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的艺术.doc_第1页
批评的艺术.doc_第2页
批评的艺术.doc_第3页
批评的艺术.doc_第4页
批评的艺术.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批评的艺术人,总是在批评和自我批评中成长起来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了错误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只有接受了批评,自觉地反省,努力去改正,才会更好地成长起来。批评,是思想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正确地运用这一手段,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 比起奖励,批评更应该讲究艺术,否则只能是南辕北辙,甚至给学生的终身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掌握批评的艺术。 批评艺术是指批评者依据批评者的心理特点以及当时的情景,创造性地、灵活地运用教育原理,采用恰当的批评方式,以达到最佳批评效果的教育能力的综合表现。一、艺术化的批评有以下特点: 1、情感性。“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批评艺术既体现着教育的表现力和说服力,更有着触动人心灵的共鸣力和说服力,因而能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引导学生作理性的思考,达到认知上的认同和观念上的内化。冷酷、无情、生硬、刻薄是与之无缘的。 2、民主性。批评艺术是在“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教育艺术,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地位的完全平等、民主,强调尊重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崇尚学生人格的尊严与凛然不可侵犯;杜绝批评者居高临下的训斥责备或阴阳怪气的冷嘲热讽。 3、创造性。批评艺术意味着教育者的教育机智和创造。学生是有着复杂心理活动的活生生的个体,因此,批评教育的方式没有固定的模式可生搬硬套,也无千篇一律的教条可依瓢画葫,它需要创造性地、灵活机智地通过把握教育时机,选择或采用有效的批评方式。4、个性化。批评教育,需要针对学生千差万别的性格、情感、意志、思维等特点,给予个性化的批评。如对脾气急躁、比较情绪化、行为不够理智的学生,应采取冷处理,商讨式批评:对自尊心较强、有一定思考能力的学生,宜采用启发式批评,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启发他们自己思考,自我觉悟;对生性敏感、反应灵活、比较成熟理智的学生,应多采取暗示和提醒批评;对内向沉静、情绪抑郁胆怯退缩的学生,宜采用激励式批评;对错误性质较严重、而又怀有盲目侥幸心理的学生,则应给予态度严厉、言辞尖锐的批评。 5、科学性。批评艺术须遵循德育规律,合乎德育原则,它是教育手段与教育目的的统一,是教育形式与教育内容的统一;绝非是违背德育科学性、思想性的哗众取宠,或摒弃内容只讲形式的花样翻新。二、批评的方法:1、尊重是批评的前提这是批评能够顺利进行的第一步。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特别是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来说尤其如此。教师在批评的时候首先要选择适当的场所,先以朋友般的语气让有过错的学生先说一说事情的来龙去脉。接着做一个换位思考,真诚地告诉学生,我完全理解他当时的心情。这样就让学生感到你找他来,不是为了批评他、责备他,而使要帮助他。理解是沟通的桥梁,只有理解才能让有顾虑、甚至怀有敌意的学生打消顾虑、敞开心扉。2、批评要有礼有节、收缩有度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只要是人,就可能犯错误,所以学生犯了错误并加以改正,就仍然是个好学生。教师在批评学生的时候一定以法律制度、校纪校规、道德原则为准绳,要找到所犯错误的关键,让学生心服口服。另外,教师在批评学生时一定要眼光敏锐、思路严谨、论证充分、表达准确,切忌抓不住要害,泛泛而谈。批评时还要注意分寸,留有余地,不乱扣帽子,不全盘否定。3、贬中有褒,在表扬中批评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即使犯了错误,也不愿意挨骂。所以我们教育者在进行批评时不妨采用“糖衣炮弹”法,先找出学生身上的优点和成绩加以肯定和表扬。在对方有了成就感、荣誉感之后,再加以诚挚的言语指出其过失或错误,并提出一些建议和要求。这样,受批评者更易接受批评和处罚。4、批评要引人人而异因材施教是教育的基本要求,在批评的时候要对不同的话。对性格倔强、自尊心强的学生,可采用“发问式”批评: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逐步深入诱导,让他自己分析错误的原因及其危害,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对性格内向、情绪抑郁、多愁善感的学生,应采用“委屈式”批评:先声东击西、拉近距离,使其放松情绪,再循循诱导,慢慢感化。