和讨论相结合点拨法。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导入请同学朗诵一首诗歌如果你称一首诗为如果你称一首诗为一支歌那么整整一生我都在歌唱着我与那些一无所有的人一道走着我是他们中的一个我与他们一起经历了我们所必须经历的一切苦闷、软弱、恐惧以及贫困的悲哀我歌唱着他们的苦难他们的信仰,他们的希望而他们的血,每当奔涌时就喷溅在我身上这是获得1984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捷克诗人赛福尔特的一首诗,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什么?明确:这首诗写的就是诗人应该保持的姿态:歌唱时代,歌唱生活,歌唱民众的思想感情。而在中国的诗歌王国里,谁的诗歌有这样的姿态?杜甫。杜甫诗歌就是历史火化后的舍利子,是时代精神和思想的结晶。(二) 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的瑶湾。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公认为“诗史”。杜甫所处的时代,是唐帝国由盛而衰的一个急剧转变的时代。杜甫经历了所谓开元盛世,也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全部过程。杜甫的一生约可分为四个时期:1.三十五岁以前,是他的读书和壮游时期。2.三十五到四十四岁,十载长安的困守时期。当权的是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杜甫不仅不能实现他做宰相的政治抱负,而且开始过着屈辱的生活。十年困守的结果,使杜甫变成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3.四十五岁到四十八岁,是杜甫生活的第三期,陷贼与为官时期。这是安史之乱最剧烈的时期。曾被乱贼所劫,脱贼后,他被任为左拾遗,这是一个从八品、却又很接近皇帝的谏官。就在作谏官的头一个月,上疏时不料触怒肃宗,几受刑戮。从此他屡遭贬斥,但也因而更加接触人民生活。4.此后杜甫弃官,在四川漂泊了八、九年,在湖北、湖南漂泊了两三年,最后死在由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杜诗在语言艺术方面是有突出成就的。他的语言经过千锤百炼,用他自己的话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在文学史上的成就是把现实主义推向高峰。蜀相是一首七律,是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杜甫寓居成都游诸葛武侯祠时所作。全诗对诸葛亮献身于国家统一大业的一生作了高度评价,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无限敬佩和悼惜。(三) 知人论诗知世论诗 作于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四) 课文朗诵 (1)学生试读、正音(2)把握基调,正确朗读(五) 深入赏析既然题为蜀相,那我们就先来赏析集中写蜀相的三四联。1.诸葛亮在中国拥有最大的粉丝团,你是凉(亮)粉吗?你最崇拜他哪一点?同学们自由发言,插入对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2.无论在史实三国志中还是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事迹都数不胜数,那么坐着为什么只选用了“三顾频烦”和“两朝开济”两件事写?讨论后明确:这样写不仅表现了贤相之雄才大略、丰功伟绩、忠诚坚毅,而且突出了刘备知人善任,诸葛亮竭忠尽智,君臣肝胆相照的鱼水深情。即没有刘备的三顾茅庐,知人善任,就没有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3.写到这里,作者是什么心情?学生回答并明确:这一联抒发的不仅是对丞相功业的赞颂,还有自比之志(也有经天纬地之才,救国匡世之志),渴慕之心(得遇明主,功成名就)。4.“英雄”指的是谁?其中包括杜甫吗?明确:包括杜甫在内的天下怀抱利器而无所施发者。“英雄”一词也投射出中国文人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长使英雄泪满襟”因而也引发了后世无数失意英雄的情感共鸣。例子南宋抗金名将宗泽。第二课时(一)有人评论:杜甫“一生功业心事,只用四语括尽”。后两联记述功业抒发抱负。那么前两联又是写什么的?明确:描写景色,借景抒情。1.第一联中“寻”字大可琢磨,蜀地人文地理景观颇多,诗人为什么单单去寻武侯祠? 明确:因为诗人先有以丞相在心中,才去找他的庙。杜甫也是诸葛亮的头号粉丝,一生写过二十多首关于诸葛亮的诗歌,有所谓的“诸葛亮情结”。所以诗人到了成都就寻访并拜谒了武侯祠。2.第二联中“自”、 “空”如何理解?解答:第二联写祠中之景。其中包含着诗人的感叹。“自”与“空”使句意相反相成写出祠中凄凉,冷落的景象和气氛,渗透着作者瞻仰祠堂时无比感伤的内心感受。寓情于景,耐人深思。(二)总结:至此我们解读了杜甫诗歌深婉复杂的情感:对武侯功业的敬仰称颂之情,对相知相得的君臣关系的渴慕之情,对自己壮志难酬、功业未成的惋惜之情。让我们带着这些复杂的情感再次朗诵全诗。 (三)对比阅读 陆游书愤 明确: 两人都对诸葛亮充满了敬仰和钦佩之情,对他功业未成自己白发无功,感到悲叹和无奈。但是两人毕竟是相差了五个世纪的异代诗人,生活的时代和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