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高考(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三章 第1讲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后练习.doc_第1页
锁定高考(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三章 第1讲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后练习.doc_第2页
锁定高考(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三章 第1讲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后练习.doc_第3页
锁定高考(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三章 第1讲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后练习.doc_第4页
锁定高考(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三章 第1讲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后练习.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三章 第1讲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2014温州二模)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该区域在荒漠化之前,盛产优质向日葵的自然条件是()a. 光照强 b. 气温年较差大c. 土壤肥沃 d. 地形平坦 a 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晴天多,光照强;内陆地区大陆性强,气温日较差大,有机物质积累多,作物优质高产;土壤有机质含量少,较为贫瘠;地形从给出的材料中无法判断。 地形成草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a. 热量充足 b. 水源充足c. 降水丰富 d. 光照充足 b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植被分布的因素。由图可知地的降水量小于100 mm,但是此处却是草原,而其他地区降水大于100 mm却是荒漠,说明该地水分条件较好,可能是处于山麓的绿洲地带或者河流经过的地区,热量和光照无明显差异。 仅考虑降水量,该地治理沙漠化措施可行的是()a. 全部种树 b. 种草、种树c. 种树、种草 d. 种树、种草 c 本题主要考查荒漠化的治理措施。 地降水量大于400 mm,为半湿润地区,适合种树,两地降水量为200 mm至400 mm,为半干旱地区,为草原,适合种草,地区降水量小于200 mm,为干旱地区,主要为荒漠,应该设置沙障固定沙丘。 读“甘肃肃南县山区草原变化表”,表中反映出来的最大问题是()a. 过度放牧、草场退化 b. 全球变暖、荒漠化加剧c. 草场的生产能力下降 d. 荒漠化严重、草场变少 c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环境问题的判断分析。根据材料可知,草场i级和ii级的大幅度减少,使得天然草场平均产草量、载畜量都下降,因此表中反映的主要问题是草场生产能力下降;过度放牧、草场资源退化是问题出现的原因;根据表格数据无法判断荒漠化严重;全球变暖并不是导致该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据此回答57题。 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来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 “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 b. 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c. 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d. 人口增长过快 b 本题考查了影响粮食产量下降的因素。结合表格信息可知,该地耕地面积扩大是建立在森林覆盖率下降的基础上,说明当地毁林开荒现象严重,最终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失调,进而造成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 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 ()a. 风沙危害严重 b. 水土流失加剧 c. 物种减少 d. 土壤盐碱化加剧 b 本题考查了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当地毁林开荒严重,再结合表可以看出当地河流含沙量大大提高,因此可以判断该地区生态环境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水土流失。 针对该地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是 ()a. 退耕还林 b. 退耕还牧 c. 退耕还湖 d. 修建水库 a 本题考查了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治理措施一般从原因分析,该地区生态环境破坏的直接原因是毁林开荒,故要想恢复当地的生态环境,首要任务就是恢复植被,要退耕还林。红树林是一种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一般分布于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的潮间带中。读“非洲红树林分布图”,回答89题。 红树林在2326s的大陆西岸缺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 纬度位置 b. 光照c. 距海远近 d. 洋流 d 本题考查影响红树林分布的因素。红树林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沿海地区,2326s的大陆西岸由于受沿岸本格拉寒流的影响,不适宜红树林生长。 下列不属于红树林生态效益的是()a. 固岸护堤 b. 调蓄洪水c. 防风消浪 d. 净化海水 b 本题考查红树林的生态效益。红树林具有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当降水大于蒸发、下渗,余水在填平坑洼以后,便在重力作用下顺坡流动、冲刷。下图1示意坡度与侵蚀强度的关系,图2示意“我国南方某山地剖面图(假设甲、乙、丙、丁四处植被覆盖程度相同)”。读图,回答1011题。 读图可知()a. 甲处侵蚀比乙处严重 b. 乙处侵蚀比丙处严重c. 甲处径流中泥沙含量比丙处高 d. 乙处土坡中养分含量比丁处高 b 本题考查地理原理图的判读能力及流水作用的特点。从图1中看出,当坡度为4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图2中乙处最接近该角度,因此a错,b对。在甲和丙处,受侵蚀强度很小,但丙受上游乙处的影响,含沙量较大,c错。乙处受到侵蚀最强,土壤中的有机质最少,d错。 关于该山坡地区开发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处适宜大规模平整土地 b. 乙处适宜大规模开垦梯田c. 丙处适宜种植果树等经济作物 d. 丁处适宜种植粮食作物 d 本题考查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甲处土地较为平坦,无需平整,a错。乙处坡陡,开垦导致水土流失,b错。丙处坡度太大,只能封山育林,c错。丁处地形平坦,临近水源,土壤肥沃,适宜发展粮食作物。二、综合题(共56分) 下图1为“我国西北地区某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示意图”,图2为“影响该流域某生态问题加剧的因素统计图”。 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30分)图1图2(1)据图 1分析,该流域最可能发生的生态问题主要是_,判断依据是_。(2)图2显示的导致该生态问题加剧的因素中,影响程度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_、_。(3)试从位置、气候、地形、河流、植被等方面描述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4)针对该地区农业土地利用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 (1)土地荒漠化该区域耕地增多;草地、林地面积在减少;水体面积在减少(2)过度放牧城市交通建设(3)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旱、温差大,日照强,风力强;高山环绕盆地,以风沙地貌为主;沙漠、戈壁广布;河流稀疏短小,以内流河为主;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4)加强土地规划,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退耕还草;确定合理载畜量(划区轮牧);建设人工草场等。 本题考查区域生态问题的类型、形成原因及实现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第(1)题,从图中看出,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扩大,水体和林地、草地面积缩小,由于该地处于我国西北地区,因此区域植被破坏严重,水资源不合理利用,会导致区域土地荒漠化。第(2)题,从雷达图中看出影响程度最大的是过度放牧,最小的是城市交通建设。第(3)题,位置:深居内陆;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稀少,昼夜温差大,日照强,风力大;地形:四周环山;河流:河网密度小,流量小,多季节性河流和内流河;植被:以荒漠植被为主。第(4)题,主要从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合理放牧、发展农业技术及合理利用水资源等角度分析。 下图为“我国华北平原某沿海地区景观剖面示意图”,图中海岸为砂质海岸。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6分)(1)分别说明图中甲、乙、丙三处植被的主要生态功能。(2)近年来,该地区的荒草地不断被开垦为农田,指出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1)甲: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乙:降低风速、阻挡风沙,保护农田;丙:固沙,减小风速,防止海浪侵蚀。(2)湿地面积减小,生物多样性减少;海水入侵,海岸后退;大水漫灌,土壤盐碱化加重;农药、化肥的使用,水污染加重。 本题主要考查植被的生态效益和农业活动引发的环境问题等。第(1)题,森林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作用。在不同区域,主要的生态意义是有所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