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凤明《阅读解开孩子心灵的枷锁》.doc_第1页
林凤明《阅读解开孩子心灵的枷锁》.doc_第2页
林凤明《阅读解开孩子心灵的枷锁》.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阅读,解开孩子心灵的枷锁南宁经开区普罗旺斯小学 林凤明我校是国家规划课题亲近母语 快乐阅读的实验学校,每周都会有两节固定的阅读课老师跟孩子们一起体会读书的快乐。在上周我跟二(3)班孩子们一起读了绘本驴小弟变石头。它是一本体现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和亲情的故事。书中讲述了驴小弟外出,无意间捡到一块神奇的石头,能满足人们的愿望。驴小弟为了躲避危险,自己变成了石头。父母为了找回自己的孩子,在伤心和痛苦中煎熬。终于,在一次意外中,驴小弟又变回了原来的自己,一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这是我和学生阅读绘本的一个案例:师:读了这本书,你觉得怎么样?好看吗?生:好看。师:能说说你最喜欢哪里吗?生1:我最喜欢驴小弟了,它很善良,捡到好东西就马上想到拿回去跟爸爸妈妈分享。生2:我也喜欢书里的那块小石子。要是我也拥有那样的小石子,我一定会变出好多好多的东西。生3:我想变出好吃的饭菜!师:你可真是个小吃货!能拥有那么神奇的魔力,想不想跟家人分享呢?生3:如果是我,拿到这么神奇的石头,一定会给自己变出好多好多想要的东西,分给朋友,才不给爸爸妈妈呢!师:为什么你不愿意跟他们分享呢?他们不爱你吗?生3:他们都不管我,我为什么要跟他们分享!【教学反思1】:阅读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是学生思维与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也是最能体现个体内心深处最真实想法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关注的不应该仅仅是语文味,对语言文字的品味过程,更应该捕捉在这个过程中擦亮的心灵火花。在和学生阅读绘本的过程中,我及时地捕捉到这个孩子对亲人的误解,这是孩子内心深处不为人所知的一个秘密,却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了碰撞。根据以往对学生的了解,我们也仅仅是通过学生在校的行为习惯掌握他的思想动态,对孩子在学校以外的想法难以掌握。如今通过阅读,无意中却能触碰到学生内心的世界。我在想,如果我们关注阅读,也能关注学生主体的思想,把它和育人结合起来,教育是不是又多了一种方式?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不光是要传授知识,更要达到育人的目的。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从细节去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心里成长。在这个共读的片段中,我读出了学生的心理,读出了学生真实感受。师:同学们爱爸爸妈妈吗?生1:我爱他们,因为他们爱我。生2:我也爱他们,他们那么关心我,天天都陪我写作业,看书,还做很多很多好吃的菜给我。生3满脸委屈又不服气地说:妈妈老不在家,爸爸又经常忙着玩他的电脑,不管我,他们不爱我,我干嘛要爱他们!师:听你这么说,老师觉得很难过,如果你的父母知道你这样想 ,一定会很伤心的。你就不担心他们责怪你吗?生3:我才不怕他们责怪呢。要是他们敢骂我,我就离家出走!学生一脸的愤然,似乎对父母有极大的怨恨。师:如果你离家出走了,有饭吃吗?有地方睡吗?生3想了一下,摇摇头。师:如果有人把你抓去卖了,那你有改怎么办?现在社会上有很多坏人专门拐卖儿童,要是你不幸被他们抓住了,打断手脚,仍在路边做乞丐,那就完了。你看,驴小弟刚离开家,就碰上了老虎,要不是他捡到一块神奇的石头,早就被老虎吃了,还是在家安全,对不对?生3:是啊,在家多好,想做什么都行,想吃什么都行。(学生想了想,语气开始软了下来)师:还想着离家出走吗?生3:不了,太可怕了!(学生摇摇头,脸上的表情也渐渐放松了。)师:驴小弟不见了,它的爸爸妈妈怎么做?生3:找他呗。师:是不是很着急?同样,如果你不见了,你的爸爸妈妈也会和驴小弟的爸爸妈妈一样着急的。你回头想想,平时你晚回家了,他们是不是到处找你呢?担心你出事呢?孩子不见, 不管多久,都在找,都不放弃,如果不是自己的孩子,谁也坐不到,也正是因为爱自己的孩子,所以有动力支撑着他们一直在找自己的孩子。老师相信你们你的父母也是一样的。生:那他们为什么不和别人一样陪我?老师你看,我们班有好多同学的家长天天来接送,回到家又陪他们写作业,多好啊!师:不陪你,他们去哪了?生:上班。师:他们去上班,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是为了给你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你看,你身上穿那么漂亮的衣服,背那么好的书包,不上班,能换来这些好东西吗?(听到这里,学生似乎理解了,陷入了沉思)聊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方法,聊出心声,聊出办法。【教学反思2】:理想和现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理想承载着人们心灵的依托,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现实却没有那么美好。当理想和现实产生摩擦时,往往使人感到迷惘、困惑。如果没有正视现实,就会使人蒙蔽,阅读架设起来这两者之间的桥梁。它借助故事,构架一个平台,让心与心之间进行交流,灵魂与灵魂之间进行对话,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少年的心灵,帮助他们抵御世俗的种种侵染,从而建立起自己的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我坚定地相信,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只有那从人类的道德财富中给自己找到榜样的人,只有那希望从这些财富中为自己的心灵吸取最宝贵的东西的人,才能达到思想和生活的崇高境界。”在这次的阅读课上,我除了为孩子选择健康的书籍外,就是引导孩子喜欢阅读,爱上阅读,在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达到燃点时,就把书完全地交给他们,让他们在书海中自由遨游。让他们跟书对话,让他们倾诉心声。读书不仅是读文字,也是在读心,读作者的心,读自己的心。学生在读驴小弟变石头时,就读出了驴小弟的善良,读出了爱和亲情,但也读出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对父母的误会,对亲人的怨恨。不作任何的约束指导,并不是走过场,只是充分尊重学生阅读感受。为了增加学生对读本的印象,我会通过“聊书”的方式进行交流。聊,是不受拘束的,天南海北,只要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见解,都应该得到尊重的。它没有任何的模式,也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方式。但聊,不是消极地对待,而是积极地引导和帮助解决问题。在聊驴小弟变石头这部书时,聊出了学生对亲人的误解后,结合绘本内容,我借助驴小弟外出遇到危险,父母着急、伤心的情形,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现实生活进行对比,让他意识到如果离家出走可能会遇到麻烦,父母也会着急,伤心从而打消他离家出走的念头。再让他换位思考,回忆自己的生活场景,在书中找到共同点,从而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刚开始,我还在担心不知该从何入手教育他,正好,在班级共读的这本书里,却让我找到了一个突破口,一滴清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夺目光辉一本好书,可以净化一个人的美好心灵。后来,我听孩子的父母说,孩子突然间性情就变了,没有那么爱发脾气了,也学会跟父母好好相处了。聊书,相对于说教而言,是用事实说话,用感悟交流,避免机械的说教,是深入碰触灵魂,达到灵魂的洗礼沉淀。教育者在这个过程中,就是引路人,手握着心灵大门的钥匙,指引着学生走向自己的内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