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治水必躬亲练习命题人:黄建斌 审核人: 审批人: 班级: 姓名: 一、基础知识部分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1)不可执一,泥于掌故 ( ) ( )( )(2)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 ) (3)潴有浅深 ( ) (4)盖地有高低( ) (5)势有曲直 ( )(6)非相度不得其情( )( ) (8)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 (7)非咨询不穷其致 ( )( )( ) (9)亲劳胼胝( )(10)布袍缓带 ( ) (11)冒雨冲风( )(12)亦未尝横索一钱( ) (13)必如是而后事可举 ( )(14)计利而忘义( ) (15)远嫌而避怨( )( )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1)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 (2)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3)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4) 必如是而后世可举也。 (5)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6)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3.课文内容理解。(1)为什么说治水必躬亲?用原文回答。 (2)治水要防止哪些现象 ?用原文回答。 (3)第二段就治水问题作者讲了两个方面,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这两个方面的结果,并用自己的话概括造成这两种结果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4)作者在本文中表明的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5)海瑞在你的心目中是怎样一个形象?读了课文之后,你对这个人物有哪些新的认识。 (6)海瑞当年是如何治水的,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7)请从本文中概括出两个成语。 (8)作者认为“事举”“水利兴”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9) 文中作者用多种论证方法证明“治水必躬亲”的观点,结合文中具体内容列加以说明。 二、语段阅读(一)阅读治水必躬亲,回答问题。(15分)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泥于掌故( ) 非相度不得其情( )非咨询不穷其致( ) 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 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2)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 3.治水之法,为什么“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因此,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请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 4.通过学习本文,我们可以看出海瑞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在我国历史上,你还知道谁具有他这种治水精神?(3分) 5.文中“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与“非咨询不穷其致”前后矛盾吗?为什么?(4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2-14题。(14分) 【甲】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钱泳治水必躬亲 【乙】苏州至昆山县凡六十里,皆浅水,无陆途,民颇病涉。久欲为长堤,但苏州皆泽国,无处求土。嘉祐中,人有献计,就水中以籧篨刍藳为墙,栽两行,相去三尺。去墙六丈又为一墙,亦如此。漉水中淤泥实籧篨中,候干,则以水车汱去两墙之间旧水,墙间六丈皆土。留其半以为堤脚,掘其半为渠,取土以为堤。每三四里则为一桥,以通南北之水。不日堤成,至今为利。 沈括梦溪笔谈 【注】病涉:苦于往来涉水。籧篨(qch):古代指用竹或苇编的粗席。刍藳(go):草把。漉:捞取。汱(qun):本意是河水降落,这里引申为排水。凡:总共,一共。 欲:想要。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泥于掌故( ) (2)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3)以通南北之水( ) (4)漉水中淤泥实籧篨中( )13翻译下列句子。(6分)(1)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译文: (2)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译文: (3)去墙六丈又为一墙,亦如此。译文: 14.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要“坚持不懈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这两则文言文前者侧重于工作态度,后者侧重于具体办法,很值得我们借鉴。(1)甲文告诉我们主持水利工作的官员应当做?(2分) (2)请你说出乙文中古人造堤方法有何巧妙之处。(2分)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甲)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 , ,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 , , ,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乙)瑞无子。