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2011年11月28日.doc_第1页
论文题目2011年11月28日.doc_第2页
论文题目2011年11月28日.doc_第3页
论文题目2011年11月28日.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利用水泥颗粒级配检测结果调整球径级配提高磨机产量蒋文华 【摘要】:目前水泥产量的快速发展,水泥产量、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新标准实施后水泥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如何进行控制来达到增产、增强、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了节能减排目的。【作者单位】: 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溧阳检测中心; 【关键词】: 水泥强度 颗粒级配 球径级配 产量 质量 节能降耗 2、2.413M水泥磨机控制水泥颗粒级配发布时间:2011-6-11 15:21:32 作者:恒安重工 近年来,随着水泥新标准的实施,水泥细度及其颗粒分布日益受到水泥企业与建筑企业和施工单位的重视,尤其是水泥粒度分布与不同品种水泥的性能、不同粉磨条件等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日益增多,探讨水泥的最佳粒度分布,对提高水泥、混凝土性能,降低水泥工业能耗、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都具有重要意义。上个世纪末S.Tsivilis明确提出,水泥中粒度3m的颗粒应该10%,3-32m的颗粒应该65%,粒径1m和65m的颗粒应该尽量减少,不同粉磨系统、磨机级配生产的各种水泥品种有着不同颗粒分布。为了掌握水泥的颗粒分布和实际生产的关系,提高水泥强度,我们做了大量的试验,在调整粉磨工艺方面总结了一些经验,在此我们会逐步与大家进行交流,今天讨论工艺条件。生产工艺条件 我公司现有五台2.413M SoLo开路粉磨系统,主要用于粉磨特种水泥,年生产特种水泥36万吨,42.5级中热硅酸盐水泥的生产量最大,年总量达到15万吨。表1是磨机工艺概况,表2是磨机现有研磨体级配表1 磨机工艺参数水泥颗粒级配的优化水泥2005年8期3、粉磨工艺对水泥颗粒级配及强度的影响更新日期:2005-5-26作者:王贵生(麟山水泥厂,贵州贵阳55【字体:小 大】引言 采用不同的粉磨工艺和设备对水泥强度、凝结、硬化过程等一系列物理性能影响较大。通过调查发现,本地不少立窑水泥企业用52.5MPa强度等级的熟料,掺少量混合材,只生产32.5MPa强度等级的水泥。是什么原因降低水泥强度?单凭检测细度发现不了问题,在20002003年送样对水泥颗粒级配进行检测,发现是由于颗粒级配不合理。以下将对比不同粉磨工艺对水泥颗粒级配及水泥物理性能的影响,其中所用熟料的强度等级均为52.5MPa左右。结论 1)粉磨工艺对水泥颗粒级配及水泥性能有重要影响,3一30林m的颗粒是产生水泥强度的主体,要通过选粉、磨内筛分设备来改善水泥的颗粒级配。 2)采用长磨、配套选粉机是提高水泥颗粒级配的重要保证措施,水泥粉磨建议不采用短开路磨。 3)大直径磨粉磨效果优于小直径磨。来源:水泥 2005.24、水泥颗粒级配在什么范围比较好5、水泥粒度(颗粒级配)测试方法及应用6、水泥颗粒级配的优化胡如进,李琳,王善拔7、水泥颗粒形貌级配在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李学勇 摘要】: 本文首先从我国水泥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出发,指出水泥颗粒形貌和水泥颗粒级配的问题是导致我国水泥一些性能指标不理想的原因之一。根据粉体学理论,分析了水泥颗粒形貌、颗粒细度的大小、细粉含量的高低以及水泥颗粒的级配对水泥性能的影响及在混凝土中作用的影响。在蒙西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分别用两种低碱高性能425#水泥M1和M2在混凝土中进行了这几方面的试验,得到了较好的结果。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干缩性、耐磨性、早后期强度、耐久性等性能都达到高性能混凝土的要求,且水泥的生产成本也有所降低。把此试验结果应用到蒙西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水泥生产中,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根据小试实验,混合材掺量范围为3035、比表面积范围为480520m m2Kg、细度为0.080mm、筛余为小于1.5时,水泥的流动度、强度等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根据中试实验,水泥颗粒分布32m以下占80以上时,有利于水泥早期和后期强度的发挥;水泥颗粒球形化程度越高,水泥的流动性越好,0.44水灰比下流动度平均值大于130mm。 根据小试和中试实验的结果,进行了工业化生产,得到两种添加混合材的水泥产品M1和M2。对它们进行检测,结果如下:水泥胶砂强度的各项力学性能远远超过国家标准,特别是在早期强度方面表现突出;水泥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如水化热值、SO_3含量、碱含量等)的各项指标也均超过国家标准,特别是其比表面积(为547m2kg和571m2kg)和筛余(为1.4和1.0)指标远远超过国家标准,说明其具有较多的细粉含量;对水泥颗粒尺寸分布进行检测,水泥颗粒分布较窄,0-32m的颗粒达到95,说明水泥颗粒有较好的级配;以XD5图象分析仪进行测定,水泥的颗粒圆形度参数平均值较高;用扫描电镜观测形貌,水泥的颗粒球形化程度较高。