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1.1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doc_第1页
答案-§1.1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doc_第2页
答案-§1.1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一、判断题(一)量子化(二)光子学说的应用(三)实物微粒波粒二象性1. 由于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所以不能用经典理论描述其运动状态。( )对2. 实物微粒波的物理意义不同于机械波和电磁波。 ( )对(四)不确定关系1. 测不准关系式是判别经典力学是否适用的标准。 ( )对2. 不确定关系式可作为区分宏观物体与微观粒子的判别标准。 ( )对二、选择题(一)量子化1. 首先提出能量量子化假定的科学家是( )。DA. Einstein B. Bohr C. Schr dinger D. Planck25. 普朗克常数是自然界的一个基本常数,它的数值是:( )。C A. 6.0210-23尔格 B. 6.62510-30尔格秒 C. 6.62610-34焦耳秒 D. 1.3810-16尔格秒 (二)光子学说的应用1.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子动能与入射光的哪种物理量呈线形关系( )。BA. 波长 B. 频率 C. 振幅 D. 光强度2. 若用电子束与中子束分别作衍射实验,得到大小相同的环纹,则说明二者( )。AA. 动量相同 B. 动能相同 C. 质量相同 D. 能量相同22. 关于光电效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可多选)( )。 CD A. 光电流大小与入射光子能量成正比 B. 光电流大小与入射光子频率成正比 C. 光电流大小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D. 入射光子能量越大,则光电子的动能越大 24. 微粒在间隔为1eV的二能级之间跃迁所产生的光谱线的波数应为(1eV=1.60210-19J):( )。B A. 4032 cm-1 B. 8065 cm-1 C. 16130 cm-1 D. 2016 cm-1 (三)实物微粒波粒二象性23. 提出实物粒子也有波粒二象性的科学家是:( )。 A A. de Brglie B. Einstein C. Heisenberg D. Schrdinger 1. 电子德布罗意波长为( )。CA. B. C. D. 2. 实物微粒具有波粒二象性,一个质量为m速度为v的粒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为( )。AA. B. C. D. 2. 任一自由的实物粒子,其波长为,今欲求其能量,须用下列哪个公式( )。BA. B. C. D. A,B,C都可以11. 在长l=1 nm的一维势箱中运动的He原子,其de Broglie波长的最大值是( )。D A. 0.5 nm B. 1 nm C. 1.5 nm D. 2.0 nm (四)不确定关系26. 首先提出微观粒子的运动满足测不准原理的科学家是:( )。CA. 薛定谔 B. 狄拉克 C. 海森堡 D. 波恩 1. 根据能量-时间测不准关系式,粒子在某能级上存在的时间越短,该能级的不确定度程度E( )。BA. 越小 B. 越大 C. 与无关 D. 不确定2. 微观粒子的不确定关系是指( )。BA. 坐标和动量无确定值 B. 坐标和动量不能同时有确定值C. 如果坐标确定量很小,则动量有确定值 D. 动量值越不确定,坐标值也越不确定三、填空题(一)量子化(二)光子学说的应用1. 光波粒二象性的关系式为_。E=h p=h/l(三)实物微粒波粒二象性1. 首次提出实物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假设的科学家是_ _。德布罗意2. 德布罗意关系式为_ _。3. 若一电子(质量)以106 的速度运动,则其对应的德布罗意波长为_。()7.281310-10m(四)不确定关系1. 测不准关系:_。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微观粒子不能同时测准其坐标和动量。2. 测不准关系表达式是_ _ _,它说明了_。,微观物体的坐标和动量不能同时测准,其不确定度的乘积不小于h四、计算题(一)量子化(二)光子学说的应用1.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摄取某化合物的选区电子衍射图,加速电压为200kV,计算电子加速后运动时的波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