卒时,佥都御史王用汲入视,葛帏敝羸,有寒士所不堪者,因泣下,醵金为敛。小民罢市。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绝。赠太子太保,谥忠介。 【注】佥qin都御史:古代官职名,执掌纠察百官纪律 葛帏:葛布的幔帐 敝籝:破旧的箱笼 醵j:凑钱 酹:li 把酒浇在地上。1.用课文原句为(甲)文填空。2.为(甲)文加点字注音:潴:( ) 胼胝:( )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泥于掌故 ( ) 是以必得 ( ) 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 ( ) 全石以为底 ( ) 盖地有高低 ( ) 必如是 ( ) 盖竹柏影也 ( ) 如好逸而恶劳 ( )4.翻译文中画曲线的句子(1)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译: (2)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绝。译: 5.甲、乙两文各侧重于表现什么?海瑞在你心目中是怎样一个形象呢?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部分:3.(1)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 (2)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 (3)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举”是因为海瑞能深入实际不畏艰辛,清廉治水。“不举”是因为好逸恶劳,贪财求利,不听取正确的意见 (4)治水必躬亲。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实情,才能得到百姓的支持. (5)海瑞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个清官,他为民请命,清廉公正,力主反贪,刚正不阿等等。课文中他躬亲治水,不畏艰辛,为民着想,清正廉洁 (6)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7)好逸恶劳,见利忘义(8) 躬亲、清廉(用原文“冒雨冲风,亲给钱粮,不扣一厘”也行) (9)事实论证:列举海瑞治水例子,具体直观地论证治水不但要躬亲,而且要清廉的道理,增强文章说服性。正反对比论证:例举海瑞治水最终成功的事例,与“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对比,突出治水必躬亲的道理。)二、语段阅读:(一)1.(1)古代的规章制度;(2)观察和测量;(3)访问,征求意见(4)横行勒索1. (1)亲自登山涉水,不辞辛苦。(2)贪图安逸、害怕辛苦,计较私利、忘记公益,只想远远地躲开嫌疑、避免抱怨。 3.“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4.海瑞具有不辞辛劳、身体力行和清廉的品质,历史上的大禹和李冰也具有这种治水精神。 5.不矛盾。因为“咨询”指询问、征求意见,建立在对已有事物思考探究的基础之上,主动、有目的,而不是随意轻信他人的话。这些都是治好水利所必需的。(二)12.拘泥、因此、用来(来)、填实(填满) 13.(1)不经过观察和测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实情况,不经过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情况。 (2) 贪图安逸,害怕辛劳,计较私利,忘记公益(大义) 。 (3)距离这墙六丈远的地方再修建一堵墙,方法也是这样。14.(1)不怕辛劳,实地考察;为官清廉,不计私利。(“躬亲”与“清廉”两个方面各1分)(2)利用了系统思想和统筹方法,就地取材,因地制宜,节省人力物力。(意思对即可,不强调名词术语)(三)1.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2.zh pin zh 3.对,对于;在;因,因为;由,把;发语词,相当于“就因为”,原来是;像;假如,如果。 4.(1)既不能固执不知变通,拘泥于古代的典章制度,也不能随意相信别人的话; (2)海瑞的灵柩用船从江上运回家乡时,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的人站满了两岸,祭奠哭拜的人百里不绝。 5.甲文侧重写海瑞躬历事务的献身精神,乙文则写海瑞死后民众的反应。 参考译文;(二)苏州到昆山县共六十里,都是浅水而没有陆路,百姓都苦于往来涉水,很久就想要筑长堤。但苏州到处都是水乡,没有地方取土。嘉佑年间,有人建议,在水中用粗竹席和干草做成墙,排立两行,相距三尺。在离墙六丈的地方,又用同样的方法再做一道墙。捞起水中淤泥填实到竹席墙中间,等淤泥干了,就用水车汲去两道墙中间的积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 2 School life Lesson3(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2.2做出做出判断的分支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 4.1数列的概念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 网格员协议5篇
- 砌体工程搬运方案模板(3篇)
- 品质工程绿色公路方案(3篇)
- 门窗工程方案公司(3篇)
- 特色小镇文化创意产业定位可行性研究评估报告2025展望
- 奶酪制作工程方案(3篇)
- 2025年医药电商平台药品生物制品临床试验与合规性分析报告
- 计量安全防护
- 食品生物技术原理课件
- 关于车的英语原版书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全部-课件
- 【上海旺旺食品集团公司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优化研究案例报告(数据图表论文)7400字】
- 沙里宁的大赫尔辛基规划
- 教学一体机施工方案
- 早期教育概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防雷安全应急预案
- 小学三年级上册《健康成长》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有机化学-药用化学基础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