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河,西部崛起的新标杆.doc_第1页
剑河,西部崛起的新标杆.doc_第2页
剑河,西部崛起的新标杆.doc_第3页
剑河,西部崛起的新标杆.doc_第4页
剑河,西部崛起的新标杆.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剑河,西部崛起的新标杆剑河县位于贵州省东部,黔东南州中部,属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剑河县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坚持以解决温饱为中心,以贫困乡村为主战场,以贫困农户为基本对象,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种养业为重点,全力以赴打好扶贫攻坚战,走出了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n 文/吴 波 彭文贵五大看点夯实发展基础“十一五”以来,剑河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是历史上县域经济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重要发展时期。一是经济发展大提速。完成国家“十五”重点工程三板溪水电站建设,培育了新的支柱财源并稳定在2000万元以上;国民生产总值首次迈上了10亿元台阶,完成13.1亿元,较“十五”期末净增7亿元,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17%;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完成1.2亿元,年均增长31.9%,2011年有望完成1.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跨越3000元门槛,达到3036元,年均增长12%;二是产业结构大调整。全县三次产业比重由“十五”期末的421839调整为31:16:53,产业结构渐趋合理。香猪、肉牛养殖、网箱养殖等生态畜牧业基地初具规模,建立了中国最大的钩藤基地,并获得了国家地理标识,为创建钩藤大县打下了坚实基础。特别是进入“十二五”以后,旅游业得到蓬勃发展,今年1-8月,全县旅游总人数59.1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98亿元。三是发展环境大改善。完成了贵州移民史上规模最大、人口最多、速度最快的剑河新县城搬迁,一座极具苗侗特色的森林温泉湖滨旅游城市已初具规模。实现乡乡通油路,93.7%的村寨通公路,一批事关民生的移民复建工程得到重建加强。四是民生保障大提高。减少贫困人口3.06万人,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762户,新建廉租房8000平方米,惠及389户。累计纳入城镇低保6228人、农村低保7745人,城乡贫困人口基本做到应保尽保。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全县参合农民达98.04%。一套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五是社会事业大发展。“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督导检查。传承了600多年的苗族水鼓舞在央视舞蹈大赛中一举夺冠,并走出国门远赴加拿大演出,为弘扬民族文化增添了重彩一笔;各项创建工作再创佳绩,政法综治综合考评名列全州第二,并荣获全国“五五普法先进集体”、全国“交通平安畅通县”、全省“双拥模范县”、全省“计生优质服务县”等光荣称号。三大战略明晰发展思路基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剑河未来五年发展目标逐渐明晰。今后五年发展总体思路是: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奋力拼博、推动跨越主基调,突出工业强县、城镇带县和旅游富县三大战略重点,强力推进“4124工程”(开发一条清江、培育一座新城、打造一流温泉、盘活一片森林,建好工业和文化两个园区,抓好四大产业),切实加强和改善社会民生事业,积极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实现经济社会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未来五年主要发展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以上,比2010年翻一番;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以上,累计完成100亿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县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各项民生事业长足进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繁荣稳定,党的事业更加蓬勃发展。进入“十二五”以来,随着境内思剑、剑榕、剑黎等三条高速大通道的开通搭接,剑河区位优势日趋凸显,后发优势明显增强。通过近几年大搬迁大建设,各项基础设施取得巨大成就,新县城的唯一性、排它性、民族性已具雏形,为加速城镇化搭建了一个良好平台;已初步建成了屯州工业园区,以林木、药材为主的农特产品富集,为工业的扩量增速奠定了一定基础;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旅游产品渐次开发,新的经济增长极不断扩张。通过未来五年或更长一点时间艰苦努力,力争成为“黔东旅游的集散中枢,苗侗特色的湖滨城市,农特产品的加工基地,国际标准的洗浴中心”。五大突破做强县域经济在“十二五”期间,剑河县将进一步做大做强县域经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工业经济、城镇建设、旅游开发、项目投资、农业产业化等重点领域实现新的突破。一是工业推动要实现新突破,着力构建新型工业化体系。工业是实现三次产业加快提速、协调发展的关键。工业发展快则经济发展快,工业经济兴则全局经济兴,工业经济强则综合实力强。该县以“工业强县”为目标,突出抓好林产品及林化工产业、特色轻工产业、民族制药产业、电力能源产业、建材产业、非资源性产业等六大产业。重点建设好屯州工业聚集区,开工建设南明工业园区,主动融入黔东循环经济工业区,着力引进一批“龙头型、基地型、带动型”的大型企业集团入驻,推动工业经济实现质的飞跃和量的扩张。到201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15亿元以上,力争实现17亿元;工业增加值达7亿元以上,比2010年翻两番多,为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二是城镇带动要实现新突破,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为此,剑河积极主动融入凯里城市经济圈和黔东次中心城市为目标,大力实施“城镇带动”战略。加快推进新县城“东拓西展”发展战略,加快“一江两岸”开发,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促进城中六村与城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把新县城培育成中国西部地区最佳宜居宜业宜游的休闲度假中心,打造成全国优秀森林温泉湖滨旅游城市,装点成清水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到2015年,县城建成区面积提高到5平方公里以上,人口规模达到5万人以上。三是旅游撬动要实现新突破,加快培育重要支柱产业。文化旅游是21世纪最具吸引力的朝阳产业,更是西部后发优势的潜力所在、希望所在。剑河紧紧抓住黔东南州打造“温泉文化旅游产业园”这一历史机遇,大力实施“旅游富县”战略。重点开发和打造温泉沐浴文化产业园、原生态民族文化及地质公园产业园、仰阿莎湖山水风光及民族文化产业园和百里原始阔叶林生态观光产业园“四大产业园”。充分整合移民搬迁文化、苗侗歌舞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和璀璨的夜景文化等各种元素,唱响“苗疆浴城、不夜剑河”品牌,全力打造一个“泛珠三角的后花园”。 四是投资拉动要实现新突破,不断夯实城乡经济发展基础。在高端出口产品匮乏,消费主体尚未形成的西部地区,谁的投资更大,谁的发展就更快。为此,剑河县坚持投资拉动战略不动摇,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争上大项目、促进大发展。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以交通和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突出抓好境内旅游公路建设,改造和提升境内主干线油路建设,到2015年,力争通村油路建设总里程达600公里,50%以上的村通客运班车。新建和改造渠道600公里,实施管道引水1300公里,力争农村人均旱涝保灌面积提高到0.5亩,实现粮食安全用水需求。 五是产业促动要实现新突破,全面提升农村发展水平。越过温饱线后,广大农村最核心的民生是收入问题。为此,剑河县坚持把解决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用好剑河县被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全国创新扶贫开发试点县、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全国社会保障工作示点县等一系列政策机遇,加大农业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