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綦江区三江中学中考历史 第七部分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复习提纲(无答案) 川教版.doc_第1页
重庆市綦江区三江中学中考历史 第七部分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复习提纲(无答案) 川教版.doc_第2页
重庆市綦江区三江中学中考历史 第七部分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复习提纲(无答案) 川教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部分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础考点1. 1977年7月, 做出关于恢复 职务的决定。2. 年12月, 在北京召开,会议实际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我国 的序幕,使我国进入了以 和 为主要任务的历史新时期。3. 1979年3月, 明确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 ,坚持 ,坚持 ,坚持 ,这四项 ,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4. 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普遍实行以 、 为主要内容的 ,全国农村率先搞“包干到户”的典型是 ,最早开始农村改革的是 和 。5. 20世纪90年代,我国 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国家重新明确以 为主体, 共同发展的方针,在推进 改革和发展的同时,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 。6.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政策。1979年4月, 第一次提出办特区的主张。1980年,国家决定将广东省的 、 、 和福建省的 设为经济特区,1988年,又将 设为经济特区,拉开了我国对外发放的序幕。7. 20世纪80年代,我国逐步形成了由深圳等5个 、大连等14个 和长江三角洲等7个 构成的对外开放地带。 成为20世纪8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8. 20世纪90年代,我国决定设立 ,成为我国扩大开放的窗口,1992年,又设立 等5个长江沿岸开放城市、18个 和13个 ,我国形成了 的对外开放格局。9. 1953年12月, 在接见印度代表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在中印、中缅政府发表的联合声明中,提倡将 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开拓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10. 1955年4月,在印尼万隆举行的 中, 发出了 的倡议,并提出促进世界和平的十项原则,为会议的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11. 1971年12月,第 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 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成为安理会5个 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2. 1972年2月,美国总统 访华,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 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3. 年9月,日本内阁总理大臣 访问中国,宣布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奉行 、 、 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地区和全球经济组织的活动,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 。提高考点15. 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意义:(1)内容: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正确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强调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撤消了“文革”中的错误文件,纠正了“文革”对老一辈革命家的错误结论。(2)意义: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使我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要任务的历史新时期。16. 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内容、意义:(1)内容:a、实行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内容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主要内容);b、调整农村产业结构;c、推动农业技术进步。(2)意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17. 20世纪90年代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方针、重点:(3)方针: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4)重点:国有企业改革。18. 我国对外开放形成的过程、意义:(1)过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上海浦东新区长江沿岸城市内陆省会城市边境城市和口岸。(2)意义:极大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给我国带来了更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培养了大批技术和管理人才,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19.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外交成就:(1)20世纪50年代:a、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拓了中国外交新局面;b、1955年4月,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发出“求同存异”的倡议,为会议的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2)20世纪70年代:a、1971年,26届联大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成为联合国5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b、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1979年两国建立外交关系;c、1972年,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访华,建立外交关系。(3)20世纪90年代以后:a、我国奉行独立的、不接盟的、全方位的和平外交政策,发展同任何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世界和平;b、积极参与地区和全球性的经济组织,2001年12月,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20.终极考点21. 为什么说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1)会议实现了领导核心的转变:由毛泽东转变为邓小平;(2)会议实现了思想路线的转变:由两个凡是转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3)会议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变: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4)会议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使中国从此走上富强之路。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党内的左倾错误,使我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要任务的历史新时期,因此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22. 新中国建立后国家对农村生产关系做出了哪几次重大调整,有何共同影响,带来了哪些启示。(1)4次调整:a、1950年1952年,实行土地改革运动;b、1953年1956年,三大改造中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走农业合作化道路;c、20世纪80年代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20世纪80年代末,进一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