对于不良习惯较多,错误严重的孩子,可采用“综合式”批评:先抓住确凿的证据进行暴风骤雨式的批评,然后在情绪稳定下来之后,及时调整批评方式,分析其优缺点,指出所犯的错误可能产生不良后果,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教育者的良苦用心,让学生接受了老师的批评后,再帮学生找出其优势所在,让他从易到难定出一个计划,并监督其改正错误,不断进步。对脾气暴躁、娇生惯养、情绪不稳定或有一定心理障碍的学生,要用“冷处理式”的批评:先不急于求成,不激化矛盾,在学生完全冷静下来之后,再去做工作。5、寓批评与幽默之中具有高超艺术的教育者常常运用幽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幽默既妙趣横生,令人发笑,又精辟入理,令人回味。在批评过程中,使用富有哲理的故事、有趣的双关语、形象比喻、诙谐的语言等等,使批评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位班主任在批评学生吸烟时,是这样开始的:“你这么喜欢吸烟,一定发现了吸烟的妙处,对吧?”学生点点头。老师接着说:“我左思右想,妙处是不是这些:一是用来防盗。吸烟多了,自然就会患肺炎、气管炎、通宵咳嗽,小偷就知道屋里有人,一定不敢下手;二是可以节省衣料。吸烟使人快速衰老,腰弯背驼,骨瘦如柴,穿的衣服自然用不了多少布料。三是.”还未等老师说完,学生已经会心地笑出来了,说:“老师,我听您的,以后再也不吸烟了。”这位班主任巧妙地运用幽默的方法来批评学生,可谓轻轻松松,效果绝佳。三、批评的原则如果教育者对对象的性格、心理、情绪、修养、经历及爱好等方面都了如指掌,就能保证批评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启迪、激励、鞭策和警醒的作用。起反作用的批评,多是由于真正不了解对方而误用。 正因为批评方法使用不当容易产生副作用,所以必须十分讲究使用技术,正确把握使用原则。 第一、提炼批评语言;批评语言要能达到批评的目的而又不伤害被批评者。批评语言首先要有份量,有气势,形式要咄咄逼人,内容要切中要害,思想上要发人深思,耐人寻味。但要考虑对象的承受能力,以不伤害感情为度。 第二、要慎选场合,宁小不大,同一质量的批评语言可因场合大小而变其力度。因而教育者必须认真考虑其适用场合。一般来说,对象是一个群体时,场合可稍大;是个体时,场合宜小。个体对象有较强代表性时,场合可稍大;基本上是个体行为时,场合宜小。总的原则应该是宁小勿大。这样可大大减少批评的副作用。 第三、要先辣而后甜,以柔克刚。许多人不喜欢听批评,带刺激性的批评就更不愿意接受。所以实行批评不但要具备必要的前提,而且事后还要推心置腹的交流浸润,以慰平批评可能产生的感情褶皱(例如不快、消极、过敏等)。有一次,我严厉地批评了一个学生,接着在上数学课时,他提出了一道数学题的不同解题思路,当时我不以为然,有些同学还暗中在发笑,因为他以前是一个差生。但稍一思考,他的方法可行,而且比较简捷。抓住这一点,我在班上着实表扬了一番,收到很好的效果。他不仅乐意接受我的严厉批评,承认了错误。后来他在各方面都取得了的进步。对待犟性子学生,批评时最好采用先冷处理,事后摆事实讲道理,再实施批评与教育,效果好得多,否则双方都犟起来,局面不好收拾,既达不到批评的目的,又把师生关系弄僵了。四、批评学生应注意六忌。 1、忌盛气凌人。有的教师一见学生犯了错误,马上叫过来大声斥责。被批评的学生慑于教师的骄横,嘴上不敢申辩,心理不服气。这样的批评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批评学生要注意师生的身份,要使学生产生新切感、信任感,愿意同你交流。这样才能使学生从思想深处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2、忌不分场合。学生犯了错误,有的教师不分场合,便在全班公开点名批评。结果,被批评的学生中,有的学生再也抬不起头来,有的干脆破罐子破摔。批评的场合恰当与否,关系到批评效果的好坏。教师应根据学生犯错误的性质、程度、影响学生的性格、脾气选择适当的场合开展批评,给学生创造认识和改正错误的良好环境。3、忌尺度不一。有的教师对自己喜欢的学生,尤其是班干部不愿批评,就是批评也总轻描淡写,而对待一般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则不能一碗水端平。不管是先进还是后进,不管是班干部还是一般学生,有了缺点错误都应受到批评。如果该批的不批,不该批的狠批,那就会使学生产生反感,降低教师的威信,造成班级的不团结。4、忌出言刻薄。有的教师常用挖苦的、刻薄的、极易损伤学生自尊心的话批评学生。这样,被批评的学生就会产生仇视的思想和自卑的心理,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所以,批评学生时要尊重学生,不要讽刺挖苦,更不要恶语伤人。5 、忌小题大做。有的教师批评学生,把偶然的失误总成是一贯的,把个别学生吵架说成是破坏班级团结。这种小题大做,扣大帽子的批评方式,不能使犯错误码率的学生心悦诚服,也不会得到多数同学的支持。因此,批评时必须实事求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要任意夸大。6、忌片面武断。这种批评,表面上声色俱厉,实际上不可能有积极效果。教师既要看到他所犯的错误,又要看到他的一贯表现;既要看到主观原因,又要看到客观原因;既要看到犯错误的现实,又要看到改正的可能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批评收到良好效果,使被批评的学生心服口服在当前的教育改革背景下,我们既要强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