把此两种水泥称为“球形窄粒径低碱高性能425#水泥”, 把两种水泥产品应用到混凝土中,结果如下:水泥与外加剂具有较好适应性;混凝土的强度、防水抗渗、坍落度、坍落扩展度、含气量、泌水率、凝结时间及收缩、耐磨、抗冻性、耐久性等性能都达到优质商品混凝土的要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求。该两种水泥产品的混合材为炉渣、矿渣、煤研石等工业废渣。因此具有 良好颗粒形貌和颗粒级配的水泥,添加一定量的混合材后,不仅降低了水泥 的成本,而且水泥的性能还没有降低,同时还解决了工业废渣的污染问题。 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关键词】:水泥 颗粒形貌 颗粒细度 颗粒级配 混凝土 性能 【目录】: 第1章 前言9-23 1.1 我国水泥现状9-12 1.2 文献综述12-22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22-23 第2章 研究内容及实验方法23-25 2.1 水泥颗粒级配23 2.2 水泥颗粒行貌23-24 2.3 试验方案24-25 第3章 结果与讨论25-59 3.1 小试结果25-34 3.2 中试试验34-38 3.3 工业化生产38-40 3.4 结果检测40-48 3.5 高性能425#水泥在混凝土中的应用48-56 3.6 效益分析56-59 第4章 结论59-60 参考文献60-62 附录62-63 致谢63 1王爱勤,张承志,张宁生;颗粒级配对水泥性能影响的探讨J;水泥工程;1996年06期2陶珍东,郑少华,章希胜;微细水泥的生产及性能和用途J;水泥工程;1999年03期3施惠生,赵玉静,沙丹丹;游离氧化钙对水泥浆体体积膨胀的影响机制J;水泥;2000年04期4丁星,蒲心诚;水泥活性矿物掺料增强效应统计模型研究J;硅酸盐学报;1999年04期5杨南如;机械力化学过程及效应()机械力化学效应J;建筑材料学报;2000年01期8、水泥颗粒形貌级配在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关键字: 水泥 颗粒形貌 颗粒细度 颗粒级配 混凝土 水泥生产 论文简介:该文首先从中国水泥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出发,指出水泥颗粒形貌和水泥颗粒级配的问题是导致中国水泥一些性能指标不理想的原因之一.根据粉体学理论,分析了水泥颗粒形貌、颗粒细度的大小、细粉含量的高低以及水泥颗粒的级配对水泥性能的影响及在混凝土中作用的影响.在蒙西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分别用两种低碱高性能425水泥M1和M2在混凝土中进行了这几方面的试验,得到了较好的结果.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干缩性、耐磨性、早后期强度、耐久性等性能都达到高性能混凝土的要求,且水泥的生产成本也有所降低.把此试验结果应用到蒙西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水泥生产中,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把两种水泥产品应用到混凝土中,结果如下:水泥与外加剂具有较好适应性;混凝土的强度、防水抗渗、坍落度、坍落扩展度、含气量、泌水率、凝结时间及收缩、耐磨、抗冻性、耐久性等性能都达到优质商品混凝土的要求.该两种水泥产品的混合材为炉渣、矿渣、煤矸石等工业废渣.因此具有良好颗粒形貌和颗粒级配的水泥,添加一定量的混合材后,不仅降低了水泥的成本,而且水泥的性能还没有降低,同时还解决了工业废渣的污染问题.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9、水泥企业水泥粉体颗粒级配的激光粒度测试与数据分析李鼎 【摘要】:水泥粉体的颗粒级配状况极大地影响水泥的物理性能,其测试分析能为改善水泥的粉体颗粒级配提供具体的数据信息。颗粒级配的激光粒度分析方法以其成本低、测试周期短、操作简便、测试结果重复性好的技术优势在近些年得以推广应用。本文对我省60余家水泥企业的水泥粉体的颗粒级配的激光粒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指出了目前水泥粉体颗粒级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作者单位】: 福建省建筑材料工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颗粒级配 水泥粉体 激光粒度分析 O引言 水泥一般由几微米到几十微米的大小不同的颗 粒组成,它的粗细程度称为水泥的细度。水泥细度 直接影响到水泥的凝结时间、强度、需水性、泌水率、 干缩性、水化热等一系列物理性能,因此水泥生产企 业与工程施工单位对水泥的细度都很重视。 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筛余百分10、应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控制水泥颗粒级配提高水泥质量李新福 方仁玉 【摘要】:正随着我国水泥国家标准与国际ISO标准的接轨和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行业内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关注和研究水泥的颗粒级配及其对水泥性能的影响。水泥是一种粉状产品,颗粒级配又称粒度分布是其重要的物理指标之一,对粉体的性能有着极其重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