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数字推理的常规题型.doc_第1页
公务员考试--数字推理的常规题型.doc_第2页
公务员考试--数字推理的常规题型.doc_第3页
公务员考试--数字推理的常规题型.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字推理题难度较大,但并非无规律可循,了解和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对解答数字推理问题大有帮助 。 快速浏览这几道数字推理,能一眼看出规律(有等差数列、等比数列、自然数数列、质数列等基本规律的)的先做:然后再从头开始做, 快速浏览已给出的几个数字,仔细观察和分析各数之间的关系 。 大胆提出假设,并迅速将这种假设延伸到下面的数,如果能得到验证,即说明找出规律,问题即迎刃而解;如果假设被否定,立即改变思考角度,提出另外一种假设,直到找出规律为止。 下面我们把做数字推理时常用的方法归纳如下: 一、作差或作和。 综观07、08 、09 年公务员考试,单纯的等差数列出现的频率非常小,更多的是考查等差数列变式或者是两两作和的题型, 卓博公考预计:在2010年公务员考试中, 作差或作和的题型的考查还将是数字推理考查的重点。 例题 1 : 2,5,8, 11、() A . 13 B .14 C . 15 D .16 解析 :从上题的前3个数字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典型的等差数列,即后面的数字与前面数字之间的差等于一个常数。题中第二个数字为5,第一个数字为2,两者的差为3,由观察得知第三个、第四个数字也满足此规律,那么在此基础上对未知的一项进行推理,即11+3=14,第四项应该是14,即答案为B。 例题 2 :678131521()36 A.27B.28C.31D.35 解析:和数列变式。观察数字的前三项,发现有这样一个规律,第一项与第二项相加等于第四项,6+7=13,这种假想的规律迅速在下一个数字中进行检验,7+8=15,得到了验证,说明假设的规律正确,以此规律得到该题的正确答案为13+15=28。卓博公考提示:在数字推理测验中,前两项或几项的和等于后一项是数字排列的又一重要规律。 二、作商或作积 传统意义上的“作商或作积 ”,大多数是多级数列,且在往年公务员考试中较常出现的题中给出的数列项数较多,有6项以上 。 在历年国家和地方公务员考试中的比重有加重的趋势, 这就提醒我们,除了“两两作差”和“两两作和”,相邻两项“两两作商”或“作积”得到特殊数列也将是 2010 年公务员行测考试中的 重要的一个命题方向。 例题: 3,6,18,72,() A.360B.350C.288D.260 解析:二级等比数列。3361872(360) 做商 1234(5) 做商后的新数列是自然数列。725=360。所以答案选A。 卓博公考提示:等比数列 变式:后一项与前一项所得的比形成的新的数列可能是自然数列、平方数列、立方数列等等的形式有关。三、多次方数列。 对比研究国家公务员考试可以了解,从公务员考试中出现数字推理,多次方数列就成了每年的出题的方向,相信 2010 年的公务员考试中还会再次以各种方式来考查。此类题初看,有点难度,而且数字变化幅度较大,对数字的规律不好把握。如果我们要能掌握 各种数字的平方、立方以及它们的邻居,做到看到某个数字就有感觉。 那么我们就能迅速准确判断解好多次方数列这一题型了 。 例题 : 66,83,102,123 ,( ) A144 B145 C146 D147 解答:答案为C。这是一道平方型数列的变式,其规律 是8,9,10,11,的平方后再加2,故括号内的数字应为12的平方再加2,得146。卓博公考提示:这种在平方数列基础上加减乘除一个常数或有规律的数列,初看起来显得理不出头绪,不知从哪里下手,但只要把握住平方规律,问题就可以划繁为简了 。 四、组合数列。 此种数列 在近几年公务员考试中经常出现,特点是数列的项数一般有6项以上 。前面几种数列,单独出题几乎没有多大难题,但几种数列关系两两组合,甚至三种关系组合,就形成了比较难解的题目了。最常见的是和差关系与乘除关系组合、和差关系与多次方关系组合。只有在熟悉前面所述几种关系的基础上,才能很快地解决这类题。 例题:6754463529() A13B.15C.18D.20 解析:67+54=121=11 2 ,54+46=100=10 2 ,46+35=81=9 2 ,35+29=64=8 2 ,29+(20)=49=7 2 。所以选D。 卓博公考提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